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夫怎么樣?”韓老爺子對著方言問道。
雖然嘴上說著治不好就算了,但其實誰都看得出來,他還是對方言保佑很大期望的。
只不過他心里也知道,自己這個病確實很難治。
要不然也不能拖到現在了。
只是,人或多或少還是愿意相信奇跡會出現在自己身上。
至少韓老認為自己這輩子沒對不起同胞,是為了抗日才中槍的,這么多年問心無愧。
“嗯……可以治,但是時間會比較長。”
方言對著韓老說道。
他之所以敢這么說,原因還是因為當初整理《御修醫方類聚》時,找到的失傳35本書里,其中有一本叫《仙授理傷續斷秘方》,這是盛唐軍中處理外傷的書,里面有類似的箭傷處理辦法。
雖然不是槍傷,但是箭矢傷是類似的。
中醫里雖然沒直接說“神經損傷”,但像韓老這種腿不能動、沒感覺、肌肉萎縮、渾身疼的毛病,和書里說的中箭后沒有處理的情況很相似,也就是和中醫“痿證”很像。
“痿證”就是指肢體軟弱、動不了的病,外傷打仗受傷也算其中一種原因。
中醫早在《黃帝內經》里就寫了,筋受傷了就會松弛沒力氣(“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所以韓老這種因為槍傷神經壞了導致腿癱的情況,中醫歸到“傷筋致痿”里。
韓老的病根兒在哪呢?
方言認為,是當年打仗被槍打傷,流了太多血,氣血跟著就垮了(“陰血大傷,氣隨血脫”),時間久了,不光陰液虧空,陽氣也跟著虛了,尤其是腎陽不足。
中醫講“陽氣養筋”,腎陽又是身體陽氣的根本,陽氣不夠,筋骨就像沒養分的草,慢慢萎縮、冰涼。
另外,槍傷直接把腰腿部的經絡比如膀胱經、膽經給傷了,氣血在經絡里堵得死死的(“經氣不通,血瘀絡阻”)。
瘀血堵久了還會生熱、生痰,痰和瘀血攪和在一起,把經絡堵得更厲害這叫“痰瘀互結,痿廢不用”。
再加上他心里抵觸讓日本醫生治病,長期心里憋屈“情志抑郁”,肝的疏泄功能也差了,氣血更堵,和外傷留下的瘀血互相“幫倒忙”,病就更難好了。
韓老雖然舌頭顏色淡白,表面看起來沒有典型的痰濕舌苔,但《金匱要略》里說“久病多瘀,瘀久生痰”。他中槍受傷已經38年了,左下肢一直感覺減退,這其實是體內有痰濕堵住了經絡。
中醫里講“筋”是堅韌的,負責約束骨骼、讓關節活動靈活。
也就是《靈樞經筋》里說的:“筋為剛,主束骨而利機關”。
韓老當年槍傷直接傷了“經筋”,就像機器的零件壞了一樣,導致關節動不了(“機關不利”),和他下肢癱軟的癥狀完全對上了。
《難經十四難》也說“四損損于筋,筋緩不能自收持”,進一步說明筋受傷后會松弛無力,引發肢體痿軟,這就是他得病的根本原因。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治呢?
方言認為,這種情況得大補氣血、溫補腎陽和肝血,同時把經絡里的瘀血和寒氣去掉。
就像給干巴巴的土地澆水施肥,再把路上的石頭搬開,讓氣血能順暢地流到筋骨里。
治療原則是大劑量藥物益氣養血、溫補肝腎,同時少量配伍調和營血、散寒通絡之品,使陽氣旺盛以充養筋脈,祛除瘀邪以通暢經絡。
也就是藥里得多用補氣血的黨參、黃芪,溫腎陽的鹿角膠,再搭配點通經絡、活血化瘀的藥,比如桂枝、紅花這些。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載:“凡金瘡跌撲,瘀血在內者,宜用蟲蟻搜剔”。
也就是還可加土鱉蟲、全蝎這些蟲藥。
吃了一段時間,瘀血慢慢化了,再做下一步。
這時候陽氣還沒恢復,所以接下來要減少了通經絡的藥,加大補肝腎的勁兒,慢慢調了,讓腿恢復功能。
其實韓老的病就是打仗受傷后氣血肝腎全虛了,加上經絡堵了、心里憋悶,好幾股勁兒湊一起才難治。
中醫從補氣血、溫肝腎、通經絡、調心情這幾個方面入手,把身體底子補起來,讓經絡通暢,病自然就有好轉的希望。
不過,韓老現在年齡大了,恢復起來可能會受影響。
《景岳全書痿證》里提到“痿證最忌年高”,但《醫宗必讀》也指出“治痿獨取陽明,老年尤當重胃氣”,所以治療時尤其要注意顧護脾胃之氣,為身體恢復提供基礎。
“真的能治?您可別騙我老頭子!”韓老明顯有些難以置信。
三十八年病程的絕望體驗,還有高齡病重的生理局限,讓他很矛盾,既希望聽到方言給出不一樣的答案,但是聽到答案的時候,又讓他難以相信這種好事兒怎么會落在自己頭上?
