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92章 ?批龍鱗,貶官

  ()當御史出缺時,朝中會選擇一些年輕人來接任,這是取其朝氣蓬勃,以及敢言的特性。

  范重大四十多歲,按理這等年紀早就該換個崗位了。

  可這位不知身后有誰撐腰,竟然在御史的職位上待了十余年。

  有人說這廝是一條瘋狗,逮誰咬誰。

  有人說他是嚴黨的狗,可仔細一琢磨,卻發現不對……范重大曾彈劾趙文華,和趙文華當朝發生過沖突。

  趙文華乃是睚眥必報的人,但事后卻偃旗息鼓,任由范重大逍遙,這讓不少人開始揣測范重大的真正背景和靠山。

  值房里,崔元聞訊后問道:“這范重大是誰的人?”

  嚴世蕃說道:“還能有誰?那就是勛戚們養的狗。”

  勛戚在朝中也需要代言人,這是君臣都有的默契。

  崔元說道:“原來如此,不過他咬著一個庶吉士不放,這是為何?”

  嚴世蕃冷笑道:“儒墨如今劍拔弩張,勛戚們也想站隊,范重大彈劾張居正便是做給那些人看的。”

  “嘖!”崔元說道:“這是要在朝中孤立蔣慶之之意。”

  嚴世蕃點頭,“不只是蔣慶之,包括王以旂等人,都會被那些人孤立。不過說好說,做卻難。比如說王以旂執掌兵部,真要孤立他,兵部就成了對手。那些人估摸著也有些進退兩難。”

  “還有成國公。”崔元想到了老紈绔的滑不留手,以及偶爾一現的崢嶸,“那可不是一個好惹的。”

  關鍵是朱希忠自帶一系人馬,你要孤立他,就是逼著那些人靠攏墨家。

  所以背后謀劃此事的那些人也頗為為難……

  “所以那些人想來個殺雞儆猴。”嚴嵩抬頭,“用一個庶吉士來敲山震虎。”

  “可憐。”崔元嘴里同情著張居正,神色卻頗為愉悅。

  對于這些廟堂中人來說,外界羨慕嫉妒恨的庶吉士,在自己眼中不過是螻蟻罷了。

  可外面的那只螻蟻卻不是普通人!

  張居正冷眼看著范重大在表演,等范重大說完后,他問道:“敢問范御史,這些消息從何而來?”

  翰林院就像是個獨立王國,一般人都不在庶吉士們的眼中。包括這位大把年紀了依舊是御史的范重大。

  而且范重大指責張居正的罪名多來自于私下談話,那么……誰泄露的消息?范重大又從何得知這些話?

  收買?

  庶吉士但凡被人收買,頃刻間便會身敗名裂。

  那么必然是故意為之,也就是有人把消息主動遞給了范重大。

  “張某自問未曾得罪過范御史,未曾與誰為敵。要獲取這些私密事,至少得籌謀半年以上吧!敢問范御史,為何在半年前便謀劃彈劾張某?”

  ——你們這是有預謀的在抓庶吉士的把柄!

  目的何在?

  “而且,你等拿到的所謂把柄,不止是張某一人的吧?”

  庶吉士是重臣預備役,若是有人蓄意去尋找他們的把柄……

  臥槽!

  這是要想干啥?

  謀反!

  還是什么?

  “小子果然犀利。”崔元聽著隨從的轉述,不禁笑道:“尖牙利齒,倒是讓老夫想到了蔣慶之,幾乎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外面范重大卻冷笑道:“半年前你張居正便屢次非議朝政,老夫盯著你許久了。”

  張居正突然一怔,“是了,那一次張某為長威伯說話,和同僚打了一場。想來是從那時開始,張某就被你等盯上了。”

  那一次蔣慶之在翰林院舌戰群儒,大獲全勝。張居正和高拱為蔣慶之仗義執言,被一頓圍毆。

  張居正恍然大悟,但他傲氣天成,卻不屑于為自己辯解。

  歷史上他在翰林院學習觀政數年,察覺到了大明的種種弊端,便上疏建言。可他的建言被朝中君臣無視了。

  從此后,除去例行公事之外,直至嘉靖帝駕崩之前,張居正再未上過奏疏。

  這時有人出來,說:“庶吉士當少說多看,少說多做,你張居正卻屢次非議朝政,可見對朝中頗為不滿……”

  庶吉士可以議論朝政,但你不能人身攻擊……也就是不能沖著君臣開炮。

  就如同一個新人進了一家公司實習,實習期間你可以對這家公司的管理品頭論足一番,但卻不能沖著總經理或是董事長開火。

  這就是潛規則。

  張居正當初剛進翰林院,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于是難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偶爾也會評說一番朝中君臣。

  當時口快,此刻卻要還債。

  “此人當去地方多磨礪些年頭。”有人說道。

  能看著一個前程遠大的庶吉士倒霉,讓這些官吏暗爽不已。

  你庶吉士不是牛逼嗎?

  不是什么重臣預備役嗎?

  不是傲氣沖天嗎?

