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是個什么樣的人?
傅源想了想,道:“你們掌門,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人嗎?”
金鳳頓時惱怒道:“才不是呢!掌門絕不普通,他是……他是一個很神奇,很令人敬仰的人!”
傅源反問道:“神奇在哪?”
金鳳一窒,卻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了,想了想,道:“掌門很聰明。”
“聰明?”
傅源搖搖頭,道:“有的人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但更多人喜歡跟蠢人做朋友,如果你們掌門只是一個聰明人,他還能做你們掌門嗎?”
金鳳不解:“什么意思?”
傅源解釋道:“你可以說你們掌門有智慧,但不能說他聰明。有智慧跟聰明,是有本質區別的。”
金鳳想了想,搖頭道:“不明白,有智慧,不就是聰明嗎?”
傅源笑道:“《逍遙游》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孫子兵法》也說:無智名,無勇功。這說的便是有智慧的人,而非聰明人。”
金鳳還是不理解:“阿源先生,這兩者的區別在哪?”
“這么說吧。”
傅源思索了一下,道:“聰明人在遇到困境或者挫折時,可以見招拆招,通過各種辦法,在各種斗爭中解決困境跟挫折,能扶大廈于將傾,力挽狂瀾……你們掌門是這樣的嗎?”
金鳳仔細想了想,最后遲疑著搖頭,道:“好像不是……我就沒見到掌門遇到困境跟挫折過,之前跟三一門的仇殺,那也不是掌門的問題,而是全性的問題。
掌門他好像……好像……”
傅源接著她的話,道:“好像從未遇到過困境或挫折?”
金鳳點點頭。
傅源笑著道:“這就是智慧,與生活中波瀾不驚,平平無奇,自身不會遇到什么是非,更不會把自身帶入困境挫折中,不會讓大廈將傾,在困境與挫折剛剛萌芽時,便已經將其解決。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便是智慧!”
人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問題,能解決問題,說明這個人聰明,有手段。
但是那種生活平平淡淡,不起波瀾的人,好像從未遇到過難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不會讓自己處于問題之中。
世事洞達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金鳳若有所思。
“所以我說,你們掌門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人。”
傅源笑著說玩,拿起筆,繼續寫字。
金鳳見狀,也不好再問,轉身離開,中間有停下,回頭深深看了傅源一眼。
掌門普普通通,平平淡淡,那眼前這個人,明明能跟掌門做朋友,實力之強她聞所未聞,在江湖上半點名聲都沒有,豈不是也具有同樣的智慧?
又過了幾天,馮耀徹底把山谷改造完畢。
當改造完畢的那一刻,傅源終于感受到了這片山谷的天意!
那種至高無上,無思無想,無悲無喜,只存在于冥冥之中,卻掌握了山谷內一切變化的存在。
只是一瞬間,便將傅源的浩然意完全徹底壓制,剝奪了這片天地的王位。
在那一瞬間,傅源還試圖抵抗,但卻發現兩者存在質的差距,這在差距不是在于“意志”的強大與否,而是本質上的區別。
就好像皇帝出游,讓太子監國,皇帝占據著絕對的大義,只要回來,太子就得讓位還政。
傅源不想被困于王位,不想造反,所以他讓位了,把王位還給了紫陽。
馮耀走進來時,表情有些古怪,很明顯,他也感知到了。
見到傅源后,馮耀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原來仙,早就不是人了!”
傅源隨口道:“鵬,也不是鯤啊。”
鯤從躍出海面,化而為鳥的那一刻起,就不是魚了。
馮耀表情一言難盡,片刻后,才道:“一世為人不易,成仙,意味著舍棄為人的一切,這樣的仙,意義何在?”
如果修行是為了長生,但如紫陽一般合道,化作這片天地的山川,河流,成為天地間的一部分,那還能感覺到愉悅,還能享受這億萬載的長壽嗎?
傅源笑著道:“修行如登山,中途的景色很好,終點不重要!”
在傅源看來,修行是在追求身心的升華,每前進一步的風景都吸引著人繼續向上攀登。
這就跟人生一樣,哪怕盡頭是死亡,也不影響將這一生過的精彩無比。
馮耀點頭,心思重重的招呼著金鳳,離開了山谷。
都說求仙,但明白仙到底是什么后,還有多少人愿意求仙?
逆生三重無法通天,這是在掘玄門三一門的根。
但仙的本質,卻是在掘所有玄門的根,馮耀終于體會到了大盈仙人最后時刻的心思了。
傅源見過最強大的人,莫過于安靈靈,一念化世界,一念化眾生,但安靈靈不是仙。
她只是一個神通莫測,靈法強悍的人,她可以輕而易舉的抹除這片山谷,滅殺紫陽的仙意。
但依舊無法否認,紫陽是仙,安靈靈是人,雙方物種已然不同。
仙,跟能力大小無關,跟手段強弱無關,仙,只是一種態度,不喜不悲,無思無想,超然物外的態度。
馮寶寶,就快要成仙了。
最明顯的便是她頭頂射出的華光,隱約匯聚在頭頂上空,宛若一朵云霞,也如同一朵花。
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輪回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這是馮寶寶的精氣升華所致,煉精化氣,又稱“人花”。
金丹之道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并非先后次序,不是說先煉精化氣,然后煉氣化神,而是一個并列的修行。
馮寶寶以十歲幼童之軀,越過了“赤龍”階段,精血充盈,所以“人花”第一個綻放。
“人花”的綻放,只是馮寶寶的精氣無損,搶先一步積累足夠了。
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馮寶寶以幼童心智入定修行,濁氣也被煉化,情欲不起波瀾,所以在她頭頂,代表“煉氣化神”的“地花”,也已經逐漸匯聚,也看著便要盛開。
唯獨代表著“練神返虛”的“天花”,卻始終只是華光,無法匯聚成形,這代表著馮寶寶的“神”,始終不能返“虛”。
時間又過去數月。
馮寶寶的“人花”,“地花”都已經綻放,已經完成了“化氣”,“化神”的過程,只剩下“返虛”這一步了。
何為“返虛”?《道德經》有言:致虛極,守靜篤。
守靜篤,就是守“一”,守住自己的靈臺,使得神智清明。
而致虛極,則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的恍惚狀態。
既要守住靈臺,保持神智,又要“返”還先天嬰兒狀態,恍恍惚惚,最接近道。
嬰兒雖然恍惚,但守不住自己的靈臺,馮寶寶的心智,也守不住靈臺,便有了可趁之機。
三花綻放其二,便有“人”來取代第三朵“天花”。
傅源一直守著,在某一個瞬間,時間停止了!
空中飄蕩的塵埃,固定在虛空,密室燃燒的燈火,停止了搖曳。
傅源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呼吸停止了循環,血液停止了流動,心臟停止了跳動,一切都凝固了,包括他自己。
恍恍惚惚中,似乎有什么東西匯聚于密室內,鉆入了馮寶寶體內。
她頭頂的第三道華光,開始匯聚成云霞……
卻又在云霞匯聚的下一瞬,奔潰瓦解。
一股強烈的浩然意志,通過馮寶寶手腕上的“定風波”,阻止了這個過程。
時間停止了,但傅源的意志,卻超越了時間!
他以自身浩然意,守護馮寶寶的靈臺。
這是意志的對抗。
馮寶寶頭頂的第三朵云霞,不斷地匯聚,又瓦解,匯聚,瓦解……不斷循環。
直到某一天,馮寶寶突然睜開眼,用一種陌生的眼神注視著傅源。
眼神中,充滿了惡意,仇恨:
“又是你!”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