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敵駐我擾

  隨機推薦:

  耶律延禧很年輕,跟趙孝騫差不多年紀。

  從小養尊處優,沒挨過社會的耳光,出身尊貴,又極得皇帝的寵愛,冊封皇太孫后,身邊聚集的大多是逢迎阿諛的臣子,自然會養出一身臭毛病。

  比如清高傲氣,比如目空一切。

  作為一支軍隊的副帥,此時的耶律延禧對宋軍的判斷,幾乎已決定了遼軍的結局。

  幸好耶律延禧不是主帥,幸好主帥是一位戰陣經驗豐富的老狐貍。

  耶律延禧對趙孝騫和宋軍的幾番貶低,耶律淳只是安靜地聽著,并不發表意見。

  叔侄倆再親密,這位終究是大遼未來的國君,耶律淳的情商不會低到當面反駁他,不然以后還混不混了?

  但對耶律延禧的評價,耶律淳不置可否,甚至嘴角不易察覺地撇了撇,顯然他是不認同耶律延禧這番話的。

  一個鐵一般的事實是,宋夏之戰中,宋軍未嘗一敗,甚至以兵威逼得西夏不得不簽下割城讓土的條約。

  那一戰里,宋軍的新式火器首次出現在世人的眼中,作為戰爭經驗豐富的耶律淳,不可能當做看不見。

  宋軍的兵員素質不一定脫胎換骨,但可以肯定的是,宋軍的武器一定很厲害,普通的刀劍根本沒有可比性。

  相隔數百步,一陣巨響,一陣火花,一陣青煙,數百步外的敵人應聲倒地,這樣的武器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神器,凡人誰能抵擋?

  這次一萬遼軍被全殲,一個都沒跑出來,想必就是敗在這種新式武器之下。

  耶律淳愈發憂心了,壓力很大,若這四萬遼軍戰敗,他都不敢想象自己回到上京后會是怎樣的下場。

  那些不服他,不服皇太孫的臣子們,大約會像一群餓狼般群起撲來,生生撕碎他。

  “太孫殿下,咱們恐怕要改變一下計劃了。”耶律淳突然嘆息道。

  耶律延禧一愣:“如何改變?皇叔你真被趙孝騫嚇破膽了?”

  耶律淳不喜不怒,淡淡地笑了笑,道:“不管面對任何敵人,首先要做到不輕視,自古驕兵必敗,我等縱是占盡優勢,亦當以獅子搏兔之勢,全力擊之。”

  耶律延禧張了張嘴,正打算反駁幾句,然而轉念想到自己只不過是這支軍隊的副帥,真正拿主意的人還是這位皇叔,而且他是自己的輔佐之臣,多少還是要給他點面子的。

  于是耶律延禧笑道:“皇叔打算如何改變計劃?”

  耶律淳沉聲道:“首先,宋國突襲我邊境遼軍,他們不宣而戰,不講規矩,必須遣使入真定城,當面譴責趙孝騫……”

  耶律延禧愕然:“這……有什么用?”

  “當然有用,我大遼先占住了道理,是他們先破壞澶淵之盟,日后征伐交戰,大遼便沒有顧慮了,以大義之名而戰,天下人無話可說,理虧的是宋國,來日我大遼克真定,就算縱兵屠城,也是宋國罪有應得。”

  耶律延禧想了想,點頭認可。

  “其次,趙孝騫所率之兵,與往年的宋軍不一樣,探子來報,據說是汴京上四軍之一的龍衛營,全員裝備火器,不可輕敵,臣以為,當派人向上京稟奏,并請陛下調派援兵。”

  說著耶律淳苦笑道:“咱們這四萬兵馬,怕是有點懸,至少還需要兩三萬援兵,臣才有一搏之力。”

  耶律延禧皺眉:“皇叔是不是太高看宋軍了?有這個必要嗎?咱們若向上京求援,必然落了口實,那些朝臣趁機詆毀參劾你我,咱們就算立了再大的功勞,恐怕都被抵消得干干凈凈了。”

  耶律淳語氣堅定地道:“求援沒面子,但總比戰敗的好,太孫明白臣的意思嗎?”

  耶律延禧遲疑半晌,不甘不愿地點頭:“皇叔是主帥,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軍中不必顧及侄兒的身份,我在這里只是聽命于皇叔的副帥。”

  耶律淳笑道:“太孫越來越穩重了,大遼未來交給你,臣很欣慰。”

  “既然太孫不反對,臣以為應當停止行軍,原地扎營,等待上京陛下的批復,太孫意下如何?”

