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韓國人的游說行動失敗了?”
在官邸的花園之中,李毅安一邊散步,一邊與柏林聊著天,他的語氣輕松,好像是在談著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現在在華盛頓,幾乎沒有人再敢與韓國那邊扯上任何關系,雖然政治獻金很正常,可是被曝光了,所有人都得撇清關系,”
這就是政客,政客從來不會為別人火中取粟,除非有足夠的好處。否則,他們只會明者保身。
“而且,為了避免外界將自己與韓國獻金聯系在一起,一些人甚至要求白宮加快從韓國的撤軍速度,總之,韓國已經完全被拋棄了……”
聽著柏林的描述,李毅安想到了二十多年前,另一個家伙讓人帶著幾百萬美元壓寶失敗的結果——被徹底的拋棄!
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只不過,原本樸正雄都要成功了,這也正是他成功的地方,
就像韓國國情院一樣,
如果只看韓劇韓影,KCIA的形象,大多數情況下要么是無能,要么干脆就是西冰庫大酒店。除了他的黑歷史以外,究竟做成了什么事。
沒有人知道。
可事實上,KCIA是美國當年的北約以外盟友國家情報機構之中,硬實力最厲害的一個。那怕他對北情報是一堆屎,只要他們能夠做到對美情報成功,也就是成功了。
畢竟,韓國的生存不是靠東北,而是靠華盛頓。只要具備研判甚至干預美國政治的能力。就可以直接決定國家命運了。
就像沙特一樣,他只要確保每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自己獻金的一方當選,也就足夠了。
而土豪的做法是——兩個都掏錢,幸好,他們的王子多。分頭下注,失敗的直接打冷宮,變成個人行為。
不過KCIA確實非常成功,他成功的獲得尼克松的棄韓計劃,然后成功的實施了干預。
這可以稱得上是他們最精彩的一次成功,甚至可以說是挽國運于將傾之間。
不過,現在他們的干預被阻止了。
“所以,也就是說,韓國……被拋棄了是嗎?”
應該說是成為了棄兒,現在的韓國上下會是一副什么表情?
像是死了爹媽的孤兒一樣嗎?
想到這,李毅安的臉上閃過一絲笑容,其實,心里更多的是同情,就半島的歷史來說,基本上也就是一個認爹的歷史。
幾千年來,先是以中原王朝為爹,而從明朝起,半島認爹認的就更干脆了,直接視大明為親爹。
到后來被滿清強行抱走,認了義父,可這個義父不爭氣,才有了日本那個繼父,再后來,美國打敗了這個繼父,于是又有了美爹。
好吧,認了這么多的爹,也不多另一個了。
聽李毅安這么問,柏林卻笑道:
“如果韓國不被拋棄的話,即使是他們倒向我們,也是三心二意的,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全心全意的站在我們的一邊。”
李毅安并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然后和柏林繼續往前走著,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聊著天,雖然還在聊著韓國,但韓國壓根就不在他們關心的范圍之內,
畢竟,韓國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美國從韓國撤軍已經是勢在必然了,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再討論他呢?
現在只需要做好準備,在這里靜待韓國人送上門來當狗就行了。
做SEA的狗也是幸福的!
必須要讓韓國人有了這種認識之后才收狗。
眾所周知,狗,是需要馴服的!
聊著聊著,自然而然的他們聊到了家人,李毅安問道:
“聽說,漢娜最近在拍什么電影?”
漢娜是柏林的女兒,小時候常來官邸,也是最近幾年知名的電影明星,她的套路有點類似打女,或者說,與寡姐有點類似,顏值加動作,也正因如此,她一出道就是巔峰,直接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動作女星。
漂亮的顏值,火爆的身材,一米八的身高以及那雙一米多的大腿,讓她在電影上吸盡了眼球,滿屏都是大長腿。
“她……”
柏林笑了笑,說道:
“聽說,最近正在拍一部動作片,嗯,應該是吧,這丫頭,能安心在古晉工作,總好過去其它地方。”
其實,當年柏林之所以讓女兒去古晉,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需要對古晉演藝界進行滲透,另一方面,還有他自己的私心,在古晉,無論如何都不會有什么危險。
“嗯……”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星球大戰》目前還沒有什么適合她的角色,要不然,參與這場電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毅安之所以會提及《星球大戰》,是因為他是sEA最成功的電影ip。
除此之外,《星球大戰》對sEA還有另一層深意——在這一系列電影相繼取得驚人成績之后,這個系列電影儼然成為了一種文化。
而最終,他會成為一個屬于SEA的電影神話。
甚至是屬于SEA的神話。
作為一個建國僅有幾十年的國家,SEA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傳統,更別提擁有展現國家和民族精神的神話故事體系了。
再看作為祖地唐山,自古以來歷經無數血與火洗禮,厚重的歷史,史前的神話不說,甚至就連《山海經》都可以詮釋世界。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如何構建共同的文化認同,如何構成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不是單純的復制,就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情。
而sEA碰到的問題就是——他有東方的一面,還有西方的一面,在第一代移民中僅僅就是東方,就有兩千多萬唐人,幾百萬日裔,韓裔,甚至越裔新娘。而兩百多萬歐裔移民中,有德裔,法裔,意裔,甚至還有俄裔,他們甚至在高中等教育中占據主流,尤其是德裔,早期大學中85的教授都是德裔,由此可見他們的文化影響力。
在這種情況下,構建文化認同,就成了一個難題。
文化認同是什么?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認同就是一種神話,就像歐洲人認同希臘神話體系,而唐人認同山海經神話體系一樣。
那么,如何架構起一個屬于SEA的神話?
