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胡道虎這話的意思,好像他也打算捐一棟樓似的。
直接給現場其他醫護整不會了。
不是……你們南洋的華僑都這么喜歡搞基建嗎?
動不動就給人捐一棟樓。
關鍵這東單三條攏共巴掌大的地界,再捐下去怕是連太平間都要加蓋三層了。
方言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捐一棟樓感謝自己?
那已經遠沒有之前老周第一棟樓那么有代表性和震撼了!
而且關鍵是這多建筑,協和真的用的過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人家想怎么表達感謝那也是人家的事兒。
就算是不捐那也是完全合理的。
像是看出了方言他們想法,這時候的胡道虎說道:
“不過當然不是捐樓了,其實我們打算給協和捐十輛國外的救護車,每輛車都配最新款除顫儀,車頂還裝了能閃紅藍光的警笛。”
“救護車?還配除顫儀。”方言聽到后也是一怔。
現在協和雖然有救護車,但是基本上都是國產卡車改裝的。
如果能夠買到國外的救護車倒是不錯。
挺有用的,至少比再捐一棟不知道干啥的樓有用。
“救護車,我看挺好!”方言點點頭。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現在協和用的是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的NJ130輕型載貨汽車改裝的救護車,還有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的解放牌汽車改裝的救護車。
前者車內配備藥箱和一副擔架,后者空間相對較大,不只有藥箱和擔架,還有急救藥品、急救器械,可以在車上就施展急救工作。
但是相較于進口救護車,如波蘭產的仿蘇式救護車,性能穩定性和舒適性方面沒有優勢。
如果對比奔馳、福特這種,那就更是沒有優勢了。
當然,如果不看價格的話。
就是不知道他們兩口子打算送什么品牌的進口車。
不過按照他們要對應老周家捐的樓來判斷,應該不會太便宜。
另外在1960年,伯納德洛恩發明世界上第一臺直流電除顫器,此后直流電除顫逐漸成為主流。
1970年,美國波特蘭的醫生ArchDiack和他的同事發明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現在國內這種東西還是比較少的,更別說是隨車配備了。
這下方言有算是給醫院爭取到個大禮包了。
當初他們給自己一輛破三輪,現在算是翻了無數倍。
方言都佩服自己能給他們這些前期投資者如此高的回報了。
接著胡道虎又說道:
“除了救護車和除顫儀以外,我們還打算送方大夫一輛私家車。”
“到時候會連帶著救護車,一并運送到京城。”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方大夫還請不要推辭。”
這話一出,周圍人都一靜。
私家車算千里送鵝毛?
你鵝毛是金子做的吧?
當下這年頭私人車都是自行車,就這,都很少見了。
更好一點的私家車就是方言目前騎的摩托車。
能夠有私家汽車的人,那真是鳳毛麟角了,大部分人都是公車私用。
在孟濟民和方言印象里,也就安東和索菲亞兩個小毛子有私家車。
除此之外,好像就沒有人了。
方言當時還記得,自己的兩個毛子徒弟在去年也說過要送自己一輛車,當時自己覺得影響不好,暫時拒絕了他們的好意,說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想送自己就不攔著,結果沒想到今年開年第2個月頭一天,就又有人要送自己車了。
而且這車,好像拿了還真沒事兒,反倒是上級領導還會支持他。
這車就是僑商對方言醫術的肯定啊!相當于一個招牌。
方言這次也沒推辭了,點點頭說道:
“那么遠過來的禮物,那這車我得收啊!”
方言其實早就想搞輛車了,特別是大冬天的時候,摩托車劣勢明顯,其他人可以公車私用,自己根本就沒車用,能用到的公車就只有公交車。
方言答應的這么干脆,給周圍的人也整意外了。
不過倒是很符合胡道虎的胃口,說明人家方大夫真實啊,一點不虛偽,其他人多少還得假模假式推辭一下。
方言直接當即就答應了下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在場其他人雖然也有些意外,不過轉念一想方言拿下這車還真是沒啥毛病,算起來他已經給協和賺了兩棟樓十幾輛救護車和除顫儀,另外還給國家拉了不少周家和胡家的投資。
其實落在他手里的根本就沒啥東西。
至少相較于國家和醫院得到的東西,方言這個主治醫生好處真沒拿到什么,最多就得了點名聲。
但是現在方言缺少名聲嗎?