  耶律延禧無所謂地道:“皇叔隨便,既然扎營,我便帶親衛在附近打打獵,放松一下心情。”

  耶律淳笑道:“去吧,附近平原曠野,猛獸出沒,太孫注意防備,萬莫犯險。”

  真定府,遼國邊境大營。

  趙孝騫在大營等了兩天,沒等到耶律淳的遼軍,卻等來一個壞消息。

  皇城司探子和龍衛營斥候都回報,耶律淳所部在距離真定府邊境兩百里的地方,居然原地扎營,停止行軍了。

  從遼軍營盤的規模和格局來看,似乎并非臨時性的,反而是長期原地駐扎的架勢。

  趙孝騫被耶律淳的舉動搞得有點懵,半天都沒想明白耶律淳到底要干啥。

  不得不說,無法猜透的敵人,確實會讓人壓力大增。

  得到消息后,趙孝騫召集龍衛營諸將商議了很久,眾人集思廣益,仍然沒猜到耶律淳原地駐扎的動機。

  最后趙孝騫得到一個最接近事實的猜測,一萬遼軍被全殲的消息應該已傳到遼軍大營,耶律淳被震懾了,縱是麾下有四萬遼軍,他仍然不敢冒進。

  原地駐扎的用意,要么是向遼國上京報信,要么是原地等待援兵。

  畢竟宋軍全殲一萬遼軍的過程太輕松,再來四萬遼軍,全部吃掉恐怕也不會太難,這種不利的情勢下,用兵風格向來穩重的耶律淳,最有可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向上京求援。

  這是唯一的解釋,而且很合理。

  四萬遼軍停下了,兩軍距離二百多里,龍衛營諸將又陷入了爭吵,有人認為該主動向前推進,逼四萬遼軍決戰,也有人認為應該謹慎,宋軍火器厲害,卻不適合奔襲陷陣,不如以逸待勞。

  帥帳內爭執很激烈,諸將各執一詞,但都言之有理。

  作為主帥,趙孝騫并未表態,只是盯著地圖沉默。

  敵軍主帥用兵謹慎,趙孝騫更不敢輕視。

  耶律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趙孝騫何嘗不是,這一戰他若輸了,汴京朝堂會炸鍋,趙煦就算再信任他,恐怕也會對他失望,迫于朝臣壓力,不得不將他罷職召回汴京。

  趙孝騫可不想自己的人生因此一戰而光芒暗淡,跟他的活爹一樣一生只當個富貴閑散親王。

  沉思良久,趙孝騫突然一拍桌案,帥帳內正在爭吵罵娘的諸將一愣,立馬住嘴收聲,躬身請治失儀之罪。

  趙孝騫沒搭理他們,反而咬著牙道:“干他娘的一票再說!”

  諸將愕然,面面相覷,不明其意。

  趙孝騫抬頭,眼神竟有些陰沉,緩緩道:“給你們一個發財的機會,從今日起,龍衛營除了駐留大營五千兵馬,其余的人全都分兵出營!”

  種建中小心地問道:“分兵出營干啥?”

  趙孝騫惡狠狠地道:“此地曾是遼軍大營,咱們現在正在遼國境內,既然不是咱們的國土,做事就不必顧忌了。”

  “遼國境內,大家出去搶,搶錢,搶糧,搶女人,看上眼的都搶回來!燒殺搶掠的大致方向是北方,多支小股軍隊一邊搶,一邊向耶律淳所部靠近,但不可靠太近,最多到五十里便回撤。”

  種建中愕然道:“郡公的意思是……”

  趙孝騫冷冷道:“既然耶律淳慫了,那么就由我來占據主動,我要試探他的反應,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燒殺搶掠,看他還坐不坐得住。”

  “他有壓力,我就讓他的壓力變得更大,不可能讓他駐扎原地,從容不迫地等援兵到來,這就叫‘敵駐我擾’!”

  種建中兩眼大亮:“‘敵駐我擾’……郡公精辟,此計大善!沒想到郡公年歲不大,竟對兵法有如此深的造詣,末將敬服。”

  諸將亦紛紛點頭贊許,神色甚為欽佩。

  趙孝騫嘴角微微一扯。

  這可使不得啊!這兵法不是我創的,是千年以后一位偉人所創,如此精妙的理論,怎可扣在他頭上?萬萬使不得!

  隨即種建中突然皺眉道:“可是,耶律淳若是不上當,堅持不出一兵一卒,眼睜睜看咱們在遼國境內燒殺搶掠,咱們該怎么辦?”

  趙孝騫瞥了他一眼:“你昏頭了?耶律淳若忍住不動彈,我們搶了錢糧就回來呀,搶了東西滿載而歸,咱們又沒有損失。”

  “遼國曾經對咱們大宋干的事,咱們原樣復制一遍,有什么問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