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看見張森的反應,就連呂忠鑫這種不茍言笑的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現在回想起當初那個場面,自己這個徒弟確實太過分了。

  “這次咱們要去外省異地辦案。”

  提到案子,于大章變得嚴肅起來,語氣也有些凝重:

  “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跟我走,具體案情我稍后和你們詳細說。”

  張森見真有案子,也重視了起來。

  他之前和于大章不止一次合作了,光是特案就有兩次。

  在他眼里,現在能讓于大章接手調查的案子,肯定是那種特別棘手,或者是比較復雜的大案。

  “我得先和隊長打聲招呼。”

  張森說的是打招呼,而不是匯報,這就表明他已經決定跟于大章走了。

  隨后于大章陪著張森去隊里說明情況。

  二隊長劉哲更痛快,一聽是和于大章一起辦案,直接同意了。

  積案辦公室內。

  包括于大章在內的五人專案組正式成立。

  “現在由我來具體說明一下案情。”

  隨后于大章從周子喆臨刑前的會見說起,再到囚禁案,最后說到由囚禁案牽扯出的地下監獄。

  于大章說得很詳細,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漏掉。

  看案宗和有人當面講解,兩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會更加詳盡地復述出案件的具體內容,并在其中加上自己的判斷、分析以及對案情的推理。

  這樣能讓人更直觀地了解到案情本身。

  于大章將案情介紹完,整整用了一個小時。

  這對于喜歡做事從簡的他來說,是非常少見的。

  因為這個案子不但復雜,還很危險,所以他必須讓大家重視起來。

  馬健和劉淼還好些,這兩人一直跟著于大章工作,對案件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可在聽到后面對于地下監獄的分析時,兩人還是感到了不可思議。

  他居然對所有疑點都做出了合理化推斷!

  大型莊園、工廠和農場、人防工程……

  尤其是那個人防工程,在兩人看來,這是唯一符合邏輯的推論。

  要是李鈞知道他們兩個的想法,一定會對著他們大喊一句:那特么是我推斷出來的!

  呂忠鑫和張森此時已經呆住了。

  重視?

  他們何止是重視,簡直就是震驚。

  去見周子喆還是呂忠鑫通知的于大章,但后面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自己這個徒弟竟然通過那次會見,把分局里的積案給清零了!

  這么巧的嗎?

  不,不對。

  應該說,這都能讓他給對上號!

  后面牽扯出來的案子更是大到沒邊兒,如果屬實的話,大案要案都不足以形容了。

  這么看的話,五個人的專案組,人數確實有點少啊。

  張森甚至比呂忠鑫還要驚訝。

  囚禁案就已經讓他覺得匪夷所思了,后面的內容則直接讓他大腦宕機。

  這樣的案件是我能接觸的嗎……他現在腦中只剩下這句話在回蕩著。

  上午還在處理反詐案件,這么一會兒居然就進了這么個專案組。

  他覺得這簡直不科學!

  但看著眼前的胖子,似乎這一切又都變得合理了。

  “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于大章看著眼前的四名組員,嚴肅地說道:

  “有問題最好現在提,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跟上節奏,這個案子一旦開始啟動,我們的時間將會十分緊迫。”

  他的話一點都沒夸張。

  五名在職警員異地辦案,每一天都會有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也會影響到宏口分局的警力配置。

  雖然劉局沒給于大章定下期限,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時間絕不會超過一個月,甚至更短。

  在場的警員都比他的資格老,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系。

  只是……

  這案子有點超乎想象了。

  別說提出疑問了,他們四個剛勉強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不急,我們現在還有時間。”

  于大章拿出華子,給大家發了一圈,然后將案宗放在桌上:

  “趁著今天把案情吃透,明天咱們就上路了。”

  他剛說完,就發現屋里的四名組員都看向自己,眼神不善。

  說錯話了?

  于大章回想了一下,覺得問題應該出在“上路”兩個字上。

  確實不太吉利……他趕緊改口道:

  “說順嘴了,我的意思是,明天咱們就要開車趕往外省,所以今天要抓緊了解案情。”

  聽他改過來了,四人這才轉回頭,各自沉思著。

  做刑警這行沒有迷信的,但也沒有自己咒自己的,況且“運氣”這個東西還真的很難說清。

  面積不大的積案辦公室內很快煙霧繚繞,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呂忠鑫翻開案宗,一手拿煙,一手翻頁,神情專注地翻閱著。

  張森坐在他的旁邊,也將目光聚焦在案卷上,眉頭緊鎖,不時低聲跟呂忠鑫交流幾句。

  馬健和劉淼兩人則是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地抽著煙,臉色沉郁而肅穆。

  一個小時后,呂忠鑫首先發問:

  “你現在有幾個突破口?”

  這就是老刑警,一下就問到了大動脈上。

  另外三人聽到這個問題,也立刻收回思緒,并將目光投向于大章。

  “師父,你想的有點遠了。”

  于大章看起來有些無奈:

  “案發地點距離松海一千多公里,而咱們現在掌握的全是紙面信息,所以還談不到突破口,最多算是調查方向。”

  他的意思很明白,只有真正接觸了這個案子,并進入調查階段,那時候發現線索才是找到突破口。

  之所以強調這個,他還是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案子。

  呂忠鑫點點頭:

  “那就說說,你現在有幾個調查方向。”

  他能理解徒弟的想法,所以也將說法改了過來。

  “兩個。”這次于大章直接答道:

  “雁城的派出所是首要調查目標,五年前他們將案子壓了下來,所以不可能沒有任何破綻,只要做過就會留痕。”

  眾人聽后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實際上,他們也想到了。

  只要看過方鵬的口供資料都會有類似的想法,因為實在太明顯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如果換個普通人,大概率不會覺得雁城那個派出所有什么問題。

  他們既接待了報案人,也出警去工廠了,事后還幫報案人順利返回本地。

  事情過了五年,方鵬都沒覺得有問題。

  但要是換成刑警去看,一眼就能看出這里面有貓膩兒。

  所以說,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角度和深度是完全不同的。

  見于大章停下了,呂忠鑫忍不住催促道:

  “另一個呢?”

  “羊城火車站。”于大章快速說道:

  “方鵬是在火車站附近被劫持走的,說明對方將選擇獵物的地點定在了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

  “既然這么多年他們都沒被發現,有沒有一種可能……”

  “他們還在繼續作案?”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