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87章 互相幫忙

  今天是周六,休息日。

  這一天是不需要工作,雖然雖然并不是所有人。

  “或許,我可以出去看看……”

  抱著這樣的念頭,王英武打開了房門,果然和前兩天一樣,走廊里沒有服務員,也沒有其它人。

  現在他們已經不那么細致入微的全程“照顧”了,而這也讓他看到了機會。

  在確定走廊里并沒有人在那之后,他便朝著電梯走了過去,但是在快走到電梯時,他還是選擇了樓梯。

  從樓梯走更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吧。

  王英武如此想著。

  果然,一切就像他想象的一般順利,在這個時候,他甚至還有些得意,終于可以一個人出去看看了。

  很快,他就走出了酒店,來到了熱鬧的街道上,置身于街邊,他看到街上的行人們大多穿著絳藍色的粗布衣,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淳樸的笑容。

  而路人在看到他時,也沒有覺得有什么異樣,頂多只是多打量他幾眼——主要是因為他身上的衣服——全新的呢絨大衣,皮鞋,這一切都表明他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車道上一輛輛穿梭而過的綠色“三蹦子”尤為搶眼,噪聲很大,但聽起來卻很熟悉,因為小時候,在東寧到處都有這樣的“三蹦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交通工具。

  這是一種熟悉且親切的聲音。

  就這樣,在街道上走著,王英武總是忍不住拿起相機拍照,他想為每一站所見的人、事、物留下見證,而這些照片就是。

  這種好奇是發自內心的,甚至可以說,那怕就是這里的冬天,都是好奇的。

  不過,他這樣的舉動,難免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也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人們的警惕,很快,就有穿著深藍色制服的警察在群眾的提醒下,朝他走了過來,就在兩名警察走到他身前,正要開口說話的時候,身邊突然有人冒出來。

  “哎呀,你在這啊。”

  張必成一邊用英語和王英武說著話,一邊拿著工作證對走過來的警察說道:

  “民警同志,我是省化工廳的,這位是來支援咱們國家建設的外國專家,我們一起出來參觀,剛才暫時分開了一下。”

  那兩名警察一聽是支援建設的外國專家,原本警惕的表情放松了下來,熱情道:

  “原來是外賓啊,歡迎你來到金陵。”

  等到警察離開后,張必成才對王英武說道:

  “你怎么自己跑出來了啊,也不找個人跟著,萬一要是出事了,誰能擔待的起啊。”

  王英武連忙解釋道:

  “我,我這不是一個人覺得無聊嘛,想出來逛逛。”

  “想逛逛?就你這身?”

  張必成看著他,打量了兩眼,然后說道:

  “走,我帶你去個地方。”

  很快,他們就到了一家商店,說是商店,卻和普通的商店不同,既然掛著各種衣裳,還有各種各樣的家具。

  “這里是……”

  張必成指著衣架上的衣服說道:

  “哪,先在這里挑件衣裳。”

  看著衣架上的二手衣服,王英武滿臉疑惑的看著對方:

  “什么?在這里?我們不應該去百貨公司嗎?”

  “百貨公司?你有布票嗎?”

  “布票?布票是什么?”

  “說了你也不懂,那邊買衣服要連票帶錢,在這只要有錢就行,這是專門經營二手貨物買賣的地方。”

  張必成瞧著身邊的這位,說道:

  “就你這身打扮,完全沒有勞動人民的風采,一出去就跟個探照燈一樣,得換,哪,這件深藍色的衣裳不錯,還是夾棉的,還有這件棉大衣,也不懶……”

  很快,張必成就給他挑了一身,看起來干凈利索的,差不多八九成新的衣裳,價格也便宜的很,在付錢買衣裳時,王英武意外的看到玻璃柜里擺著幾個手鐲,晶瑩剔透的綠,像水一般。

  “這是翡翠手鐲?”

  “對,都是別人寄賣的,你喜歡?”

