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6章 小道士的京城人脈,眼科風云挑戰遺傳病

  老范一聽方言說要去見袁青山老家的領導,當場就愣住了。不過沒兩秒,他就反應過來這背后的門道。

  袁青山從老家考出來,要是能搭上線讓方言給領導瞧病,這不就是明擺著跟老家那幫人顯擺:“看!我在BJ混得開,人脈廣!”把這事兒辦成了,領導肯定覺得他辦事靠譜、有能耐,以后在家鄉父老跟前腰桿子都能挺得更直,面子里子全有了。

  再說了,這事兒好處可不止這點。地方領導手里攥著資源分配、政策傾斜的大權。要是方言真把領導的病看好了,人家一感激,說不定就順手給袁家行個方便。像是安排個好工作、給孩子上學找點門路,或者在看病的時候給點特殊照顧,對領導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但對袁家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老范心里清楚,袁青山也不是省油的燈,這點彎彎繞繞,他也很快就琢磨透了。

  “方哥這……這真方便嗎?會不會太麻煩您了?”袁青山有些忐忑的說道。

  其實他是想讓方言去的,但就是感覺有些不好意思,自己這才加入還什么事兒都沒幫方言辦呢,不僅方言給他分了不少紅包,現在居然還要幫他去給家鄉領導看病。

  活了這么多年,自己那些師兄弟都沒方言對他好。

  親哥也就這樣了吧?

  “不麻煩,既然遇到了去看看也無妨,而且眼科這塊兒,我也想多總結一些知識。”方言對著袁青山說道。

  這下可給袁青山感動壞了。

  對著方言說道:

  “謝謝方哥!別的不說了,以后只要有用得著的地方,您只管開口就行。”

  方言哭笑不得,其實他除了是給袁青山爭取刷點好感,還真是有總結眼科方面經驗的打算,治病這么久時間,眼科的問題,他看過的還不到十個人。

  一般人遇到眼睛方面的問題,還是更加愿意去找西醫。

  西醫那些專門的眼科檢查設備,第一感覺就是給人一種,精準的感覺。

  剛好眼睛又是人身上精密的器官,所以大家眼睛遇到問題都了一去找西醫,除非是西醫治療不好,就像是之前方言遇到的那些病人,他們才會轉頭來找中醫。

  所以這也是方言治療經驗少的原因。

  老范那邊去藥房了,方言這邊也開始收拾起東西來,今天四個人看完后,方言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接著方言對著袁青山說道:

  “我先去給院長報告一聲,然后咱們就去眼科找你家鄉那邊的領導。”

  “好!”袁青山答應道。

  方言旋即把剛才收到的那些禮物先放在了診室的柜子里,然后裝好醫案就去找院長了。

  院長這會兒已經回到了辦公室里,方言到的時候他正在寫信,應該是準備找人去發電報。

  看到方言來了,他立馬招呼方言坐下。

  方言也沒跟他客氣,坐下后拿出醫案遞到院長面前,然后對著他說起了今天后續治療的一些情況。

  主要是說了下王老先生這種情況。

  讓院長知道中醫部還住了一位比較危險的病人。

  接著方言說完后,又說了下關于基金的事兒。

  當然只是簡單的講了下王勁說的那個基金。

  院長聽到有些驚訝,隨后感慨:

  “這幫人也真是太有錢了,只要有一個人帶了頭,后面的人都是跟著效仿的。”

  方言笑了笑回應道:

  “當時我也很驚訝,不過想到王老先生的那個身體,我也能猜到他們心里想的是什么。”

  聽到方言這么說,院長笑了起來。

  說白了,僑商們這么做,就是圖個看病方便。

  這次回來一邊看病一邊搞投資,要是設立個基金作為長期聯系的紐帶,以后再想找方言瞧病,就不用再經過中僑辦搭橋了。

  比起每次回來都臨時投資,這樣長遠來看更劃算。

  不過話說回來,僑商們也有點誤會中僑辦。

  人家中僑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不近人情”。

  只要投資到位,合作期內想通過中僑辦聯系方言也沒問題。

  就是得按流程排隊,不像直接給方言投資那樣,隨叫隨到。

  這邊匯報完畢后,方言就和院長告辭。

  等走到門口的時候,方言又轉頭對著院長說了袁青山家鄉領導的事兒。

  畢竟是要去眼科截胡,總歸還是要和大領導說一聲才行。

  聽到方言的話,院長當即就拿起電話,給眼科那邊的主任打了過去。

  說是那邊接診了一個方言的熟人,待會兒方言要過去探望。

  掛斷電話后院長對著方言說道:

  “行了,你這會兒過去,他們科室有人專門負責接待。”

