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3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

  王二娘子家的堂屋很簡陋,但看得出來,她們一家正在努力的維持體面,室內的裝飾物,如簾、帷、帳、屏風等,一應俱全。

  此刻王二娘子便是拉上了簾子,在大堂內隔出一片私人空間,跟方重勇一行人密談。

  “不知使君造訪,有什么事情指教呢?”

  王二娘子拘謹的把手放在衣服上下意識的擦了擦,在腰間留下了一道道面粉的痕跡。

  河西飲食,胡餅要占很大的一塊,麥飯這種東西,在這里是受到堅決抵制的。但凡有條件的人家,都會將麥粒磨成面粉,制成的“干胡餅”,這玩意在河西干燥的環境下可以存放很久。

  在這里,做一次胡餅便能吃一個月的人隨處可見!涼州那邊甚至有專門賣這種標準化“干胡餅”的店。方重勇在這里日常吃的也是類似的,干胡餅的最大優點就是百搭,它本身是沒有什么獨特味道的。

  “河西戰事緊張,屯兵輪換被延后了,待戰事結束后再行輪換。”

  方重勇沉聲說道,將朝廷的文書遞給王二娘子看。

  令人意外的是,對方居然就這樣接過公文,一目十行的看完,隨即將其還給方重勇,然后默默點頭說道:“妾身已經知道這件事,使君有心了。”

  方重勇看她不像是那種嬌滴滴的官宦家庭出身的女子,反倒身材粗壯,顯然是日常農活的好手。不由得大為驚奇。

  在古代,讀書學習的效率很低,如果沒有專人指導的話,光靠自己去學,效果十分差,學得也很慢。

  很難想象王二娘子一個女流之輩,家中男丁都是軍人,居然能讀書認字。

  似乎看出他的疑慮,王二娘子訕笑道:“甘州有一個紡織社,只許女子加入,主要是在一起商討織布的技巧。里面家長里短的閑事不少,也有無聊的官宦婦人,教我們讀書寫字。妾身便是在里面學了點字,勉強能看文書。”

  紡織社?

  這是什么玩意?

  方重勇記得之前,好像聽過類似的詞,似乎是叫……渠社!

  將這些雜念放到一邊,方重勇繼續解釋道:“河西戰事緊張,士卒的輪換,不是我這個刺史說了算的,希望你能理解。”

  王二娘子松了口氣說道:“妾身非常理解,已經習慣了。朝廷不按時輪換戍卒,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我們這些人除了忍著,還有什么選擇呢?倒是使君年紀輕輕就愛民如子,很是難得。”

  這是句實在話。

  刺史上門來解釋,姿態已經放得很低了。互相恭維兩句客套一下就可以了,互相指責改變不了什么。

  無論如何,戍卒輪換推遲已成定局,給別人面子也就是給自己面子,底層人民的無奈,方重勇非常理解。

  “呃,順帶問一句,屋內和院子里的這些人……是來做什么的呢?”

  忽然想起這一茬,方重勇疑惑問道。

  王二娘子一愣,似乎有些不明白如此常識的問題居然會被擔任刺史的方重勇問出口。

  不過她看了看方重勇的身材,以及稚氣未脫的臉龐,隨即拍了下腦門,懊惱答道:

  “瞧奴家這記性。使君可能是才來河西不久,不知道這里的結社之事。

  我家與那些人家里一同出錢出力,修了一條水渠,將黑水引到我們的屯田這邊。為了修水渠,我們便結成了一個渠社,平日里除了強制安排社員維護水渠外,還會根據渠社規矩互幫互助。

  他們有麥子沒有石磨,我家有石磨沒有壯勞力,所以其他的社員就會秋收農忙時幫我家收割稻谷小麥,他們則是定期把麥子送來,我給他們磨好了再還回去,作為酬勞的一部分。”

  王二娘子耐心的解釋了一番,方重勇從這番話里面,發現了這家人有數十畝水田,家中壯勞力從軍,卻沒有因此破產的秘密了!

  答案就是渠社二字!

  如果在長安郊外,這樣的人家,多半會因為家里壯勞力從軍,導致田地無人耕種,進而導致收入銳減,甚至是入不敷出。為了解困,這家人得請人耕作,又要花錢不得不借高利貸,或者賣地求生,減少耕種面積,生活水平螺旋下降直到破產。

  總之,日子是過不下去的。

  而河西這里有渠社,如果某一戶家中壯勞力到邊軍中番上了,渠社里其他人,會根據規則,根據實際情況給社員提供低息貸款以及有報酬的壯勞力。這樣就避免了因為各種意外而陷入困難的家庭,去外面借高利貸。

  以王二娘子家為例子,她家兩個男丁到赤水軍番上,家中田地無人打理。平時王二娘子還可以勉強弄一弄,但農忙的時候,就必須要人來幫忙。

  而她向渠社內提出申請,所付出的經濟代價,遠遠低于向本地大戶求助!

