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武和程老他們都看向方言。
從他的表情上,像是知道了他已經想出了主意。
趙錫武副院長于是率先問道:
“一刀切確實不妥,但是你說的潤物細無聲的辦法,又是什么?”
方言回過神來,回應道:
“大學,我們可以從大學里新一代的中醫學生開始推動。”
“嗯?”趙錫武副院長一怔。
程老接過話茬說道:
“你詳細展開說說。”
方言說道:
“從教材和教方式上,給新入學的大學生他們植入正確的漢代用量,他們這些人都是新一代的佼佼者,影響他們那就是影響未來,哪怕他們之前經歷過多年的學習,但是中藥學四年,中醫學五年,這么久的時間,不管是誰來,也會被糾正過來了。”
“而且咱們這也不是錯誤的消息,是完全有理有據的,年輕一輩的接受程度也高,加上我們還可以做臨床驗證,上學可是有大量時間讓他們驗證這些理論的,事實擺在眼前,他們肯定是能夠接受這種轉變的。”
聽完方言的話過后,陳老和趙錫武院長都陷入了思索中。
方言這招其實也不是自創的,他是想到了余云岫的手段。
這家伙也是從教學里開始搞的潤物細無聲。
好多人都還沒注意到一直搞的中西結合,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方言就開始連帶著挫敗他的陰謀,一起把糾正度量衡的事兒一起做了。
屬于是,摟草打兔子,一舉兩得。
隨后程老最先表態,他說道:
“方言的這個主意是不錯,從今年新入學的中醫大學生入手,既不用擔心老一輩的人接受不了改變跳出來反對,也可以直接改變新一代的思想。”
趙院長思考的時間更加久一些,他思考的也稍微遠一些,他說道:
“不過你這改變的只是少數啊,要知道全國上下的年輕醫生,還有不少是考不上大學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事兒。”
“上大學的人是少數,不能上大學的才是多數。”
“咱們國家還有那么多鄉村醫生,那么多的赤腳大夫。”
方言點點頭,說道:
“趙院長您說的很對,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走第二步了……那就是通過《華夏藥典》制定行業內的統一標準,正好我是《華夏藥典》的副主編之一,這事兒我去找他們商量商量,應該能做下來。”
“那這不還是要一刀切嘛?”趙錫武皺起眉頭來。
“不會的。”方言搖搖頭。
他解釋道:
“制定標準,但是不要求強制執行,當然了,目前的情況也如此,我們要的,只是占據一個官方的名頭而已,并且借著這個名頭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兒,現在主要是先要把這事兒的正規性確立住,然后再徐徐圖之,”
“我都說了嘛,潤物細無聲,要拉攏目前我們能拉攏的一切,我們先做好官方標準,增加影響力,有了影響力,自然會有更多人注意到這事兒。”
趙錫武副院長若有所思,程老說道:
“衛生部做的改革可不少,方言說的對,這事兒不可能一蹴而就,他提出來的是個好辦法,可能需要好多年的時間,但是被影響到的人會越來越多。”
方言又繼續說道:
“而且這也不是說,之前季同志說的計劃就不能推行了。”
“同樣是可以推行的,只是不用強制性的執行,只是將這個消息放出去,愿意試試的人,自然會去試,體會到好處后,他也自然會改變,不樂意去試的人,也不會因為擔心一刀切,而跳出來。”
程老點點頭說道:
“咱們華夏的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群人,只要不威脅到他們的飯碗,斷了他們的活路,推行這些東西他們其實并不太在意,這也算是潤物細無聲的一種方式。”
方言點點頭說道:
“沒錯,說的很有道理。”
趙錫武想了想說道:
“總結起來就是,學校教材標準完全改革,民間規定非強制執行。”
方言回應道:
“趙院長總結的很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趙錫武想了想,說道:
“倒是……聽起來有可行性。”
腦子里將之前方言說的方法過了一遍,確認沒有什么大的不妥之處。
然后他就點點頭,對著一旁的程莘農說道:
“老程咱們回去找教育部門的同志討論下,征求一下各大中醫院校的意見!”
程老點點頭:
“嗯,行,這事兒道理其實很簡單,相信能夠推動起來。”
方言接過話茬說道:
“那我等你們這邊推動起來,我就找《華夏藥典》的同志說這事兒。”
趙錫武應道:
“行,那我們盡快把這事兒結果弄出來。”
這時候一旁的老季說道:
“等下,那這事兒我們故宮這邊怎么公布?”
