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17章 到處都要錢的香江,患病的老周

  “不應該啊?”方言詫異道。

  他嘀咕道:

  “難道是老周賣房子了?”

  樂苗說道:

  “要不下車看看吧?”

  “好。”方言點頭。

  樂苗在路邊上停車,然后眾人都下了車來。

  來到門口查看后,確認這里是十二號。

  方言不管那么多,先按了一下門鈴。

  按了過后,那邊聽小提琴的人沒有反應,反倒是在一旁花叢里冒出兩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抬頭好奇的看向他們:

  “請問找誰?”

  方言朗聲問道:

  “這里是周振邦周先生家嗎?”

  “對的。”中年婦女點頭。

  聽她們的發音,應該是受過培訓的。

  口音雖然還有,但是并不是太重。

  方言對著他們說道:

  “我們是來拜訪周先生的,還請您通報一下。”

  另外一個中年婦女說道:

  “周先生這會兒應該在午休,不會見客的。”

  方言詫異,指著一旁說道:

  “午休?你們這外邊敲鑼打鼓的,他在家里午休?”

  她們說道:

  “哦,那是隔壁的,我們也沒辦法干涉。”

  然后指了指一排并不算高的灌木:

  “從這里開始是隔斷的。”

  站在外邊的幾個人這才反應過來,樂苗嘀咕:

  “原來是這么設計的……”

  這種低矮的設計,直接可以從一家到另外一家。

  方言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這種利用低矮灌木作為隔斷的設計屬于英式殖民地風格中的半開放式庭院布局。

  通過低矮灌木而非高墻劃分空間,既保持各戶獨立性,又允許視線穿透,形成“隔而不斷“的效果。這種設計常見于注重景觀協調性的高端社區。

  富人區住戶既需要隱私又不愿完全封閉,低矮綠植既能暗示領域邊界,又不妨礙鄰里間的視覺交流,契合殖民地時期形成的“保持距離的優雅”社交文化。

  還有香江濕熱氣候下,灌木隔斷相比實體墻更利于通風散熱,同時綠植本身能調節微氣候,屬于熱帶殖民地建筑的典型手法。

  后世管這種設計叫英國園林的自然式庭院理念。

  強調植物造景而非硬質隔斷。

  當然了,這個不是重點,方言對里面的中年婦女說道:

  “那現在別墅里還有其他管事的人嗎?比如周先生的秘書和助理之類的。”

  中年婦女說道:

  “這個倒是有,不過他們也不會讓你打擾周先生的。”

  另外一個中年婦女也附和道:

  “就是,我們看到過好幾個人來拜訪,都是這樣的,你們年輕人還是在外邊等等吧,下午三點再來就對了。”

  樂苗拿出錢,對著他們說道:

  “麻煩您去叫一下人吧。”

  看到遞上來的港幣,兩個中年婦女面面相覷。

  最后兩人交換了個眼神,還是有個人走了上來:

  “好吧好吧,不過待會兒他們不見你,這個錢可不退。”

  說著一把把錢給拿走了。

  樂苗還對著他們說一聲:

  “謝謝。”

  等到她們去找人后,一旁的鄧財批判道:

  “香江這地方真是什么都要錢啊!”

  “沒錢什么人都給你甩臉色。”

  樂苗笑了笑:

  “沒辦法,人家到富人區里來工作,本來就是奔著賺錢來的。”

  “我們需要調整心態。”

  很快,那兩個中年婦女就出來了,并且還有個人跟在他們后面。

  那是之前老周的助理秘書。

  看了一眼門口幾個人,發現自己一個都不認識,皺起眉頭來說道:

  “你們都是干什么的?”

  方言對著他說道:

  “是我,楊先生,我過來給周兆琴復診。”

  楊助理皺起眉頭:

  “胡說八道,你誰就給……誒!”

  他突然一怔,發現聲音有些耳熟,并且方言的長相也有些臉熟的即視感。

  不過看了看,又給他整的不確定了。

  走近了幾步問道:

  “你是?”

  方言說道:

  “這么健忘?我姓方,從北方來的。”

  聽到這里,楊助理頓時反應過來:

  “喲!方先生,您怎么……”

  方言壓低聲:

  “你知道我這個身份不方便的。”

  楊助理一怔,旋即恍然:

  “噢噢……對對對!”

  說罷他趕緊表示:

  “我給您開門!”

  這舉動給剛才兩個中年婦女看傻眼了。

  她們沒想到和預料中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從楊助理的反應來看,好像方言他們是貴客,想到剛才還收了樂苗的錢,一時間尷尬住了。

  楊助理不知道這些,直接打開門,對著方言他們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請進!”

  方言他們也一起走進了別墅大門。

  別墅大門前面是一條由白色鵝卵石鋪就的小徑,兩側是修剪整齊的綠植,每隔三步便有一盞青銅色的蘑菇形地燈。

  這會兒還沒通電。

  晚上點亮后應該有些夢幻。

  小徑盡頭是一座漢白玉噴泉,水池里游弋著幾尾色彩斑斕的錦鋰,每尾都有小臂長短。

  “好肥的魚……”王風忍不住嘀咕一聲。

  樂苗說道:

  “這應該是從日本進口的“紅白大正”錦鯉,市場價三四萬,就算是在黑市也能賣到兩萬港幣一尾。”

  一旁的楊助理聽到后,笑著點頭:

  “這位小姐識貨!”

