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21章 在我眼里這就不是什么高科技

  就讓衛東這種稅務心態,尤其是經過滬海的沖突,他絕不可能是那種為了愛國熱情,就把自己甩出去予取予求的任人宰割。

  收稅都還講究個要放水養魚呢。

  再宏偉的大旗下白白給人當了耗材,還被人笑罵聲煞筆,那才是最不值得的下場。

  他也永遠不會把伍曦或者誰當成護身符。

  自身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才是真正的金字招牌。

  不得不說他這心態,也是在一場場搏殺中打磨出來的。

  轉戰新廠區吃午飯也行,那邊美食街也不錯。

  只是剛下樓,看見秦羽燁那淡藍色的路虎衛士匆匆忙的開過來進地庫,明擺著是剛在動物園看了熱鬧,都還是要趕來市中心吃午飯,沈翠月還在副駕駛賊兮兮的看了眼這邊趕緊遮臉,打扮得都很漂亮!

  讓衛東來不及琢磨這倆的心思,點點頭帶著市里面的車隊前往廠區。

  內心把整個計算機產業在自己生意里的定位,做根本性調整。

  當然面上看不出來,路上調侃這江州產的十九座面包車,各方面差距還比較大,甚至比電腦產業還難追。

  這個怪論肯定引起市里面注意:“怎么可能,汽車機械產品我們現在都能做,只是做得沒那么好,電腦行業看起來才是差距巨大!”

  讓衛東從一個保安的工作常識來回應:“汽車這東西,你要開著能上路走,確實很容易,這些車很多都是修理廠、維修站自己敲打搗鼓出來的,大不了發動機用別人的,變速箱用外國的,但實際上真正用起來,滬海牌算國產最好的吧,耐用性還比不過我那幾萬塊的進口件組裝小面包,汽車得在路上顛簸,三下五除二的各種千絲萬縷問題都能給你顛出來,每一樣問題可能都是巨大的技術攻關,是機械工業沉淀好多年的技術水平。”

  這是實話,追了三四十年,汽車工業都還沒追上。

  現在開車司機就得是個修車工不用說了。

  318的路上簡直就是各種修車高手大集合,不是在修車就是修車的路上。

  起碼二十年后,稅務大院停車場里都是對國產車的一片罵聲。

  那些年凡是買了國產車,都有種我特么真是喂了狗的后悔不迭,那質量、耐用性真是一言難盡。

  所以后來被罵老登們頑固不買國產車,那都是血淚教訓熏陶出來的結果。

  直到三十年后才逐漸好轉。

  真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追趕。

  甚至最后還索性另開條新能源車的賽道,才有了超越的跡象。

  那不恰恰也是電腦、電子的選項嗎?

  所以讓衛東指著這簡陋面包車頂上的燈泡:“可電器就不同,焊上通電這玩意兒就能一直在那發揮作用,難看不難看都沒啥區別,尤其電腦這玩意兒,七十年代現代電腦才成型,81年左右才有個人電腦,我們現在要追還來得及。”

  真的,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思路。

  他不懂什么芯片制程,也不懂軟件編程,甚至都不太會用電腦。

  電腦知識水平其實跟車上這些位沒多大區別。

  但起碼零星的知道軌跡。

  就突然開始萌生出這個念頭來。

  解釋得也含含糊糊,但給這幾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可是百廢待興的1985年,誰都在說要先解決溫飽,先改革開放搞活經濟。

  國家宏觀調控,也是把僅有的那點家底兒都拿去砸了汽車工業。

  期望通過汽車工業帶動各行各業的工業制造生產力,改變整個局面。

  關于電子、計算機方面的口號喊得多,能落實的投資真不夠。

  這家伙居然說要優先搞看起來非常遙遠的計算機高科技,最居然的是還說不難?

  市里面各位肯定七嘴八舌的詢問。

  就很明顯,已經不太把讓衛東當成商人,而是科技面的專家。

  甭管對不對,能拉出這條線的思維,已經超越了普通人的認知。

  抵達廠區,恰好是中午吃飯時間,到處都人山人海。

  衛生巾廠、服裝廠、汽修運輸、建筑施工,外加電子計算機各部分的工裝都有顏色區分。

  一目了然的浩浩蕩蕩,都沒影響各位對電腦的迫切期望。

  讓衛東也不愿大張旗鼓的帶著市里面去給員工顯擺,那只會助長不良風氣蔓延。

  索性等錯過飯點兒。

  直接帶各位坐工業電梯上樓。

  三十多度高溫下的工區大樓,從走進來就渾身透涼,到四樓臨時借用的計算機研發生產車間,甚至有人打噴嚏。

  這在普遍還沒有空調的江州地區,堪稱奢侈。

  所以這里面哪怕全都是穿著連體防塵服、口罩頭套的工作人員,也不會熱得汗流浹背。

  一百余米長,五十米寬的空間,就類似個足球場,大半區域被封閉起來做無塵車間,也有不少部分做了上下兩層的管理、研發辦公室、高精密操作間。

  光在外面看看,就覺得科技感十足,而且很有科學嚴謹性。

  市里面各位聚精會神的觀察詢問,實在是目前整個江州也沒這么高科技的產業。

  而江州已經是全國有數的工業集大成所在了。

  讓衛東不帶進去影響精細工作:“先看這邊的研發中心,我們的思路跟蘋果電腦的思路有些不同,但基本是在對方的基礎上,盡可能做我們的東西,爭取今年內先出第一批產品,滿足江州、滬海等地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需求。”

  眾人頓時覺得刻板印象都被顛覆了:“這么快?!”