  “想買幾個給媽媽、小妹她們,反正省不了要買點紀念品。”

  “這東西挺貴的。”

  張必成喊道:

  “同志,同志,這手鐲多少錢。同志,問一下……”

  正在嗑著瓜子聊著天的營業員,有些不太待見翻了個白眼,道:

  “最貴的那個六十多塊錢呢!那邊,那邊有玉的,十塊錢……”

  雖然被嗆了一句,可張必成倒也不怪,反而笑道:

  “是挺貴的,六十多塊呢。”

  “六十多塊錢?”

  瞧著手鐲,想到同學母親也有這樣的手鐲,好像價格遠遠比這個高吧。

  在心里略微盤算了一下,王英武便說道:

  “同志,這幾個手鐲我全都要了吧。”

  “什么?”

  原本正磕著瓜子聊著天的幾個營業員們愣住了,她們放下手下的瓜子,走過來,說道:

  “你確定全要?”

  “對,還有嗎?要是能湊成對就好了,”

  “湊成對?你還要啊……”

  營業員連忙喊道:

  “老王、老王,這邊有人想要這些翡翠手鐲,你那邊還有嗎?”

  很快一個戴著眼鏡的五十多歲模樣的老人走了過來,略微打量了一下,便說道:

  “同志,您一定是外國華僑吧。”

  那些營業員一聽,無不是好奇的看著這人。

  “呀,原來是外賓啊,難怪剛才一進來,就瞧著和普通人不一樣,同志,你是哪來?”

  他的回答讓老王的眼前猛然一亮,卻又說道:

  “同志,你是想買翡翠手鐲?”

  王英武這邊剛答應,那邊老王就說道:

  “我們一起到后面的辦公室,那里有幾副不錯的手鐲。”

  “想買幾副給家母和妹妹們做紀念品。”

  不等他拒絕,老王就把他往后面的辦公室里拉著。

  隨老王進了辦公室后,老王便從柜子里拿出幾副翡翠手鐲,還特意拿出一副玉手鐲介紹道:

  “這副和田料的手鐲,也是非常不錯的,要是先生想要給令慈的話,這個倒是蠻好的,而且價格也便宜的多,”

  介紹著手鐲時,老王不露聲色的詢問著他從那里來,在得知他出生在東寧,在長安工作后,老王透過玻璃窗見張必成正在和營業員聊天,便說道:

  “先生,我求您幫個忙。”

  什么?

  王英武顯然沒有料到會碰到這樣的事情,疑惑道:

  “幫忙?老先生,我能幫你什么?”

  “我兒子,”

  老先生說道:

  “他是四九年去的南洋大學留學,他學的機械……”

  老王在說著這些時,語氣顯得有些急切,目光中帶著濃濃的期望,那種對家人的思念是難以掩飾的,甚至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目中都閃動著淚光。

  這是再熟悉不過的,

  看著老王的這副模樣,王英武想到了父親,父親在提到老家的親人的時候,同樣也是這副模樣。

  目光中充滿了對親人的思念,還有渴望,渴望得到他們的音信。

  “你們之前沒有通過信嗎?”

  “哎,一開始的時候還有兩封信,后來,聯系就斷了,這不這么多年,一直沒有他們兄妹倆的消息,這么多年,一直想著他們兄妹兩個到底怎么樣了,我和老伴天天就靠著這個念叨,這不,聽說您是從那里過來的,就想托您打聽打聽,那怕是讓他們兄妹知道,我們仍然想著他們,就是死也甘心了……”

  老王看著面前的王英武,目中帶著淚水,語氣中充滿了懇求:

  “先生您是從那里過來的,所以想請你幫個忙,幫我給他們的一封信。要是你能幫忙的話……”

  不等老王把話說完,王英武就直截了當的說道:

  “先生,您只管把信給我,最好還有您的照片,您放心,等到了長安我肯定能夠聯系到他們的,南洋大學嘛,那里有學生聯誼會,應該很快就會有他們的消息。”

  聞言老王自然是感激到了極點,他連忙把那副和田玉的手鐲塞給王英武,想要用其表示感謝,但是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先生,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畢竟,我的父親他也非常想念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您瞧,雖然我到了這兒,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找他們,我能夠體諒您的,你放心,我一定會幫你找到他們的,……”

  “先生,您是說您有家人在這邊?”