  傲一個給老子看看。

  范重大沖著周圍拱手,“今日諸位見證,這張居正得知老夫彈劾他,于是便故意報復……”

  他指指自己的腰,“被他撞這么一下,差點把老夫的腰給撞折了。老夫不和他計較這個。不過此子心胸狹隘,老夫以為不可重用。”

  一旦張居正心胸狹隘的名頭被坐實,此生再難有進政事堂的機會。而且每一次升遷,或是每一次職位變動,都會深受影響。

  這是明著要毀人!

  張居正怒極,但卻知曉此刻無論自己如何辯解,都只會火上澆油,把事兒鬧大。

  看范重大眼中的冷意,分明就是在等他開口,隨即把事兒擴大化。

  既然要殺雞儆猴,這只雞的分量要足夠,一個庶吉士正好。

  而且下手要狠,要讓那些人知曉,但凡和墨家,和蔣慶之走得近的人,絕壁沒好下場!

  “這大清早的,吏部難道把衙門搬到直廬來了?”

  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傳來。

  范重大說道:“誰在說話?”

  “我!”

  意氣風發的范重大回頭,就見到蔣慶之走了過來。

  他下意識的擺出個防御的姿勢,可蔣慶之卻看都不看他一眼,對張居正說道:“這便是朝中,這便是官場,你覺著如何?”

  張居正說道:“人心難測。”

  蔣慶之聽出了些心灰意冷之意,想到這廝歷史上在整個嘉靖朝都閉口不言,可見孤傲。

  蔣慶之想到了夏言,同樣的孤傲,但張居正比夏言手腕更為出色。

  宦海就是個修煉場,歷史上的張居正經過了無數磨礪,這才成為了那個俯瞰大明的改革家。

  而此刻的他還顯得有些稚嫩,在范重大等人的攻擊之下顯得格外無助。

  蔣慶之問道:“他們因何彈劾你?”

  “非議君王,非議朝政。”張居正平靜的道。

  蔣慶之看到了一抹決然,心想這廝不會學唐順之吧?

  唐順之的驕傲是在骨子里,外表看不出來。而張居正的驕傲卻顯露在外,比老唐差了許多。

  但二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唐順之更是文武雙修。

  “非議君王?”蔣慶之蹙眉,道爺的性子他知曉,若是得知此事,多半會把張居正記在黑名單上,此后不得重用。

  張居正宦途折戟沉戈對蔣慶之不是壞事兒,他的身邊正缺少這等鋒銳如利劍的年輕人,只需培養幾年,便能成為墨家的大將,乃至于未來墨家的掌舵人……

  臥槽!

  我還年輕,怎么就開始考慮接班人的事兒了?

  蔣慶之拋開這個念頭,“稍安勿躁。”

  張居正微笑頷首。

  蔣慶之看了范重大一眼,“范蟹?”

  范重大冷笑,“長威伯有何見教?”

  他是御史,風聞奏事是本職,蔣慶之拿不到他的把柄,也只能徒呼奈何。

  “御史風聞奏事是本職,可你這連別人私底下說了些什么也去打探,過了吧?”

  蔣慶之說道。

  范重大說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高大上的盾牌豎在身前,有本事你蔣慶之就來試試。

  蔣慶之呵呵一笑,“叔大可是要去陛下那里?”

  “是。”張居正點頭。

  “一起?”蔣慶之不等他回答,又笑了,“罷了,如今在許多人眼中我便是災星,誰靠近誰倒霉。”

  可走了幾步,蔣慶之聽到腳步聲,回頭一看,張居正就跟在身后。

  他不禁樂了……激將法竟然對小張也管用?

  二人默然而行,到了永壽宮外,蔣慶之看到了張童,“過來過來。”

  張童笑嘻嘻的過來,“長威伯。”

  “給。”蔣慶之遞給他一個油紙包,“別收著了,該吃就吃。黃太監那里不缺這個。”

  “哦!”張童接過油紙包,看了張居正一眼,“長威伯,先前陛下可是怒了哦!”

  “為何?”蔣慶之問道。

  “說是他……”張童看了張居正一眼。

  張居正心冷了半截。

  “你先在外面等著。”蔣慶之說道。

  張居正止步,看著蔣慶之進殿。

  道爺看著精神頭不錯,見到蔣慶之便說道:“子嗣之事要抓緊。”

  “是。”蔣慶之心想我大清早就抓緊了一次,再這般旦旦而伐,遲早那啥而亡。

  這時有內侍進來,“陛下,直廬那邊的奏疏送到。”

  這是今日的第二批奏疏。

  道爺翻閱了一下,突然冷笑,“一個庶吉士,誰給他非議君王的膽子?”

  張居正的事兒發作了。

  蔣慶之湊過去,涎著臉看了一眼,果然是彈劾張居正的奏疏。

  嘉靖帝把奏疏合上,“讓他去地方。”

  既然那些人把張居正當做是殺雞儆猴的那只雞,去到地方后,張居正的境遇可想而知。

  就在張居正在飽受煎熬時,范重大此刻正在和人交代事兒。

  “當初攻訐陛下的臣子,不是貶官便是免職。張居正那番話對陛下頗為不敬,什么隱于西苑乃是意氣用事,這是在指責陛下不敢直面群臣,用嚴黨來擋在自己身前……他這是自己作死,老夫只是順手推了一把……”

  “范公謙遜了,此事范公抓時機頗為巧妙,張居正前腳在城外與蔣慶之密謀,后腳范公就上了彈章,這手段,令下官佩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