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彼岸的水,有點深 7月,小米股價一路逆跌飆升,從開盤19元跌到13元,再到現在的28元,一個“√”型走勢,讓整個市場為之沸騰。
散戶們高呼“買小米等于撿錢”,卻不知靠情緒炒股永遠賺不到錢,當所有人都知道這里能賺錢的時候,往往已經來到最危險的時候.
那些資本大鱷有各自信息渠道能讓他們保持提前吃肉喝湯,至于韭菜割一茬漲一茬,股風吹又生,根本割不盡。
就像龍生龍鳳生鳳,牛馬只能去耕種,各領域皆如此,比如學閥,醫閥 如果撿垃圾都有彼岸制,那牛馬連撿垃圾都是奢望。
正當所有人都狂熱地涌入股市。
小米宣布原本定于月底的發布會推遲到9月,這給小米股價踩了一腳剎車。
許多財經媒體分析小米這一決策背后是深思熟慮:
既要觀察友商動向,謀定而后動;
也因當前市場利好已近飽和,無需錦上添。
消息一出,小米股價當天盤后收跌4,
這一天許多股民又開始天臺,為小米站崗.
當小米股價讓投資者們幾家歡喜幾家愁時,36氪編輯部的記者們卻陷入了一場比股票套牢更煎熬的困境——他們被自己親手種下的“10萬贊之約”反噬了。
編輯部里彌漫著令人窒息的沉默。
總編盯著后臺不斷跳動的數據,嘴角泛起一絲苦笑。
那篇承諾“破10萬贊就揭秘神秘商業帝國”的爆款文章,如今點贊數已突破30萬大關。
評論區里,“蹲后續”、“求更新”的留言像潮水般涌來,每刷新一次頁面就新增數十條。
這些熱切的期待,此刻卻化作懸在眾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此前報道小米時,他們曾與小米官方密切對接,在獲得授權后,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平臺獲取數據進行分析。
但這次聯系彼岸科技時,對方沒說同意也沒說拒絕,卻給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答復:“以公開資料為準。”
當時編輯們并未深究這句話的弦外之音。
結果回來就發現同樣一招用在小米身上好使,往彼岸身上套,發現失靈了。
此時經過調查他們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在天眼查和企查查上搜索彼岸科技,只能查到餓了么、打的出行這些眾所周知的企業,以及一些零星披露的獨角獸公司,海外數據更是近乎空白。
這與他們認知中那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相去甚遠——論整體商業版圖甚至不及小米的一半。
36氪總編看著以現有資料東拼西湊弄出來的彼岸科技文章,喃喃,“這連萬億都不到,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彼岸這么大一個集團怎么可能才這么點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突然他好像想通了什么,立馬命令下面的人,“給我去查下天眼查和企查查這兩家背后融資情況”
幾個小時后。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早在年初,彼岸科技就斥資5億元完成了對這兩家平臺的收購。
就這樣一個整合工商注冊、司法訴訟、知識產權等關鍵數據,覆蓋全國企業全維度信用信息的平臺浮出水面。
這就好比讓兒子調查老子,又不是坑爹的二代,自然查不出任何端倪。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小編突發奇想:“上篇文章我們也沒點名道姓,國內不上市的巨頭又不止彼岸一家.”這個提議瞬間打開了大家的思路。
經他這么一提醒,眾人恍然,格局瞬間打開 轉戰調查hw的結果令人振奮:4g基站全球第一、光傳輸設備全球第二、業務覆蓋170多個國家每一項遙遙領先的成績都讓編輯們熱血沸騰。
一個新的萬億級商業帝國逐漸浮出水面。
三天后,36氪如約更新,卻讓讀者大跌眼鏡。
這篇題為《看深圳小廠如何重構全球通信產業權力版圖的報道,雖然保持了專業水準,卻與讀者期待相去甚遠。
文中描繪了華夏一家巨無霸科技企業的發展史,以及截止目前所取得的卓越成績。
而這次人們發現文章最后再也沒有求贊換更新的內容了,這讓許多人感到很是遺憾。
下方的評論區炸開了鍋:
“hw啊.我以為是彼岸呢.白期待這么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