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四七六章 活力

  曉白:

  你好。

  我在陜北的黃土高原想你。

  在京城站上車離京,知青們一路歡聲笑語,經長安中轉北上,來到了一片黃色的天地中。

  算我和大勇在內,共有三男七女,被分到了林縣和川公社白店村。我們住的是窯洞,聽說以前還是地主的家。因為年久失修,四處漏風,我的木匠手藝有了施展的地方,我也向大隊干部自薦了手藝,今后也可以給鄉親們打家具賺錢,生活應是無憂。

  這里極度缺水,白店村的人都說托生的命不好,如果遠上十里,他們也能有隨用隨取的水。是的,白店村取水要走十里山路。

  你在部隊還好嗎?你說你會做軍醫,這是一個不能停止學習的職業,想來你很累吧,勞逸結合,注意身體。

  可以來信與我說說你在部隊的生活。

  曉白,我在陜北的黃土高原想你。

知名不具  內蒙某部,周曉白收到信的第一時間,就躲起來看著信。看完之后,心里既美滋滋,又滿懷對王言生活現狀的擔憂。

  “干什么呢?”羅蕓悄悄湊了過來。

  受到驚嚇的周曉白激靈一下,轉頭看到是羅蕓,這才沒好氣的拍了她一下:“人嚇人嚇死人,不知道啊?”

  “是王言來的信吧?”羅蕓笑嘻嘻的大致看了一眼,“曉白,你好,我在陜北的黃土高原想你,哎呀,肉麻死了……”

  眼看周曉白要惱羞成怒了,她趕緊說道,“不過你還別說,曉白,王言這字寫的真好看,龍飛鳳舞的,還有大有小,看著特別舒服,跟畫似的。哦,對,王言本身就會書畫,我又想起他給你爸畫的那幅長征了,真好看!”

  “那是!”周曉白滿意了,“來過我們家的人,都說那畫好,字也好。有一天我爸還把畫摘下來了,送到了海子里,拿回來高興了半個月。”

  周曉白的父親級別也很高了,是二百號以內的大人物。然而便是這樣,也并非總進海子的。他爹也只是次一級的決策層,并非是核心決策層。

  再加上相對來說,還是內部治政的問題更多些,他爹是部隊系統的大忙人,平日里也難得進海子幾趟去匯報工作。

  羅蕓繼續捧哏:“那確實厲害,不過王言本身也是掛了號的人了。對了,他在陜北那邊怎么樣啊?”

  “苦啊。”周曉白碎碎念的將王言描寫的信里的情況說了一下,轉而說道,“王言說他帶著相機過去的,等把照片洗出來,到時候隨信寄給我,讓我也看看陜北的風物。下午咱們去照相吧?我看很多人入伍第一件事就是拍一張軍裝照,我也照一張,給他寄過去。”

  “好啊,你不說我也想照呢,多照幾張,給家里也寄過去。”羅蕓利己了些,但是在給周曉白提供情緒價值的事情上,一直都很在行。

  在原劇中,因為推薦去軍醫大學進修學習的名額,她算是背后說小話了。因為她跟袁軍搞對象,又不想讓人知道,就讓周曉白認了這么個事情,在部隊首長問起的時候,她也沒有辯解,導致因為影響的問題,使得周曉白沒能第一時間去上大學。

  當然,周曉白的家庭在那里,這件事對周曉白的影響很有限,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從這個方面來說,羅蕓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人家也清醒的很,她就是知道對周曉白幾乎沒影響才做的。

  真說起來,她是有些著急了。忍著晚兩年,又不得罪周曉白,之后周曉白也一定會幫助她的,這段友誼還能留存住,在之后的人生歲月里持續發揮作用,對她的助力是要更大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羅蕓家里也是有人脈的,只是沒有那么頂尖罷了,沒有周曉白那么硬,是賺是賠,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周曉白珍重的將王言的來信收好,趕緊跑去照了相,甚至加了急要快些將照片洗好,她要早些給王言發過去……

  此時的王言卻是又一次來到了縣城,一路照相來到了照相館。

  這家照相館有三個人,攝影師老趙,副手老李,以及一個學徒工,聽老趙說家里是縣政府的干部……

  沒用老李、學徒工插手,老趙在對著燈光了看過了王言沖洗過的膠片以后,就親自上手給王言放大照片。

  老趙是老攝影了,雖然更多是肖像,但基礎水準是在線的,對技術有了解,有著一定的審美能力,他知道王言是個攝影高手。

  弄著鑷子夾著放大好的照片,老趙嘖嘖稱奇:“拍的真好啊,王言,你的照片比市里的人都強,我看你都能拍電影去了。”

  “哈哈,承你吉言,以后我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門路,能混進制片廠。”王言指著一大堆的照片,“這幾張再給我多放大一份,這幾張要快,不行你扇扇風,來回行路百里,我進趟城可是不容易,一會兒我就得把照片寄出去。”

  “行。”

  老趙點著頭,初次見面他就對王言印象深刻,真懂攝影,能說會道,和善的很,出手還大方。時隔半個月,見到了王言的攝影成品,自然是更加的認可了。

  “對了,王言,我聽說你還是個木匠?”

