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79章 這個世界贏家太多

  國家圖像分析中心。

  理論上來說,這里只是一個圖像分析機構,似乎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實際上,它和美國的國家偵察局一樣,是為設計、組裝并發射偵察衛星。并協調、收集和分析從調查部以及軍事機構的偵察飛機、衛星收集到的情報。

  多年來,人們從從這里通過“太空之眼”窺探鐵幕的另一邊。

  這天,在國家圖像分析中心的一間辦公室,幾名圖像分析師,正趴在大幅的照片上,仔細查看著。

  “把放大鏡遞給我。”赫爾穆特的手指在衛星照片上敲擊,泛黃的燈光下,他鬢角的白發像覆著一層霜,已經五十六歲的他,是圖像分析中心最初的幾名分析師之一,他在二戰期間,就為德國空軍分析偵察照片,來到這里之后,他不僅繼續從事著這份工作,而且他和他的同事們還幫助建立了圖像分析人員培訓機構,并且編寫了相應該的教科書。

  照片上的河內郊區,原本整齊的廠房群現在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廢墟,廢墟的損毀程度是不可修復的。

  這是毀滅性的轟炸。

  剛剛成為分析師的張森遞過光學放大鏡的時候,他拿起一張D12區域的照片,然后仔細觀察著說道:

  “果然,完全沒有任何可以修復的可能。”

  他湊近觀察著建筑的損毀情況,然后說道:

  “他們連機床廠的防空洞都炸穿了。”

  赫爾穆特用紅色的記號筆在照片上畫了個圈,說道:

  “太原熱電廠,確認完全摧毀。把這份加到經濟損傷評估里。”

  他的筆尖在表格“戰略目標清單”欄劃了道線,那里已經打滿了勾,雖然“圣誕大轟炸”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實施的的任務,但是,SEA軍方也一直關注著,并且還派出了偵察機在轟炸后對其進行偵察,以判定轟炸效果。

  其實,這樣的判定也是為了未來軍方進行類似軍事任務作準備,畢竟,這樣的地毯式的戰略轟炸,SEA還沒有實施過,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在大桌子另一頭的張明突然吹了聲口哨:

  “來看看太原鋼鐵廠!”

  他舉著的放大鏡,看著那張照片上的鋼鐵廠,曾經是由大國援建的龐大鋼鐵聯合企業,包括采礦、冶煉、軋鋼。建設規模為年產生鐵15萬噸、鋼10萬噸、鋼材8.1萬噸。這項工程于六零年動工,五年后3座高爐系統先后建成投產,其他工程也配套完成。

  而現在,這座現代化的鋼鐵企業,已經變成了廢墟,綿延兩公里的廠區現在像被巨人踩過的玩具似的,只有幾根扭曲的鋼梁倔強地支棱著。

  “美國人的B52干得可真不賴啊,這地方至少五年沒法煉鋼了。“

  “五年?”端著茶杯進來的老分析師霍偉德冷笑道:

  “鋼鐵廠只是次要的。”

  “看看這個——”

  他甩下一迭航拍照片,顯示是水電站。

  “他們用重型激光制導炸彈炸毀了百分之八十的水利樞紐,沒有電,也沒有灌溉,這些不建成的話,重建工廠根本就是空談。”

  赫爾穆特翻動著調查部提供的北越經濟年報,突然停在一頁:

  “這次美國人的轟炸成果非常顯著,基本上可以判定,整個北越的工業基礎都已經被徹底的摧毀了……”

  他指了指照片上那個巨大的彈坑,說道:

  “他們過去十幾年的努力建設,基本上都已經被重新歸零了,他們很難在這樣的轟炸下堅持下來!”

  “那就是白宮要的效果。”

  張明頭也不抬地標注著鐵路樞紐的損毀情況。

  “只有通過這樣的轟炸,才能夠造成極限施壓,然后迫使北越方面回到談判桌前,接受美國人開出來的條件,現在,北越已經沒有談判的籌碼了。”

  他的放大鏡停在一張照片處,然后說道:

  “這就是戰略轟炸的意義!沒有國家能在這樣的轟炸下堅持下來。”

  “也不一定,只要有援助,他們總歸還能堅持下來的,而且北方給他們的援助更多了,我認為他們還是能夠堅持下來的。”

  “沒錯,關鍵是援助,幾個月前,那邊答應在鐵路修復、開辟海上隱蔽航線、增加武器裝備援助、搶運糧食和汽油,以及掃除水雷等問題上,統統給河內以幫助。甚至可以說百分之百地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有這樣的援助,他們肯定能夠堅持下來的!”

  “所以,決定中南半島命運的關鍵還是外部援助。”

  赫爾穆特說道:

  “如果沒有外部援助,他們連一個月都支撐不了。”

  張明點頭贊同之余,又說道:

  “這就是中南半島戰爭的真相。”

  霍明德從那些照片中,拿出了一張照片,說道:

  “找到海防港的圖片了!”