  雖然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個事,但考慮到本次王二娘子家的男丁,本應該輪替返回家中,所以渠社今年對他們家的幫助,是不可低估的。

  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答案,方重勇微微點頭,似乎明白了甘州,或者說河西走廊的部分政治生態。

  修水渠有渠社。

  織布有紡織社。

  方重勇完全可以推斷出,寺廟里面肯定有佛社。

  信徒們組織起來,參與佛寺活動,有類似佛社的組織太正常不過了。

  只不過從剛才得到的那些信息看,社與社之間的區別也很大。

  比如王二娘子與院子里一幫人加入的渠社,就帶有很強的社會屬性,把一個個孤立的自耕農家庭組織起來了,屬于強度很大的緊密連接。

  而紡織社的社會屬性就低了好多,更像是只有婦人參與的“沙龍”,在里面無聊解悶,學習交流經驗而已,對社員的約束力不高,影響力也很難跟渠社相比。

  想起在王二娘子家門口排隊的時候,有人攔住自己一行人,方重勇此時才恍然大悟。

  這里都是“會員制”的,排隊等著石磨來磨麥粒呢。渠社社員們,彼此之間都非常熟識,冷不丁冒出個不認識的人,這些排隊的渠社社員當然要問一下是怎么回事!

  “朝廷要加稅,至少十貫。雖然不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有各種花招,但總體上就是這樣。

  甘州百姓困難本使君也知道,只是朝廷的政令不可違,王二娘子以為如何?”

  方重勇無可奈何的問道,將甘州府衙里的那份草案中,關于稅收的一頁,交給王二娘子查看。

  “圣人這是不想我們活了吧。”

  一字一句的看完后,王二娘子嘆息問道。

  沒錯,朝廷確實沒有說加稅十貫!

  只是那些其他的要求,零零碎碎加起來,又要出糧食,又要出布匹,還要出人力。把這些以雇傭的形勢算下來,可不就是每戶要加稅十貫嘛,這些錢還不一定能打得住!

  團結兵不是民兵,他們有雇傭的性質,工資日結!

  雖然府衙也就給他們一點口糧醬菜什么的,一個季度發一件衣服。但招募六千團結兵,把這些算下來可不是小數目。

  這還不算到城旁里面去雇傭粟特人所需的額外費用。

  “如果不花錢,那府衙就要在張掖城內強制征發壯丁,由團練使統一訓練。

  這樣的話,又有一些人不能在田里勞作了。”

  方重勇嘆息說道。

  城旁的粟特人,半耕半牧,還有不少人經商,散落在大唐各地。粟特人“以財為大”,雖父子仍立契約,“無財不動”。跟粟特聚落的人打交道,直接談錢就行了,他們跟大唐也沒什么感情可談的。

  這也算是個好消息,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也就不是大問題了。

  “奴是婦道人家,官府要錢肯定沒有,家里還有數十畝水田,不如收走好了。反正,要錢是沒有的。”

  王二娘子很是強硬的說道。

  方重勇心中一沉,暗叫不好。

  王二娘子家中看上去就比較殷實,連石磨都有。

  連她家都覺得不可能繳稅,那其他人家就更不可能了。

  果不其然,方重勇掀開簾子,讓渠社其他成員也進來商量加稅的事情,這些人頓時炸開鍋一般議論紛紛。毆打辱罵刺史他們是不敢的,只是很多人跪下向方重勇求情,希望朝廷能少收一點。

  要是加稅一貫,那還可以商量商量,咬咬牙,說湊齊也就湊齊了。

  加稅十貫,也就是一萬文,那幾乎就是絕戶之策,農夫們走投無路,河西走廊沙洲地形,人也不能在沙漠里跑,估計到時候只能在甘州本地民變了!

  考慮到這些人都加入了渠社,要造反也不是一個一個的鬧。萬一民變鬧起來……后果不堪設想!

  方重勇終于知道為什么甘州本地的那些官吏們,寧可摸魚當瞎子,也不肯執行基哥的秋防令了!

  如果把軍費大頭攤派到本地大戶上面,本地大戶本身家里部曲眾多,屬于半軍事化組織,這些人投靠吐蕃怎么辦?

  城旁聚落也不好惹,超過之前與大唐官府商議好的額度,他們就不好說話了。

  典型的“nomoneynotalk”。

  如果把壓力都丟給本地自耕農,那些人都是渠社的社員,要鬧起來動靜也不小。

  出了事朝廷無法收拾了,那就只能拿本地官僚出氣,誰會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呢?

  十貫錢是“加稅”,也就是所謂的“苛捐雜稅”!除了這個以外,河西本地屯民每年正常要交的賦稅,一樣不能少,并不能減免!

