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7章 ?積德,高升

  八三看書,早安大明!

  整個京師權貴圈都動起來了。

  戶部官吏忙的腳不沾地,不斷的清點物資,運送物資。

  戶部為此向嚴嵩求援,可嚴嵩此刻也忙的焦頭爛額,自顧不暇。

  “西北災情也不輕,這一批錢糧抓緊運去。”嚴嵩催促著官員。

  “是。不過元輔,如今道路泥濘,怕是快不了啊!”

  “不管用什么法子,盡快!”

  嚴嵩打發走了官員,戶部的又來要人手,老嚴嵩也忍不住發牢騷:“只有老夫一人,問戶部要不要!”

  戶部官員訕訕走了,嚴嵩渾身松弛的坐下。

  “爹,歇息一會兒吧!”嚴世蕃送了一杯茶水給他,獨眼中也多了倦意。

  “算是消停了,回家。”嚴嵩強撐著起身。

  父子二人回到家中,嚴嵩突然一拍腦門子,“咱們家還沒捐!”

  他忙的暈頭了,卻忘記了此事。

  嚴世蕃也是如此,不過他卻不以為意的道:“晚些就晚些,難道誰還敢置喙不成?”

  “人活一張臉!”嚴嵩告誡道,然后讓人去叫管事。他撫摸著案幾,光滑的漆面慢慢讓人靜了下來。

  “回來了?”

  歐陽氏進來,見父子二人疲憊不堪,趕緊叫人送熱水來洗漱,順帶弄了湯水給他們暖暖身子。

  “為夫疲憊欲死,東樓也好不到哪去。”嚴嵩喝了口湯水,“嗯!這是加了什么?咸鮮頗為適口。”

  歐陽氏說道:“加了火腿,這還是新安巷傳出來的做法,那位巨子果然是廚藝了得。”

  “呵呵!”嚴世蕃笑了笑,“雖說君子遠庖廚這話被曲解的厲害,不過上位者進廚房,這確實是有些荒謬。”

  歐陽氏把熱布巾遞給他們父子,說道:“這人一日三餐就好,能自己弄吃的更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看似有福,可這人啊吶!他的福氣有定數,你前面用多了,后面就沒了。”

  一番話就兩個字:惜福!

  管事來了,嚴嵩說道:“家中錢糧準備些,捐給戶部。”

  管事卻沒動,嚴嵩一怔,剛想發怒,卻見妻子歐陽氏接過嚴世蕃手中的布巾,就如同是往日般的嘮叨:“先前得知災情厲害,我早已令人送了錢糧去戶部。”

  “你怎地不早說!”嚴嵩一喜一怒,喜的是自家沒落人后,怒的是妻子做了這等事兒不說,讓自己險些鬧了大笑話。

  “娘,你捐了多少?”嚴世蕃卻覺得自家老娘怕是要弄個大爆竹。

  “不多,才十萬貫。”

  嚴嵩手中的調羹落在了碗中,他呆呆的看著妻子,“咱們家按我和東樓的俸祿,十輩子也攢不下十萬貫,你這不是……”

  “外間都說我和爹貪得無厭,娘,你這是……哎!”嚴世蕃起身準備走,免得被氣死。

  歐陽氏坐下,反手捶打著腰。

  “讓你別逞強你偏不聽。”嚴世蕃跺腳回身,走到歐陽氏身后,“往前些。”

  歐陽氏往前坐一些,嚴世蕃接過侍女遞來的木槌,輕輕為她捶打著后腰。

  歐陽氏雙手叉腰,瞇著眼,“我也不知什么道理,就知曉家中錢太多不是好事兒。至于捐多了被質疑貪腐,不捐那些人難道就不質疑了?

