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 休戰歸城

  隨機推薦:

  食材太珍貴,身份尊貴如趙孝騫蘇軾者,也不得不爭執一下。

  僅有一只熊掌,怎么吃它就成了問題。

  當趙孝騫說把熊掌扔出去喂狗時,蘇軾不得不妥協了。

  以蘇軾對趙孝騫的了解,這貨若橫了心,是真會把它扔出去喂狗的,人家就這德行,只要能解氣,他不在乎干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但蘇軾舍不得啊。

  多么珍貴的熊掌,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家,錯過今日,這輩子多半是沒機會再吃了,妥協就妥協吧,能吃進嘴里就算。

  大營帥帳前的空地上,陳守等人支起了一只炭爐,炭火燒得正旺。

  熊掌去皮,用黃酒花椒八角腌制過后,整只放進蒸籠。

  趙孝騫和蘇軾蹲在炭爐前,兩人眼巴巴地盯著紅旺的爐火,不時咽了咽唾沫,活像兩個等著善人施粥的流民草寇。

  “子安啊,蒸出來的熊掌若味道不對,你罪過大了……”蘇軾直到此刻還是一臉意難平。

  他認為趙孝騫浪費了珍貴的食材,蒸出來的熊掌絕對沒有燉熊掌好吃。

  這輩子大概率只能吃一次的東西,蘇軾不得不慎重對待。

  趙孝騫立馬道:“若是蒸出來的不好吃,子瞻先生就別吃了,整只留給我如何?”

  “不得行!”蘇軾不假思索地道:“難吃也要吃,我認了,但絕不能少我一口。”

  “放心吧,我的手藝你還信不過?”

  “信不過,除非你說‘兒豁’……”

  “不。”

  熊掌肉質緊,上蒸的時間必須更久,才能將肉蒸爛。

  足足蒸了一個多時辰,蒸籠四周已彌漫出濃濃的肉香,趙孝騫和蘇軾面露喜色,互相交換了一記行家老饕的專業眼神。

  成了。

  揭開蒸籠,端出瓷盤,上面的熊掌已快蒸得不成形狀,顯然已爛透了。

  “真香!”蘇軾欣然大笑。

  將熊掌端進帥帳,二人相對坐下,趙孝騫又命陳守弄來一壺酒。

  二人挾箸下手,夾起一筷爛乎乎的肉送進嘴里,然后,二人的臉上仿佛被燈光師打上了白光,整個人布靈布靈的。

  肉質肥美多汁,入口即化,腌制過后的熊掌已去除了腥膻味,一口下去如同吸進了瓊漿,帶著幾分豬骨髓的肉香。

  蘇軾陶醉地閉上眼,滿足地嘆息。

  “此生無憾矣!”蘇軾喃喃道。

  不知為何,突然感動得想哭,也不知什么事令他想哭。

  蘇軾在閉眼品鑒熊掌的味道時,趙孝騫終究還是比較實在。

  他不發表一句評價,只是埋頭苦吃,吭哧吭哧……

  蘇軾睜開眼后不由大驚失色,熊掌竟已被趙孝騫吃了三分之一。

  “豎子住手!……住嘴!”蘇軾抄起筷子就搶。

  二人再次爭執起來,你一口我一口,你比我多吃一口,這一輪你先歇一歇……

  很神奇,食物一旦被爭搶,哪怕是坨屎,都會瞬間被搶光。

  片刻之后,整只熊掌被二人一掃而空,就連盤子里的汁液也被蘇軾舔得干干凈凈。

  擦了擦泛著油光的嘴,蘇軾突然眼眶一紅,哽咽起來。

  “如此美味珍饈,此生僅此一回,老夫再也吃不上了,悲從中來,嗚呼哀哉!”

  趙孝騫愕然:“你得絕癥了?”

  “熊掌難得,恐難再有,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應該只有這一次大快朵頤的機會了吧。”

  趙孝騫更愕然:“就這?”

  “不然呢?”

  趙孝騫扭頭:“陳守進來!”

  陳守掀簾而入。

  “這幾日有空派幾隊人馬,帶足彈藥,在附近的山林里找一找,想辦法給我打一頭熊來,能辦到嗎?”

  陳守抱拳:“能辦到,末將這就集結禁軍兵馬。”

  陳守退出帥帳,蘇軾一臉愕然地看著他。

  趙孝騫攤手:“想吃熊掌,就是這么簡單。”

  “子瞻先生,這里是軍隊,軍隊從來不缺吃貨,更不缺殺才,打頭熊而已,多大個事兒,只要附近有熊,一定難逃毒手。”

  “子瞻先生就洗干凈屁股等著吃熊掌吧。”

  說得容易,確實容易,宋軍擁有火器,又是成群結隊,打一頭熊并不難。

  難的是機緣,是如何發現熊。

  大營里等了幾日,蘇軾還是沒等到。

  看著蘇軾越來越失望的面容,趙孝騫也覺得過意不去,于是只好溫言安慰,并且表示親手給蘇軾做一道名菜“東坡肉”。

  蘇軾這下就不是失望,而是驚恐了,態度堅決地表示絕對不吃,而且強烈要求趙孝騫改名。

  趙孝騫打死也不改。

  開玩笑,華夏傳了一千年的傳統名菜,菜名怎能說改就改?

