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授官聆訓

  隨機推薦:

  趙顥其實并不希望趙孝騫去邊城赴任,對他來說,趙孝騫是他此生唯一的希望。

  楚王一脈,只剩了這一根獨苗,讓這根獨苗去烽火連天的宋遼邊境,趙顥如何舍得?

  可趙顥無法抗旨,更無法左右趙孝騫的人生,當孩子不需要父母的攙扶,能夠獨立行走后,他為自己的人生做出的任何決定,父母都無法再干預。

  于是趙顥只能在趙孝騫的人身安全上面下功夫。

  天可塌,地可陷,兒子的性命必須要保全,這是趙顥的底線。

  對于趙顥的堅持,趙孝騫也不反對,總歸是身邊多幾個保護他的高手,他難道會跟自己的安全過不去?

  答應了趙顥隨他安排后,趙孝騫穿戴好官服,吩咐陳守備馬車。

  接了圣旨后,是必須要進宮聆訓的,赴任之后的工作如何開展,下一步如何動作,政務與軍事方面如何布置,一切都要聽趙煦的安排。

  所謂“天高皇帝遠”的說法,在大宋是不成立的。

  終宋一朝,中央對集權極為重視,任何地方官員不聽中央朝廷宣調,下場都會很慘。

  想在大宋的偏遠地方當土皇帝,那得頭非常鐵,或者手里有大量只忠于自己,而不知有朝廷的將士,令京城朝堂君臣不得不忌憚。

  圣旨封官已定,趙孝騫穿戴好官服,出門上了馬車。

  入了宮門,步行來到福寧殿外,鄭春和站在殿外廊下,笑容擠出滿臉褶子,見面便主動行禮。

  “郡公稍候,官家剛起,內侍正侍候洗漱,不久便可召見郡公。”

  趙孝騫點點頭,四下環視一圈后,從懷里掏出一份房地契,悄悄塞入鄭春和的手中。

  鄭春和一愣,趙孝騫卻笑道:“不知鄭內侍的喜好,我只好自己做主了,我父王曾在汴京置辦過一些產業家宅,多是不用的,我便選了宣秋門外城的一套三進宅子,送給鄭內侍,望莫嫌棄。”

  鄭春和震驚了,兩眼止不住地冒出驚喜的光芒,忙不迭地道:“這,這這……如何使得!”

  說著作勢便要將房地契往外推,被趙孝騫按住手,緩緩推了回去。

  “都是自家人,鄭內侍與我客氣什么,楚王府不差這點產業,多一份少一份無所謂,鄭內侍已是知天命之年,將來年老致仕,終歸要有個去處,你若不棄,這套宅子可作為你將來頤養天年之所。”

  鄭春和感激得眼眶通紅,宦官是古代的特殊群體,這種人老了之后是沒臉回故鄉的,因為宗族祠堂不收。

  趙孝騫今日送出這套宅子,顯然已狠狠送到了鄭春和的心趴上,無異于給了他一個安養余生的家,這種沖擊力,可比送金送銀大多了。

  順勢勉強地將房地契收入懷中,鄭春和感激地道:“郡公高義,啥也不說了,日后郡公但有吩咐,只要不是對官家不利,奴婢愿為郡公赴湯蹈火。”

  趙孝騫笑道:“言重了,哈哈,我沒別的意思,不過想與鄭內侍交個朋友,結一份善緣而已。”

  “宅子多年不用,日前我已吩咐工匠開始動工重新修繕,家具擺設什么的,該換的都換了,一應下人奴仆,也都雇請了,鄭內侍還有什么需要盡管開口,你我之間不必見外。”

  鄭春和感動地應了,抬袖抹了抹眼角的淚花兒。

  趙孝騫笑道:“回頭我讓王府管事找你,給你帶路認認門。宅子離宣秋門不遠,宣秋門也叫‘鄭門’,鄭內侍住在鄭門,正是相得益彰。”

  “我即將離京赴任真定府,便在此提前恭賀鄭內侍喬遷之喜了。”

  鄭春和眉開眼笑,連聲道謝,神情和語氣卻比以往更恭敬了,眼神往上抬時,趙孝騫甚至能感覺得到,那是一種看主子的眼神,分外忠誠。

  腦海里念頭閃過,趙孝騫知道,鄭春和歸心了。

  想到那個一心走太后路線的趙佶,今日起,趙孝騫算是在宮闈中落下了一顆暗子,未來某一天,這顆暗子或許會起到不小的作用。

  一名小宦官從福寧殿內走出,恭敬地告訴鄭春和,官家已洗漱完畢,召趙孝騫覲見。

  趙孝騫與鄭春和無聲地對視一眼,鄭春和笑吟吟地側身,請趙孝騫入殿。

  走進福寧殿,趙孝騫第一眼便看到了趙煦。

  趙煦的氣色不大好,臉色透著蒼白,顯然又熬了夜。

  誰說當皇帝那么舒服的,若是昏君則罷了,愛怎么荒唐都行,不怕被史書唾棄就好,但若想做個明君,偌大的帝國,繁重的國事落在他肩上,每日的工作量不知比普通人大多少倍。

  見面行禮,趙煦也不把他當外人,手里捧著一碗米粥,一邊吸溜一邊揚了揚下巴,示意趙孝騫自己找地方坐下。

  “官家,臣剛才接了旨,不日即將啟程,此時進宮是想聆官家圣訓。”趙孝騫謙遜地道。

  趙煦嗯了一聲,道:“此去真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嗎?”

  “知道,除了抗擊遼騎犯邊之外,也要打探觀察燕云十六州,先積累情報,然后尋找收復燕云的機會。”

  趙煦滿意地點頭:“沒錯,若只是抗擊遼騎,朕殺雞不必用牛刀,真正的意圖是燕云,若子安能收復,不僅你功可蓋世,朕也能告祭列祖列宗,在太廟的祖宗畫像前朕也能昂首挺胸了。”

  趙孝騫苦笑道:“官家,收復燕云可不是容易的事,臣若三五年沒辦成,官家莫怪臣。”

  趙煦隨意地擺了擺手,道:“朕知道。大宋立國已百年,那么多有本事的圣君賢臣都沒辦成的事,朕當然不指望你三五年內辦成。”

  “你要做的是預先鋪墊,積累,無論是情報還是軍力,或者是軍械戰馬等方面,都積累起來,等待良機。這個良機若三五年等不到,那就等十年,二十年,總之,朕的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燕云入我彀中。”

  “臣明白了,臣定不負官家所望,盡力把事辦好。”

  趙煦高興地笑了:“這就對了,咱們君臣齊心合力,就不信有辦不成的事!”

  “真定府那邊需要什么,一應人與物,朕都無條件供給,一切都以收復燕云為重,朕為此不惜傾舉國之力,子安可明白朕的決心?”

  趙孝騫微微動容。

  他知道趙煦決心收復燕云,但沒想到他的決心如此堅定。

  一件看起來比登天還難的事,趙煦卻執意要做,而且是不計付出,不惜代價的去做。

  說他好大喜功也好,說他知恥后勇也好,總之,燕云十六州在他眼里勢在必得。

  換個角度來看,說他“雄才偉略”也不算過分。

  趙孝騫突然意識到,自己赴任真定后,關于收復燕云方面,若三五年拿不出成績,恐怕不好交差。

  壓力有點大了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