光是一個五科滿分的文科狀元,這就已經好多人對他有印象了。
如果他想的話,讓協和給他配輛公車開,那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接受一輛僑商送的轎車,說起來也不是多大個事兒。
而且這樣也是給后面的僑商們定個標準,前面兩個都這樣了,你們其他人回來可不能小氣了。
別想著治好了拍拍屁股就走人。
所以,方言這車,開的一點毛病沒有。
接下來,醫院再次給黃慧婕做了個尿檢和血檢,這下終于是確認了懷孕的消息,體檢報告也分成了好多份,不光是到了胡道虎兩口子手里,院長辦公室,中僑辦廖主任那邊,衛生部那邊一樣都有。
然后院長還親自來了一趟,聽到胡道虎要給醫院捐救護車,還搭配國外車載供電的除顫儀,頓時讓院長喜笑顏開。
心里已經想把一旁的方言供起來了。
這小子自打來了協和,這好事兒簡直就是一件接著一件,完全就是自己的福星啊。
而按照胡道虎的安排,這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傳了出去。
協和的西醫們知道這消息后,那也是相當高興呀。
人家方言賺過來的這些車和設備,那都是給他們西醫用的,一個個對方言那是相當感激,也不管什么中西醫了,大家都是華夏醫學前沿俱樂部的同志!
一上午的時間,方言這個名字隨著這個消息的發酵,再次出現在許多人的嘴里。
而方言本人在中午下班后,就和一家人來到了協和別墅區,柳主任的家里面。
其實柳主任已經出院好幾天了,一直都在家里休養,比之之前的氣色,現在他已經好多了,只不過樟腦酊這玩意兒不是那么容易戒掉的,現在老爺子又使用上了。
上次檢查過后上次,他那天的瀝青一樣的排泄物里面,增生組織,血塊,重金屬,還有生物堿。
沒辦法,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年齡了,也不可能說讓他去強制戒掉這些東西,到時候沒準直接就把人都給戒沒了。
就像是對年齡大的老人抽煙喝酒的態度一樣。
心情怎么好就怎么來吧。
人體這東西有時候就是比較玄學。
心情好的時候,各種器官就算是有些毛病也能夠正常運行。
就比如那位少帥,人家也啥都來,還是活到了100歲。
今天人家舉辦家宴,一是慶祝康復,二是為了感謝方言。
除了他們家里人,和方家人,還有一些他們子女的朋友,今天方言一到場就被拉去和好些人打了招呼。
方言現在還記得院長告訴過方言,他們家子女都是宣傳口的。
不光是能夠管到新聞報紙這塊兒的,還有單位組織內部的消息。
甚至方言之前的那些藥的推廣,衛生部門相關人員都要和宣傳口的人打招呼。
今天認識認識也好啊,以后少不了要和他們打交道的。
別看現在人家已經一個個五六十歲了,但這個年齡放在現在這種中央單位里,那都屬于小年輕了。
年齡更大的,那可是大有人在呢。
一頓飯吃完后,方言也和柳主任家里這一幫子女,孫子輩兒的人混了個眼熟,只要柳主任還活著一天,這份香火情就一直都在。
所以吃完飯方言和柳主任聊天的時候,還借著機會,專門給他開了個養生的方子。
要是以前柳主任肯定是象征性的看一看,然后碰都不會去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方言可是救了他的命,加上最近方言這名聲在外,治病救人的戰績斐然,柳主任也是知道,方言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就欣然的把那個方子給收了下來,表示自己一定照著吃。
下午的時候方言又照例去了一趟朝陽區那邊的252骨科醫院,跟著羅老太太學習技術。
不過今天過小年,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就已經沒有病人了。
老太太給方言拿了點昨天敬灶王爺的糖瓜和關東糖,然后讓方言也趕緊回去。
糖瓜和關東糖是用麥芽糖制作的,是祭灶時必備的供品,祭灶儀式結束后,家人也會分食,寓意讓灶王爺嘴巴甜,也讓自己生活甜蜜,
方言家里都沒弄,沒想到老太太這邊還弄了。
方言拿著這些東西就騎摩托車往家里趕去。
今天晚上老娘和二姐終于要回來了,老娘出去一個月,好久都沒見面了,二姐就更是好多年都沒見了。
也不知道現在長啥樣了?
再過幾個小時就能見到她了,方言沒由來的,居然有些莫名的緊張起來。
晚點還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