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爭鋒:激辯 背景音樂漸弱,小撒登臺介紹規則,
“接下來的辯論將分為三輪:
第一輪,開篇立論;第二輪,雙方攻辯交鋒;第三輪,自由辯論,最后評委評分。
下面是正方‘營銷更重要’,有請守護者戰隊的隊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總陳述己方觀點.”
馬云聞言起身,撣了下衣角,繞過桌子,緩步走到舞臺中央。
他不急于說話,先是環視一周,沖評委團微微點頭示意了一下。
隨后“歘”地一聲,甩開不知道從哪搞來的折扇,扇面上“風清揚”三個大字印在山水畫面上異常醒目。
仿佛是不屑,老馬沒有看向自己的對手,而是望著鏡頭,緩緩開口:
“諸位!長江黃河奔流幾千年,靠的是河道嗎?不!靠的是勢能!
營銷是什么?是給產品插上夢想的翅膀!
換做以前,我可能會說產品重要,但現在是什么時代?是移動互聯的時代。
諾基亞從幾層樓摔得粉身碎骨拼起來還能接著用,產品質量夠好吧?可現在誰還記得?
小米憑什么去年一年就賣超過1億臺手機?
雷總敢說跟開發布會跟營銷沒關系么?而且更上一層樓把饑餓營銷玩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網上有個詞怎么說的來著?”老馬故意留個氣口。
“耍猴的.”小馬哥適時補上一句。
另一邊,陳默低聲暗罵:“你特么”作勢欲暴起,被旁邊眼疾手快的雷軍給按住了,后者沖陳默微微搖頭。
臺上,演了一出雙簧的老馬故作恍然,扇子在手里這么一磕:
“啊對,至此,營銷的藝術已成,雷總也是互聯網雜耍界創始人了如此對手卻選擇產品更重要,豈不惹人恥笑?
如果小米沒有營銷?現在還存不存在都未可知。
綜上,如今各行各業的競爭激烈,市場已經極度飽和,產品同質化也非常嚴重;
五八門的同類產品,讓消費者的選擇性變得很多,更不會去主動搜尋某企業的產品,光做好產品已經很難保證業務的和盈利,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先拋個磚,陳總.請吧!”
老馬出招試探點到即止,唰,扇面一收,扇尖直指某人,頓了兩秒,看著屏幕上83的率,暗暗點頭,這一局優勢在我。
旋即轉身,在掌聲中向自己的座位踱步而回,主打一個閑庭信步,游刃有余,讓人觀之宗師風范。
待小撒介紹完,陳默緩緩深吸一口氣,沖旁邊的雷軍說道:“軍哥,你稍微往后稍一稍.”
雷軍雖然頭上掛滿了問號,但還是下意識地往旁邊挪了下身子,拉開了一個身位的距離。
下一刻,他就看到陳默不見絲毫蓄勢,只是微微單手一撐,兩條大長腿順著慣性這么率性一甩,就.橫空躍過面前這張臺子,幾個大步就到了舞臺中央。
動作,干凈利落;
形象,瀟灑帥氣。
引起現場觀眾一陣驚呼,隨后掌聲如潮。
哎,年輕真好!
草,這逼裝的!
雷軍和劉強東對視一眼,碰到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老弟,均有些無奈。
舞臺中央,陳默微微一笑:
“各位觀眾,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大家好,我是彼岸陳默。
其實我這個人不是很擅長營銷,對做產品還是有點心得的”
話音未落全場哄笑,彈幕橫飛,陳默僅僅開場一句話,顛覆者戰隊率瞬間漲了5個點,可見人氣之高。
“那個在開始前啊,我想了解下兩個概念,什么是產品?何為營銷!
剛才我用手機百度搜了下,結果發現點進去的是.”
全場響起會心的笑聲,導播很懂事地給到李彥洪面部表情的特寫,笑容略顯僵硬。
“當然了,百度肯定是很好用的,我在第三條找到了相關的概念,大概意思是:
產品是價值的載體,是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營銷是價值的傳遞,是用戶認知的塑造,是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橋梁。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產品的本質是滿足顧客的需求,營銷的本質是增長用戶對產品的需求。
產品是根基,只有好的產品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高品質體驗,最終建立消費者的忠誠度,提升企業的口碑,讓企業走向一個良性經營的循環。
這是彼岸、小米和京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未來貫穿始終的事情。
我方認為‘一流的品質,三流的營銷’的企業要遠強于‘三流產品一流營銷’的企業。
消費者可能被忽悠一次,但絕不會被忽悠第二次,呃當然或許碰到百度的競價排名還真有可能。
從營銷角度講產品,產品是前提和基礎,宣傳是促進消費者與產品的接觸。
1是產品,0是營銷,出色的營銷是多個0,可沒有1,所有的0毫無意義。
只談營銷不談產品都是耍流氓,營銷是渣男情話,產品才是過日子的真心。
剛才馬總既然指名道姓拿小米舉例,只談發布會,只談營銷未免太過于片面,你怎么不提在當時市面動輒4、5千元檔位同價位小米x1手機僅售1999元?怎么不談小米和京東只換不修的售后?
那這一回我就拿tb來說事吧,這個平臺其實本身就是一個產品,沒有消費者來購買你們商品,你吃啥?沒有消費者購買你們商品,你喝啥?
吃喝都沒有了,你還.嗶嗶踏馬拿個扇子臭美啥?”
如此典言典語,令全場爆笑,老馬手里的扇子一時間是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大屏幕中顛覆者戰隊率再次暴漲10個點。
“正是因為有了廣大消費者信賴你的產品,才能有你今天在這里跟我站在一起辯論,而你卻無視產品只談營銷。
這就像一家公司先推出一個概念性的半成品,本身品質咋樣先不談,錢找媒體吹牛逼的本事是牛逼的,通過內測造成供不應求的火爆現象,當心營銷不成反受其累。
可能大家也聽出來了,不錯,我說的就是對方戰隊某個隊員前兩天推出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