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94章 進取號,新競賽

  5月2日。

  “進取號”航天飛機發射當天,萬戶角的天空湛藍如洗。

  成千上萬的觀眾聚集在觀測區,與往日不同的是,其中有不少還穿著星際艦隊的制服,而且這些星際迷中有很多是從國外過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世界各國的記者。

  這是第一次,一次普通的發射任務,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其實,它并不普通,因為它將改變世界。

  與此同時,在萬角的控制中心里,氣氛緊張得幾乎凝固。

  “10分鐘準備。”

  廣播里的倒計時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周康杰,這位控制中心的發射總指揮,此時,和過去一樣,他就是這個控制中心的元帥,無論任何人都聽從他的命令。

  工程師們死死盯著結構監測數據,而發射員的的手指懸在應急終止按鈕上方,他們則反復檢查著自動對接程序的最后參數。

  站在中央控制臺前,周康杰臉色凝重得像塊石頭。

  上一次,這么緊張,還是第一次登月的時候,他和往常一樣,在進入“5分鐘準備”的時候,點著一根香煙,然后就那樣默默的抽著。

  直到進入“30秒”的時候,他才用力的把煙蒂按進了煙灰缸里,然后戴上了耳機。

  “發射!”

  “主引擎啟動!“

  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進取號”下方的火箭噴吐出耀眼的尾焰,緩緩升上天空。控制室里,數十個屏幕上的數據如瀑布般滾動。

  “第一階段分離正常。”

  接下來就是各個觀測站傳來的信息。

  當航天飛機進入預定軌道時,指揮中心內立即響起一陣歡呼聲,發射成功了。

  不過,這只是發射任務,接下來還有地球軌道飛行任務,雖然只是繞著地球飛行一圈,但是他們仍然是緊張的。

  很快,第一階段任務完成。

  以歡呼聲中,控制中心的屏幕上顯現出了國際空間站的圖相,現是第二階段的任務了——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最關鍵的對接程序即將開始。

  “自動對接系統啟動。”

  指令員的聲音有些發抖,說道:

  “距離100米……50米……20……”

  周康杰的眼睛反射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汗水順著太陽穴滑落。

  不過,他仍然是鎮定的,從助理的手中接過一杯咖啡,然后,他喝了一口,一切正常。

  “10米……5米……開始對接!”

  一瞬間的寂靜后,伴隨著“對接成功”的聲音傳來,控制室里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對接成功的綠色標志在每塊屏幕上閃爍,空間站傳回的實時畫面顯示,航天飛機的貨艙與空間站完美對接,那些至關重要的桁架正等待著被機械臂取出。

  接下來自動機械臂將會從航天飛機中取出這些結構框架,然后在太空中組建出一座太空船塢。

  這是人類在太空中的第一個船塢,有了它的存在,人類才能夠在太空中組建航天器,能夠進一步進行深空探索,能夠大幅度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

  當然對于人類來說,只不過僅僅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其實也就是第一步而已。

  但僅僅只是如此,也足以讓人們為之而激動了。

  直到這時,周康樓梯終于露出了自發射以來的第一個笑容。

  他和過去的一樣,聲音平靜而略微嘶啞:

  “先生們,恭喜大家,我們又一次獲得了成功,我們剛剛開啟了太空運輸的新紀元。好了,我們可以開始新的任務了!”

  在觀測區,歡呼的人群中,一個戴著星際艦隊徽章的小男孩抬頭問父親:

  “爸爸,‘進取號’成功了嗎?”

  父親揉了揉孩子的頭發,望向浩瀚的天空,說道:

  “是的,孩子。它成功了,我們今天又一次書寫了歷史。”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在仰望星空,而這也正是這個世界人類不斷進步的根本原因。

  有人在仰望星空,因為他們知道星空代表著未來。

  就在‘進取號’發射取得成功的當天,在莫斯科,在星城。科羅廖夫就那樣坐在沙發上他的一只手握著沙發扶手,手指似乎在微微用力。

  “你看,他們取得了成功。又一次……”

  在說出這句話之后,科羅廖夫的語氣是沉重的,在過去的幾年之中,他感覺到肩膀上的壓力更大了,畢竟他所面對的競爭對手并不僅僅只有美國,還有sEA。

  無論是美國還是sEA都是非常強大的對手,前者擁有近乎無限的資源。

  而后者呢?

