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啟德機場。
攥著登機牌,王英武站在舷梯前猶豫了半秒。
飛機是英國制造的VC10客機,這款遠程四引擎客機,是英國維克斯公司研制,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非洲硬件設施較差的短跑道,且該機使用了低壓輪胎,也是為了適應那些未經硬化的低等級跑道。所以這款飛機極其適合在大國使用。
也正因如此,從八年前引進這款式客機后,從首批10架VC10標準型,在隨后的八年間,先后引進包括超級VC10在內的多達36架飛機,而這款并不比C707遜色的飛機,便成為了其專飛國際航線的擔當飛機。
機身上,那面鮮艷的旗幟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穿著一身呢絨大衣的王英武整了整領帶,然后邁進了機艙。
機艙內的景象讓他怔住了。三位空乘筆直地站在艙門兩側,藏青色的制服像軍裝般挺括,金線繡制的飛翼漢字胸徽。她們穿著的是并不是裙子,而是藍色的褲子,黑色皮鞋擦得锃亮,與SEA航空公司的空乘那種漂亮的顯身材的制服形成鮮明對比。
“同志,請往這邊走。”
一位圓臉空乘用略帶口音的英語語指引他。王英武注意到她胸前別著像章,在彎腰幫他放行李時,像章上正好對著他的眼睛。
飛機起飛后,王英武偷偷觀察著這些空乘。她們走路時背挺得筆直,倒水的動作卻意外地輕柔。當餐車推到他面前時,那位圓臉空乘微笑著問:
“同志,喝茶還是喝酒?”
“你們……的酒都是本國產的嗎?”
王英武用英語問道。
之所以用英語,是因為在集團調查人員的提醒,他們提醒他,說英語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因為他們對外國人非常警惕,一個會說漢語的外國人,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所以為了接下來的計劃,王英武和同事們一樣,都選擇說英語,這倒讓港島那邊中資公司派來的接待人員有些奇怪,畢竟,眾所周知,SEA是華語地區。
不過,也就是好奇而已。
“當然都是國產的。”
空乘極其自豪的說道:
“而且我們的茅臺酒最好了!”
她從餐車下層取出一個小巧的白瓷瓶,介紹道:
“就是這個酒,美國總統訪華時喝的就是這個。”
瓶身上的紅飄帶商標讓王英武感覺有些好奇,但當他接過杯子抿了一口,灼熱的液體立刻像火線般從喉嚨燒到胃里。
“咳咳……”
他強忍著沒噴出來,臉漲得通紅。見狀空乘忍俊不禁,又給他添了杯橙汁:
“第一次喝要慢些。”
確實,慢點喝的話,味道確實不錯,不過很快,烈酒的后勁很快襲來。
王英武迷迷糊糊看見舷窗外云海翻騰,恍惚間那些云朵變化了起來,好像被茅臺酒染成了紅色。他最后的意識是空乘幫他調低椅背的輕微響動。
“同志,金陵到了。”
王英武猛地驚醒,發現身上不知道什么時候蓋著條毛毯,顯然是空乘為他蓋上的,這些人的服務可真細心。
窗外,揚子江像條銀色的緞帶鋪展在初春的大地上。那位圓臉空乘正在幫他收起小桌板,他注意到她制服袖口磨出的毛邊,和指甲修剪得異常整齊的手指。
安全帶指示燈亮起時,廣播里傳來機長的聲音:
“地面溫度三攝氏度,請大家注意保暖……”
王英武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帶著一身酒氣,酒氣中甚至還帶著茅臺特有的醬香,飛向一個完全陌生的卻又無比熟悉的國度。
當飛機在大校場機場降落后,田鳴偉、王英武一行人,就拉著行李箱走出了的機艙,遠處的紫金山上還殘留著些許冬雪,在他們拉著行李箱好奇的張望時,港島派來的隨行接待人員引著他們前往海關,
海關工作人員都穿著清一色的軍裝,與接待人員不同的是,海關人員說著一口有些結巴的且生硬的英語,
海關人員看著他們的護照時,神情中略帶著疑惑,或許,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這些外國人,他們甚至特意看了一眼后方的人員,直到看到幾名洋鬼子之后,才確定,這些人確實是外國人。
在金陵機場入關后,化工部派來的接待人員已經和港島方面的人員完成了對接。很快,接待人員就走到此次考察領隊程悠然的面前,用英語歡迎道:
“您一定是程經理啊,歡迎您的到來。”
相比于海關,對方的英語非常流利。
在簡單的寒暄后,一行人就出了機場,坐上了對方安排的汽車,一行十二人,搭乘兩輛汽車,一輛轎車,,一輛大巴車。
經理和化工部陪同人員坐轎車,而王英武則坐大巴,大巴居然是SEA產的金龍大巴,其實在過去二十多年里,雙方看似沒有什么交流,但是生意從來沒少做過。
畢竟,賺錢嘛。你不賣,有的是人賣。就他們搭乘的VC10客機一樣,就是英國貨。
至于的轎車有點像是老款的大眾,可能是蘇聯產的拉達。
一路上,就像是進入一個神奇的國度的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在街道上,看到驢子拉著板車時,王英武都忍不住驚訝的用照相機拍下來,這是他第一次在現實中見到這種兩輪馬車。
很快,汽車就駛進了城區,街上的行人穿著厚實棉衣,藍色、灰色、綠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騎著自行車,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
