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83章 地堡男孩終結者

  只有少數人知道,在“進取號”航天飛機搭載著月球任務小姐發射升空的時候,李毅安就在現場。

  作為SEA太空計劃真正的推手,他始終都關注著太空計劃的實施,這次從地球到月球變革式的進步,他又怎么可能會錯過呢?

  不過,他并沒有公開出席,而是讓李奕軒代他去探望宇航員,在指揮中心里觀看發射,至于他本人,則是遠遠的觀看著這次劃時代的發射任務。

  從地球到月球!

  之前的月球任務不過都只是扔下了去一個獨木舟而已,而這一次,當“方舟號”出發的時候,才標志著人類向太空中扔出了一艘小舢板。

  從獨木舟到舢板的進步,也是巨大的一步。有了這一步之后,才有可能一步步的向著月球,向著火星,向著遙遠的深空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所以他的意義如何夸大都沒有問題,畢竟,這真正意義上代表著人家成為了太空種族,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是有了這個開始,距離未來真正的太空移民時代還會遙遠嗎?

  在“方舟號”開始前往月球之旅的時候,李毅安則結束了在萬戶角的行程,不過,他們并沒有直接返回長安,而是去了空軍凌云基地,它是SEA最大的空軍基地,不僅部署有大量先進戰斗機,包括H1轟炸機在內的多種機型也都有部署。

  在車隊距離基地還有一段距離時,空中就傳來一陣呼嘯聲,僅僅只是看其大型雙發機身,就能認得出來,它是“和平悍衛者”截擊機,作為世界唯二的雙三戰斗機,自從其服役以來,一直都是英國、加拿大等國悍衛領空,威懾蘇聯遠程轟炸機的尖兵。

  這款多國聯合研制的截擊機,不僅被英聯邦國家采購,甚至就連同美國空軍也采購了86架,并且將其部署在阿拉斯加以及格陵蘭。

  對于他們來說,無論是三倍音速的高速,還是其強大的攔截能力,都是其防空力量中最重要的一環。

  “或許,這就是無心插柳吧!”

  將目光從空中收回后,李毅安把目光投向基地,機場跑道附近可以看到一個個混凝土機堡,那些機堡大小不一,與很多國家的飛機露天停放不同,SEA空軍一直有使用加固機堡的傳統,這是出于備戰的需要。

  為此確定了加固機堡的標準,要求500磅級炸彈在機堡15米之內爆炸,機堡內的作戰飛機不受任何影響。一些重要作戰飛機甚至要承受1000磅甚至2000磅級炸彈的攻擊。而有些空軍基地修建的加固機堡,防護能力更是達到3000磅級別。

  可以說,基本上可以無視重磅炸彈的攻擊。

  在車隊進入基地后,并沒有去基地司令部,而是去了其中的一座機庫,加固機堡像波浪一般連綿,在汽車停下后,李毅安下車后,就先和基地指揮官簡單的聊了兩句,隨后他們就進入了一旁的機堡。

  一進入機堡,李毅安就看到了那架外形特殊的飛機——夜影!

  世界上唯一的隱身戰斗機,盡管它的第一次實戰是對印度反應堆的打擊中,但是直到現在,軍方都沒有承認過它的存在。

  事實上,在SE·AF的序列中,夜影戰斗機都是不存在,它就像是“幽靈”一樣,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它的存在。

  “閣下,這就是我們的夜影戰斗機,去年歲末正式定型,它采用兩臺GE的F404發動機,大型的武器艙攜帶比以往更多的彈藥,包括每個武器艙門內部的空對空導彈。使得有效載荷增加到5000公斤,另外,根據設計,其機翼下掛載硬點還可再增加3500公斤的外部彈藥。當然,在攜帶這些外部武器的同時,飛機的隱形性能將受到破壞。”

  聽著他的介紹,李毅安點了點頭,特意詢問道:

  “那么它可以攜帶鉆地炸彈嗎?”

  鉆地炸彈是SEA特有的一種裝備,為了摧毀他國的導彈發射井,十幾年前,軍方就搞了個“空射反硬目標武器“計劃。在激光制導炸彈發明之后,軍方就意識到,可以利用激光制導炸彈,摧毀導彈發射井。

  雖然普通的激光制導炸彈的威力無法摧毀導彈發射井以及加固地堡之類的防護目標后,但是可以研制新型鉆地炸彈。

  而對于鉆地炸彈,SEA并不陌生,不僅早期使用美制的T10炸彈,也就是大滿貫炸彈的美國型號,對其進行制導化改進,并在多次斬首行動中使用,而且南洋防務裝備公司的工程師們對其也不陌生,

  早在1943年,德國工程師為摧毀克里米亞的地下掩體,用鐵路炮管改裝出RochlingShell炸彈,這枚能穿透4米混凝土的“鐵棺材”,就是最早的鉆地炸彈。

  雖然制導化改造的大滿貫對土壤層的貫穿力為40米,對混凝土層的侵徹深度可達6米。

  但是它的精度并不足以滿足摧毀導彈發射井的需要,于是軍方就借鑒了二戰德國鉆地炸彈的經驗,設計了“地堡炸彈”,“地堡炸彈”的彈體設計采用了直接從退役的203毫米M110自行火炮上報廢的203mm口徑火炮炮管進行改裝。利用炮管鋼兼具韌性、剛度與強度的優勢。