  “諸位請隨我來。”楊助理指了指別墅入口。

  眾人接續跟進,繞過噴泉,踏上三級鋪著紅絲絨毯的臺階,玄關處的雙開橡木大門向內推開后,露出屋內挑高六米的大廳。

  一個寬闊的別墅大廳出現在眾人面前,天花板上懸掛著一盞由千片水晶組成的吊燈,每片水晶都在陽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像把整個銀河系摘下來掛在了頭頂。

  就是看久了有點眼暈。

  楊助理笑著說道:

  “這個是小姐從國外訂購的。”

  小姐就是周兆琴了。

  接著眾人踏入大廳,地面鋪就的是黑白云石拼花,圖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何對稱紋樣,每一塊石材都經過精心打磨,光可鑒人。

  正中央擺放著一張攝政風格的桃花心木長桌,桌面雕刻著莨苕葉紋樣,桌腿底端是鍍金的獅爪造型,桌尾立著兩尊明代青銅瑞獸香爐,爐中飄出若有若無的沉水香。

  方言說實話有些聞不慣這玩意兒。

  微微皺了皺眉頭。

  長桌兩側是八把安妮女王式扶手椅,椅面覆蓋著酒紅色天鵝絨,椅背上的貝殼雕花細膩入微。

  靠墻處是一組維多利亞時期的緞木展示柜,玻璃門內陳列著老周的收藏:有各國樣式的古董,其中一枚金嵌鉆石的懷表,表蓋上刻著“贈香江匯豐銀行開業紀念”字樣。右側則是一排象牙微雕船模,最小的一艘不足掌心大,卻能清晰看見甲板上的水手雕像。

  楊助理帶著他們來到大廳右側的沙發。

  一張三人位長沙發搭配兩張單人扶手椅,全部采用奶油色織錦面料,靠背和扶手處的鎏金雕花呈現卷草紋與貝殼元素。沙發前的橢圓形茶幾由大理石制成,桌面上擺放著一個相框,老周與英國駐港總督麥理浩在港督府的合影被鑲在鍍金相框中。

  這大概是老周為了給來訪客人震懾的小把戲。

  “老板他們還在午休呢,我去叫他們起來。”楊助理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方言指了指隔壁:

  “你們這外邊搞得這么熱鬧,里面沒影響?”

  楊助理笑道“”

  “這邊隔音很好,不用擔心。”

  說著揮揮手讓人把門關好。

  剛一關上,頓時聲音就沒有了。

  方言恍然:

  “原來如此!”

  然后他趕忙說道:

  “還是打開吧,透透氣!”

  他也是搞不懂了,住別墅蟲子多,干嘛不直接殺蟲,非要關得嚴嚴實實的然后在房間里點香。

  聽到方言的安排,楊助理點點頭,然后另外幾個人照做。

  別墅大了,傭人也就多了。

  要不然張羅不開。

  “您幾位稍等,我馬上去樓上叫老板他們下來。”楊助理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方言點頭。

  接著楊助理對著傭人說道:

  “給客人倒茶!”

  很快紅茶被端了上來。

  楊助理則是快步走上了木質樓梯,往樓上去了。

  “這地方買下來大概能要多少錢?”方言對著樂苗問道。

  樂苗說道:

  “這里很貴,使用費用更貴。”

  “這年頭能掏出錢購置半山別墅的人,無疑是商界、政界的頂尖人物,或是家底深厚的世家大族,普通民眾對這樣的價格只能望洋興嘆。”

  “所以具體的價格我也不知道,你要是感興趣回頭我打聽打聽。”

  方言搖頭:

  “算了,我就隨便問問。”

  “有錢我也在京城買四合院。”

  樂苗一怔,旋即笑道:

  “哈哈……你是在暗示我嗎?京城能賣的四合院可不多。”

  方言擺擺手:

  “沒有沒有,隨口一說……”

  他是真沒打樂苗家的四合院主意,過幾年就能正常買賣了,到時候四合院能賣的就多了,就是清退里面的人有些費勁,方言最好還是買那種本來就沒住人的。

  五分鐘后,樓梯傳來沉穩的腳步聲,伴隨著木質扶手輕微的吱呀聲,老周的身影出現在樓梯口,還沒下樓,他看到樓下的方言,就熱情的招呼到:

  “嗨呀,方大夫好久不見!您來的真是太好了,你要不來我都打算回去找您了!”

  方言一怔,問道:

  “怎么了?”

  老周一邊下樓一邊說道:

  “可能年齡大了,我也病了!”

  “不過應該不嚴重,就是有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了,說是我血糖有些高,需要吃那個什么治療糖尿病的藥。”

  “我這其他地方呆著都沒事兒,我到這里住了這段時間居然還糖尿病了,你說這事兒鬧的……”

  說完頓了頓,問道:

  “您說這糖尿病,中醫能不能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