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9章 群雄并起

第199章群雄并起  過去的十年是pc互聯網發展的十年。

  千禧年初,網易、搜狐、新浪、盛大趁勢而起成為了當時的豪強,一覽眾山小。

  浪淘盡,過去數年百度、騰訊、阿里各自在搜索、社交、電商領域憑借各種原因和手段打敗各自的強敵,諸如谷歌、微軟和盛大、易貝,新王登基。

  上個月,互聯網實驗室的一份《互聯網研究調查報告中提到,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其各自領域位居互聯網壟斷企業前三名,bat名聲響徹華夏互聯網。

  百度收購團123后,又收購斥資1億2千萬美元收購人人網旗下的糯米網,憑借團123的bu加成,躋身團購網站第一梯隊,攪動o2o市場風云。

  而后憑借自身近乎壟斷性的市場占有率疊加強大競價排名,攫取海量現金流,市值在bat排名第一。

  騰訊則憑借全民級社交軟件qq和游戲業務的出色發揮,穩居bat中第二名。

  阿里憑借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力壓京東、當當、拍拍網等一眾電商,一家獨大,但跟上面兩家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

  三月初福布斯發布的全球富豪榜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墨西哥億萬富翁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再次登頂,且其領先優勢有所擴大;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億萬富翁“股神”沃倫·巴菲特分列第二、三位。

  而國內富豪榜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以94億美元的身家成為華夏內地首富,三一集團的梁穩跟和娃哈哈的宗慶厚則分別以80億美元和59億美元排名第二、三位。

  小馬哥則以50億美元身價首次擠進前十,排名第八,而他上面就是許裁縫。

  而老馬呢?排名三十開外,身價只有16億美元。

  從掌門人的身價也能看出三者之間的差距。

  bat每家都有強大的護城河和壁壘,每一家都是經過各自所在領域無數商場搏殺中走到最后的勝利者。

不是說最近幾年bat就沒有出現挑戰者,京東之于淘寶、360搜索之于,過往好戲輪番上演,但從未動搖其根本,只能以挑戰者的姿態發展著  但騰訊的qq自從獨占鰲頭卻無人敢輕攖其鋒,一是社交關系沉默成本太大、二是騰訊的鏡像加微創新的策略響應非常迅速,不是沒有出現挑戰者,早期icq墳頭草都三丈高了,后來的msn也成為手下敗將。

  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說說而已。

  憑借qq的龐大市場,即便按照傳統pc產品思維打造出來手機qq,經過幾年的發展依舊拿下移動社交市場的三分之二份額穩坐頭把交椅,數年間坐看云淡風輕,即便飛信背靠移動,也只能把頭低下做人。

  去年移動社交領域手機qq、飛信、msn三強格局基本已經牢不可破,形成大眾包括許多互聯網企業的固有認知。

  但去年底,出現的微信成為一名無畏勇者,高舉寶劍想要屠鵝。

  企鵝也不甘示弱,連夜生出一窩小企鵝,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卻都被微信穩穩壓過一頭。

  經過短短幾個月的發展,其他廠商發現這個名叫“微信”勇者無論經驗升級,還是裝備強化的速度有些過于快了,竟讓他們看到了一些屠鵝成功的可能性。

  千億美金的市場,誰不覬覦,說實話,他們的心,動了。

  早在年初各家就類微信應用已經進入研發階段,經過數月的籌備,各家產品已經處于臨門一腳的狀態。

  上個月,當彼岸科技公布微信用戶數突破五千萬大關,月活用戶四千萬。

  彼岸科技被專業投資機構估值3億美金。

  微信的快速崛起,讓許多大廠看到了原本社交之王,原來也不是不可撼動。

  既如此,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馬,亂世已現,屠鵝勇士為什么不能是我呢?

  網易、新浪、搜狐、盛大這幾家昔日稍有沒落的豪強表示,它們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午時已到,它們選擇了出手.

  2011年4月14日,新浪率先登場亮相。

  新浪ceo曹國偉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略顯興奮地透露,新浪今天會推出新的社交媒體產品——微米!

