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13章 甘肅二姐也高考了,海外中醫古籍拍賣

  “古墓是什么朝代的?”方言對著老季問道。

  現在他就想確定,是不是漢代的。

  畢竟那邊的古墓是真的多,有些還是疊疊樂,上面一個下面還有一個。

  老季回應道:

  “根據那邊的消息,是漢代的!”

  方言忙問道:

  “東漢還是西漢?”

  老季撓撓頭說道:

  “暫時只知道是漢代的,目前剛開始挖掘。”

  說完他還補充道:

  “你也知道考古盜墓不一樣,不是為了挖里面的東西對古墓進行破壞性挖掘,需要一層一層的保護性挖掘。”

  方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聽這個意思,就是還沒挖開古墓,只是發現了古墓。

  然后他好奇的問道:

  “之前不是說不挖河邊嗎?這怎么突然想起來挖的?”

老季聽到這個問題,稍微猶豫了一下才對著  “當時確實沒有打算挖,不過后來因為你的關系,我讓那邊的同事去河邊挖了下試試,結果這一挖,沒想到還真挖出了東西。”

  “我的關系?”方言挑眉。

  老季點點頭說道:

  “對啊,那天你說自己有感覺河邊有大墓,當時我沒覺得有什么,不過你走了之后,我心里有個聲音告訴我,或許應該去試一試,畢竟你的運氣比大多數人可要好得多。”

  “結果啊,事實證明,這試試看還真是試對了。”

  方言聽到這里才明白過來,上次自己雖然給老季說的時候他嘻嘻哈哈,像是沒有當回事,但是后面依舊還是按照自己的說法去做了。

于是方言對著  “行,那什么時候有新發現,記得通知我,我也挺好奇古墓里面能挖出什么東西。”

  老季點點頭說道:

  “當然沒問題,一有消息,肯定第一時間通知你。”

  說罷,他又強調道:

  “不過后面要是你再有什么預感,記得給我說。”

  方言哭笑不得,原來這家伙是沖著這點來的。

  不過他恐怕就要失望了,因為這個地方也是自己前世知道的。

  對于古墓這一塊,方言并沒有什么記錄。

  真的要說的話,剩下還有挖掘潛力的,就只有恭王府下面的和珅寶庫了。

  但這個方言沒打算說出來。

不過這些是不能說的,方言對著  “好吧,如果我再有什么預感的話,會說給你聽的。”

  聽到方言的話,老季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點點頭說道: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說著就準備離開這里。

  這時候方言叫住了他:

  “上次的柜子我還沒給你錢呢。”

  老季擺擺手說道:

  “哦,你說那個啊,不用給了。”

  方言對著他說道:

  “那怎么行,當時可是說好的。”

  說罷方言就從身上掏出錢來。

  老季連連擺手說道:

  “真不用,人家工廠那邊都不要錢,你給我干啥?”

  “工廠不要?你可別唬我,哪有人家白干的?”

  “真不要,我騙你干嘛,他們本來就打算年底給故宮做贈品的,把你那兩件一起算進去了,到時候玻璃做好了,你要給錢,我保證不攔著你。”

  方言想到這里算是明白,他問道:

  “那我是沾了故宮的光了?”

  老季混不在意的擺擺手說道:

  “哎呀,公家的光,不沾白不沾,再說了……你還讓我們發現了那么大個古墓呢。”

  說罷,對著方言指了指錢:

  “把錢收起來,放心拿著就行了。”

  “那我就真拿著了?”方言說道。

  “把心放到肚子里,沒事的。”

  然后他對著方言告別:

  “行了,我走了啊!”

  方言提議:

  “要不我送你回去吧?”

  老季趕忙搖頭:

  “別!這天寒地凍的,我享受不起!”

  上次坐過一次方言的車,可給他凍傷心了,現在看到方言的摩托車,他就感覺自己身上發冷。

  老季隨后離開了車棚,出去搭公交車去了。

  方言騎上摩托朝著家里而去。

  兩公里多直線路程,一會兒就到了。

  方言也想不通老季大老爺們兒,感覺弱不禁風似的。

  現在他們在河邊發現漢代墓,方言認為很大概率就是原來歷史上發現大司農銅權的地方。

  現在就是不知道到底能提前多久,把大司農銅權給挖出來。

  不過也不急,現在手里還有這么多事兒沒弄完,就算是發現了方言也暫時沒空去辦相關的事兒。

  這沒事的時候就閑的蛋疼,一有事就成堆成堆的來。

  方言到家的時候,除了大姐夫還沒回來,其他人都到家了。

  照例先去給小徒弟趙正義小朋友教了半個小時的中醫知識,隨后就到了晚飯時間,吃晚飯的時候,方言看到電視里正在報道其他地方高考開展的情況。

  其中里面就提到了甘肅。

  那地方不止有黑松驛,二姐方寧也在那邊。

  看到電視里的新聞后,方言對著正抱著老六喂米糊的老娘問道:

  “二姐她們這幾天高考完了,應該會拍個電報回來了吧?”

