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府壽宴

  隨機推薦:

  夜幕甫降,楚王府壽宴。

  壽宴設在晚上,又是一樁不合規矩的事。

  古人的壽宴通常是在中午,選午時陽氣最充足的時候擺宴,意寓長命百歲。

  不然選在晚上陰氣漸生之時,壽星吃了這頓不指望下頓了是吧?

  而楚王父子偏就這么干了,主打一個卓爾不群。

  汴京城的權貴聽說了壽宴的具體時間后,不由愣了很久。

  交情不錯的急忙派人上門,勸說趙顥更改時間,交情一般的則冷笑連連,你都不嫌晦氣,我還怕吃這頓飯?

  于是,楚王府上下準備了足足三天后,壽宴如約在夜幕降臨時開始。

  當天夜里,楚王府張燈結彩,王府從里到外被裝飾了一遍,四處皆是披紅掛綠,大紅的燈籠上貼著大大的“壽”字。

  王府前庭兩側搭起了高臺,左側是汴京有名的鼓吹樂班,正賣力地吹奏喜慶的曲調兒,右側是汴京城有名的百戲班,也在臺上賣力地表演。

  所謂“百戲”,大約相當于后世的聯歡晚會,包括雜技,說書,技擊,變戲法等等,五花八門的節目湊成一臺戲,汴京勾欄中大多都是百戲。

  再往里走,各大青樓的花魁娘子懷抱琵琶和古琴,各自占了一個角落,彈唱當世的名詞佳作,其中不乏撩人心弦的艷詞。

  最受花魁們喜愛的自然是柳三變和秦觀的詞,其次便是蘇軾。

  當然,今晚楚王府夜宴,趙孝騫的詞當仁不讓地被花魁娘子們反復傳唱,人情世故被風月俏佳人們拿捏得死死的。

  各種喧囂熱鬧充斥王府各處,夜晚賓客登門時,便被王府的大手筆和如此高規格的接待驚呆了。

  趙顥今晚是壽星,他在銀安殿內與重要的賓客們談笑風生。

  而趙孝騫作為楚王府的獨苗,則站在門口迎客,臉上的笑容都快僵硬了,腰也痛得不行。

  汴京城的長輩太多,宗親也好,權貴也好,親自登門的大多比趙孝騫高了一兩輩,見人就要彎腰行禮。

  而賓客們也沒個正經,楚王世子的彎腰行禮令他們頗有面子。

  你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又怎樣?你手握權柄又怎樣?今日的壽宴上你就是晚輩,我們混得再差你也得老老實實先彎腰。

  趙孝騫咬牙冷笑,我的禮不是那么好受的。

  進了門,該你們掏禮金了。

  送得多的我不一定會記住,但送得少的我一定記住。

  隨著門外知客的一聲尖銳唱名,站在門口的趙孝騫一愣,轉身便見章惇下了馬車。

  趙孝騫嘴角一勾,急忙迎了上去。

  “勞動章相公親至,寒舍蓬蓽生輝,不勝惶恐啊。”趙孝騫率先長揖行禮。

  章惇雙手托住他的胳膊,平日里嚴肅得每天都像在辦喪事的臉頰,此時難得地扯了扯嘴角,表示他已露出了符合社會禮儀的笑容。

  “世子多禮了,楚王殿下壽辰,老夫安能缺席,倒是世子,數日不見,風采依舊,更多了幾分俊俏灑脫,可惜老夫的幾個女兒都出嫁了,不然真想高攀,與楚王府結門親事。”章惇呵呵笑道。

  趙孝騫臉頰微微一抽,幸好你的女兒都出嫁了,從遺傳基因的角度來說,你的這副尊容大概率是生不出什么姿色的女兒的。

  真跟你章家結了親,娶個女兒回來,每天都像生活在靈堂里似的,絕對活不長久……

  果斷略過這個話題,生怕章惇真生出嫁女兒的心思。

  但章惇今晚的態度,卻令趙孝騫頗為欣慰。

  很好,他給出的臺階,章惇穩穩地接住了,順著臺階就下來了。

  二人站在門口寒暄,雙方絕口不提數日前因為蘇軾而鬧出的不愉快,仿佛什么都沒發生。

  就很棒!

