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99章 晚宴前的看診,方言的搓衣板

  方言觀察眼前這位,面色有些晦暗,說話聲音沉重渾濁,像是個壞掉的低音炮似的,并且說話間能夠聞到他嘴里的口臭。

  對方聽到方言的話,想了想說道:

  “我這肚子脹脹的毛病已經兩年多了,時輕時重的。一到陰天就格外難受,要是受了寒或者喝了冷飲,那就更嚴重了。總得等肚子咕嚕嚕響、放了屁,才覺得稍微舒服點;小便要是暢快些,也能輕松點。腹脹的時候我總想把腰帶解開,不然就悶得慌,氣短得沒法躺平,還會牽扯著腰痛。”

  “厲害的時候,肚子還會跟著疼,但不算特別劇烈。”

  “我吃得不多,稍微多吃點就脹得更厲害,大便也一直不通暢。”

  “說起來這病還是有次吃完飯后,干活太累又脫了衣服受涼落下的。”

  “這兩年里吃了不少西藥,偶爾有點效果,但腹脹始終沒徹底好。最近連著幾天早上溫度低受了涼,癥狀又加重了,肚子又脹又疼的,實在難受。”

  “以前在國外檢查了,肝啊,胃啊,腸子什么的,都沒有問題,后來還查了什么傳染病,血吸蟲,腹膜結核,都沒有查出來。”

  “醫生說我這個應該是小問題,但是老是這樣搞的人也難受。”

  說罷,他對著方言問道:

  “您看我這個是什么問題?”

  方言點了點頭,對著他問道:

  “您能撩開衣服,我按一下嗎?”

  對方看了看周圍,這里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不過沒有女士,他說道:

  “額……都是老爺們兒,來吧!”

  接下來,他撩開襯衫,將自己的肚子展示在了眾人面前。

  有些贅肉但是不多,看起來腰圍還算是健康的范圍。

  方言摸了摸好幾個位置,用羅氏正骨觸診的手法想要確認是不是有包塊。

  結果發現沒有,只是他皮膚的溫度有些涼,并且濕潤。

  就像是上面有一層水氣似的。

  方言對著中年人問道:

  “我按下的時候,您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嗎?”

  “不疼。”對方搖搖頭。

  方言又問道:

  “有覺得舒服嗎?”

  他笑道:

  “哈哈,那也沒有。”

  方言點了點頭,沒有明顯的喜按和拒按的表現。

  然后他對著患者說道:

  “您張開舌頭吐出來我看看。”

  對方張開嘴,吐出舌頭來,方言發現舌苔濁膩,上面覆蓋了一層灰色,舌質顏色淡,而且看起來稍微胖大。

  這時候已經有人聞到男人嘴里的口臭了。

  一個個捂住嘴往后退了好幾步。

  這要是沒病他們都不信。

  光是這口臭的程度就夠鬧心了。

  談生意的時候,這股子味道簡直就是大殺器。

  誰聞到都得扭頭。

  只有方言這邊還算是淡定,又對著說道:

  “把手放在桌子上,我診脈。”

  男人照做,然后發現其他人的異樣,他驚訝道:

  “哎呀,不好意思,忘了說我這肚子要是不舒服,嘴里就會冒臭氣,對不住了各位!”

  一旁的一個和他相熟的人,站出來給他解圍道:

  “沒事沒事,方大夫這不是正給你看病嘛,讓他看了應該就沒問題了。”

  其他人也都笑呵呵的點頭。

  不過有意思的是,其他還沒聞到口臭的人,這會兒也退遠了點。

  給男人整的笑容僵硬在臉上,非常尷尬。

  不過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方言診斷完了左手又開始給他診斷右手。

  終于摸出了他這個脈象,脈搏摸起來呈弦象,按壓時能感受到澀滯不暢的感覺。

  接著方言開始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一邊寫醫案,一邊開始思考起來。

  首先,患者的腹脹在受寒或喝冷飲后加重,這提示寒邪或濕邪內侵。

  患者提到兩年前因勞累后受涼發病,方言猜測這可能是損傷了脾胃陽氣,導致運化失常。脾胃主運化水濕,若陽氣不足,水濕不化,容易形成濕濁內停。濕濁阻滯中焦氣機,導致氣滯,從而出現腹脹。

  此外他放屁或小便后緩解,說明氣機得以暫時通暢,濕濁有所排出,癥狀減輕。

  舌苔濁膩灰白,舌質淡胖,這通常是濕濁內盛和陽氣不足的表現。

  濕濁上泛則舌苔厚膩,顏色灰白可能兼有寒象。

  舌質淡胖說明氣血不足,陽氣虛弱。脈弦主氣滯或痛證,澀脈則提示氣血運行不暢,可能有濕阻或寒凝。

  患者的脈象弦澀,結合癥狀,確實符合濕濁阻滯中焦,導致氣機不暢。

  陽氣痹阻不通,可能與寒濕有關,因為受寒后癥狀加重,且舌苔顏色灰白,提示寒濕內蘊。

  那么接下來還需要確認是否是濕脹、寒脹。

  腹脹(痞滿)的常見證型包括濕熱阻胃、飲食內停、肝胃不和、脾胃虛弱、胃陰不足等。

  但此患者有明顯寒濕和濕濁的表現,方言認為這可能屬于寒濕困脾或濕濁中阻。

  濕濁阻滯中焦,氣機不暢,導致升降失常,故腹脹。寒濕傷陽,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失職,濕濁更易停滯。