  “真的是全都國產嗎?”

  因為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臺跟之前Macintosh電腦完全迥異的“電腦”。

  甚至可以稱之為真正的現代電腦“主機”。

  其實是完全按照讓衛東的思路,主板可以做大點,承載所有的電腦芯片、內存、控制器、計數器等等,他聽不懂那么多術語,但給出了架構要求。

  完全不像Macintosh電腦為了集成到那個九寸顯示器的一體化電腦內部,非常擁擠。

  這里不用。

  電源電路板做成個標準的電源盒子,反而又比Macintosh電腦為了集成,展開成一大塊電路板要緊湊得多。

  因為讓衛東好歹也知道,電腦電源是個單獨的東西,有高壓電路還是什么,一般都不建議拆了維修,壞了就換,很簡單的。

  就從這時候,讓衛東完全是不自知的就已經跟史蒂夫走上了兩條未來電腦發展的岔路。

  蘋果電腦是出了名的啥都只能用我的東西,內部集成度相當高,從處理器到RAM、ROM全都焊死在電路板上,隨便壞了哪怕一丁點,更換成本都很高,這特么簡直就跟后來的蘋果手機從系統到硬件的封閉思路一脈相承。

  反正進了我的圈子,就只能用我出產的好而貴產品到服務。

  讓衛東卻習慣性的屌絲風,秉承兼容機態度的啥都可以換,哪里壞了換哪里。

  這也是自從九十年代稅務電腦工程之后,幾乎每個稅務機關都有的硬件技術人員最愛吐槽的地方。

  剛開始各局所、企業都是用的各種指定品牌電腦,比蘋果電腦還離譜的封閉環境,讓軟硬件各環節賺得缽滿盆滿。

  后來才明白都是些質次價高的玩意兒,多花的錢都是為了形成堡壘不要用外部替代品。

  好幾年過去,全民整體技術水平上升后,電腦神秘面紗被踩在地上,方便更換維修兼容機才逐漸成為主力。

  讓衛東就依舊還是秉承那個廉價相機的思路。

  鈦合金鋼板折彎的機箱,半邊帶著玻璃“海景房”,沒錯,高透明的有機玻璃反而這會兒還不容易搞定,直接用玻璃側板滑槽固定。

  電木制作的黑色前面板上沒有軟驅,只有開關鍵下的FC卡插槽。

  沒有顯示器,用14寸黑白電視機暫代。

  讓衛東挨著介紹:“現在就等滬海真空電子廠能不能盡快出14寸的國產顯示器顯像管,不行,我們就先推動純主機配電視,區別主要在于,電視顯像管沒那么精細,頻閃嚴重,近距離看久了傷眼。”

  但重點就集中在鍵盤了,讓衛東最自豪的也就在這里:“整個六七月到現在的研發重點,看看這是歐美鍵盤的思路,每個鍵位都是非常復雜精巧的機械設備,這也是我剛才說的那個汽車原理,鍵盤可以說是整臺電腦最反復運動最多的部件,機械質量不行,那就要花好多年去追趕,但我們用電子薄膜的方式來解決,成本只有幾十分之一,損耗更換也便宜……”

  說穿了真的很簡單。

  隨時都有拆開的鍵盤內部構造,機械鍵盤那套復雜的鍵位機械素質,讓衛東是真聽大院里的年輕人吐槽過。

  哪怕四十年后,國產的機械鍵盤鍵軸,愣是可以在敲擊千百次,都不用上多少萬,也能跟進口鍵軸產生明顯差距。

  當時的老保安就覺得,那為什么非要死磕這種又貴又容易出問題的高級鍵軸呢。

  他當然體會不到什么手感的區別……

  反正現在兩張電路膜隔張絕緣膠片,在電木鍵帽的敲擊下觸碰連通,成本瘋狂下降!

  搭配鈦合金鋼板的鍵盤主體,看著也蠻高檔啊。

  再加上電木制作的鼠標外殼,里面的電路板還在攻關,但已經讓市里面各位驚嘆不已。

  史蒂夫那邊的Macintosh電腦再牛逼,技術再精湛,也擋不住讓衛東拿出來的方案是未來四十年沉淀出的“終極形態”。

  漂亮的黑色鍵帽銀灰色鍵盤板,加上黑色鼠標,黑色主機面板和銀灰色機箱玻璃板。

  這電腦可不比那臺Macintosh電腦顯得高科技多了。

  如果不是讓衛東介紹主芯片6502還只能完全依賴進口,國產RAM和進口件也有本質差異。

  真容易讓人有種已經完全追上的幻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