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4章 分離式核爆發動機

  要讓星際導彈具備足夠高的機動性和加速度,依靠化學燃料很顯然是做不到的。

  唯一可行的方案是,把二次加壓推進器安裝到導彈里面去,讓它來推動導彈前進。

  可是一枚星際導彈,最大的不過五六噸的樣子,最小的不過幾百KG。將二次加壓推進器安裝到如此之小的箭體里面,幾乎不可能做到。

  在之前做到了將二次加壓推進器小型化到足以安裝到水星級飛船后,李青松仍舊在孜孜不倦的進行著關于它的小型化研究。

  這段時間之中,李青松確實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再度優化了它的性能,縮小了它的質量和體積,但是距離裝到一枚導彈里面還是差得遠。

  或許伴隨著自己的技術進步,在未來可能做到這一點,但很顯然,短期內絕無可能做到。

  “那就不做了!換一種方式!”

  李青松咬了咬牙,決定冒一冒險。

  他打算采取一種全新的推進器構造。

  分離式核爆推進器!

  核裂變電站和發動機,采取的都是可控的核裂變方式,讓它在受控的方式下,以一種較為緩和的方式釋放能量。

  不可控的核裂變便是核爆了,也即原子彈那種方式。

  現在,李青松打算在兩者之間做一個折中。

  控制鈾235或者钚239裂變速率的一個關鍵要點,是中子慢化劑。

  控制了中子,便能控制核裂變的速率。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把達到了臨界質量的武器級的鈾或者钚放置到導彈發動機之中,用大量中子慢化劑來減緩它們的裂變速度。

  但這樣做,最多只能減緩,而無法令裂變反應徹底停下。也即,一旦開始裂變,它就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快,一直到最終的,以原子彈的形式轟然爆炸。

  不過就算只是減緩也已經足夠。

  正好,李青松也不打算做什么二次加壓過程,直接就以對應的工質作為冷卻劑,在將核裂變反應堆能量帶走,為其散熱的同時,將自身直接加壓到普通化學燃燒遠遠達不到的壓力和溫度,再直接從噴射口噴射出去。

  李青松構思之中的這種導彈甚至連戰斗部都不需要。

  因為它的發動機本身就是一枚核彈,只不過是被削弱了裂變速度的核彈,一部分的裂變能量被拿走,用于加速自身了而已。

  等到它到達了加速末期,工質耗完,中子減速劑也耗完,它便只能像是一顆核彈那樣爆炸。

  既然是這種構造,那么平常時候,這種導彈發動機內很顯然是不能存放裂變燃料的,要在發射的時候再臨時補充燃料。

  這便是所謂的分離式構造。

  再加上其最終必然以一次猛烈的核爆作為結尾,加起來,便是李青松構想之中的,分離式核爆發動機!

  這種星際導彈以前從來沒有人構想過。李青松認為,就算是具備比自己更先進技術的外星文明,應該同樣不會有這種導彈。

  原因很簡單,它是自己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因為過于急切的戰略需求而開發出來的一種臨時應急產物。

  更先進的文明應該會有更先進的技術,不必像是自己這樣使用這種缺陷多多的構造。

  此刻,遵循李青松的構思,第一枚采取了分離式核爆發動機為動力的星際導彈便出現在了李青松面前,然后被帶到了太空里。

  這玩意兒一個弄不好就會變成原子彈,可不敢在地面進行實驗。

  這枚星際導彈的外形整體上看起來像是一顆半球,和傳統的導彈模樣絲毫不沾邊。

  不過太空中又沒有空氣,無需做空氣動力學優化,造什么模樣都無所謂,只要便于推動即可。

  達到了臨界質量,但被分成三份的鈾235被機器人取出,小心翼翼的安裝到了發動機里。

  之后,實驗設備立刻撤離。

  從遠方看著它,李青松開始了倒計時。

  他知道,雖然有中子減速劑充斥,但中子數量仍舊在發動機之中慢慢提升。很快,它就將開始加速了。

  倒計時五十秒之后,果然,這顆半球的底部噴射口之中噴射出了藍色的火焰。

  一開始時候火焰還比較微弱,僅能推動著它慢慢前進。但伴隨著裂變反應速度的進一步提升,釋放的能量越來越龐大,那火焰便由藍色轉為了赤白色,且噴射的愈發猛烈。

  半球形導彈的速度越來越快,猛烈提升,不到一分鐘時間而已,其加速度便暴增到了10米每平方秒,且還在迅速提升之中!

  這時候,就算是李青松希望它慢一點,或者停止加速,都做不到了。

  因為鏈式反應已經開啟,李青松也沒有辦法讓它停下。

  李青松最多只能做到改變一下噴射方向,略微改變一下它的軌道而已。

  這枚半球形導彈就這樣在太空中飛行了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足足飛行了10多萬公里的距離,然后,在速度達到最高峰的時候,鏈式反應的速率終于徹底失去了控制,幾乎所有的裂變燃料都在大量中子的撞擊之下參與到了裂變反應之中,龐大的能量在一瞬間之中釋放出來,轟然炸裂,化作了一團巨大的火球。

  這時候,它的速度甚至高達每秒鐘80公里!

  已經遠遠超過了李青松當初制定的每秒鐘40公里的底線!

  “這玩意兒好是好,就是有幾個缺點。”

  李青松嘆了口氣:“一,一旦開啟加速沒法停止。

  二,一枚導彈就得消耗寶貴的20KG以上的裂變燃料。

  三,初始速度較慢,需要一段時間的加速才能到達足夠的速度,而這段時間是最危險的,容易被摧毀。

  四,這玩意有點太危險了,要是在還沒發射出去的時候就炸了,那樂子就大了啊……”

  一枚原子彈近距離爆炸,連地球級戰艦都頂不住,立刻就會被汽化。

  不過……

  想了想自己的戰爭體系,在“遠距離、大威力”武器的生態位上,李青松實在找不到可替代的武器,便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了這種武器。

  “大不了我好好迭代優化一下,盡可能的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罷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