  老趙的話讓王言挑了挑眉:“怎么聽說的?”

  “你不知道啊?”

  看見王言搖頭不解的樣子,老趙笑道,“你們大隊在縣里也挺有名的,每天都有人拿著炕桌來縣城,見人就問打不打家具,說你手藝好,以前在京城都是做家具賣給洋人賺外匯的。”

  “我以為鄉親們都是去周圍的大隊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來縣里。”王言忍俊不禁。

  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白店村已經算是開始了家具翻新的業務。這是在王言做好了村里要結婚的年輕人的一個柜子之后,成品的柜子放在那里,真是讓人看的熱切,鄉親們一個個的摸著柜子羨慕的很,主家更別說了,嘴都合不攏咧。

  聽說還請了未來對象過來,親自看了看柜子是否滿意,結果自然是不需多說,滿意的不行。尤其聽說這個柜子都是能出口賺外匯的,更是高興的很,有面子咧。

  當然實際上是不能的,因為木料的材質還是差了許多。但手藝能出國,卻是沒毛病的。

  白店村窮的很,沒人愿意嫁過來,湊夠三十六條腿的木料都是大出血了,能掙面子的事兒可不多。這也讓大家伙都看到了賺錢娶媳婦的希望,盡管挺微弱的。

  王言做的這個活計,就算是白店大隊的副業了。老老劉專門帶著大隊干部,跟王言談了之后的分配問題,畢竟要大干一場,還是要提前講明白的。是人都要面子,陜北的漢子更是響當當,總不好最后弄成分贓不均的丑事讓別人笑話一輩子。

  王言讓跟著他學習的六個小伙子天天的鋸木頭、砍木頭、刨木頭。他給畫了線,只要在線外,怎么也搞不壞,讓這幫小伙子胡亂弄。一點點的手感也就出來了。

  單說炕桌,這么長的一段時間內,王言已經給村里一半的人家更新了去,轉而開始翻新老舊的大件家具。重新刨平、打磨,王言再教著小伙子們做雕刻,絕對的精工制作。

  村里的老爺們閑著也是閑著,就在老劉的指派下,出去走親戚了。帶著媳婦去看看看看娘家,或是出去看看自家女兒的婆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去走一走。人們都扛著王言修復過的炕桌,直接出去推銷去了。

  別說,倒也真有成績,很是拉來了一些業務。在不太相信的外面的人們來到白店村看了王言已經打出來的十幾條腿之后,就認可了手藝,看中了特殊的形制,以及各種不同的小設計等等。

  目前白店大隊木工副業組,已經拉來了十五個大立柜、以及三十來個小炕桌。收費不貴,小炕桌一塊錢,修補就五毛。大柜子要貴一些,要五塊錢的手工費。木料不用消費的人操心,是白店大隊找到了公社,公社找到了縣里,縣里給解決的。

  采購了一大批的木材,白店大隊的公賬不僅所剩無幾,僅留下了開春采購種子、化肥、澆水的錢,欠了公社好幾百。

  不過白店大隊也能從木料上賺一些,大批量的采購回來,當然也能跟縣里劃劃價的。當然計劃體制不同,劃價是靠社里的老張書記親自跑到政府去撒潑耍混……

  同時白店大隊還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要不然沒人會來這邊買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大隊的五頭小毛驢,受到了更加精心的照護。

  以前大隊去接水,或者誰家要用大量的水,還會花上一些錢給隊里,趕著驢車出去,全家人上陣,弄回來一大堆的水。現在別說用驢兒去拉水了,負責養驢的人家都跟伺候祖宗一樣了。

  目前整個白店大隊的熱情,空前高漲……

  這么看來,白店村的人天天扛著炕桌來縣里推銷,也就沒有太多的意外了。畢竟相對來說,還是縣里人更富裕嘛。

  王言倒是認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程度,當即離開了照相館,去買了一刀大白紙,甚至還弄了一支新的英雄鋼筆,配了好幾瓶鋼筆水,打算回去畫幾個本子的家具樣式出來,讓鄉親們拿著出去推銷會好很多。

