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66章 公司的未來

  這注定是一場沒有任何結果的會面,盡管在一開始的時候霍華德是來為美國公民求情的,但是最終他們還是談到了雙方之間的關系。

  最后霍華德空手而歸,不得不對外界表示——羅賓·韋伯需要洗洗屁股,把牢底坐穿。

  對此,華盛頓只能表示了遺憾,同時呼吁美國公民在其他國家遵守所在國法律。

  對于世界來說,羅賓·韋伯不過只是一個動物恐怖分子而已,他的遭遇頂多只是引起了很多動物保護組織成員的同情,或許還有一些憤怒,但除此之外,并不會給世界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大都并不關心一個動物恐怖分子的命運。他們更關心其它事情,比如說未來的局勢。

  “董事長,現在尼克松訪華,與他們進行經濟往來的政治障礙已經解除了。

  我的建議是為了前臺市場先機,我們可以駐港辦事處和他們接觸。”

  在辦公室里,聽取著下屬的報告,楊元愷先是愣了一會,然后,頭也不抬的問道:

  “奕杰,你覺得呢?”

  正在看著報紙的李奕杰,則說道:

  “進行貿易并不僅僅只是政治時機成熟的關系,我們和那邊一直都有貿易往來,雖然是經過港島中轉,現在的話想要進一步擴大貿易并不容易,從理論上來說,他們那里并沒有多少是我們需要的商品。”

  將手中的報紙合上,李奕杰走到外公的面前坐了下來,正在服兵役的他,穿著一身軍裝,那個一等兵軍銜著實有些晃眼。

  一等兵,這是服役時的基本軍銜,也是每個男人必須有的經歷。而憲兵的臂章,則表明他服的是警察役。

  警察役相對輕松許多,并不僅僅只是訓練上輕松,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他們每周甚至都可以出營外住兩天。而所謂的營地,十之八九是警察局。

  就像現在,雖然是周三,但李奕杰正在放假。所以他跑到了公司。

  “那么我們有沒有他們想要的商品呢?”

  “有,”

  李奕杰說道:

  “不僅有,而且有很多,就我個人的了解,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穿和吃的問題。

  穿,他們需要引進大型石化設備生產化學纖維,以增加化纖產量。

  至于吃,就是化肥,他們需要化肥,不是十萬噸、二十萬噸的化肥生產設備,而是三十萬噸,甚至五十萬噸的大型設備。而這正是我們的優勢產業,如果我們能夠提供與其進行溝通,我相信應該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畢竟,對于這些是剛需,既然政治上的障礙沒有了,那么剩下的自然也就是商業跟進了。”

  雖然很少問及生意上的事情,但是提到生意,李奕杰則有他自己的見解,雖然才二十歲,但在長安商界楊家的“楊大少爺”早就是名聲在外了,長虹的錄像機早初就源自他的投資。

  對,對外他叫楊一杰,是楊家大女兒楊濛的兒子。

  楊元愷給了一個認可的目光,開口說道:

  “不錯,最大的障礙已經沒有了。所以按照戰后歐洲的經驗,就把他們當成戰后的歐洲,他們對于各種大型設備的需求應該是非常大的,至少有十年左右的貿易紅利。

  畢竟,那里是好幾億人的大市場,如果提前進入的話,公司應該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電視機、錄像機以及其它的電器,應該都是他們所需要的。”

  其實,楊元愷想的并不是僅僅只是做生意,他還想回到那里,畢竟,他離開那里已經二十五年了,在那里還有他的父母兄弟姐妹。

  他渴望的不是衣錦還鄉,而是再見到他們。

  這也是為什么在尼克松訪問之后,整個sEA到處都在議論紛紛的原因,這意味著關系的緩和,意味著關系的解凍。

  在很多人看來伴隨著關系的解凍,他們回家之路也就會越來越暢通,他們是相信很快大門就會被打開。

  而對于商人來說,他們所看到除了那道被打開的回家的大門之外,還有商業上的機遇!

  畢竟那可是好幾億人的大市場啊。

  “所以,我打算看看有沒有機會開拓一下那里的市場:”

  “外公,這不現實。”

  將報紙一收,李奕杰直接了當的說道:

  “他們的經濟是什么樣子,我們并不清楚,但是根據相關機構的研究,這些年他們的出口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說現在他們手中極其缺少外匯,就如同戰后的歐洲缺乏美元一樣。”

  和戰后的歐洲缺乏美元一樣?