  經過嚴謹的測試,該武器展現出了卓越的穿透力,能夠輕松穿透超過50米厚的土壤或至少5米厚的堅固混凝土目標。而在一次測試中,一枚試驗彈在穿透6.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后,仍保持著充足的動能,飛行了約800米才平穩落地。

  “……根據軍方的測試,它就是“導彈發射井殺手”,配合夜影戰斗機,它可以在戰爭期間,在敵人未曾覺察到的情況下,對其導彈發射井實施打擊,從而在開戰第一時間就摧毀其核打擊能力。”

  接著,鄭若川這位基地司令官,想了一下,又補充道:

  “唯一的問題是夜影的航程有限,且如果進行空中加油很容易暴露自身,再加上其不能進行海外部署,所以,它的使用受到了限制,目前,軍方正在設計航母載機型,以利用航空母艦對其進行前沿部署……”

  利用航空母艦進行前沿部署,現在SEA作為全世界唯二的超級航母擁有者,SE.Navy對航空母艦的使用,也越來越類似.Navy,主張使用航母進行前沿部署,雖然它僅僅只擁有兩艘超級航母,但是如果,可以部署幾架“夜影”,那么它的打擊能力也將是空前的。

  畢竟,它可以攜帶兩枚“地堡炸彈”,導彈發射井、加固機堡,哪怕就是那些地堡男孩,躲在地堡里也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航母每一次出海,都會受到高度關注,所以,軍方仍然擔心其會為外界發現,所以在航母上部署仍然存在著一些爭議。”

  由于這款戰斗機過于先進,也讓軍方的高層要求嚴格保密,它一直深藏不露,可以說的上是SEA的殺手锏,在這種情況下,又怎么可能輕易示人呢?

  “保密很重要,尤其是這樣的殺手锏,海外長期部署不現實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臨時部署。”

  李毅安想了一下,說道:

  “可以指定幾個小型的,不引人注意的基地,進行臨時部署,這個前置打擊還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采取先發制人的攻勢打擊。”

  先發制人的攻勢打擊!

  這正是SE·AF一直以來建軍目標,而且歷次戰爭之中,其也充分展現了這一能力,現在“夜影”的使用,會進一步加強這一能力。

  隱身戰斗機——基本上可以如入無人之境似的,對所有敵國實施打擊。

  聽著閣下的要求,鄭若川表示他們將會對此進行研究。

  “但是,閣下,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研制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接著鄭若川特別強調道:

  “它應該像是“夜影”一樣,是隱形的,航程超過一萬公里,可以通過空中加油,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實施打擊!”

  隱身戰略轟炸機!

  那也就是B2了!

  李毅安的腦海中下意識的浮現出那架飛翼型的試驗飛機,它特殊的外型賦予其優異的隱身性能。

  將視線投向遠處,看著停放于露天的H1轟炸機,雖然這款轟炸機經過多次改進,其性能并不遜色于B52轟炸機,且在使用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情況下,它應該說可以像B52一樣成為百年壽星。

  但壽星再耐用,還是比不上B2啊!

  對于美國來說,B2隱型轟炸機就是他們的殺手锏,也是每一次戰爭的先鋒。

  想到這,李毅安問道:

  “嗯,那么現在軍方有具體的方案了嗎?”

  “現在防務科技發展局正和相關企業進行相應的研究,軍方只是提供了一個基本要求,等到具體細節完善之后,就會上報官邸。”

  聽著鄭若川的回答,李毅安點了點頭,說道:

  “就像你剛才說的那樣,新一代轟炸機,必須要是隱形的,只有如此,它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充當殺手锏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呢?還需要考慮到成本問題,不能夠太貴。”

  之所以會強調成本,并不僅僅是因為SEA不像美國和蘇聯那樣,有龐大的資源用于武器的生產,而是因為——B2轟炸機,真的非常貴啊!

  它可以貴到什么地步?

  B2轟炸機當年造價高達24億美元一架,其價格甚至超過用同等質量的黃金打造了這架轟炸機!

  原本美軍計劃裝備一百多架,但是到最后哪怕是財大氣粗如美國,也就只裝備了21架,還有一架是原型機。

  而同期的尼米茲級航母的杜魯門號的造價也才48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用可以建造10艘尼米茲級航母的代價,建造21架轟炸機!要知道,直到21世紀初,在布什號下水之前,他也就只有9艘尼米茲級超級航母而已。

  但是這玩意兒多么牛掰?

  它能在你睡夢中就把核彈投進你家的臥室里頭,而且還能不被雷達發現安全返航。然后再大搖大擺的毫發無傷的離開。

  這也是為什么,美軍會不惜血本的原因。

  這樣血本,美國能負擔得起,SEA是負擔不起的。畢竟,它實在是太貴了!

  所以,SEA需要的應該是一款相對廉價的,性能與B2隱形轟炸機相類似的轟炸機,它可以小一點,航程近一點,但價格一定要便宜。

  嗯,基本上可以視為“青春版B2轟炸機”——也就是B21轟炸機了。相比于昂貴到匪夷所思的B2隱形轟炸機,這家伙便宜的簡直就是白菜價。可以直接上批量的那種。

  于是乎,在離開空軍基地的路上,李毅安非常難得的寫出了關于新一代隱形轟炸機的技術指標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型出“青春版B2轟炸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