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關于今天的交易

  關于東契奇和戴維斯的交易:

  我中午小說寫了一小段,就是開頭奧拉朱旺自傳的部分。

  我是準備寫完這一段,下午要帶孩子去看電影,看完吃完回來接著把比賽寫完。2

  因為奧拉朱旺從休斯頓交易到熱火,如果真實發生,在當時著實是一筆大交易了。

  熱火和大夢也是本賽季著重要寫的球隊,萊利的計劃終于一步步要實現了。1

  結果剛把這段寫完,刷了下消息,就看到戴維斯和東契奇互換的新聞。1

  雖然這兩年我已經不看NBA常規賽,只看少量季后賽,但NBA新聞還是習慣性會刷一刷。1

  畢竟寫籃球小說,還是要對NBA有一定的敏感度,不能完全不感興趣,即便現在的聯盟多少有些無聊。

  不過這個消息真的過于突然,以至于我先看了下日期,今天是不是4月1號愚人節。1

  在確定不是愚人節后,我相信大多數人的感覺一樣,認定這是個假新聞,開玩笑呢,這倆人怎么可能換的起來?

  接著看到新聞,說Shams的號被盜了,我想果然,假的,這個太不可思議了,但又很希望是真的,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嘛。

  很快,確切的消息傳來,Shams沒有被盜號,交易是真的。

  當時腦子里第一個想法,湖人和獨行俠兩個球隊都瘋了。8

  這個交易真的是NBA歷史上最為匪夷所思的季中交易。

  我在自己的腦海檢索庫里搜了一遍,真的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交易。

  馬布里和基德互換?這倆很厲害,但咖位其實夠不上,而且這個交易屬于各取所需。2

  大部分涉及超級球星的交易,都是某一方出超級球星,另一方出未來潛力股+選秀權。

  而且一般都是球星生涯中后期了,需要換隊沖冠軍才這么做。1

  東契奇是被當做第二個諾維斯基去看待,有諾維斯基的先例在,大家都覺得東契奇會終老獨行俠。

  就算不終老,起碼也會打個十幾年,到需要重建的時候,再互相道別,友好離開。

  這是聯盟比較常見的戲碼,總之大家覺得東契奇就像字母、約基奇那樣,屬于除非球星自己不樂意,否則球隊絕對不會交易的球員。

  但獨行俠就是交易了,沒有任何鋪墊,沒有任何流言,就水靈靈的出現在眾人眼前,體現了命運的無常和凡事皆有可能。

  更多消息還沒出來之前,當時我簡單分析了一下雙方的交易心理。

  首先是湖人,湖人本賽季的狀態不錯,西部前五,并且剛剛擊敗了尼克斯,士氣很好。

  按理說他們應該全力補強球隊,趁著老詹還有狀態,沖擊一下季后賽二輪甚至西決。

  但換來東契奇,且不說東契奇傷病缺席,詹姆斯和東契奇在球風理論上也是完全不搭的。24

  不過仔細一想,湖人明顯是著眼于未來了。1

  我當時就想,這個交易肯定不是湖人提的,湖人自己都不認為獨行俠會答應。

  肯定是獨行俠提出,湖人一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且不管當下陣容如何了,果斷拿下東契奇再說。

  后面可以慢慢從長計議,因為東契奇才25歲,未來還是光明的。

  湖人這兩年的選秀水平可以看出來,擺爛他們是選不出東契奇這樣的核心,況且這也需要運氣。

  一不小心又是爛了十年八年,湖人這種歷史輝煌的球隊等不起,現在機會就這么從天而降了。3

  面對這種機遇,湖人是要果斷抓住的,至于當下的計劃,球員的想法,都只能往后稍稍。

  至于獨行俠為什么要給湖人這樣的機會,在我沒看后續報道時,猜測獨行俠應該是想賭一把總冠軍,并且去年季中交易的成功給了管理層信心。24

不是為了奪冠吧 濃眉玻璃人屬性 歐文沒那實力 這倆組一起 奪不了冠  從后面披露的報道看,大致如此,當然內幕消息到底如何,我沒有細看。

  總之,獨行俠決定贏在當下,雖然他們當下情況不怎么樣,有點像22年的太陽。

  太陽換了新老板后,21年輸掉總決賽讓管理層有些急功近利,后面推動了杜蘭特、比爾的交易。

  目前看來,太陽的交易是失敗的,杜蘭特沒有起到提升太陽的作用,比爾的定位也很尷尬。

  太陽三巨頭從頭到尾沒有發生好的反應,現在太陽又面臨新的拆隊傳言。

  而獨行俠的自信首先來自去年的交易,加福德、華盛頓確實有畫龍點睛的感覺。

  其次,就是交易得到戴維斯,從紙面上看,陣容合理性更好,比太陽的外線三個不防守、功能重疊的球員要強。

  從歷史上的交易看,從交易中得到頂級內線的球隊,確實一飛沖天的幾率更高,更大。

  比如04年活塞得到拉希德,08湖人得到加索爾,凱爾特人得到加內特,熱火得到奧尼爾等休賽期交易也是如此。

  加上獨行俠似乎對東契奇的自律、體重等沒有信心,于是就做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交易。3

  所以仔細分析一下,這個交易還是有內在邏輯的,即便這種邏輯和大部分球迷的邏輯不同。1

  一方面說明球迷看到的,和真實發生的,往往存在信息差,內幕消息往往一般人看不到。

  另一方面說明,當下NBA管理層在某些運作邏輯上,和早些年,00、10、15年代已經很不一樣了。1

  現在的NBA,巨星依舊稀缺,依舊很重要,但總體感覺沒有之前那么重要了,角色球員權重在增加。4

  新一代管理層在治理球隊的風格、思路上也開始有變化,我個人起了個名字叫“新團隊主義。”

  和曾經的“老團隊主義”,“巨星主義”相區分開來,既不像老團隊主義那樣,搞人人平等,也不像巨星主義那樣,巨星之外人人草芥。

  新團隊主義應該是管理層將自己至于更高的位置,通過數據分析,薪資管理、戰術挖掘等方方面面控制、治理球隊。

  球隊從很早期的學院派教練威權管理,到80、90年代開始雞湯教練人情世故、哄巨星的管理,到如今更加的職業化、專業化。

  其實從19年猛龍交易得到倫納德奪冠,到雄鹿、掘金靠選秀奪冠,再到24年凱爾特人通過管理層一步步添磚加瓦奪冠,NBA的新管理層時代早就到了。1

  這個時代,巨星依舊是巨星,拿的錢比以前更多了,享受的待遇更好了,甚至打球都變得更輕松了。

  但相應的,他們的個性、自由,可能都在不斷削減,他們和那些角色球員一樣,都在無可避免的被數據化、棋子化,沒有誰可以成為例外。1

  這可能不僅僅是NBA的現象和特征,而是整個時代所賦予的,無法逃避的洪流。8

  ps:隨便聊聊,想到什么說什么,沒有任何理論、數據依據,純憑個人感覺,大家隨便看看。1

  ps2:獨行俠的交易邏輯應該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覺得西部除了雷霆,其他對手都沒有威脅。而雷霆正好被他們克,所以交易濃眉,說不定依舊能沖出西部。而東契奇去年在總決賽表現比較災難,今年再受傷缺席,沒有顯著進步肯定更不行,干脆送走了。12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