  鄉親們如此積極的主觀能動,他王某人當然也不介意多辛勞幾分。鄉親們愿意干,有干勁兒,那他自然也就愿意帶著鄉親們過好日子,他十分欣賞積極向上的人……

  老劉聽了王言的話,拍著胸脯說道:“走大隊的賬,這哪能讓你自己花錢呢嘛。今天咱們喝羊湯吃燴菜,也走大隊的賬。”

  “別了。”王言搖了搖頭,“還是我請吧,上次咱們不是從那伙小賊那邊得了不少嘛,走大隊的賬就是我自己一個人享受,你們肯定是一口都不沾,那我成什么了?

  老劉大哥,你們就踏踏實實的吃吃喝喝,別總是想著什么欠不欠的。換句話說,我沒糧食了,你還能看著我餓死啊。”

  “那肯定不能。”

  “這不就完咧嘛。”王言笑著拍手,轉而問道,“屠宰場那邊怎么樣?能不能要出來一部分的下水、骨頭?”

  “張書記還磨呢,不能這么快。說是咱們的家具副業得做出樣子來,張書記才有底氣去要東西嘛。咱們又跟他們沒親戚,就得找政府領導,讓他們批條子。”老劉說起來,也是一肚子的怨言。

  “牢騷太盛防腸斷,咱們就拿成績說話嘛。”王言拍了拍老劉壯實的手臂,以示安慰,“走嘛,吃肉喝酒去。”

  王言等人去到集市所在,這邊又是一片的人山人海,因著已經是初一了,再有一個月就是年,這樣大規模的集市,除了這次,也就僅有十五了。

  當然,也因為是年底的緣故,其實哪怕不是初一十五的日子,這邊也是很熱鬧的,各個公社的副業組,也是會來的。畢竟苦累一年,為的也就是這么個年么。

  還是那一處熱鬧的賣酒食的所在,棚子之中喧囂吵鬧的很,都是醉話。

  李奎勇、余明已經在了,女知青們也是一個不少的走到了縣城,一個個弄著大碗喝羊湯,眼睛都瞇起來了,她們是真正的半月不知肉味。

  此外還有鐘躍民等人也過來了,這是李奎勇等人跟他們在后山上隔著幾十米約好的,這會兒都不少喝,已經鬼迷日眼了。

  鐘躍民跟秦嶺挨著坐,說的很熱鬧……

  見王言帶著老劉等人進來,李奎勇他們都起來打招呼,王言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自己喝著,他則是跟老李等人一起。

  鐘躍民湊了過來:“言哥,我可是聽奎勇說了,你現在帶著白店村的鄉親們打家具賺大錢呢。你們大隊的人,都扛著炕桌到我們大隊了,你是這個。”

  看著鐘躍民豎起的大拇指,王言笑呵呵的說道:“閑著也是閑著,有手藝就亮出來,能讓鄉親們都多賺一些,多吃幾口糧,我就是功德無量了。”

  “嘿,還得是您老覺悟高。”鐘躍民嘖嘖感嘆,“我們也想覺悟高,可我們沒有那個手藝啊,真是……”

  王言沒在這話上糾纏,迎著秦嶺的目光,對著那邊揚了揚頭:“看中了?”

  “這不是天天在后山唱山歌,唱出感情來了……”

  鐘躍民嘿嘿笑,“其實前幾天我就想去你們白店村了,我這抓心撓肝的。”

  王言如此出挑,秦嶺當然給她拋了媚眼,只是他沒有回應。秦嶺不是一個傳統的人,今后定有別離,秦嶺又是個利己的人,這是個問題。

  當然,他王某人器大活好,保準小娘皮念念不忘,恨不得栓他褲腰帶上。然而說到底,秦嶺實在沒有長在王言的審美上……

  若非如此,他其實也沒有那么在乎那些,畢竟他是冥冥中被評為不挑嘴的男人么,就玩兒唄……

  在秦嶺失望的目光中,王言笑呵呵的拍著鐘躍民的肩膀:“回去吧,你們好好喝,多聊聊。見一面可不容易,咱們還長著呢,我對你沒什么意見……”

  “得嘞。”鐘躍民樂呵呵的走回去,繼續跟李奎勇等人鬧哄哄的喝酒了。

  吃過了午飯,王言去到照相館取了照片,去到了郵局,一些照片隨信發給了周曉白,一些照片隨信發給了人民日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