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威名神化

  隨機推薦:

  全殲一萬遼軍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城。

  這個消息比當初清除劉謙諒等官員更炸裂,全城官民震驚,人人走上街頭,一臉不敢置信地互相打聽,確定消息的真實性。

  從未有過的事,簡直像做夢。

  宋遼但凡交戰,向來都是大宋提前鎖定敗局,幾乎沒有例外,然后大宋各種求和,各種送歲幣,而遼人則挾大勝之勢愈發猖狂,小股軍隊經常越境搶掠,大宋只能忍氣吞聲。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大宋有贏面,哪怕勝負三七開,朝堂到民間都不至于如此窩囊。

  可是今日,大宋勝了?

  而且還是絕無僅有的大勝,一戰全殲遼軍一萬。

  “全殲”是什么概念,意思就是,駐扎在邊境的一萬遼軍全被滅了,大營里一個都沒跑掉。

  真定城內,街上的人們頗有意思。

  消息傳出來時,百姓的反應首先是嗤之以鼻,一定是假消息,官府放出風聲,故意安撫民心。

  然后就有各種知情人士冒了出來,指天發誓是真消息,百姓們開始半信半疑。

  最后報捷的禁軍離開府衙,出城復命,被百姓們壯著膽子攔下,仔細問過后,終于震驚地發現,這特么是真的!

  宋軍果真全殲了一萬遼軍,就在距離真定城不遠的遼軍大營。

  全城沸騰,奔走相告。

  無數老人抹著淚,面朝汴京方向跪下,嘴里不知喃喃念叨著什么。

  緊接著,城里的各個酒樓酒肆莫名其妙生意興隆起來,有錢的進門打一角米酒,點幾樣小菜,闊綽一點的甚至叫上一個討生活的歌妓唱曲陪酒。

  沒錢的也難得大方一次,咬牙掏出幾文臟兮兮的銅錢,打包兩個肉菜,帶回去與妻兒同享。

  街頭巷尾,酒樓民居,百姓們都在酣暢地談論著宋軍全殲一萬遼軍的話題。

  也不知哪來那么多消息靈通人士,開始繪聲繪色描述宋軍突襲遼營的經過,什么發起突襲,什么遼軍抱頭鼠竄。

  更有甚者,這些消息靈通人士指天發誓,親眼所見,此戰領兵者,正是咱們大宋的趙郡公,他親自騎馬沖鋒陷陣,身中數矢卻死戰不退。

  遼軍被趙郡公的威武模樣嚇得膽寒,終于跪地乞降,而趙郡公深恨遼人殘暴,竟不允降,下令將遼人全部斬盡殺絕,捷報上遂有“全殲”一說,也就是沒一個活口。

  傳聞越傳越真,細節經過無數人的添油加醋后,越來越具體。

  捷報傳遍全城的那一刻,趙孝騫的形象在真定城百姓心中,已然神化。

  此戰的意義,不僅是勝利,還有一個令趙孝騫都意想不到的結果。

  那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勝利,不知不覺喚醒了民間的自豪感。

  大宋的百姓突然發現,原來遼軍也沒那么可怕,他們都是倆肩膀扛一腦袋,挨了刀照樣斷氣。

  原來,面對所謂的天下無敵的遼騎,我們大宋也是能夠勝利的,而且勝得如此徹底。

  這座飽經荼毒的邊城,在歡天喜地的慶祝氣氛里,有一種莫名的情緒,正在人們的心中悄悄發芽,成長。

  城里傳得神乎其神,各種傳說喧囂塵上,也傳到了距離真定城不遠的東郊大營里。

  趙孝騫聽到這些傳聞時,正一手抓著一只油淋淋的雞腿使勁啃,聞言不由驚呆,嘴里的雞腿都沒味兒了。

  努力咽下嘴里的肉,趙孝騫睜大了眼睛盯著陳守。

  “我……親自沖鋒陷陣?還特么身中數矢卻死戰不退?”