  “是的,我父親是皖省潁州人,他也是那個時候過去的。”

  老王看著他,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您自己上門去找,他們肯定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這樣,您把地址給我,我請幾天假,坐火車過去,然后幫您找到他們,然后,再帶他們來這兒,在這兒見面比在老家見面更方便一些。

  也能省掉先生您的一些麻煩,”

  “這,這方便嗎?”

  王英武沒有想到,買一樣東西會碰到這樣的事情。

  “這有什么不方便的,您能幫我,我當然也能幫先生您了,我們是互相幫忙嘛。”

  老王笑呵呵的回答著,在得知對方姓王之后,老王便一拍腿說道:

  “這可巧了,咱們就算是認了門親戚這樣,我去上門認親的時候,也好和當地說。”

  有時候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巧合或者說機遇,在王英武從委托商店滿載而歸之后,老王就讓單位開了一封介紹信,直接坐火車去了皖北。

  從金陵到皖北,一路顛簸,先從金陵乘車去淮北,然后再轉車去潁州,等到下了火車已經過去了一天。就在老王馬不停蹄的想直接去目的地時卻碰到了一個問題。

  “什么?你說咱們這兒沒有這個地方,不是潁州王老人集嗎?”

  在汽車站的售票處,老王探著頭問道:

  “怎么會呢?信上寫的就是這個地址,”

  “沒有,說了咱們潁州沒有這個地方,”

  “怎么會?麻煩您再查查,”

  “說了沒有,就是沒有,下一位,”

  “您再查查信上說了是咱們穎州王老人集,麻煩同志你再看看,”

  就在老王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時候,附近有人說到:

  “同志,那地方是現在已經不是穎州了,劃到其他縣了。你做到渦陽的車,中間會路過那……”

  “謝謝你同志,謝謝你同志,”

  雖然知道了地方,但是因為每天只有一班汽車,所以要等到第二天,不過,老王并沒有坐在那等著。

  而是直接去了運輸公司,很快就在運輸公司找到了一輛下午去渦陽的卡車,花了5毛錢,就能搭上這班順風車去王老人集。

  老舊的美國卡車沿著顛簸的公路行駛了差不多將近一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這是一個破舊的過路鄉鎮。鎮子上大都是簡陋的土坯房,只有鎮子中心有一些磚瓦房,那些磚瓦房大都是屬于供銷社。

  穿著一身呢子中山裝的老王剛下車不久,就被人當成從縣里來的干部,很快就有本地的干部詢問他的來意。

  在得知他是從金陵來這里尋親的干部時,立即受到了熱情的招待,并且主動幫忙去尋人。

  “謝謝,謝謝張同志您的幫忙。”

  “瞧你,老王同志你實在是太客氣了,我們都是革命同志嘛,互相幫忙而已,而且家鄉也歡迎像你們這樣是在外地的同志,歡迎你們常回來看看,你不知道,家鄉這些年變化大,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按老王的說法,他是父親那一輩就離開這里,人老思鄉,想回來看看還有沒有什么親人。

  因為有地址,很快就找到了他的親戚。坐著公社的馬拉大車,去村子里的路上,老王一直在尋思著如何向對方解釋自己的身份,不過他并不擔心,畢竟他的口袋里有王全福的照片。

  當天傍晚的時候,老王終于到了村子里,在村干部的指引下,來到了王全福的家,還是那幾間簡陋的土坯房,不過與他描述的不同的是,院子里沒有那棵大槐樹,于是他就問道:

  “王書記,這院子里怎么沒有大槐樹呀?我記得我爹說過,當年院子里是有槐樹的,”

  “不是早些年的時候,砍了嘛。你瞧這不就種上了嗎?”

  王書記一邊說一邊隔著籬笆墻,喊到:

  “三嫂子,三嫂子,你瞧瞧你家里來貴客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