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32章 國際租借

  在李詩蕓帶著朋友在研究所參觀的時候。

  保護中心主任的梁從戒正在翻看著報告,報告是一份來自英國的,希望能夠從中心租借貓熊。

  窗外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辦公桌上,梁從戒放下手中的報告,眉頭微皺。

  他拿起鋼筆,輕輕敲了敲桌面,隨后按下內線電話。

  “陳科,進來一下。”

  片刻后,陳明倫敲門而入,手里拿著筆記本,隨時準備記錄指示。

  “梁主任,您找我?”

  梁從戒將那份來自澳大利亞堪培拉動物園的申請文件推了過去。

  “英國人想租熊貓。”

  他語氣平靜,但眼神里帶著一絲猶豫,

  “堪培拉動物園提交了初步意向書,希望引進一對大熊貓進行科研和公眾教育。”

  租借熊貓,大概五年前,面對英國多次表示希望得到大熊貓的要求,而且其首相、女王也多次出面,雖然官邸最后還是拒絕了贈送大熊貓,但是表示可以租借,于是動物保護中心開始了熊貓租借。

  SEA的熊貓租借條件可以說是苛刻的,不僅每年需要支付20萬美元的租金,而且事無巨細的有著各種各樣的“霸道條款”。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國家搶著要租借大熊貓,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會獲得批準,直到現在,只有美國、英國、德國以及法國獲得了批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多次申請,都沒有得到批準。

  每一次都是因為條件不達標。

  接過文件,陳明倫快速瀏覽了一遍,點點頭,說道:

  “他們的申請材料倒是挺齊全的,他們已經申請了三次,每一次都進行了整改,但具體條件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還得實地考察。”

  梁從戒微微頷首:

  “沒錯,熊貓不是普通動物,租借條件必須嚴格把關。”

  其實的,對于SEA來說,雖然沒有用熊貓搞外交,但事實上,卻有外交的影子,現在獲得租借的國家,都是友好盟國,至于澳大利亞,他們在政治上沒有問題,而且閣下已經同意了,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的硬件設施是否合格。

  硬件設施實施的是一票否決,如果不能達標,那怕就是閣下同意也沒用。

  “你去一趟堪培拉,帶上趙工,他是熊貓館建設專家,讓他看看他們的場館是否符合標準。”

  陳明倫迅速在筆記本記錄要點:

  “明白。那我們的核心要求還是照舊?”

  梁從戒點頭,語氣不容置疑道:

  “第一,場館必須符合熊貓飼養標準——室內外活動區不得少于2000平方米,溫度、濕度全年可控,模擬原生環境。”

  “第二,飲食保障必須到位。我們不會接受竹子空運不及時的情況,他們得證明有穩定的新鮮竹子供應渠道。”

  “第三,醫療團隊必須配備至少兩名專職獸醫,其中至少一人要有大熊貓護理經驗。”

  這一點倒是沒有問題,早在三年前,堪培拉動物園就派來了交流人員學習大熊貓護理,每年還要支付3萬南元的學費。

  雖然看起來很貴,但是有貴的道理。

  陳明倫一邊記錄,一邊補充:

  “還有繁育計劃,對吧?如果他們想長期租借,必須證明有科研能力和繁育技術支持。”

  梁從戒嘴角微揚:

  “沒錯。英國人上次在倫敦養得不錯,但堪培拉是第一次申請,我們要謹慎一些,另個,我們需要有兩名專職人員常駐堪培拉,對熊貓館進行日常監督,他的薪水和住所以及駐外津貼都要由澳大利亞方面支付。”

  SEA一直都很“霸道”,這是眾所周知的,哪怕就是在熊貓的租借上表現的也是——你愛要不要,要么答應這些條款,要么就別提這事。

  這個監督人員,就是監督場館的各種條件,如果熊貓館的日常條件不達標,或者對熊貓的健康造成威脅,保護中心有權在單方面結束租借合同,同時會把熊貓運回,當然運費也要由對方支付。

  梁從戒又走回辦公桌,從抽屜里拿出一份標準文件,遞給陳明倫。

  “這是我們的《大熊貓國際合作租借標準》,你帶上,一條一條對照檢查。如果他們有任何一項不達標——”

  陳明倫接過文件,心領神會:

  “——那就只能等他們整改合格再說了。”

  梁從戒滿意地點頭:

  “去吧,訂最早的機票,一周內給我初步評估報告。”

  陳明倫合上筆記本,微笑道: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仔細檢查,絕不讓我們的大熊貓受委屈。”

  國際機場航站樓的玻璃幕墻外,晨光剛剛刺破云層。

  拖著行李箱的陳明倫和趙工一前一后走向國際出發的安檢口。

  趙工正喋喋不休地講著堪培拉動物園可能的場館缺陷,陳明倫則心不在焉地應和著,眼睛掃過擁擠的候機大廳。

  “我跟你說,澳大利亞人總以為潮濕就等于適合熊貓,”

  趙工推了推眼鏡,說道:

  “但他們那兒的濕度和我們這里根本是兩碼.哎,陳明倫?你去哪?”

