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81章 北大偶遇葉圣陶季羨林

  朱同志和鄧同志上車后,方言發動汽車駛出協和大門,朝海淀花園路六號的中物院駛去。

  雖說這個年代沒有導航,但方言對京城地圖早已爛熟于心,就像前段時間深夜在巷子里穿梭追逐時,每條胡同的寬窄曲直在他腦海里都異常清晰。(見864章)

  從協和到中物院不過十五公里,此時早高峰已過,路線選擇很明確:經長安街、平安里西大街、西直門外大街向西。

  路上紅綠燈寥寥,交叉路口也少,只是道路狹窄,雙向僅兩車道,好在車流量稀疏。

  1978年的北京街頭,除了偶爾掠過的綠色帆布吉普和公交電車,最多的便是清一色的“二八”自行車流。

  方言的車駛過西直門,陽光透過梧桐樹的枝葉灑在擋風玻璃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他瞥了眼后視鏡,朱同志看著方言寫計劃,鄧同志則低頭翻看著手中的病歷本。

  車輪碾過平整的柏油路,遠處已能看見中物院的紅磚樓頂,比起后世車水馬龍的海淀,此刻的時光顯得格外靜謐而從容。

  海淀在1978年還算不上繁華,主干道兩側時常閃過大片農田,農作物與楊樹交織的風景里,能看到戴著草帽的農民彎腰勞作。

  方言一路上偶爾和后面的兩位聊上兩句,他們搞科研的對方言他們中醫的工作還是有些好奇的。

  此外朱同志還問了方言的家庭情況。

  雖然他來之前就看過方言的資料,不過還好是從方言這里聽到了不少新東西。

  就比如方言也看國外的期刊,對一些國際科研方面的進展也知道的很清楚。

  甚至還有一些沒有受到他們重視的“小消息”,當然了他們也只是當做聽個樂子,畢竟方言怎么說也是外行嘛,能夠聊這些都不錯了。

  一邊聊著,一邊開,越靠近花園路,街景便逐漸“城市化”起來:學院路沿線的“八大學院”外墻刷著紅漆標語,首都醫學院的白大褂身影、首都鋼鐵學院的機床轟鳴聲,為這片區域注入了學術與工業的雙重氣息。

  中物院所在的花園路6號,恰好位于學術區與生活區的交界。

  附近的副食店、糧站和職工食堂錯落分布,穿著藍布工作服的行人往來其間,還有自行車筐里的鋁制飯盒叮當作響,儼然一幅七十年代科研大院的生活圖景。

  這里離學院路不過兩公里,灰磚外墻的科研樓與紅瓦頂的高校教學樓遙相呼應,門口掛著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木牌雖不顯眼,卻透著股莊重的神秘感。

  車穩穩停在中物院門口,方言瞥見門口持槍衛兵目光如炬,正警惕地盯著自己。直到后排車門打開,朱同志和鄧同志下車,衛兵才放松下來,“啪”地敬了個禮:“首長好!”

  朱、鄧二人點頭回應,轉身對方言笑道:“方大夫,多謝送我們回來!”

  “不客氣。”方言應著,順勢朝院內望去……

  只見一面世界地圖彩繪墻映入眼簾,“向科學進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勇攀科技高峰!”的標語赫然醒目,兩側行道樹整齊延伸,透著股莊重的科研氣息。

  朱同志接著說:“就不請你進去了,訂單稍后我會轉給衛生部,定制保健箱就勞你費心了。”

  方言點點頭:

  “明白。”

  然后叮囑到:

  “您二位也別忘了我說的注意事項。”

  朱、鄧兩人有些哭笑不得,方言是真怕他們不當回事。

  朱同志說道:

  “知道了!我待會兒就安排讓人協調選拔生活助理。”

  方言說道:

  “那好,您二位多注意身體,我就先回去了。”

  朱同志和鄧同志點點頭,和他說道:

  “嗯,再見!”

  “路上慢點開。”

  方言上車后,和兩人揮揮手,然后開車駛離了中物院,準備原路返回。

  等到方言走了后,朱同志笑著說道:

  “這個小年輕還挺有意思……”

  鄧同志說道:

  “他挺軸,從開始到現在,明里暗里提醒我好多次要遵守實驗安全流程,搞得我像是個新兵蛋子似的。”

  朱同志說道:

  “哈哈,人家這是工作認真負責,我感覺他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你工作的時候還真的要注意才行了。”

  “回頭我優先給你配個生活助理,監督你的生活起居。”

  鄧同志說道:

  “我有什么監督的,我生活比你健康多了,剛才體檢結果你比我還嚴重。”

  朱同志笑了笑說道:

  “所以我聽他說的,人家是專業的。”

  說罷對著鄧同志講道:

  “對了,今晚你也試試他那個睡功,要是好用的話,我看直接弄成個科普小冊子,給大家就發一發。”

  鄧同志點了點頭說道:

  “嗯,希望能管用吧,我這瞌睡是一年比一年淺了,真是應了那句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著……”

  兩人說著話,轉頭朝著中物院里走了進去,不一會兒消失在了門口。

  方言開車離開了中物院兒,看了一下手表,這會兒才十點出頭。

  開車回去好像也沒啥事兒做。

  他突然想到自己還沒去大姐和小老弟他們的北大。

  雖然這會兒他們還在上課,但是自己也可以去走動走動嘛。

  而且這會兒還能見到北大不少現在的大佬,還有現在的青年才俊未來的大佬們。

  花園路向西開到頤和園路,不一會兒就到了北大的西門。

  在門口的時候,方言拿出自己兜里的一堆工作證件,想著到底該用哪一個才好。

  “方言?”這時候,一個聲音直接打斷了他動作。

  方言抬起頭,發現居然是自己的熟人,葉圣淘葉老。

  “哦喲!還真是你!”葉老看到方言也樂了,帶著身邊的人走了過來。

  方言放下證件,趕忙招呼到:

  “葉老,巧了啊!”

  葉老對著他問道:

  “什么情況這是?你不是在讀大學了嗎?轉到這里來了?”

  方言說道:

  “沒有沒有,我今兒這會兒有空,過來看下我家里人。”

  “家里人?”葉老有些沒反應過來。

  方言問道:

  “我弟方晨您記得不?”

  葉老一怔,恍然:

  “哦,海潮?”

  “對!”方言點點頭。

  然后補充到:

  “還有我大姐,我小姨子都在這里上學。”

  葉老恍然大悟,方言家里讀北大的人還挺多啊。

  然后和剛要說話的時候,他一旁的那個朋友,湊了過來對著葉老問道:

  “這是那個高考滿分的方言啊?”

  “對。”葉老點點頭。

  方言看向他:

  “您是……”

  對方笑著伸出手說道:

  “季羨林!”

  葉老補充到:

  “目前是北大副校長,兼華夏社科院和北大南亞研究所所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