  眾人圍過去,只見曾經停滿外國貨輪的碼頭現在像被孩童胡亂推倒的積木,一艘半沉的貨輪斜插在3號泊位,甲板上還堆著沒來得及卸下的拖拉機。

  “計算下這個,”

  赫爾穆特扔給張明一把計算尺,說道:

  “按船體長度估算,這艘不明國籍貨船至少載有200臺拖拉機。現在它們都在海底生銹了。”

  “他們還是會再送的。”

  霍明德嘟囔著翻開一張從國外送來的報紙,頭條正在譴責“美帝國主義暴行”。

  “在河內,那里防空部隊來自多個國家,有蘇聯的、有波蘭的,有東德的,甚至就連平壤都派出了軍隊,很多東方國家都在援助他們,他們會將更多的物資送給他們,”

  點了點頭,赫爾穆物說道:

  “是啊,這個世界總是有人愿意去當圣誕老人的。”

  分析室的角落,一臺自動幻燈機正在循環播放對比照片:轟炸前的北越地圖上標著整齊的鐵路網、電網和工業區;現在的圖像看起來完全就是一片廢墟。

  “匯總報告怎么寫?”

  霍明德整理著數據表,然后問道:

  “直接引用五角大樓那邊的‘摧毀70戰爭潛力’的表述?”

  摘下眼鏡,赫爾穆特揉了揉發紅的眼睛,他思索了一會,然后說道:

  “不。用這個——”

  他口述著,讓打字員記錄:

  “美軍‘后衛II’行動已消除北越過去二十年以來的全部工業積累,其國民經濟至少倒退至五四年'日內瓦協定'簽署時的水平……建議,后續打擊,應該優先使用重型制導炸彈打擊水利設施——尤其是水庫水壩,以制造人為水災,增加對其農業打擊力度。”

  幻燈機換片的“咔嗒“聲中,分析員們繼續在千萬分之一比例的地圖上標記死亡。窗外,此時正在下著雨,而他們正在根據的那些照片制定著相應的報告。

  在官邸的辦公室中,聽取著情報部門的報告,李毅安的眉頭輕揚,翻看著偵察衛星以及偵察機拍攝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持續十幾天的轟炸,給北越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美軍護航機隊對越軍的防空陣地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攻擊。

  從這個角度看,作為北越守衛河內領空的主力的地面防空導彈部隊,在圣誕大轟炸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極其不佳,它被我們的電子干擾系統給壓制住了。

  既然北越的防空軍主力防空導彈部隊都被美軍壓制住了,那么美軍對河內的轟炸的主要阻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圣誕大轟炸美軍無疑在戰術上無疑是取得了成功的。”

  從所有的數據上看,顯然SEA的電子戰飛機的干擾系統在較量中占據了上風,直接把北越的防空導彈變成了瞎子,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電子戰。

  “好了,美國人可以撤軍了……”

  將報告合上,李毅安的語氣淡定。

  通過這樣的極限施壓,北越終究還是屈服了。

  對于這場大轟炸,美國宣稱它逼迫北越明年1月回到了談判桌上并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不得不按美國的劇本簽訂了和平協議。

  而且,北越官方仍然還會宣稱‘空中奠邊府大捷’,然后宣稱什么——河內空中大捷迫使美國簽訂了和平協議。

  總之,他們互相宣布自己是贏家,因為那個時候,在各國防空部隊的幫助下,他們號稱打下了幾十架美國B52轟炸機。

  所以是大捷。

  可是實際上呢?

  一架沒有!

  他們發射了上千枚防空導彈,卻連一架B52轟炸機都沒有打下來。

  不過在宣布贏這種事情上,主要還是看你是否宣布,而不在于贏本身。

  有時候,只要宣布就贏了。

  至于有沒有贏,重要嗎?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只看戰術上的勝負,要看戰略。

  從戰略上來說,美帝只要撤軍了,那可不就是贏嘛!

  人家都灰溜熘的逃了,這不是贏,什么是贏?

  所以,換個角度,人家真的贏了,大捷就大捷吧!

  “是的,河內方面是無法承受這種壓力的。”

  賈文濤想了一下,說道:

  “所以,他們很快就會回到談判桌上,然后按照美國人的要求,簽署停戰協議,只不過,我認為這份停火協議是不可能被遵守的,更不可能并沒有能帶來美國所期望的體面。反倒是隨著停戰協議的簽署,美國會迅速的從南越撤軍,依賴美軍保護才能維持統治的南越政權,也會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崩塌……”

  稍微停頓了一下,賈文濤看著閣下,說道:

  “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為這一切提前做好準備……”

  準備……

  李毅安靜靜的坐在那里,準備什么呢?

  準備接替美國,把自己陷進那個泥潭嗎?

  李毅安沒有說話,他只是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是需要做好準備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