  方言一怔,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只是想讓院長打個招呼的,結果他理解成了讓對方配合治療了。

  不過這樣也好,自己過去就不用解釋那么多了。

  “那好,我就先過去了。”方言對著院長說道。

  “好,快去忙吧,我也給廖主任通報一聲。”院長笑呵呵的答應道。

  然后方言就直接離開了辦公室。

  其實本來方言以為院長要說關于黃紅英的事情,結果他居然沒說。

接下來方言來到樓下,對著  等在這里的袁青山招呼:

  “行了,說好了,咱們直接去眼科就行了。”

  袁青山立馬點點頭,帶著方言一起朝著醫院的眼科而去。

  等到方言他們來到眼科,這里眼科的主任已經等著了。

  “方主任!”眼科的秦康主任對著方言揮揮手。

  方言帶著袁青山走了過去哦。

  這位也是之前食堂里和方言經常聊的人,方言記得當時和他聊的是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這技術是已經有了,但是投入到眼科手術,是在1983年德國醫生西格弗里德塞克斯特納做的第一例。

  西醫叫PRK,這個也是標志著近視手術進入激光時代。

  不過這個世界,最先提出這個治療思考的人,居然是方言這個中醫,妥妥倒反天罡。

  秦主任根據方言說的那些設想,感覺非常有可行性,所以對方言印象深刻,加上方言在西醫前沿技術的認知非常超前,又非常有臨床性,搞的秦主任當時就想邀請他去協和眼科。

  結果現在兩人平起平坐了。

  “秦主任,好久不見了。”方言和秦康握了握手。

  然后介紹了一下身后的袁青山。

  “這位叫袁青山,是我的同學,今天那個患者是他們當地的領導,也是他的熟人,所以我們打算過來看看,希望秦主任不要見怪。”

  秦主任擺擺手:

  “嗐,都是自己人,不要這么客套。”

  方言對著說道:

  “聽說現在還在等結果?”

  “我剛才去問了,結果已經出來了。”

  接著他對著袁青山確認道:

  “是叫鄭立明是吧?常州那邊的?”

  袁青山連連點頭:

  “對對。”

  “是我們那邊市里的書記。”

  “那就對了。”

  接著他對著方言壓低聲說道:

  “他這個情況有點嚴重,是白點狀視網膜炎。”

  說完著重提醒方言:

  “這玩意兒不好治……”

  說罷還害怕方言不相信,對著他提醒道:

  “實話跟您說,這病現在還沒有什么特效藥,主要靠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

  秦主任神色凝重,說道:

  “要是出現視網膜脫離這種嚴重并發癥,我們會立刻安排手術。”

  “平時主要靠維生素A、C、E這類營養視網膜的藥物,再搭配些神經營養劑,盡量拖慢病情發展,保住現有的視力。”

  他頓了頓,語氣稍稍緩和:

  “不過也有好消息,從國內病例來看,這病發展得不算快。雖說最后視力和視野都會受影響,但病程能拖上好幾年。按他這個年紀,堅持到退休問題不大。”

  方言點點頭,對于這個病他早就知道了。

不過他還是對著  “我想去看看。”

  “那咱們低調點,你戴個口罩,這種和遺傳相關的病,你悠著點……”

  說完他直接把一個新口罩遞了上來。

  方言一怔,旋即明白了秦主任的意思,這種不好治的病,他是不推薦方言接手的。

  戴個口罩低調一些,不讓那么多人知道,就算是沒有治好也能全身而退。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為了方言好。

  “不是不相信你的醫術,這叫小心駛得萬年船。”

  秦主任還害怕方言年輕人不懂自己的意思。

  “愛惜自己羽毛,我明白的,謝謝秦主任。”方言接過口罩就戴了起來。

  不管怎么說,人家這份好意還是該領的。

  接著秦主任就帶著他們,去找到了鄭立明。

  袁青山對著鄭立明介紹道:

  “鄭書記,這是咱們眼科的秦主任,這位是我班長方言。”

  聽到袁青山把眼科主任都叫來了,鄭立明還是有些驚訝的。

  自動忽略了后一句的班長方言。

  秦主任對著他說道:

  “鄭書記,我們被小袁拉過來,給您會診瞧瞧的。”

  鄭立明聽到后,笑著說道:

  “感謝感謝!”

  說完對著袁青山投去一個“你小子可以啊!”的表情。

  袁青山笑著撓撓頭。

  這時候方言已經坐下,對著鄭立明問道:

  “鄭書記,您說說身體哪里不舒服吧?”

  鄭立明一怔,他沒想到是眼前這個帶著口罩的年輕人給自己看病。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咯!

  老鳳努力碼明天的去了!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