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82章 月球部隊

  莫斯科。

  黑色的吉爾轎車緩緩駛過庫圖佐夫大街,車窗外夏日的陽光將導師像的銅質基座曬得發燙。科茲維列夫將軍松了松緊束的領口,克格勃早晨送來的情報檔案此刻正躺在他的公文包里,像一塊燒紅的烙鐵。

  “去設計局。”

  他對司機低聲道,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膝蓋。反光鏡里,第二輛吉爾的輪廓始終保持著精確的200米距離——那是他的警衛車,里面坐著兩個永遠面無表情的克格勃特工。

  轎車駛過莫斯科河大橋時,科茲維列夫將軍的思緒回到三天前的那個深夜。在國防部地下三層的保密會議室里,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的科爾涅夫上校播放了一段令人窒息的錄像:西方的F2以及F4戰機在電子戰飛機的幫助下,輕松突破2K12立方體防空網的模擬畫面,而蘇聯引以為傲的“立方體’導彈系統竟像瞎子般毫無反應。

  雖然只是模擬,但是這是事實。

  “科茲維列夫將軍同志,這已經是本月第四份預警報告。”

  科爾涅夫的聲音在黑暗中發顫,說道:

  “我們的電子對抗系統比北約落后至少五年。“

  車輪碾過一段顛簸的路面,將科茲維列夫將軍拉回現實。窗外閃過巨型宣傳畫,畫面上笑容燦爛的工人正高舉“超額完成生產計劃”的標語。

  而此刻他的公文包里,研究所的報告卻顯示:正在研制中的S300導彈的集成電路合格率不足60……成品率,一直都是蘇聯集成電路最大的問題。

  雖然現在蘇聯在電子技術沒有走歪路,可是那又怎么樣呢?

  集成電路技術落后西方永遠都是穩定的10年,而更要命的是成品率更低。

  真是的,為什么同樣的設備都生產不出同樣的產品?

  “到了。”司機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

  車停在“金剛石”設計局門口時,科茲維列夫將軍注意到停車場多了幾輛掛著東德牌照的伏爾加。門廳里,兩個穿便裝的東德專家正在激烈爭論,德語口音中不斷蹦出“相控陣雷達“和“數字信號處理“之類的詞匯。科茲維列夫將軍的副官低聲匯報:

  “東德同志帶來了天箭3型導彈的逆向分析資料,但……”

  “但什么?”

  “但需要我們用新型戰斗機交換。”

  科茲維列夫將軍的指節在門把手上攥得發白。陽光透過磨砂玻璃窗,在他肩章的金星上投下扭曲的光斑。這一刻他忽然想起過去衛國戰場,他當年在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在死亡的邊緣游走著。

  半個世紀過去,這場戰爭從未真正結束,只是戰場變成了實驗室和芯片工廠。

  東德那邊會獲得天箭3型導彈的資料并不出人意料,畢竟,他們早就把西德滲透成了篩子,在西德軍隊之中,就有東德的間諜。

  設計局走廊的盡頭,S300項目總設計師扎伊采夫正對著電話怒吼:

  “我說過需要的是性能更好的集成電路!不是你們那些生產那些的廢物!”看到科茲維列夫將軍進門,他猛地摔下聽筒,窗臺上的虎皮蘭盆栽被震得簌簌發抖。

  墻上的電子鐘顯示14:30,科茲維列夫將軍知道再過六小時,自己必須向烏斯季諾夫元帥提交對策報告。

  “集成電路又碰到問題了?”

  “是的,將軍,我們的集成電路落后他們至少一代,如果想要實現同樣的攔截導彈的目標,我們就需要性能更好的雷達,這就需要性能更優良集成電路,我的上帝……”

  隨后,扎伊采夫又連忙說道:

  “抱歉將軍,我不應該這么說的,我只是受到母親的影響……”

  “不用在意,我們都一樣,總會受到長輩的影響。”

  科茲維列夫將軍擺了擺手,說道:

  “我在意的并不是這個,我在意的我們什么時候,擁有不遜于天箭3型的防空導彈。”

  面對將軍的詢問,扎伊采夫想了一下說道:

  “我們正在通過新的組合方式,用低端的集成電路實現性能上的突破,從而獲得性能更優良的制導系統,這樣的話,它就可以實現對導彈的攔截,而與此同時,新型的雷達抗干擾能力更強……”

  當天下午,科茲維列夫將軍在見到烏斯季諾夫烏斯季諾夫元帥的時候,出人意料的是烏斯季諾夫元帥所關心的并不是防空導彈的問題,也不是雷達的問題,而是另一個問題。

  “謝爾蓋,你來的正好。”

  烏斯季諾夫元帥看著科茲維列夫將軍示意他坐下來,然后說道:

  “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解決它。”

  作為烏斯季諾夫元帥的親信,科茲維列夫將軍有些好奇的問道。

  “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什么?”

