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9章 薄弱處

  藍圖克艦隊的動向立刻引起了李青松的注意。

  短短兩年多時間而已,龐大的藍圖克艦隊去而復返。不僅如此,兵力還比上一次更強!

  這一次,他察覺到敵方艦隊似乎是朝著木星方向來的,于是立刻做出布置,向木星囤積重兵。

  但最終敵方艦隊進入星系之后,卻并未向木星發起進攻,反而停留在數億公里之外,派遣出了大量小股艦隊,不斷同時對每一顆大行星展開騷擾。

  李青松漸漸的明白了過來。

  “這是在試探我每一顆行星防守力量的虛實啊……”

  一段時間的試探后,敵方的主力艦隊忽然間開啟了全力以赴的加速,向著土星沖了過去,很顯然已經選定了土星作為主攻目標。

  敵方主力艦隊的機動速度極快。而面對如此之快的機動速度,李青松根本來不及從其余星球調集兵力!

  但是……

  沒關系。

  李青松根本沒有在任何一顆星球囤駐重兵。

  或者說,李青松在每一顆星球上都囤駐了重兵。

  李青松囤駐的力量,便是那些隱藏在倉庫或者星海之中的大量戰艦,以及沉睡在冬眠基地的克隆體們。

  一旦接到李青松的喚醒命令,每一顆大行星都可以瞬間恢復到等同于李青松全力以赴之時的戰力!

  李青松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轉移意識鏈接,將放在其余星球的意識鏈接轉移到土星這里而已。

  緊張的戰備之后,猛烈的戰斗再一次爆發。

  于是哈里爾再度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明明六號行星這里是放手最薄弱,兵力最少的,為什么這里也會有高達16萬艘戰艦駐守?”

  怎么可能如此?這段時間,對手的主要兵力明明仍舊駐守在七號行星,并沒有調離的啊。

  難道是虛張聲勢?

  哈里爾嘗試著派出艦隊進攻了一下,觀察了一下戰場局勢后,立刻便否定了這個猜想。

  那可是實打實的十幾萬艘精銳戰艦,絕對不是虛張聲勢!

  這一下,哈里爾犯了難。

  真要把三十萬艘戰艦全部壓上,打一場全面戰爭?

  可是對手萬一再從其余地方調集兵力,且仍舊保持著那種難以想象的后勤補給能力,自己雖然有三倍于上次的兵力,就真的能拿下勝利?

  或者說,能以較小代價拿下勝利?

  一場慘勝,同樣是不可接受的。

  或許只是一次巧合吧。

  哈里爾和參謀們反復討論,最終決定了下一步的戰略。

  再換一顆星球試試!

  這一次,艦隊隨機選擇了三號行星,那顆有著厚重大氣層,有著完整生態圈的星球。

  但對手出動的兵力仍舊是16萬艘戰艦!

  哈里爾不信邪,再換了一顆星球,還是16萬!

  “這怎么可能?”

  哈里爾額頭鱗片上漸漸滲出了冷汗:“八顆大行星,每顆都是16萬?加起來一共128萬艘戰艦的總兵力?

  再加上如此龐大、先進的無人作戰系統,加上如此強大的后勤補給能力,我們,我們拿什么打?”

  己方的技術和性能優勢,已經被這更多的數量和更強大的智能AI完全抹平。

  如果是這樣的話,己方最好趁早逃離。

  “不過,16萬,16萬……為什么每顆星球都是16萬?真有如此龐大的兵力,對手為什么還這么小心翼翼的防守?”

  哈里爾同樣小心翼翼的再度展開了試探。

  這一次,他不是對一顆星球展開試探,而是同時對兩顆星球展開試探!

  結果,一顆星球出動的戰艦數量變成了九萬,另一顆則是七萬。

  加起來還是16萬!

  “我要和元首通話。”

  打開通訊設備,哈里爾凝重道:“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我懷疑,對手其實并不是每一顆星球都囤駐了16萬艘戰艦的兵力,而是,同一時刻,整個太陽系范圍,對手最多只能出動16萬艘戰艦的兵力。

  這或許是人類文明有所奇遇,獲取到了某種超越我們想象的遠程操控技術的緣故。

  無論哪顆星球的戰艦,其實都是固定的這些戰士在操縱,但因為戰士人數有限,所以最多只能操縱16萬艘!

  如果不是這樣,那這個文明也太奇怪了一些,無法解釋!”

  這種可能性雖然看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浩瀚宇宙,什么奇怪的事情出現不了?

  來自哈里爾的信息,以及這段時間獲取到的情報立刻匯聚到了海維元首這里,又經過眾多科學顧問團隊和智囊團隊的分析,最終,人們認為這確實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的話……這個人類文明的價值,就要比之前更高了。”

  海維元首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之前我們只打算將其俘獲,讓他們為我們的星際遷徙工作做物資儲備而已。

  但沒有想到,一個技術落后的文明,竟然可能擁有如此先進的科技造物。

  如果能將這種造物奪取過來,我們文明的延續希望又會增加許多啊……

  哈里爾將軍認為,既然對方極有可能擁有這種技術,那么,我方嘗試取巧,嘗試尋找兵力薄弱處展開進攻的方案便完全失效。

  同時,分兵策略也將完全失效。

  因為對手只要先造好戰艦提前放置在對應方位,待到戰時直接控制即可,根本不存在兵力薄弱處。

  分兵,同時進攻多顆星球,除了仍舊要面對固定的16萬艘戰艦之外,還要多面對數倍于一顆星球的無人戰斗力量。

  最穩妥的方式,仍舊是集中優勢兵力,在只面對一份無人戰斗力量的情況下,強行突破,占領一顆大行星,獲取到充足的資源補給,以圖后續。

  基于‘有人戰斗力量不存在薄弱處’的現實,我們能利用的,便只有無人戰斗力量的薄弱處。

  哈里爾將軍建議發起一次全面攻勢,全面測試對手在每一顆大行星處的無人戰斗力量的強弱——注意,只是測試,而不是真正嘗試占領,雖然戰爭烈度也會很高。

  等我們真正找到了對手在無人戰斗力量方面的薄弱點,再集中優勢兵力,不惜任何代價將其拿下。

  我認為,這個方案可行。”

  文明高層們對視一眼,俱都緩緩表示了贊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