“在古代唐朝的軍隊里,有個這種類似藥方,不過是處理箭傷的,這本書叫《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前段時間我們從日本弄回來的古籍里找到的。”方言對著韓老說道。
聽到方言的話,韓老想了下,然后試探著問道:
“你說的是他們從朝鮮搶過去那個……”
看來他也是關注過國內的新聞的。
方言點頭:
“對,《御修醫方類聚》,里面記錄的其實都是我們國內古代的醫書。”
“給你用的這個方子的名字叫做:《補陽通絡復痿湯》”
“我根據你的情況做了一些修改,打算分成三個階段來治療。”
方言豎起三根手指,說道:
“第一個階段破除經絡瘀血,疏通氣血通道。第二個階段,補益肝腎為主,兼活血通絡,第三個階段,調和陰陽,鞏固療效。”
“另外還要配合針灸和藥酒按摩,幫你內外兼治。”
聽到方言這么肯定的語氣,韓老這會兒感覺方言其實是很有把握的樣子。
甚至把自己后續的治療都算好了。
韓老張了張嘴,遲疑了幾秒才憋出一句:
“那……那麻煩您了!”
方言就知道老頭子還是很想讓自己把他治好的。
他笑著點了點頭,然后開始拿起筆“唰唰”的寫了起來。
先把韓老的情況寫出來后,又寫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才把方子開了出來:
黃芪60g(大補元氣,推動氣血運行)
當歸15g(補血活血,與黃芪配伍為當歸補血湯)
鹿角膠12g(烊化,溫補腎陽,填補精血)
熟地黃18g(滋補腎陰,陰中求陽)
桂枝15g(溫通經脈,散寒止痛)
制附子9g(先煎1小時,溫腎助陽,驅散寒濕)
地龍12g(通經活絡,專治久病瘀阻)
土鱉蟲6g(破血逐瘀,搜剔絡中惡血)
全蝎3g(研末沖服,蟲蟻搜剔,通絡止痛)
桃仁9g(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環)
紅花6g(活血通經,與桃仁協同增效)
牛膝15g(引藥下行,強健腰膝)
雞血藤30g(養血通絡,改善肌肉萎縮)
炒谷芽12g、雞內金9g(顧護胃氣,助藥力吸收)
浮小麥30g、炙甘草6g(調和藥性,兼緩肝郁)”
這個藥的核心在破淤通絡的同時,顧護胃氣。
《脾胃論》里說“氣充則胃強”,意思是胃氣足了,脾胃功能才強。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治外傷講究“先通后補”,所以方言第一階段先用土鱉蟲、全蝎這些蟲類藥來破瘀血,同時搭配炒谷芽和雞內金來護脾胃,這其實就是照著老祖宗的法子來的。
方子里的炒谷芽和雞內金不少。
炒谷芽能健脾開胃,幫助消化吸收,《本草綱目》說它“快脾開胃,下氣和中”,說白了就是讓脾胃舒服,吃飯香。
雞內金更是厲害,能消食化積,增強脾胃運化能力,《醫學衷中參西錄》里講它“善化瘀積,健補脾胃”,不管是吃多了不消化,還是體內有積滯,它都能搞定。
這倆搭配在一起,直接給脾胃撐起“保護傘”,防止土鱉蟲、全蝎這些破血藥傷了脾胃。
再說黃芪和當歸,黃芪用了60g,當歸15g。
黃芪能補氣升陽,當歸能補血活血,這倆組成“當歸補血湯”,表面上是補氣血,實際上補氣血的同時也間接養了胃氣。第一階段雖然沒直接猛補胃氣,但給破血藥配了護脾胃的搭檔,就像打仗時先把后勤穩住,這就是中醫里“祛邪不傷正”的講究。
真正開始大補胃氣,得等到后面的階段。這分階段治療可有講究,先通開瘀堵,再慢慢補,一步一步來,不能著急,這才是中醫治病的嚴謹之處。
接著是針灸:
取穴:腎俞(溫針灸)、足三里(補氣血)、陽陵泉(舒筋活絡)、八髎穴(溫通腰骶經氣)。
手法: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周3次。
依據《針灸甲乙經》:“治痿獨取陽明,補其滎而通其俞。”
然后是藥酒。
川烏、草烏各10g,紅花15g,浸泡高度白酒500l,7日后外擦患肢并按摩活血。
這個方子是根據《金匱要略》烏頭湯法:治寒濕痹痛,不可屈伸。
看到方言的唰唰的寫了一大篇出來,站在方言身后的人都伸著脖子看。
這個方子可是還沒公布的唐代軍中秘方,大家都努力的記憶著。
方哥讓他們看,就得趕緊看。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當然了韓老爺子也伸著脖子,看著方言寫的東西,雖然看不懂,但是他隱約看到了一種叫希望的東西。
這就是一種感覺,雖然不懂中醫但是他會看人。
開好過后,方言對著韓老爺子說道:
“這治療大概需要半年時間……第一階段您需要住院,后續您按時喝藥,定期復查就行了。”
按照約定,一個盟主欠五章,目前這是第二章。(3K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