  老娘放下手里的勺子,想了想說道:

  “應該吧,不過她拍電報也是拍你爸學校那邊。”

  “明天星期六,明晚你爸過來你們就知道方寧有沒有拍電報了。”

  對于二姐家里基本上是放養態度。

  主要是她在家里,就是最不受管的人。

  她人生安排都有她自己的計劃,從她收到催促回城的消息仍舊不回來就可以看得出來。

  這位是個相當有個性的人。

  小老弟這時候說道:

  “根據我對她的了解,不出意外的話,她是打算等到通知書下來后才回來,這樣的話她就是堂堂正正考回城里的大學生了,和我們這些耍小聰明回來的知青不一樣。”

  家里和二姐關系最好的人,應該就是小老弟,小時候他對二姐是最崇拜的,所以一直都是二姐的跟屁蟲。

  所以二姐好多想法,他都可以猜測到。

  此話一出,大姐方潔也點點頭,說道:

  “這確實是她的風格。”

  老娘補了一句:

  “什么風格?說白就是犟!八頭驢都拉不回來的那種。”

  說罷還搖搖頭:

  “也不知道是隨誰。”

  此話一出,方家姐弟都不約而同的看向老娘,然后又默契的把視線瞟向了其他地方。

  這場景讓朱霖忍俊不禁。

  吃完飯過后,方言又去廚房里弄了個山藥杏仁糊,這是給周兆琴的。

  然后還弄了點自己現做的油酥花生米。

  這是拿去給老周和他老婆吃的。

  至于今晚值班的鄧南星和謝國萊,方言啥也沒給他們帶。

  他們吃了東西犯困,方言還指望他們熬通宵呢。

  不一會兒山藥杏仁糊就做好了,方言這次做的有些多,家里人也有份,他就裝了一小碗,放進保溫桶里就出發了。

  等到醫院病房的時候,孟濟民他們都還沒下班,而是在護士站后面的房間里吃東西,院長親自讓食堂送過來的。

  然后院長在病房里和老周兩口子聊天,等待著方言過來。

  因為方言來了,他們就可以去吃晚飯去了。

  老周現在依舊在堅持自己的原則,自己兩口子和方言始終得有個人在病房里看著周兆琴。

  要不然他就不放心。

  來到病房里寒暄了幾句后,老周兩口子才放心的和院長去吃完飯去了。

  此刻周兆琴剛喝了藥,外加方言開的食療方子,現在還不餓。

  方言就把山藥杏仁糊放到了床頭。

  隨后方言檢查了一下她的身體狀態。

  目前脈緩,每分鐘76下。

  手心腳心因為剛喝了藥,有些微微發汗。

  呼吸講話的痰鳴基本上已經沒了,但是要認真聽的話還是能聽到一點點。

  這會兒已經晚上了,陽氣減弱陰氣生,是個正常現象。

  等到白天的時候自然就會消失。

  看了下下午的記錄,沒有出現咳嗽,只是吐了一些痰出來。

  一切都在方言的預料中。

  周兆琴好奇方言下午去什么地方了。

  方言告訴她,目前正在做的事兒——校驗從日本借回來的華夏中醫古籍。

  周兆琴對這塊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這是干啥的。

  隨后方言給她簡單的解釋了一遍,盡量做到不啰嗦的情況下,講明白里面的事情。

  畢竟是教育了趙正義小朋友這么久時間了,表達能力還是提高了很多的,很快就把事情給她講明白了。

周兆琴對著  “你真是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你是在幫助中醫修復歷史。”

  方言開玩笑道:

  “也不是很偉大,一般偉大吧。”

  這話給周兆琴逗笑了,笑得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隨后周兆琴拿著氧氣面罩,用力吸了幾口氧才緩過來。

  本來她還以為方言會謙虛一下的。

等到周兆琴恢復過來后,她對著  “其實我在國外,也看到過不少的中醫古書。”

  “什么地方?”方言好奇的問道。

  要知道東南亞一代其實也有不少學習中醫的人,其中還有非常厲害的傳承,這些都是因為戰亂躲出去的。

  周兆琴說道:

  “都是再拍賣行里,一般是好幾本或是好幾十本一起拍賣,價格參差不齊,我也不太清楚是以什么方式評估價格的。”

  方言接過話茬說道:

  “這個應該是從稀缺程度吧,如果是孤本而且還是很有名的人流傳的孤本,那就更加值錢了。”

  說罷他又問道:

  “不過一般來說,這種書醫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買的,你的意思是,你見到過很多次?”

  周兆琴點點頭說道:

  “嗯,很多次。”

  然后她補充到:

  “不過不是醫生,大多數是從日本商人流出來的,我還記得有些書還會標注具體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戰斗或者事件里從誰的手里獲得的。”

  “一般拍走的人都是我們海外的僑商。”

  “比如我幾個叔叔伯父家里,就拍賣到過好多,你要是需要,等我病好了,我讓我爸買下來都送給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