  因此方言認為患者這應該是濕濁阻滯中焦,陽氣痹阻不通,氣機不暢導致腹脹腹痛,屬于濕脹、寒脹。

  “方大夫,看出我這個是什么毛病了沒?”患者對著方言問道。

  方言說道:

  “用我們中醫的說法,你這個病癥是濕濁之氣凝聚體內,根源在于太陽膀胱的氣化功能失常,導致病邪無法排出體外。”

  “就像天空被陰霾籠罩,陽光(陽氣)無法驅散陰寒,陽氣不足以戰勝陰邪,最終形成陰寒過盛而陽氣不足的局面,使得濕濁之氣聚集不散,引發持續的腹脹腹痛。”

  “治療的關鍵在于采用通陽泄濁的方法,破除氣機的痹阻閉塞,疏導體內的水濕下行,讓陽氣能夠破除陰邪,恢復氣機和水液的正常流通,這樣才能使病情出現轉機。”

  患者有些似懂非懂的眨巴眨巴眼。

  這時候一旁還有人嘀咕道:

  “這中醫說話就是玄,我就沒聽懂一句完整的……”

  接著有人小聲說道:

  “他們是這樣的……”

  方言無語了,只好略微思考,又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說了一遍。

  方言放下鋼筆,把筆記本轉向患者,用指節敲了敲桌面:

  “您這病啊,就像家里下水道堵了。兩年前那頓冷風好比往管道里倒了桶豬油。”

  他忽然抓起桌邊的茶壺比劃:

  “您看這茶壺嘴,要是壺身結滿水垢,倒水是不是就滴滴答答的?”

  患者盯著茶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您肚子里現在塞滿了濕噠噠的淤泥,”方言用拇指捻了捻患者潮濕的肚皮,

  “這些臟水本來該從大小便排走,但您當年受寒把排水管凍住了。”

  “就像冬天水管結冰會爆裂,您這肚子可不就天天鬧脹氣?”

  旁邊有人噗嗤笑出聲:“這比方我聽懂了!”

  “再說您這舌苔,”方言掏出隨身帶的小鏡子懟到患者面前,“瞅見沒?跟發霉的豆腐似的,這就是肚子里臟水漫上來了。”

  患者張開嘴,看到自己的舌苔,這會兒已經是晚上了,早上的時候更加嚴重。

  方言則是繼續說道:

  “您之前吃的那些西藥偶爾會有效果,是因為就像皮搋子做強通。”

  方言做了個的抽拉動作:“當時通了,過兩天又堵。”

  患者摸著肚子恍然大悟:

  “難怪我放個屁能舒服會兒!敢情是暫時通了下!”

  “正是這個理!”方言放下手里的小鏡子,然后說道:

  “所以這次,想要徹底解決,咱們就得把整個管道洗刷干凈才行。”

  “從現在起您得忌口,冷飲好比往管道里灌冰渣子,油膩食物就像倒淤泥。我開的藥就是給您肚子里裝個小火爐等把這些陳年淤泥烤成硬塊……“

  患者緊張地捂住肚子:“那不得更堵?”

  “問得好!”方言這時候掀開自己衣襟露出腹肌,說道:

  “您得每天鍛煉,把這些烤硬的淤泥當磚頭一塊塊搬出去!”

  “最好重新恢復到像我這樣的狀態。”

  一眾人看到方言的搓衣板,一個個露出羨慕的神情,醫生身體好才有說服力啊!

  當即患者連連點頭。

  “那就趕緊給我開個藥吧!”

  方言重新拿起鋼筆,開始寫了起來:

  姜半夏10g、姜川樸10g、炒枳實10g、炒川椒5g、干姜7g、桂枝15g、茯苓15g、石菖蒲10g、大腹皮10g、生姜5片。

  干姜、桂枝、炒川椒溫陽散寒,針對寒濕困脾的陽虛本質;

  姜半夏、姜川樸、茯苓、石菖蒲燥濕化濁,解決濕濁阻滯的標實問題,是“治濕先溫陽”的原則。

  枳實、厚樸、大腹皮行氣消脹,恢復中焦氣機升降;

  桂枝、茯苓通陽化氣行水,使濕濁從二便排出,是“治脹必通腑”的臨床思路。

  姜制藥物(姜半夏、姜川樸)與生姜配伍,既增強溫中止嘔之功,又避免單純燥濕傷陰,這是“溫而不傷正”的配伍方針。

  不過方言檢查了一下,炒川椒僅5g,散寒之力還是較輕,考慮到患者兩年時間了,寒像比較明顯,于是方言又改成了9g。

  寫完之后,方言又檢查一遍,這才算滿意。

  將手里的方子遞給了患者。

  對方趕緊接過,他仿佛是看到了和方言一樣的搓衣板身材在和自己招手了。

  接過后看了看,上面還寫了禁忌和煎藥的方法。

  真是可謂相當貼心了。

  見狀,他略微思索,然后從自己手腕上取下一串紅色手鏈,一下塞到了方言手里。

  笑呵呵的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我這身上也沒帶其他東西,這就當做診金了,還請不要嫌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