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46章 上市前夜

第646章上市前夜  早在去年末,在線下達成200個小米之家的里程碑成就之際,雷軍在總部會議室召開了一場小米高管會議,會議內容有且只有一個:小米要不要上市!

  當時會議中并不是所有創始人都同意上市。

  其中負責智能家居業務的王川就表示,“小米不缺錢,沒有一定上市的緊迫性,而成為上市公司后,資本市場的短期主義會腐蝕我們的長期戰略。”

  其實王川的顧慮并非沒有道理,引起在座其他幾位高管的擔憂,畢竟一些企業上市后,確實會因為顧及每季度財報是否亮眼而用一些短期行為來運營企業,從而對企業的長期戰略部署產生不好的影響,這對于想小米一直以來專注長期利益,跟時間做朋友的風格是相違背的。

  待其他幾位小米高管發言后,作為二當家陳默在電話中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上市是一把雙刃劍,但我們要怎么來看這個問題,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但眼下正是小米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躍升期。我們需要資本市場的助力來開拓海外市場,此時上市當是時!”

  陳默之所以力薦上市,是因為他記憶中小米上市時間是18年中,那段時間恰逢國際關系緊張導致股市低迷,雖然最終順利上市,但上市當天股價就破發,隨后一度跌到每股8元左右。

  而現在國際關系還算平穩,所以這也是他口中的正當其時。

  作為掌舵者的雷軍在總結時展現出戰略眼光,“默總說的不錯,上市固然有它的缺點。

  雖然上市會帶來挑戰,但只要保持戰略定力,這些風險都可控。更重要的是,上市將推動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讓小米在組織架構、品牌戰略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下面投票表決.”

  最終雷軍和王川投了棄權票,其余全票通過,秉承多數通過原則,小米準備上市的決定最終獲得通過。

  在會后的閑聊,大多小米創始人樸素地認為,對于一些長期在小米工作的員工來說,五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他們的辛苦付出應該得到回報,這也是小米鎖定優秀人才、保持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大關鍵。

  隨后不久小米將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

  到了現在,兩人經過一夜商討,于6月9日兵分兩路。

  分別前,當聽到雷軍想借他的大飛機,陳默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只是來了句,“就咱倆這關系,費用啥的就算了,記得還回來的時候洗個機順便把油加滿”

  幾個小時后,雷軍帶人乘坐灣流私人飛機直飛紐約進行路演,旗下高管團兵分三路奔赴各地,小米全球路演正式拉開帷幕。

  而陳默這邊則是把本職工作先搞定,搶出一周的時間,來參加6月底小米的上市儀式。

  6月12日,陳默以彼岸集團董事長的身份發布全員公開信《關于幾項人事任命的通知,正式宣布周受資、戴文淵、李建超、吳旦等核心高管的職務調整。

  信中不僅詳細闡述了每位高管的過往貢獻,更明確了他們在新崗位上的戰略定位與未來使命。

  同日,彼岸集團通過官方渠道對外公布這一系列人事變動,引發媒體廣泛解讀。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素有“彼岸財神爺”之稱的周受資出任彼岸國際ceo,全面執掌海外業務。

  陳默在接受采訪時高度評價:“周受資兼具科技與金融領域的深厚積淀,他的全球化視野將助力彼岸在關鍵市場實現突破。”

  市場普遍認為,周受資的最新任命被科技媒體視為彼岸接下來在海外市場擴張的關鍵布局,其金融背景與國際化履歷為彼岸海外市場商業化提供了顯著助力,這一任命釋放出彼岸加速國際化的強烈信號。

  而且與小米即將上市,形成一明一暗、一軟一硬雙重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的高管團隊呈現出鮮明的年輕化趨勢——周受資與戴文淵同為83年生人,吳旦年近28歲,是彼岸集團最年輕高管。

  這些人平均年齡僅30歲,而42歲的李建超履新,則被外界視為彼岸管理層新老交替的重要一步,而上面還有62年的張長發、67年的陳彤、69年的張小龍,接下來.

  一時間,外界甚至開始猜測彼岸的60后元老們是否面臨“退場”。

  面對流言,陳默在微博上干脆回應:

  “在彼岸,只看能力,不看年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