趙錫武院長說道:
“先把消息壓一下吧,或者你們想要公布結果也暫時別說中醫有關系。”
老季說道:
“你們什么時候能有初步結果?我盡量配合,不給你們制造麻煩。”
趙院長想了想,給了他準確時間:
“今天下午。”
這效率可比老季想的高多了,他點點頭說道:
“那行!那咱們就這么說定了。”
接下來眾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然后老季他們還有其他文物要處理,方言他們也有自己的事兒,所以就各自離開了故宮博物院的考古研究所。
方言來的時候想得很簡單,以為只要這東西宣傳出去就行了,但是真的要落實的時候才發現這里面一點都不簡單,甚至弄個不對,干這事兒的人就要被收拾的明明白白。
他也總算是明白前世的時候,為什么這東西在1981年被發現,到了后面幾十年大家雖然知道,但是能影響到人依舊很少。
那就是利益關系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話真是一點都沒說錯。
在這里商量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回到家里的時候才八點多。
家里人這會兒剛吃完了早飯,陳楷歌兩口子正準備出門,一道送陸東華和陸忘憂回西苑醫院。
“這么快就回來了?”陳楷歌對著方言說道。
方言點點頭:
“嗯,就隨便商量點事兒,商量完了大家就散伙了。”
隨后他對著陳楷歌說道:
“路上有冰,開車小心點。”
陳楷歌點點頭:
“放心吧,我肯定把人順利送到,這路況對我來說小意思。”
方言隨后給師父陸東華還有小丫頭陸忘憂送上了車,和他們揮手告別。
“師父慢走,有什么事兒打電話!”
汽車發動,方言看著他們離開了外交部街之后,這才回到到家。
這會兒朱霖已經去上班去了,大姐在廚房里收拾,她看到方言后,對著他問道:
“沒吃早飯吧?我給你弄點手搟面?”
方言擺擺手說道:
“不用那么麻煩了,沒剩什么包子饅頭稀飯什么的?”
大姐指著剩下的面哨子,告訴他:
“沒有,今天早上吃的面。”
方言一聽,干脆說道:
“那算了,我出去找個地方吃飯吧。”
說完穿好衣服,直接就出門了。
這邊出了外交部街,就有不少賣早餐的國營餐館。
方言過去隨便買了兩個饅頭,然后叫了一碗綠豆稀飯,就在攤位上吃喝了起來。
今天星期一,這邊都是路過上班的人,八點過已經算是比較晚了,有些單位八點就開始上班了,這會兒在這里吃飯的都是九點才上班的。
當然了因為隔著協和比較近,所以還有一些是過來求醫的患者。
方言吃完兩個饅頭喝完一碗稀飯,感覺自己還是有些餓,隨后又叫了一碗芝麻湯圓。
不過不知道咋的,這味道有些發酸,好像是因為放了醪糟。
方言感覺大清早的不太喜歡這調調,吃完過后準備走人的時候,突然有人叫他:
“哎喲,方言!”
聽到有人喊他,他尋聲轉過頭去,看到是個二十多出頭,扎著麻花辮,長著青春痘的姑娘。
他一怔,腦子里快速的回憶了一遍,發現根本沒有這個姑娘的印象。
方言皺起眉頭,搜腸刮肚的想了一遍,確認自己不認識。
他說道:
“姑娘我們認識?”
結果那姑娘根本沒有理會他,而是拿著一張報紙,對著周圍幾個人說道:
“哈哈哈,你們看這是誰!方言!報紙上的方言!”
“京城高考狀元!”
“五科全部滿分的文曲星!”
眾人聽到這話后,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方言。
看清楚他的臉后,有人也拿出了報紙。
對照過后,立馬驚喜的站起來:
“哎喲,真是他啊!”
“活的!見到真人了!”
然后眾人統統的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問道:
“方言,你可太牛逼了!全科滿分啊,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方言同志,報紙上面說你在考試的當天,還在給病人看病?這事兒是真的還是假的啊?你那么自信嗎?”
“方言!方言!你這個滿分成績不考慮北大清華或者是人大嗎?”
“方言同志,報紙上說你都結婚了?你是怎么讓你老婆和家里人那么支持你的?”
“方言……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