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現場錄史

  隨機推薦:

  一個國家文貴武賤的壞處,在異族人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

  腰桿子直不起來,明明腰已經彎得那么低了,別人還是挑毛病。

  趙孝騫不喜歡用卑躬屈膝換來的表面和睦,他對別人的態度通常是等價等量溝通。

  你對我什么態度,我就對你什么態度,這樣大家都公平。

  如果你態度很差,趙孝騫的態度只會更惡劣。

  總之一句話:我特么給你臉了?

  遼使仍騎在馬上,表情很驚愕,他似乎沒想到大宋的官員里竟然有人敢硬剛他。

  所以,大宋對遼國的態度有變化了?他們哪來的底氣?

  趙孝騫強硬的態度明顯超出了遼使的認知,以至于遼使半晌沒反應過來,傻愣愣地騎在馬上,不言也不動。

  趙孝騫卻不耐煩了:“你到底下不下馬?要不要我親自請你下來?”

  “你既然是使臣,基本的外交禮儀總該知道吧?入我大宋國都,竟還如此趾高氣揚,你們遼國國主知道嗎?”

  旁邊的錢仲深一腦門的冷汗,震驚地看著趙孝騫。

  咱大宋現在已如此支棱了嗎?為何我這個禮部侍郎絲毫不知?

  澶淵之盟后,大宋近百年來對遼人只能忍氣吞聲,兩國間達成了協議,那就是大宋每年送出歲幣,而遼國則不再襲擾搶掠大宋邊境,或者說,盡量不襲擾。

  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宋人從最初的倍感屈辱,到如今舉國上下似乎已經習慣了兩國間的這種相處模式,這是一種可怕的潛移默化。

  而民族的脊梁,也在這種和平的表象下,不知不覺越彎越低,漸漸直不起來了。

  所以錢仲深看到趙孝騫如此強硬的態度,一時間竟倍感震驚,然后一臉惶恐忐忑地望向遼使,生怕遼使生氣。

  但趙孝騫可不慣著遼使,大宋彎不彎腰他管不著,但他沒有彎腰的習慣。

  遼使騎在馬上,氣得渾身發抖,眼神愈發冰冷地盯著趙孝騫。

  “正使是吧?我若不下馬,爾當如何?”

  趙孝騫冷笑:“兩國來使,我當然打不得殺不得,但是……”

  語聲一頓,趙孝騫突然轉身朝一眾大宋官員道:“你們中間可有史官在列?”

  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官員遲疑著站了出來,揖禮道:“下官黃楨,翰林院館閣校勘,職司錄史。”

  趙孝騫點頭,道:“馬上執筆,今日便在這城門外現場記史,大宋紹圣元年八月,遼使入朝,進城倨傲,目無余子,面對大宋迎候正副使竟不通禮儀,拒不下馬回禮,坐實遼人北戎蠻夷粗鄙之名。”

  “大宋迎遼正使趙孝騫拒遼使入都,并快馬飛報遼國國主,請易換遼使入朝,此事,記于大宋史冊,封存于宮室,傳之宋遼后世百代,以供后人評說。”

  黃楨呆怔片刻,抬頭迎上趙孝騫冰冷的目光,頓時一個激靈,立馬扭頭喝道:“來人,取紙筆來!”

  迎候遼使的一眾大宋官員頓時嘩然,錢仲深額頭的冷汗刷刷地往外冒,眼神漸漸驚恐,直至麻木。

  官家任楚王世子為正使,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任命了一個活閻王?

  今日此刻,事情若是處理不好,怕是宋遼要開戰呀。

  相比大宋官員的嘩然,遼使卻面無人色,黝黑的臉色白皙了不少,眼皮不停地猛跳。

  好好好!這么玩是吧?屁大點事兒,竟記錄入史冊,讓遼國成為被后世恥笑千年萬年的反面教材。

  而此事不僅是錄入史冊,宋人還要驅逐他,并且向遼國皇帝稟報他的無禮舉動,請求更換使臣。

  這簡直是殺人誅心。

  遼國皇帝是什么反應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夸他,為了挽回遼國的形象,弄不好會把他從遼國朝堂除名,一擼到底。

  畢竟無禮的是他,但丟臉的卻是遼國君臣。

  就在黃楨準備奮筆疾書時,遼使終于慌了。

  “慢,且慢!”

  趙孝騫瞇眼看著他:“貴使有何見教?”

  遼使二話不說,動作利落干脆地翻身下馬,他后面的百余使團成員也跟著紛紛下馬。

  大步走到趙孝騫面前,遼使非常標準的中原長揖行禮。

  “遼國使臣蕭光敬,拜見宋國正使閣下。”

  禮節周到,動作標準,表情特別乖巧。

  “正使閣下,剛才是一點小小誤會,是蕭某孟浪了,還請正使勿怪罪。”蕭光敬的笑容很僵硬,但有一種強迫后的可愛。

  趙孝騫也笑了。

  還是那句話,你什么態度,我就什么態度,公平對等,半斤八兩。

  “你看,你們遼人還是會說人話的嘛,剛才何必鬧得那么不愉快呢。”趙孝騫迅速換上一臉親切的微笑。

  蕭光敬臉色又氣黑了,但此時的氣勢已弱了一大截,終究不敢計較,忍氣吞聲地陪笑了幾聲。

  大宋的官員此時的沉默震耳欲聾。

  誰都沒想到,趙孝騫居然會用這種法子逼得遼使服軟。

  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挺管用的,自己以前為何沒想到呢?

  不能小看古代人對史書的重視,任何事情記錄到史書里,便等于蓋棺定論,想洗白都很難了。

  大宋君臣重視史書記錄,難道遼國就不重視了?

  趙孝騫簡單的一招,讓囂張跋扈的遼使還沒進城,就瞬間變成乖巧可愛懂禮貌的好孩子。

  一直沉默不語的錢仲深,突然發覺官家任趙孝騫為正使,簡直無比正確。

  錢仲深本是禮部侍郎,按理說本應是迎接遼使的正使,接到官家的任命時,他還有些不忿,背地里發了不少牢騷。

  但今日此刻,錢仲深突然服氣了。

  沒別的,換了是他為正使,遼使進城若不愿下馬,他也拿遼使沒辦法,只能忍氣吞聲讓遼使騎在馬上進城。

  而一眾大宋官員則步行跟隨,看起來就像宋國是為遼國牽馬墜鐙的小馬仔,還要被汴京全城百姓圍觀,那幅畫面怎樣的奴顏婢膝,簡直都不敢想。

  現在趙孝騫是正使,不得不承認,他處理得很漂亮,無聲無息之間,他為大宋爭得了國格和尊嚴。

  此刻的遼使蕭光敬已老實,求放過。

  趙孝騫的態度也變得非常和藹,笑吟吟地看著他,道:“貴使一路跋涉辛苦,我在城中館驛內已設下盛宴,貴使賞光否?”

  蕭光敬的笑容也堆滿了黝黑的臉龐:“多謝正使款待,實在叨擾閣下了。”

  身后的官員們自覺地讓開一條道,趙孝騫帶頭,遼使并排而行,二人步行入城,兩國使臣并肩的畫面特別和諧,顯得兩國的關系多么親密無間似的。

  跟在兩位身后的一眾大宋官員,明明還是原來的模樣,但臉上不知為何,多了一道莫名的光芒,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趙孝騫的后背。

  原來,這就是硬氣不阿的感覺。

  挺好的。

  至少官員們現在邁出的每一步,腰桿都不自覺地挺直了不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