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小說,請收藏一七小說1qxs
十一月十三日,此時忠義大軍的輜重官,也是前任的楚州通判徐宗偃親身來到虞允文身前,以作交接。
“虞儲相。”
“徐二郎,如何這么憔悴了?”案幾之后,虞允文上下打量了徐宗偃幾眼:“即便是舟車勞頓,終究不止于此吧。”
徐宗偃此時更加消瘦了,雖然到不了形銷骨立的程度,卻也是臉頰深陷,滿臉風霜,聞言拱手說道:“為一方守臣不能守衛國土,將百姓置于金賊鐵蹄之下,我萬死難辭其咎,僅僅消瘦一些不算什么。”
“唉……”虞允文長嘆一聲,復又沉默片刻之后方才說道:“這倒也不怪你,淮東大軍一撤,楚州的確無法堅守,你已經做到了最好了。朝中自會有嘉獎的,若你在靖難大軍中受了委屈,又不愿回朝,那不妨來老夫帳下聽令,老夫這里確實缺人手。”
徐宗偃也不是在朝中毫無根底之人,而且若是他地的通判,還真有可能是貪財戀權的廢物。但楚州作為宋金前線,一般二世祖還真的不敢去主政做事。
他終究是有些能力的。
而提拔徐宗偃與推薦虞允文作參謀軍事的朝中大佬是同一個人,都是當今的右相陳康伯。
有這一層關系在,虞允文與徐宗偃在政治上天然親近。
也因此,虞允文方才有此言,也不怕劉淮不放人。
但徐宗偃卻是緩緩搖頭,對著虞允文說道:“我現在身為靖難大軍輜重官,身負重任,不能脫身的。”
虞允文直視徐宗偃的雙眼:“徐二郎,以你的身份,在軍中當輜重官確實太屈才了。”
這是委婉的說法,以虞允文的聰明才智,如何會想不到徐宗偃在山東義軍中會受到何等擠兌?
作為楚州的主政之一,徐宗偃的責任就是聯絡山東中原義軍,以往宋國對山東義軍的幫助極其稀少,現在山東義軍自行壯大后南下來助宋抗金。而徐宗偃卻惶惶如喪家之犬,不被嘲諷兩句就怪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尤其東海出身的義軍,依舊對去年楚州見死不救耿耿于懷,即便有劉淮的威望在這里,不會有人直接殺了徐宗偃,但冷言冷語卻是少不了的。
聽罷此言,徐宗偃依舊是搖頭,并且將幾封請調錢糧輜重的文書遞給了虞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