  再有,我閑來無事聽她們說外間的熱鬧,哪個權貴家中不是金山銀山?都說法不責眾呢!可這錢放在家中我覺著虧心得慌,每每看著賬冊就擔心受怕。”

  “那您也不能主動張揚吧?還十萬貫,如今外間不知如何說我和爹呢!”嚴世蕃抱怨道。

  “還能如何說?”嚴嵩沉聲道:“不打自招。”

  “夫君以為陛下可知曉你父子之事?”歐陽氏問道。

  嚴嵩遲疑了一下,點頭,“自然是知曉的。”

  “既然陛下知曉,夫君覺著不示于人前,陛下就當沒這回事?”歐陽氏嘆息,“家中有些人自以為聰明,時常從公中貪腐些錢糧。我只是看著,偶爾忍不住了,便出手拿幾個殺雞儆猴。不過用得著的人,我便多留他一陣子罷了。”

  用得著的人,我便多留他一陣子罷了……嚴嵩身體一震。

  “夫君是個聰明人,我也蠢笨,嫁進門多年除了生兒育女,并無大用處。不過我只知曉一條,做人……要憑良心呢!”

  歐陽氏擺擺手,示意嚴世蕃不用捶打了,起身按著案幾,緩緩說道:“既然都知曉了,何必掩耳盜鈴。我捐錢捐糧,憑的便是良心。憑良心行事,神靈也會護佑呢!”

  “我去廚房看看。”歐陽氏緩緩走出去。

  “娘啊!良心這東西……”嚴世蕃最不信的便是什么良心。

  歐陽氏回頭,“這是積德呢!”

  她看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為你們父子積德。”

  嚴嵩父子相對一視,嚴嵩微微搖頭,暗示兒子莫要爭執。

  “嚴閣老家捐了十萬貫。”

  黃錦手中拿著的是戶部給的捐助清單,念到嚴嵩家的數目時,他不禁一驚,等著嘉靖帝決斷。

  “十萬貫,嚴嵩做一百年宰輔也攢不下來這等家業。”嘉靖帝手握玉錐,慢慢說道:“太常寺卿正好出缺……讓嚴世蕃去做一任。”

  “是。”黃錦隨即準備去直廬轉達道爺的話。

  身后道爺說道:“對了,嚴嵩年邁,嚴世蕃該隨侍左右才是。”

  黃錦一怔,旋即應了。

  他一邊走一邊琢磨。

  太常寺卿職位不低,但算不得重臣,不過嘉靖帝一句讓嚴世蕃隨侍嚴嵩左右,讓黃錦琢磨出了些道道來。

  早些時候嘉靖帝是屬意另一人接任太常寺卿,得知嚴家捐了十萬貫后,竟然把嚴世蕃推了出來。

  這里面有何奧妙?

  黃錦一路琢磨,看到直廬時,突然身體一震。

  讓嚴世蕃隨侍左右,這便是近臣之意。

  近臣……別人不知曉,黃錦最清楚不過了。所謂近臣,在道爺眼中便是可用之人。但也分三六九等。

  第一等是朱希忠這等勛戚,有半個盟友的味兒。第二等便是嚴嵩這等,是做事兒,背鍋的。

  不讓嚴世蕃去太常寺就職,也就是說,這個太常寺卿只是一個虛職。

  這是告誡還是保全之意?

  黃錦心中揣測著,見到嚴嵩后卻拱手道喜。

  “太常寺卿?”等黃錦走后,嚴嵩叫來兒子。

  “不過卻讓你隨侍為父左右,這是陛下離不得你之意。”嚴嵩撫須微笑。

  如今他年邁,精力大不如從前,票擬的結果令道爺不滿意。換了嚴世蕃來票擬,往往契合道爺的心意。“陛下這是暗示,讓我繼續在爹的身邊執掌政事。”嚴世蕃揉揉眼角,眼中多了傲然之色,“我早說過,陛下離不得我父子。”

  嚴嵩父子歡喜之余,突然想到一件事兒,“你隨侍為父左右,那太常寺誰來執掌?”

  嚴世蕃一怔,“如今的太常寺丞李煥乃是蔣慶之的丈人。”

  臥槽!

  “什么?嚴世蕃來接任太常寺卿?”李煥得知消息后,頓時心冷了半截。

  “寺丞,消息千真萬確。”心腹說道:“那人可是長威伯的對頭,您……”

  您老人家要倒霉了。

  李煥本無什么官場野心,聞言嘆道:“罷了,回頭我便撂下這些,任由他折騰。”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蔣慶之回城了,兩個皇子頗為狼狽,衣裳臟污,人也廋了一圈,不過看著卻沉穩了許多。

  “回去歇息幾日,回頭總結一番。”蔣慶之吩咐道。

  “姑爺。”兩個皇子剛走,李恬娘家來人了。

  “姑爺。”來人是李煥身邊的隨從,一臉焦急,“姑爺,陛下令嚴世蕃為太常寺卿,老爺正準備告假呢!”