  他們在很多領域都是領先的,尤其是他們還擁有著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電子方面的技術優勢。

  “他們建立了人類的第一個月球基地。他們甚至很有可能發現了一種極具開采價值的月球礦物。”

  再提到月球礦物的時候,科羅廖夫的眉頭緊鎖著,他并不知道盧比揚卡廣場是如何得到這份情報的,雖然這份情報并不詳細,甚至也沒有指出那種月球礦物到底是有什么樣的價值。

  但是,直覺告訴他這是準確的。

  “航天飛機僅僅只是開始,他們這次運送了10t重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將會被用來組裝太空船塢。”

  科羅廖夫端起那個他從西伯利亞帶回來的鋁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又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太空船塢,往返是月球飛船的基地。米申,我敢說他們肯定是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所以要千方百計的降低月球發射成本。”

  其實在太空船塢的構想上,他們都想到了一起去了。對于一門心思想要探索火星的科羅廖夫來說,他很清楚是從地球上是不可能發射火星飛船的。

  所以在他的計劃之中,同樣也有建設大型空間站。并在空間站上組裝火星飛船的計劃。

  有時候科學就是這樣,總是相通的。而現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走到了它的前面。

  “是的,我也有這種直覺,但是,從目前來說,我們并不清楚他們到底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值得他們這么大動干戈。”

  想了一下,米申又補充道:

  “難道是氦3?他們想在可控核聚變上取得突破嗎?”

  “氦3?”

  科羅廖夫搖了搖頭說道。

  “這并不現實,氦3聚變難度也要大得多,需要更高的能量引發聚變。目前最簡單的做著都不是那么的順利,更別提這個了。”

  手握著茶杯,稍微想了一下,然后科羅廖夫繼續說道:

  “他們發現的礦物應該是一種可以投入實際使用的而且價值非常高的東西。

  否則,按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秉性來說,他們是不會把大量的資金應用在這些方面的。

  從太空船塢到往返式月球飛船?

  他們所進行的這一切并不僅僅只是為了在月球上修建一個更大的月球基地。

  畢竟我們都知道,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月球基地是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正是經濟價值。”

  這也正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最大的不同之處,它一直在尋求著所謂的“平衡”。

  也就是盡可能實現開支平衡。

  這簡直就是癡心妄想,畢竟,直到現在全世界進行的太空探索都是燒錢的。

  都是把數以億計的資金直接燒掉。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實現收支平衡,壓根兒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通信衛星,氣象衛星以及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上先后取得的成功,也為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但是,相比于他們的開支,這些回報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把大量的資金應用在月球探索上,這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也就是說他們肯定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

  米申的眉頭緊鎖,然后說道:

  “那么到底是什么會讓他們如此大動干戈,會把未來幾年的太空探索任務都集中到月球上呢?”

  聽著助手的問題,科羅廖夫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這正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米申看著總工程師,目光中略帶著一絲疑問。

  “理智告訴我,我應該選擇火星。我們都非常清楚,我們有機會成為第一個抵達火星,并且圍繞著火星進行飛行。”

  科羅廖夫喝了一口茶,然后他的語氣變得非常凝重。

  “這個人類第一將會為我們在克里姆林宮贏得前所未有的支持,畢竟他需要這一切!”

  科羅廖夫口中的他指的當然是克里姆林宮的主人了。

  對于克里姆林宮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能夠證明他們對美國遙遙領先的證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相比于月球,火星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現實告訴我——我們應該在月球上和他們進行同樣的工作,弄清楚他們到底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才會讓他們把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用在月球上,而不是其他的任務上。”

  可以說作為蘇聯航天事業的靈魂人物,科羅廖夫對于太空是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的,或者說他能夠分得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到月球上,是嗎?”

  總工程師的回答讓米申的眉頭一鎖,說道:

  “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火星任務。”

  不是很有可能,而是必定會影響到火星任務。

  面對下屬的提醒,科羅廖夫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我們總是要做一些工作的,畢竟,這正是我們從事這份工作的原因,我想其它人也會做好他們的工作的。”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