這就成了不得不去思索的問題,在拍攝《星球大戰》的時候,李毅安想到了這部電影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也是一個沒有神話,沒有歷史底蘊的國家,它文化體系中缺失的這一環一直到了《星球大戰》首部電影誕生才有所彌補。
為什么會說一個系列電影能夠成為神話?
回到《星球大戰》電影的開頭,“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星系里……”,隨著這段字幕的彈出,獨具特色的滾動故事字幕開始為觀眾帶入了整個電影發生的背景。
這個故事開頭就是最經典的講故事開頭。
從北歐神話到《魔戒》,從安徒生到格林,從東方傳統神話到現代的兒童動畫………這些故事無不遵循了這個最經典同時也是最簡單的故事開頭。
而“星球大戰”的主要故事劇情,也是傳統的。
一個原本過著平凡生活,不知身世的年輕人,雖然家庭生活安穩舒適,但是內心深處卻一直在幻想著遙遠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探險。突然,因為意外的變故,他開始了冒險,并逐漸發現自己可以實現作為預言中救世主的不凡人生。最終,經過一系列的艱難險阻,年輕人最終實現了預言,拯救世界,并成長為具有傳奇色彩的大師。
從故事內核上來說,《星球大戰》與流傳千古的古希臘神話中,那些講述英雄誕生和成長的神話故事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從《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斯、《圣經》中的大衛,甚至是在《星球大戰》之后的經典系列電影主角,比如《哈利·波特》里的哈利·波特、《黑客帝國》里的尼奧、《魔戒》里的佛羅多等等無不采用了與其近乎一模一樣的故事模式。
在電影故事劇情不斷推進、銀河世界不斷擴展的過程中,喬治盧卡斯有意無意地將“星球大戰”系列作品成功營造出一種現代神話的質感,使其成為了美國文化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作為一個披著科幻電影外衣,但卻有著神話內核的電影作品,它之所以能夠在美國獲得極高的評價和聲望,不僅僅只是因為電影人物和劇情的獨具特色,更因為電影融會貫通的主題設置和文化內核。
在“星球大戰”系列中的神話色彩,其中運用和借鑒了包括古希臘神話、《圣經》等在內的神話體系構建。同時為了使這部電影具有前所未有、與眾不同的內在氣質,在劇情情節、背景設置以及精神內核上,還借鑒了佛教理念、古代東方哲學。
對于美國這樣一個僅僅只有數百年歷史,全靠移民發展起來的新興國家,《星球大戰》中色彩紛呈、包羅萬象的主題風格恰與美國民族理念相契合,這可以說是《星球大戰》最為成功的一個地方。
也正因為看到了《星球大戰》的成功之處,而考慮到SEA的現實,李毅安才在《星球大戰》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雖然大戰還是那個大戰,但故事的精神內核卻發生了變化,這個精神內核更傾向于東方哲學,他只是借了《星球大戰》的殼,去講述了一個新的神話,而這個神話在某種程度上,又與SEA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畢竟,SEA的創建本身就帶有傳奇色彩,那種男主角離家冒險,成就一番偉業的傳奇,就是SEA的本身。
所以,李毅安只是在換了一個皮在講述一個神話故事,構建一個神話,而這個神話的體系又和SEA互相聯系,而在SEA全力探索太空的時候,《星球大戰》做為一個太空神話,自然更加完美的契合了SEA。
最終,他會成為SEA的神話,也是一個獨特的文化體系,而這也正是李毅安關心這部電影,甚至親自操刀劇本,服裝的原因。哪怕就是音樂,也是他親自操刀,不但創造性地使用了交響樂作為背景音樂,而且還弄來了傳統音樂大師,加入了東方音樂,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打造一個屬于SEA的神話體系,一個根植東方,融匯了西方,但卻面對太空的神話體系。最終,它會成為SEA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從而彌補SEA的文化缺失部分。
作為李毅安的朋友,柏林當然知道他為了這部電影花費了多少心血,于是便笑著說道:
“能夠在里面有一個小角色,應該也不錯。”
聽他這么說,李毅安哈哈笑道:
“小角色肯定是不行,回頭我再弄個劇本吧,嗯,一個外傳,把漢娜給安排上,”
聞言,柏林就哈哈大笑道:
“那我可要替漢娜好好的謝謝你了……”
兩個人就這么一邊聊著天,一邊散步,完全是老朋友之間的聊天……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