  陳守忍著笑點頭:“城里的百姓是這么說的,而且基本已是各方認定的說法了,辟謠都沒人信。”

  “我特么連大營的門都沒出,沖什么鋒,陷什么陣,身中數矢我都哭出聲兒了好不好,還特么‘死戰不退’,我有病啊我。”趙孝騫氣壞了。

  “查!誰這么缺德傳這種鬼話,這是捧殺,其心可誅!”

  陳守笑道:“大約是無從查起了,現在城里的百姓都這么說,怕是找不到源頭,而且百姓們都愿意相信這個說法,世子的威名已是滿城皆知,無人不曉了。”

  趙孝騫呆怔片刻,嘆道:“莫名其妙攤上這種威名,以后怎么好意思打敗仗……”

  陳守神情一肅,道:“世子怎么可能打敗仗,這輩子您不會輸的。”

  趙孝騫抬眼瞥著他,哼哼兩聲。

  “別人捧殺,你也捧殺?誰敢拍著胸脯說一輩子不打敗仗?戰神都不敢這么狂吧?”

  陳守認真地道:“勝敗是常事,世子常勝的精神才是大宋的希望。”

  趙孝騫微笑:“真會聊天,你這么一說,我就含笑九泉了。”

  陳守猶豫了一下,又提起了一件事。

  關于今日裊裊三女惹上的事。

  趙孝騫聽完后一言不發,只是問道:“她們可有受傷?”

  “三位如夫人與那柳氏當街扭打了一番,婦人打架,大約就那樣了,興許擦破點皮,頭發掉了幾根。”

  趙孝騫嗯了一聲,嘆道:“這仨婆娘還是太仁慈了,居然只要人家一半的家產,呵呵。”

  “世子的意思是……”

  趙孝騫淡淡地道:“吹捧遼人,貶低大宋,這種人不配擁有財富,跟李清臣打個招呼,尋個由頭把他家全都查抄了。”

  “有的人啊,一定要讓他過一過窮日子,才能學會正常思考,正常說話,一旦有了錢就膨脹,這樣不好,我們幫他治一治這毛病。”

  陳守含笑點頭應了。

  對于柳氏一家,趙孝騫倒是開了眼界,他沒想到大宋也有類似于后世精日精美的那種人,只恨自己沒生在遼國。

  對自己的國家各種貶低,各種不看好,對遼國各種鼓吹,各種崇拜,國家有便宜就占,國家有危險就跑。

  趙孝騫不介意讓他們變成窮人,或許當他們以窮人的視角再去看這個世界,認知會不一樣,也算是幫助他們成長,板正他們的價值觀了。

  陳守出了帥帳后,皇城司的趙信又來了。

  “郡公,折可適所部已打掃過戰場,遼軍尸首也就地安葬了,折可適派人來請令,接下來如何行止,請郡公示下。”

  趙孝騫終于露出了笑意:“折可適這一仗干得漂亮,告訴他,回頭我給他請功,宋遼第一戰就從他開始了,算是首功。”

  “耶律淳所部四萬遼軍到哪里了?”趙孝騫又問道。

  趙信道:“皇城司探報,耶律淳所部四萬遼軍三日前從析津府出發,南渡桑干河,距真定城大約三百余里,如今大雪天氣,路途坎坷,急行軍的話,約莫三日可至。”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種建中和張嶸呢?”

  “張嶸率部兩千,還駐守在遼軍大營北面五十里外,等著撿折可適的漏呢,可惜折將軍一個遼軍都沒放跑,張嶸正跳腳罵娘。”

  “種建中所部一萬兵馬北進六十里,正在嚴密監視飛狐兵馬司的動向,一萬遼軍被殲的消息大約快傳到飛狐兵馬司了,種建中不敢稍離,擔心飛狐兵馬司會調動援兵,反撲折可適所部。”

  趙孝騫想了想,道:“告訴種建中,撤回所部兵馬,與折可適和張嶸在原遼軍大營會師。”

  “一萬遼軍被全殲,飛狐兵馬司暫時不敢有動作,他們必然等耶律淳所部到來,與我軍再戰。”

  起身伸了個懶腰,趙孝騫道:“既然打了勝仗,我也該去遼軍大營看看,安排接下來的惡戰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