  渠社有渠主,負責牽頭修水渠,負責牽頭制定渠社規則。渠社內部雖然是“民主制”,抵制渠社活動的社員可以不簽字,但渠主在其中的話語權很大。

  方重勇決定找個時間,約王二娘子家所在的渠社的渠主聊聊。

  安撫了渠社的諸多社員,并承諾朝廷不會如此草率加稅后,他便帶著阿娜耶和阿段離開了王二娘子的家。

  其他人家,似乎也不用走訪了,估計都是大同小異而已。

  府衙后院是刺史居住的地方。這里有一口坎兒井,旁邊還搭起了葡萄架,環境很是清幽。不過現在已經到了秋天,倒是看不到郁郁蔥蔥的模樣了。

  日落西山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方重勇,靠在他特意命人打造的那張太師椅上,一邊享受著阿娜耶的按摩服務,一邊看著方來鵲像個鴿子一樣的在庭院內走來走去。

  “郎君,我們還是回涼州吧!甘州這里的人太壞了,都在給郎君挖坑!”

  方來鵲義憤填膺的說道。

  方重勇手里拿著一個蒲扇在搖晃,似乎沒聽見方來鵲在抱怨,整個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你看他像不像個小傻子?”

  阿娜耶湊到方重勇耳邊低聲問道。

  “傻子?怎么能是傻子呢!”

  方重勇恍然大悟,脫口而出的反駁道。

  他對著方來鵲招了招手,示意對方過來。

  很快,方來鵲走到方重勇身邊問道:“郎君有什么吩咐呢?我們是去租馬車去涼州么?”

  方重勇不說話,只是仔細打量著方來鵲。

  略有發福的身材。

  因為好吃懶做而懈怠的無賴氣質。

  一雙無神又看不出情緒的小眼睛。

  隨意而無禮的站姿。

  如果再把他平日里口無遮攔的習慣也算上的話……阿娜耶說他是個小傻子,還真沒說錯。

  但是,傻子有傻子的用法,傻子常常可以做到正常人沒法做到的事情。

  方重勇秉持著一張紙,一塊布都有其妙用的思想,感覺這波套路,方來鵲作為套路的核心,大有可為!

  “來鵲,你我雖名為主仆,實則親如兄弟……”

  方重勇還沒說完,就聽方來鵲激動拍胸脯道:“我知道!郎君有什么吩咐就說吧!”

  嗯,光傻還不行,無論如何,還是得包裝一下。

  方重勇圍著方來鵲轉圈,對方還是跟從前一樣,無論方重勇怎么轉,他也跟著一起轉,始終保持著面朝方重勇。只是他那滑稽的樣子,看得一旁的阿娜耶肚子要笑破了。

  方重勇是行動派,當即帶著方來鵲,來到距離府衙不遠,位于城南的西來寺。亮明身份后,方重勇順利見到了西來寺的住持法成。

  張掖城內外佛寺眾多,為什么要去西來寺呢?

  因為張掖城內只有西來寺是密宗,其他寺廟都是顯宗,所以西來寺是大唐官府在甘州用來制約顯宗佛寺的重要工具。

  簡單概括:官府定點單位!

  法成是洛陽人,善于畫佛像。來到河西,實際上是在此地進行壁畫創作的,并不是那種“死腦筋”的和尚,與官府的關系也很好。

  見到了法成和尚后,方重勇這才將官府的文書草稿交給對方觀看,然后嘆息問道:

  “大師就說西來寺打算出多少錢吧,少了可不行啊,少了的話,為了圣人的大業,那只能加到甘州百姓頭上。到時候要民變的。

  大師也不想看到張掖城生靈涂炭吧?”

  方重勇一副“我吃定伱”的架勢,讓法成一愣一愣的。隨即他苦笑道:“使君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一聲就行了,沒必要繞彎子的。”

  看到法成如此配合,方重勇后續要說的說辭都用不到了。他只得輕咳一聲掩蓋自己的尷尬,隨即指了指方來鵲說道:

  “這個孩童,是你們寺廟里的圣子,無所不知。我希望他今天就可以入西來寺出家。

  等我離開甘州的時候,讓他還俗便是了。”

  圣子是個什么玩意?

  法成聽懵了,沒跟上方重勇的腦回路。

  “所謂圣子,佛祖青睞之人也!”

  方重勇補充了一句。

  懂了!

  法成是老江湖,在洛陽見過不少神棍,一聽就知道方重勇想干啥。

  “刺史如果有把握的話,讓他入西來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圣子……”

  法成有些猶豫不決,話說這位十歲的刺史大人,該不會把甘州本地人都當傻子吧?

  “明日我送他過來出家,法成大師記得要把禮儀辦得隆重一點。”

  方重勇很是露骨的強調道,根本不給法成拒絕的機會。

  消息靈通的法成,早就知道這位新到任刺史的身份背景,面對方重勇咄咄逼人的PUA,無奈接受了“不合理”的要求。

  正在這時,方來鵲忽然抱住方重勇的胳膊大哭道:“郎君!我將來要娶宰相女的,可不能出家啊!”

  法成一聽這話,尷尬附和道:“使君的隨從,倒是胸懷大志之人啊。”

  “沒有功業,哪能娶什么宰相女。現在便是你為國建功的時候了!”

  方重勇皮笑肉不笑的拍了拍方來鵲肩膀說道。

  (本章完)

  請:m.xvipxs.net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