  “月球,現在我們在月球上碰到了一些麻煩。”

  烏斯季諾夫元帥拿出一份報告,然后說道:

  “你看我們都知道他們發射了他們的地月飛船,不僅可以向月球運送大量的物資,而且,他們還可以從月球將大量的礦物帶回地球。”

  科茲維列夫將軍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烏斯季諾夫元帥說的是什么,他同樣也觀看了那場直播。

  “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并不知道他們從月球上帶回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們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烏斯季諾夫元帥看著自己的心腹,他從辦公桌上的雪茄煙盒里拿出古巴的同志送給他的雪茄,遞給科茲維列夫將軍一根,然后他自己也點著了一根,接著他先抽了一口雪茄,然后說到:

  “這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大的問題,我們對于他們在月球上的發現是一無所知的,但是通過他們的行為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他們肯定在月球上發現了什么值得運回來的礦物。”

  接著烏斯季諾夫元帥又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

  “而且那種礦物應該是地球上非常罕見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

  “烏斯季諾夫元帥,你指的是氦3嗎?”

  作為主管軍工生產的國防部副部長,科茲維列夫將軍對于科技是有一定了解的。

  就他所知在月球上最具備現在開采價值的也就是氦3了。不過前提是需要解決可控核聚變技術。

  但是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實現這一技術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我們并不清楚。”

  烏斯季諾夫元帥搖了搖頭,然后說道。

  “就是因為我們對他我是一無所知的,所以,我們需要采取一些行動。”

  “采取一些行動?”

  科茲維列夫將軍看著烏斯季諾夫元帥說道。

  “可以知道是什么樣的行動嗎?”

  “這個行動并不復雜,就是我們趁著他們離開礦場的時候,把我們的人派到礦場上,獲取他們的礦物,然后運回地球進行相應的分析。”

  在烏斯季諾夫元帥用極其平淡的語氣說出這個行動的時候,科茲維列夫將軍的眉頭皺成了一團,然后他說道:

  “烏斯季諾夫元帥,我們都知道在月球上是有他們的潛規則的。我們互相不進入對方的領域。”

  “是的,你說的沒錯,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要獲得這方面的情報。”

  烏斯季諾夫元帥點了點頭,然后看著他說道。

  “而且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如實施這個任務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所以……”

  看著科茲維列夫將軍,烏斯季諾夫元帥說道:

  “我們需要把我們為月球準備的武器送上去。”

  烏斯季諾夫元帥口中指的武器是幾年前蘇聯軍工部門特意為月球準備的武器。

  隨著月球永久基地的設置,蘇聯軍方就考慮到未來他們很有可能會在月球和美國以及sEA發生沖突,所以他們就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研究太空單兵步槍。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普通的槍械是在太空的工作機制:首先其子彈發射不需要空氣——槍彈自帶氧化劑(底火和發射藥),無需依賴外界氧氣燃燒。

  而且真空無阻力:子彈飛出后不會因空氣阻力減速,理論上可無限飛行直到撞上物體。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后坐力問題——牛頓第三定律依然適用,開槍會導致身體反向漂移,在月球的低重力下可能失控旋轉,所以普通武器是需借助艙壁或安全帶穩定。

  于是蘇聯科學家直接排除了普通步槍的方案,而這個時候,美國的Gyrojet火箭式手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當傳統的槍彈不同的是Gyrojet的彈藥是內含固體推進劑的火箭式彈丸,因此所有的壓力都由“彈頭”承受,而不是槍本身。

  由于發射原理與普通槍彈不一樣,因此Gyrojet手槍射擊時沒有強烈的音爆,射擊時的槍聲聽起來就好像把一瓶啤酒強烈搖晃后再撬開酒蓋的聲音,而且幾乎沒有后座力。

  雖然它在地球上使用有一定的問題,可它簡直就是為太空量身定做的武器,于是蘇聯專家就借鑒了其原理,設計制造了“太空卡賓槍”。

  這種太空卡賓槍幾乎沒有后坐力,就算用鼻子頂住槍托來發射,也不會撞到流鼻血。

  但是根據根據十年前,蘇聯與美國、SEA簽署的《關于各國探索及利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的條約》規定——月球及其他天體必須絕對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于該領域建立軍事基地、設施、工事或進行任何武器試驗,軍事演習等。

  所以,這種步槍研制成功后,并沒有被送上月球,也沒有送到空間站,只是做為一種技術儲備。

  但是現在,考慮到任務的特殊情況,讓烏斯季諾夫元帥決定把武器送上月球。

  “元帥,這恐怕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烏斯季諾夫搖了搖頭,說道:

  “現在顧忌不了那么多了,我們必須要弄清楚他們在月球上發現在了什么東西,也許,他們的發現是改變人類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弄明白這一點。”

  聽著烏斯季諾夫元帥的決定,科茲維列夫將軍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元帥,如果他們確實發現了一種極其重要的且有可能改變人類的礦物,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科茲維列夫將軍的問題,讓元帥陷入了沉默,他默默的抽著雪茄,并沒有回答對方這個問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