  陳明倫突然偏離了路線,朝值機柜臺方向快步走去。在海外航空的柜臺前,一個穿著皺巴巴卡其色外套的男人正彎腰整理背包,雖然只看到后背,但是陳明倫一眼就認出了他。

  “周正毅?“

  男人轉過身,黝黑的臉上先是疑惑,隨即綻開笑容:

  “陳明倫?老天,多少年沒見了!“

  兩人用力擁抱了一下。陳明倫聞到老同學身上濃濃的煙草味。周正毅比上次見面更瘦了,眼角紋路像刀刻般深刻,但眼睛依然亮得驚人。

  “介紹一下,這是我們中心的趙承捷工程師。”

  陳明倫側身示意,

  “趙工,這是我大學室友周正毅,亞洲電視臺記者。“

  趙工客氣地點頭,周正毅已經熱情地伸出手:

  “你好,趙工。“

  簡單寒暄過后,陳明倫看了眼周正毅腳邊磨損嚴重的登山包:

  “你這是去哪?“

  “達卡,東巴斯斯坦那邊。”

  周正毅彎腰扣上背包的最后一個搭扣。

  陳明倫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東巴基斯坦?電視里不是說那邊的局勢很亂嗎?政府和反政府派系天天沖突,昨天新聞還說殺死幾萬平民。”

  周正毅點也了點頭,神情嚴肅的說道:

  “就是因為亂才要去啊。平靜的地方不需要記者。發生在那里的事件,必須要揭露給全世界,這是我的工作。”

  他說得輕描淡寫,仿佛在討論周末去哪釣魚。

  趙工識趣地借口去買咖啡離開了。陳明倫盯著老同學的臉,記憶中的校園詩人如今皮膚粗糙得像砂紙,右眉骨上還有一道新鮮的結痂。

  “你老婆就讓你這么到處跑?”陳明倫問完就后悔了。

  提到妻子,周正毅的笑容變得更燦爛了:

  “你知道的,她很賢惠,如果不是她在家里照顧幾個孩子,我這樣天天跑,怎么有時間照顧孩子們……”

  說話的時候,他滿臉都是笑容,那種笑容是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廣播里開始催促前往堪培拉的乘客登機。陳明倫看了眼手表,猶豫著該說什么。

  大學時睡在他下鋪的兄弟,曾經為了一首沒寫完的詩熬夜到天亮的文藝青年,如今成了追逐戰火的人。而他則每天檢查熊貓館的溫濕度數據,最冒險的事不過是去非洲考察時打了支瘧疾疫苗。

  “你呢?這是去哪?”

  周正毅打破沉默。

  “堪培拉,考察個動物園。”

  陳明倫晃了晃公文包,說道:

  “可以送兩只熊貓過去。“

  “哈!還是你厲害,”

  周正毅用力拍他肩膀,

  “熊貓啊,要是到時候,我在家里,你們送熊貓過去的時候,記得叫我,只要是熊貓有關的都是大新聞。”

  兩人都笑了,但笑聲很快消散在機場嘈雜的背景音里。

  “注意安全,”

  陳明倫最終只說出了這句話,

  “別太拼命,你是記者,不是士兵。”

  周正毅眨眨眼:

  “放心,我命硬著呢。”

  登機廣播再次響起,這次是周正毅的航班。他們又用力擁抱了一下,周正毅身上有股陳明倫說不清的異國氣息,像是硝煙混著熱帶水果。

  “回來后我們再聚一聚!”

  周正毅倒退著走了幾步,舉起手沖著同學揮手。

  陳明倫站在原地,看著老同學的身影消失在安檢通道的人流中。趙工不知何時回到了他身邊,遞來一杯咖啡。

  “你朋友?挺有意思的人。“

  陳明倫接過咖啡,溫度透過紙杯傳到掌心:

  “大學時他連蟑螂都不敢打,現在專門往戰區跑,年初的時候,還去了印度反應堆的事故現場,在核輻射區域采訪了當地人。”

  在官方的語境中,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南亞核危機時,對反應堆的轟炸,直接變成了“事故”,變成了意外,其實,這就是在淡化這件事。

  雖然在事件中,SEA表現的非常激進,但是這種激進卻最大的限度的保證了自身的安全,而在保證安全之后,SEA并沒有忽視輿論,其中一點,就是通過“事故”來淡化這一事件中的軍事色彩。

  那怕這是掩耳盜鈴,至少,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現在,僅僅只有少數一些人還在提那次對反應堆的攻擊,至于核泄露,也只是意外而已。

  這是一場意外,一場悲劇,我們深表遺憾。

  而這就是官方的態度。

  “他的膽子可真大啊!”

  “是啊,真的很難相信,他變化會那么大。”

  而此刻,周正毅的飛機應該正轉向西北,朝著那個外務部天天警告不要前往的危險地區飛去。此時,他的心里所思所想的都是當地發生的暴行,當然還有“謠言”中的大屠殺。

  作為記者的他,正是因為那個“謠言”,才決定去的那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