  蔣慶之一怔,“嚴世蕃?”

  “是啊!”隨從說到:“老爺說了,此人是姑爺的對頭,他若是戀棧不去,自家被壓制倒是無礙,就怕嚴世蕃藉老爺來作伐,針對姑爺。”

  老丈人的一番拳拳之心令蔣慶之也頗為感動。

  徐渭說道:“陛下不應如此啊!”

  按道理道爺不該做出這等安排……等等!

  蔣慶之突然想到了后續的事兒。

  歷史上嚴世蕃一直在嚴嵩的身邊,充當了大明影子首輔的角色。

  也就是說,嚴世蕃這個太常寺卿只是個虛職。

  “回去轉告丈人,明日去太常寺,要穩住。”

  這話什么意思?

  隨從把話帶給了李煥,李煥也不解。

  “女婿這是學了陛下猜謎呢!”李煥嘆道。

  常氏說道:“大不了這官就不做了。”

  “不做官,拿什么養這一家子?”李煥沒好氣的道。

  “我的嫁妝就足矣!”常氏娘家有錢,當年陪嫁頗豐。這些年李家家產能膨脹,主要是常氏的功勞,所以她有這底氣。

  蔣慶之本想先回家,卻轉向去了西苑。

  雪昨日就停了,宮中積雪被清理一空,仿佛從未來過。

  蔣慶之走在依舊濕漉漉的宮中,看著熟悉的宮殿群,突然生出了些莫名的眷戀之意。

  來迎他的是張同,小內侍很是好奇的不時看一眼蔣慶之。

  “看什么?”蔣慶之故作兇狠模樣。

  小內侍退后一步,然后嘟囔道:“他們說伯爺此次賑災殺人了。”

  蔣慶之笑了笑,“怕了?”

  小內侍搖頭“本來怕了,不過陛下說殺得好,我便不怕了。”

  道爺正在殿外散步,負手止步后,看著走上臺階的蔣慶之。

  蔣慶之走上來,撓撓頭,“臣的丈人……沒啥野心,就怕管不好太常寺。”

  道爺淡淡的道:“管得好管不好是一回事,心正就好。”

  “可您該先給我說一聲,不是……我是說,臣的丈人也該避嫌吧!”蔣慶之苦笑。

  嘉靖帝淡淡的道:“不必。”

  好吧!蔣慶之說道:“是。”

  道爺干咳一聲,“吃了嗎?”

  “沒呢!正準備回家弄些吃的。”

  “今日光祿寺那邊說有進貢的香豬,炙烤了……”

  “陛下,在哪呢?”

  蔣慶之兩眼放光,等看到和一只烤全羊差不多大小的烤香豬時,不禁食指大動。

  “吃吧!”嘉靖帝坐下。

  烤香豬外酥里嫩,讓這陣子肚子里寡淡的蔣慶之吃的酣暢淋漓。

  “陛下您也吃啊!”蔣慶之抬頭,見道爺只是抿了一口酒水,便指指還剩下大半的烤香豬。

  “慢些。”道爺喝著酒水,吃著蔣家抄沒來的蠶豆,不時看一眼吃的歡實的蔣慶之,嘴角微微翹起。

  蔣慶之也不客氣,一番狂造,竟然吃了一半。

  “喝口湯。”道爺指指那碗湯,“朕令御醫弄些藥材,吃了驅寒氣。”

  蔣慶之一飲而盡。

  起身道:“這半邊香豬……”

  “拿走!”道爺擺擺手。

  蔣慶之從懷里摸出個小巧的木匣子,“對了,這是臣在鄉下弄到的牛黃,說是有大用處。臣還年輕用不上,本想明日再送來,這下倒是省事了……”

  他不由分說把木匣子放下,“臣這便回去了。”

  道爺看著木匣子,有內侍低聲道:“宮中什么沒有?”

  “牛黃能救急。”道爺摩挲著木匣子,“黃伴。”

  “陛下。”

  “把這木匣子……放朕的寢宮中。”

  “是。”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