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2章 春種秋收

  此刻,李青松在牛郎星系之中建設的那無數座工廠絕大多數已經沒了用處,早已經停產,即將面臨被銷毀的命運。

  但也有一部分工廠不僅沒有停產,反而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到了生產之中。

  此時此刻,李青松生產的東西僅有兩種而已。

  一,氫彈。二,被動探測裝置。

  沒錯,在這臨走之前,李青松要生產出許許多多的氫彈出來。

  一億顆,兩億顆?不,是一百億顆,甚至兩百億顆!

  生產那么多氫彈做什么用?

  當然是要隱蔽安裝到牛郎星系那數量多到幾乎無窮無盡的小行星里!

  李青松會在牛郎星系的各個部位,隨機挑選一些小行星,使用切割打洞設備在它們上面打出一個洞來,把氫彈埋進去,再將其復原,只讓極為隱蔽的被動探測裝置留出一點在外。

  這被動探測裝置將不會主動釋放任何信號,不會釋放雷達波,也不會釋放可見光。

  它們只是在同位素電池的支持下,靜靜的觀察著周邊的空間。

  一旦察覺到非李青松艦隊的飛船靠近,立刻就會向起爆裝置發送信號,引爆氫彈。

  而氫彈,不管對于第二級別的電弱文明,還是第三級別的強核文明來說,都是威力最強的武器。

  李青松無需知曉強核文明的技術細節,就能做出這一判斷。

  原因很簡單,原子彈和氫彈的能量爆發基于對強核力的運用。這已經是基礎物理理論在現有科技程度范疇內所規定的威力最大的能量釋放方式。

  單論威力,就算是強核文明,都不太可能,或者可以說幾乎不可能有比這威力更大的。

  到時候,那個智械天災一定會很驚喜吧?不知道你們的能量護罩能不能擋住氫彈爆炸的熱量和輻射?

  暢想著未來智械天災到達牛郎星系之后的場景——李青松判斷,他們幾乎可以確定一定能找到牛郎星系來——李青松心中滿是期待。

  在克隆體們的命令之下,神工AI的直接操縱之下,那些工廠運轉的愈發繁忙。

  通常氫彈的聚變燃料會使用氘和氚。但氚氣的半衰期太短,僅有十幾年而已,不利于長期儲存。于是,李青松采用了另一種聚變模式,只使用氘氣作為燃料。

  如此一來,這些氫彈爆炸將會進行氘氘聚變,存放時間大幅增加。

  為了促使氘氣進行聚變,還需要制造一些小型的原子彈。

  因為唯有原子彈爆炸,才能制造足夠的溫度和壓強,令氘氣進行聚變。

  而為了引爆這個小型原子彈,還得要有一些化學高爆炸藥。原因同樣是唯有化學高爆炸藥,才能營造出原子彈爆炸所需要的溫度和壓力。

  于是,氫彈爆炸便遵循這樣的過程:常規化學高爆炸藥引爆原子彈,原子彈爆炸再引爆氫彈,氫彈最終釋放出熱能和輻射以及沖擊波,造成最終的殺傷。

  于是,對應這些原材料的金屬外殼鑄造廠、化工廠、鈾濃縮工廠、總裝廠等等工廠便繁忙運轉著,將一顆顆的氫彈生產了出來。

  它們隨即便通過太空電梯來到太空,乘坐著一艘艘飛船,如同春天的種子一般,播撒到了牛郎星系這一肥沃廣袤的田野之中。

  到了“秋天”,相信它們會綻放出許多鮮艷花朵的。

  這一項工作只用了李青松僅僅幾個月時間而已。

  此刻,龐大的艦隊已經完成了集結。站在舷窗之前,遙望著浩瀚的牛郎星系,李青松知道,此時這里已經變成了一片雷場。

  除自己之外,無論是哪支艦隊到來,都會在這里收獲到許多驚喜。

  除了布置“地雷”之外,按照太陽系之中的慣例,李青松在某些星球的隱蔽角落、遠離黃道面的浩瀚深空之中,同樣也留下了一些自動運行的基地,留下了一些處于冬眠狀態的克隆體,等待著來自外部的信號,然后自動喚醒,并與李青松的意識再度連接起來。

  一切工作都已經完成。

  既然如此,該走了。

  短短不足百年時間而已,自己便要被迫離開這個充滿了希望的星系,前往更為浩瀚幽深的宇宙之中,去追尋那一線生機。

  此刻,李青松曾經涉足過的每一顆星球上,都有著大當量的氫彈在接連爆炸。

  將所有屬于李青松的工廠與基地炸到灰飛煙滅的同時,還釋放出了無比艷麗的花朵,像是在為李青松舉行一場絢麗的歡送煙花秀。

  在這眾多絢爛花朵的歡送之下,總計六支艦隊同時啟動,分別向著六個不同的方向開始加速。

  這一走,就是長達千年的太空航行,千年的星海漂流。

  但這千年的航行,李青松知道,恐怕仍舊不足以逃脫那個智械天災的追捕。

  甚至于未來到底能否逃脫,還得看未來的局勢變化,此刻的李青松也沒有足夠的把握。

  一切只是盡力去做而已。

  李青松知道,在地球的國家時代,耗費千年光陰去執行一次逃亡是很難以理解的事情,更不要說這一次逃亡還不是全部,而極有可能僅僅是一個完整逃亡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畢竟那時候的人們壽命實在太短,甚至不足百年。

  但對于已經真正踏入星空的自己來說——哪怕自己沒有意識轉移,永生不朽的能力,而僅僅只是一名普通的較高級別電弱文明生命個體,恐怕都不會對此感到驚訝。

  高度發達的生物科技,加上成熟的冬眠技術,哪怕萬年光陰,對于一名普通人來說也不是無法跨越。

  區區千年時間的逃亡而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莫莫蘭斯等藍圖人同樣對此習以為常。

  但李青松心中仍舊有些感慨。

  “千年光陰啊……整個人類文明誕生一共才多少年。”

  在李青松的操縱之下,在玉皇AI的統籌管理,在各個分行業AI的直接控制之下,主艦隊的所有飛船同步開啟了加速。

  一萬艘巨型空天母艦、數萬艘重型運輸船、數萬艘滾筒型居住飛船、數千艘奇形怪狀的大型科考船,等等等等,一同以0.06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向著遠離牛郎星的方向飛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