  “我們推出新的社交媒體產品,專注于群組、興趣小組,與微博形成互補。這款產品能聊天、訂閱新聞、發送圖片。”

  “請問曹總為什么要叫微米?是因為最近小米和微聊微信比較火,所以取其長而用之么?”

  “微博就不火么?現在萬事皆可微,而米嘛,米粒之光也能綻放光芒,以小博大,所以就取名微米,我再次強調跟什么小米微信之類的沒關系!”

  “那么您對微米有信心抗衡騰訊的微聊和彼岸的微信么?”

  “那個我提醒下,現在一說微博,大家第一個想到是誰呢?那么我相信微米也會成為新浪下一個核心業務!”

  與此同時,理想國際大廈新浪公司大大小小會議室全部人滿為患。

  每間會議室內,團隊領導都在公布著同一件事。

  “說個事,微米今天上線了,每個人除了日常工作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邀請新人安裝并注冊微米,這個任務跟績效獎金掛鉤。

  從現在開始到月底,每人保底邀請一百個新人,大家可以先從親戚朋友同學熟人關系下手效率會更高些,沒達標扣績效!

  無論技術還是非技術崗,指標都是一樣的!

  后續在公司只允許用咱們微米,除了之前的禁用qq,這次還加上微信、微聊和msn,無論電腦端還是手機端,一律禁止使用,第一次發現警告,第二次扣工資,第三次開除。

  好了,大家應該聽明白了吧,散會!”

  各部門領導口口相傳下達著最新指示,并且不由分說安排下去。

新浪員工們紛紛往外走去,許多人開始議論紛紛,發泄心中不滿  “瑪德,老子就是個寫代碼的還得干銷售的活?起碼長點工資意思意思也行啊,完不成還倒扣!”

  “哎,自從老沉陳彤在新浪昵稱走了,這新來的除了攤派還會干啥,拉人頭手段這么熟練,說不定以前搞過傳銷我感覺心浪藥丸”

  “我聽說新來的這位以前好像在安利干過。”“安利啊,我說怎么這套路這么熟悉呢。”

  “你看吧,等到月底一統計,公司幾千號人,肯定會有一堆拍馬屁的弄個幾百上千個用戶。”

  “應用剛上線就幾十,上百萬新增用戶,不一分一毫,坐擁近百萬用戶,老查曹國偉肯定滿意。那個提出微米拉新活動的負責人肯定賺的盆滿缽滿,賺的都是大家求爺爺告奶奶弄來的用戶。”

  “不有消息傳阿里要收購咱們么?估計上面想把微米搞起來造勢,好為談判增加籌碼.”

  “這個月一百,希望下個月別兩百就行。”

  “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那能咋整.”

  “瑪德等回去就在職言上給新浪改成差評”

  “噓領導來了,干活干活.”

  這相似一幕發生在新浪的各個角落。

  該說不說,這種拉人頭模式和新浪微博自身的資源推廣,效果見效非常明顯。

  僅過了短短幾天,微米用戶數就突破百萬。

不過隨著微米的出現,許多互聯網大廠的移動通信軟件紛紛出爐  自從新浪上線了類微信應用“微米”,一周后,網易與電信聯合發布的“易信”,依靠后者龐大的用戶群,在正式發布24小時內,用戶數量突破100萬。

  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推出“旺信”。

  旺信不僅是移動端產品,更是一個針對個人用戶的新一代友好互動溝通軟件。它把人們的社交、生活和消費等不同的應用場景鏈接起來。

  依托于整個阿里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過億的手機淘寶和旺信用戶之間的互動需求,打造出新的無線應用場景。

  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表示,將會為這款產品儲備足夠多的技術和市場資源。

  他坦言,“旺信”最初是希望做賣家買家朋友的一個關系圈,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微信的成功案例在前。

  阿里巴巴希望“旺信”能“跳出電商、擁抱接下來的移動互聯時代”。

  旺信已經不再拘泥于阿里巴巴原有的電商思維,而是全力向社交化方面轉移,會把社交和電商更巧妙地結合起來!

  恰巧同一天,作為曾經御三家之一的搜狐,雖遲但到發布了“狐友”app。

  這個月,在媒體的造勢下,華夏移動通訊軟件領域,從之前的三國大戰騰訊、彼岸、移動演變成了群雄爭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