  聊了片刻,直到知客揚聲高呼下一位賓客已至,趙孝騫這才側身請章惇入銀安殿。

  章惇正要走,趙孝騫卻突然道:“章相公日后若有不便之處,不妨與晚輩直言,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晚輩愿與章相公結個善緣。”

  章惇一愣,隨即展顏笑了,這次的笑容很自然,顯然發自內心。

  “如此,先謝過世子,老夫記下這句話了。”章惇笑道。

  說完章惇頷首后,便朝銀安殿內走去。

  趙孝騫輕輕呼出一口氣,好吧,這段不愉快算是揭過了,章惇不一定是自愿揭過,但是礙于情勢和雙方實力,章惇也不得不揭過,這是沒得選的,否則大家不死不休,只能是兩敗俱傷。

  當然,趙孝騫也不是不懂事的人,剛才最后一句話,已經很直白地告訴他,蘇軾的事還是算我欠你一個人情,以后你招呼一聲,我可以還上這個人情。

  二人站在門口幾句對話,信息量很大,唯有兩位當事人心里清楚。

  這時門口的知客一聲高呼:“火器監監正韓松,到——!”

  趙孝騫整了整衣冠,照例彎腰行禮見客。

  火器監,嗯,大宋新設的官署。

  以前大宋的火器是隸屬于軍器監的,后來趙孝騫發明了燧發槍,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趙煦索性將火器單獨劃分出來,獨立設監。

  所以如今的大宋,是軍器監和火器監并存,而且雙方互不隸屬,級別相同。

  至于這位火器監正韓松,趙孝騫其實不算太熟,據說是位宦官,當年趙煦的貼身內侍,趙煦對他十分信任,不遜于身邊的鄭春和。

  雖然火器監是因他的發明而設立的,但這玩意兒太敏感,趙孝騫自知避嫌,平日里從不與火器監的官吏產生交集。

  王府后院東廂的院子里,裊裊懷抱琵琶,正在彈唱趙孝騫的那首“醉里挑燈看劍”。

  楚王殿下遍請汴京花魁,裊裊自然也在被請之列,此刻圍在裊裊身邊的,是趙顥的侍妾和賓客帶來的女眷。

  其中也包括狄瑩三女。

  女眷們被裊裊天籟般的嗓音所傾倒,唯獨狄瑩三女的表情卻似笑非笑,她們關注的重點不在歌曲和詞作上,而是裊裊這個人。

  官人將她們娶回了家,但在外面的某些舉動,自然也有風聲傳入三女耳中。

  這位裊裊姑娘,可是官人的緋聞對象,官人多次去醉花陰與她相會,顯然被她迷住了。

  今日終于見到傳說中的女主角,狄瑩三女便一個勁地盯著她的臉蛋,她的身材,她的穿著,她的首飾打扮……

  一曲唱罷,女眷們一陣彩聲,裊裊起身不卑不亢地向眾女眷盈盈一禮。

  狄瑩扭頭望向姜妙仙,低聲道:“如何?”

  姜妙仙秀眉微蹙,道:“姿色氣質倒是不錯,可我總覺得……”

  “怎樣?”

  姜妙仙美眸一瞬不瞬地盯著裊裊的眼睛,緩緩道:“我總覺得她的身上少了幾許風塵氣……”

  狄瑩愕然睜大了眼:“這是怎么看出來的?”

  姜妙仙掩嘴輕笑,道:“妹妹也出身風塵,與這位裊裊姑娘曾經算是同行,風塵女子無論怎么高雅,那股子風塵味或許能騙過男人,但絕對騙不了同行。”

  “我只能說,這位裊裊姑娘不像是吃這行飯的人,風塵女子就算臉上帶笑,眼神是滄桑的,黯淡的,看不到希望的那種空洞,我以前就是這樣。”

  “可是這位裊裊姑娘,眼神里卻看不到這些,反而有點別的東西,她好像在極力隱忍著什么,很痛苦的樣子,讓人心疼。”

  狄瑩咬了咬下唇,氣道:“或許就是這副我見猶憐的樣子,才把官人迷得神魂顛倒,不要臉的女人!”

  姜妙仙失笑:“呃,官人……倒也看不出為她神魂顛倒的樣子,姐姐是不是想多了?”

  狄瑩扭頭看著姜妙仙和鳶兒,神情嚴肅地道:“你們說實話,官人最近與你們……嗯,那個的時候,有沒有喊錯別的女人的名字?”

  姜妙仙和鳶兒下意識搖頭,然后一臉震驚地看著她:“官人與姐姐……的時候,喊了別的女人的名字?”

  狄瑩搖頭:“沒有!”

  接著狄瑩咬牙恨恨地道:“所以,這個女人的道行很深,居然有本事讓官人癡迷,卻不會讓官人喊錯名字,高深莫測,你我之勁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