感受著這種陌生且讓人好奇的環境,王英武的內心是激動的,終于,汽車停在了一間紅色磚石結構的三層酒店前,然后入住了接待方給他們安排的房間。
雖然房間的陣設顯得有些陣舊,但是此時,滿懷好奇心的他們,又那在意這些。
推開窗戶,看著窗外這片陌生的土地,王英武的神情中充滿了好奇,然后忍不住想到。
“或許,我可以出去看看……”
但是這個念頭在打開房門就打消了,因為在走廊里坐著一名陪同人員,他就那樣坐在走廊里。
“再等等吧,以后總會有機會的。”
就這樣,正月十七,他們一行人,抵達了金陵,第二天,他們就開始工作。
“……十年前,我們從你們那里引進了3000萬美元的化肥生產設備,現在那些設備仍然運行良好。”
聽著化工部的工程師張德云的介紹時,程悠然只是點了點頭,并沒有說太多,當年他們通過貸款易貨的方式,從SEA購買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化工、石油設備和部分專利,不過后來,其中價值1000萬美元化肥設備又向阿爾巴尼亞轉口。
“這也是我們決定向你們采購大型化肥生產設備的原因。”
張德云并沒有說還有一個深層原因,當年他們引進化肥生產設備時,也曾引進了相應的專利,而且也曾試圖對進口的化肥生產設備做逆向工程,一個個零件照抄,但是最終受限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取得成功。
不過那套生產設備的可靠耐用卻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決定引進設備時,化工部的專家們首先就選擇了SEA,在前往當地進行參觀考察后,他們更進一步相信這一選擇沒錯。
于是,這才有了現在這一項目的進行。
“30萬噸合成氨,這種大型設備對于基建的要求非常高,這次過來,我們的任務就是對當地的地質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現場勘查,以確定可以安裝這些設備,從而確保設備投產后的可以正常運轉。”
程悠然的話聲剛落,一旁的劉處長則說道:“請你們放心,在地質勘測上,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貴方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的,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我們可以提供相應的資料供你們審核。”
雖然這次項目是化工部的大項目,但是仍然涉及到保密等方面的問題,比如現場勘探,在劉處長看來,就是不可接受的,讓外國人在自己土地上勘測,這怎么可以。
雖然聽得懂劉處長的拒絕,但程悠然還是等到翻譯翻譯之后,才回答道:
“劉處長,你要明白,僅僅只是通過資料,是無法證實數據的準確性,我們需要進行現場測量,而且這也是合同約定的……我們向你們提供設備,并且提供從施工到建設,直到生產的全程技術指導,如果僅僅只是資料上的指導,我們又何必來到這里呢?我想,你們的領導肯定并不希望只得到紙面資料上的指導。”
聞言,那位劉處長沉默了一會,說道:
“這個問題……我需要請示上級才能決定。”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請示”就成了初步會談中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很多問題他們都無法做出決定,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請示,以至于在來到這里一周后,他們的工作仍然是在化工廳的辦公大樓里。
又一次,在會談陷入“請示”階段時,王英武走出會議室,來到走廊的盡頭,在那里摸出一包煙,點著后抽了起來,抽煙時,他仍然好奇的張望著遠處。
就在他看著窗外的街景時,有人循著煙味走了過來。
“嗯……沒錯,真的是華子啊,同志,弄一根嘗嘗。”
突然冒出來的人,讓王英武一愣,但是他還是掏出了煙,給了對方一根,點著后,那人狠狠的抽了一口,說道:
“還是得這煙,這味……對了,你一定是外貿部那邊派來的翻譯吧,這身呢絨大衣,看針腳就是就是進口貨,要論用的,還是得你們外貿部……”
這個看起來比只比他大幾歲的青年,完全是一副自來熟的模樣,隨后,他又自我介紹道:
“省化工廳,張必成,你是……”
“王英武,很高興認識你。”
王英武一開口,張必成就愣住了,他好奇的打量著面前的年青人,說道:
“你是……外國人!”
“這你都能聽出來?”
“能聽出來,能聽出來,味道不一樣……”
張必成一邊說,一邊打量著對方,接著,他又好奇的說道:
“你會說我們的話啊,那你們怎么說英語啊……哦,對了,你們都是外國人……你是華僑?”
隨后,他又像是肯定了什么似的說道:
“該不是你們老板為了做成這筆生意,特意用你們來和我們拉近關系吧……”
對話的猜測,讓王英武的心里一陣疑惑,似乎對方對SEA根本就不了解。
“或許吧。”
王英武點了點頭,然后和對方聊了起來,他們聊著聊著自然聊起了他的祖籍,一聽說他老家是皖省的,張必成一拍腿,說道:
“呀,我老家也是啊,我祖上皖南的,說起來,咱們可真有緣……”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就是這么簡單,在漫長的等待中,結識了新朋友的王英武,倒也不覺得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