  維護傳統是華夏每個炎黃子孫應盡的責任。

  又過了幾日,不知不覺已是初夏時節,天氣漸漸有了幾分炎意,人們身上的衣裳也漸漸單薄起來。

  蘇軾等不了熊掌了,他要回汴京了。

  畢竟出使遼國半年,總歸要回汴京交差的,不然留在龍衛營里名不正言不順,每天蹭吃蹭喝,還跟提供食物的金主爸爸吵架,再待下去人家就該嫌棄了。

  聽說蘇軾要走,趙孝騫有點不舍,當即表示要送他到真定城。

  蘇軾感動壞了,子安賢弟縱已是郡王之尊,仍如此重情重義,此地距離真定城四百余里,他亦不辭辛苦,親自相送。

  男人之間的友情到了如此地步,又共同經歷過生死,還有啥可說的,生死至交不過如此罷了。

  感動的蘇軾默默流了一陣眼淚,難得痛快地答應了趙孝騫的非分要求,……給他再寫幾幅字,親筆落款留跋。

  也不知趙孝騫要他那么多字畫作甚,蘇軾不理解,但尊重。

  第二天上午,趙孝騫擂鼓聚將,交代了軍中的一些事務后,便帶著蘇軾和陳守等禁軍出發了。

  宋遼之間最近風波不斷,當然,風波都是趙孝騫先挑起來的。

  宋軍幾番越境,與遼軍大小規模交戰多次。有了幾次勝利打底,遼軍如今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爭了,趙孝騫判斷,最近數月,飛狐兵馬司應該不會再有戰事,遼軍沒那膽子。

  既然無事,趙孝騫當然不是安安分分待在大營里的人,借著蘇軾回汴京的由頭,趙孝騫親自送到真定城。

  主要是想真定城里的仨婆娘了。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如拉絲好。

  種建中和眾將送趙孝騫和蘇軾到大營轅門外,眾人一臉不甘不愿。

  雖說最近應該不會有戰事,但郡王殿下終究是一軍主帥。

  這位主帥咋老想著往外跑呢?幾萬將士你都不管了?

  趙孝騫當然不想管了,沒打仗時候,我跟幾萬糙漢子待在一起干嘛?還要管你們操練,管你們吃喝拉撒,我爹都沒這么管過我,我憑啥管你們?

  與蘇軾一同上路,帶上四百多名禁軍護送,趙孝騫出營時比蘇軾還迫不及待,仿佛逃出緬北電詐園區的被噶了腰子的殘缺人質。

  出了大營往南,趙孝騫心情極佳,想到真定城里的仨婆娘,渾身便禁不住地火熱滾燙。

  腦子想著什么,嘴上便忍不住說了出來。

  趙孝騫一路與蘇軾聊天,聊的都是風花雪月和女人。

  主要是女人。

  在文豪面前聊風花雪月容易露怯,人家聊得興起便冒出一段即興的詩詞,趙孝騫實在干不過。

  聊女人的話題可就豐富了,這個領域趙孝騫有著絕對的發言權。

  越聊越興起,一旁的蘇軾臉色卻越聽越黑。

  終于,蘇軾幽幽地道:“老夫知道了,你根本就不是送我,你是想回真定城睡你的女人,送我只是你的借口……”

  “這里到真定城,我絕對全程相陪,男兒大丈夫,不要看別人說了什么,要看別人做了什么,你就說送沒送吧。”

  蘇軾一想,好像確實有道理……

  可還是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一行人趕路的速度很快,路上全是策馬奔騰,蘇軾這把老骨頭都快顛散架了。

  趙孝騫不管那些,他趕回城有事,事關趙家楚王一脈子嗣傳承的大事。

  三五日后,一行人終于趕到了真定城。

  仰望不算巍峨,反而略顯破敗的城門,趙孝騫由衷地呼了口氣,隨即扭頭望向蘇軾,在馬背上抱拳。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子瞻先生一路……”

  蘇軾驚愕地看著他,聽著語氣不大對,急忙打斷他:“都快進城了,這時候你跟我告別?”

  “為了睡你家婆娘,你連一頓飯都不管我了嗎?天都快黑了,你讓我過城而不入繼續趕路?”

  趙孝騫赫然驚醒,訕訕一笑:“完全沒那意思,子瞻先生誤會了,走,咱們進城,今夜好酒好菜款待。”

  蘇軾愈發幽怨,他已肯定了,趙孝騫就是那意思。

  戰爭,果然泯滅了他的人性。

  策馬行至城門,守城的是邵靖麾下的廂軍,大多是認識趙孝騫的。

  見趙孝騫等人騎馬而來,城門值守的廂軍將士認出了他,紛紛驚喜地執戟行禮,自覺地讓出一條道。

  蘇軾默默地看著將士們恭敬且喜悅的表情,活了大半輩子,將士們的表情是真是假,他自然一眼能分辨。

  “子安賢弟,無論龍衛營還是真定府,你都很受將士們擁戴呀。”蘇軾嘆道。

  趙孝騫笑了笑:“都是當兵吃糧的苦哈哈兒,我知道他們要什么,于是就給什么,將士們自然認同我。”

  “朝堂上喊什么忠君報國的口號,那是士大夫干的事兒,在這里,當兵就是吃糧領兵餉,不缺他們吃,不拖欠他們的兵餉,你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比喊任何口號都管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