  這個前提本身就是一個提示,事實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前十年,歐洲各國面臨的是美元荒。

  美元超發那都是進入六十年代的事情了,戰后歐洲各國重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美元——沒有錢從美國進口商品。

  而美國弄馬歇爾計劃是為了幫助歐洲各國進行重建,但是更為重要的是關貿總協定,在關貿易總協定簽訂后,美國大幅度降低了關稅,開始了在全世界買買買的時代。

  其實就是通過開放國內市場,讓歐洲各國可以從美國那里賺美元,然后用美元從美國購買重建所需要的商品以及裹腹的農產品。

  在美元荒時期,歐洲各國公民拼死拼活的工作,同樣是為了賺外匯。

  當然,SEA同樣也是如此,不過那個時候,在李毅安的指導下,SEA的企業一直都是在風口上做生意,從戰后的成年人服裝、鞋帽到再后來的嬰兒用品,以及家用電器,他們一直都是在風口上掙錢的。

  眾所周知,風口上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

  提到外匯不足,李奕杰直接了解的做出了他的判斷。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至少暫時不可能大規模進口家用電器之類的產品,第一是沒有足夠的外匯,第二缺乏足夠的市場。”

  李奕杰并沒有詳細的解釋,而是繼續說道:

  “而且,從過去這些年他們從國外進口的產品來看,他們傾向于從西方引進的重工業成套設備,而這恰恰不是長虹所擅長的。”

  外孫的回答,讓楊元愷的眉頭皺成了一團,他的手指不停的輕輕擊打桌面。

  重工業確實不是長虹擅長,其實也不能這么說,長虹名下的幸福摩托車,不也是名牌貨嘛,這些年在東南亞、印度以及南美等國的銷量一直都居于領先地位,畢竟,BMW的摩托車太貴。

  不過,摩托車并不是成套工業設備。

  “你認為在電器上那里的市場非常有限了。”

  “至少從眼下來說是這樣的,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

  李奕杰一邊說一邊思索著:

  “在向他們出口暫時是不行的,但如果是在當地做出口呢?”

  “在當地做出口?你是說像公司在大馬的分廠一樣我們直接在當地投資?”

  “對”

  李奕杰點頭說道:

  “那里的生產成本很低,如果在當地投資的話,收益應該會很大。”

  見外公陷入了思索,然后李奕杰又補充到:

  “就短期來說,這才是最現實的,而且,這也將有助于開拓電器市場。”

  說罷,李奕杰看著外公說道:

  “外公,至少工人的收入增加后,他們肯定會買電視機之類的家用電器,而這也正是他們生產的產品。”

  外孫的這句話讓楊元愷點了點頭,確實,大馬那邊就是這樣,一開始的時候,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買得起彩電,可是后來,家家戶戶都有彩電了。

  這么一算的話,當地的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就在楊元愷這么尋思著的時候,李奕杰又補充道:

  “不過,現在來看,在投資辦廠并不太現實,再等等吧,不過現在,先做一些前期工作,。”

  點了點頭,看著坐在沙發上的外孫,楊元愷想了一下問道:

  “怎么樣,這下半年就退役了,有沒有想法過來幫我?”

  對于這個外孫,楊元愷是非常寵愛的,一直以來,他心里都更傾向于讓他繼承自己事業,并不僅僅只是因為他的父親,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他比他小舅更適合經商,民以,他更傾向于讓外孫繼承公司,至于他自己的兒子,做公司的董事就好,畢竟,人各有志嘛!

  況且,他相信公司在外孫的手里,更容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有時候,人還是有一些私心。

  “畢竟,這間公司,你媽媽也是大股東,總歸是要交給你的。外公也老了,需要你來幫忙。”

  面對外公的詢問,李奕杰笑著說道:

  “外公,我才20歲而已,你就不要去為難我了,讓我多開心幾年吧。公司里有那么多的經理,他們肯定的能幫你做更多的事情。”

  “你這臭小子!”

  楊元愷大笑道:

  “將來你可是要繼承這家公司的,別給我偷懶。”

  “這家公司就算了,那是小舅的。”

  李奕杰連連擺手說道。

  “我可不占小舅的便宜,咱是占便宜的人嗎?”

  “你小子,自家人什么便宜不便宜……”

  不等他說完,李奕杰就連跑帶跳的跑了出去,這地方是虎口,不能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