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章 這可太開心了

第94章這可太開心了  撿蘑菇的快樂,就在于不期而遇,還有不勞而獲,那感覺,跟尋寶差不多。

  這季節玉米已經長得很高,之前聽老家在本地的同事說玉米地里出雞樅,眾人還想著要去找一找,萬一找到一大叢,那可就太幸福了!

  然而沿著山路來到玉米地邊上,眾人仰頭看了看粉順風撒的玉米穗,擔心玉米葉刮臉,直接去了樹林邊。

  村子對面的山坡,樹木不像深山那般粗,也不像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那么密。

  稀稀拉拉的大樹下面,偶有幾叢灌木,倒是沒有荊棘之類的玩意。

  地面上腐爛的樹葉堆積了不少,顧蘭溪眼神好,還沒正式進林子,就先看到一朵蘑菇。

  她也不吱聲,幾步跑過去拔起來,才兩眼亮晶晶的舉起來讓人看:

  “大叔,您幫我看看,這朵有毒沒?”

  又紅又胖,老大一朵,藏在棕色落葉堆里,只露出一點頂,顧蘭溪還是撥開葉子才拔起來的。

  這東西不像雞樅,根老長,因為長得淺,輕輕一掰就掰下來了。

  見她高興,那老漢也不掃興:“這是見手青,有一點點毒,吃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不然咱們村子離醫院可是有點遠。”

  剛來就有收獲,顧蘭溪很高興,打開自己的布袋子,把這朵蘑菇輕輕的放了進去。

  制片主任見狀,頓時笑成了彌勒佛:“要不說有的人天生就有紅的命呢!這么多人,就你一眼看到它了,扒拉出來,還是朵紅的!好兆頭,好兆頭!”

  在場十幾個演員,聽到這話臉色都不大好看。

  顧蘭溪一眼看到,說明她有紅的命,其他沒看到的人,難道就命中帶衰嗎?

  顧蘭溪微微一笑:“的確是好兆頭,我們今天肯定能大豐收!”

  制片主任這才察覺自己的話有點太捧著顧蘭溪,讓其他人不高興了。

  但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他不過說了句實話罷了。

  制片主任這個劇組大管家,只是他職業生涯的一環,很快他就會往制片人的方向發展。

  對于自己看演員的眼光,他還是挺自信的。

  直接略過這個話題,制片主任笑著提了提手頭的竹編籃子:

  “大家記住,林子里嚴禁用火,請身上帶著打火機的人,統一交到我這里來,等下撿完蘑菇再回劇組休息室取!”

  這么多人集體出來撿蘑菇,萬一走丟了都不知道上哪去找。

  劇組原本不想同意,但見大家興致勃勃,再加上在這山里工作,假期又少,眾人的確缺乏娛樂,只得雇了村里人,讓他們分組帶著眾人上山。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在哪里,都有自己的規矩。

  在鉆林子之前,制片主任拎著個竹簍子,先把眾人身上的打火機收了一遍。

  原本顧蘭溪還想,今天要進山,哪會有人那么沒常識,沒想到不過四十多人,竟搜出來八個火機。

  不得不說,這制片主任經驗老道,做事真讓人放心。

  外界傳言,干這一行的人大多壓力大,喜歡抽煙,喜歡喝酒,咖啡更是頓頓都得有。

  雖然沒有那么夸張,倒也不算造謠。

  夏日天亮得早。

  林子看著近,沿著山路走到山腳,天就已經亮得差不多了。

  “采蘑菇之前,我們得先觀察一下,有沒有被蟲子啃壞,就算遇到那種好的,也要先拍一拍傘蓋再采,這樣來年才會有新的蘑菇長出來。”

  顧蘭溪這組受到特意關照,派來的村長也算見過世面,起碼普通話說得大家都能聽懂。

  他穿著泛黃的長袖襯衫,胸前別著支英雄鋼筆,對于今天的工作,非常上心:

  “來,大家先別急著采,我們先認認可以吃的有哪些,若是采到不認識的,就來問我,我就站在這里,你們繞著我,在這一片慢慢找,不要走遠了,等找完,我們再挪地方,好吧?”

  眾人齊聲應好。

  “千萬不要走丟了啊!”村里人少,可沒法幫著劇組翻山越嶺的找人,到時候少不得要找搜救隊,說不定就要上熱搜。

  顧蘭溪可不希望粉絲群里繼續可憐她,說她吃不上好吃的,才會餓得滿山找蘑菇,結果蘑菇沒找到,自己走丟了,還要搜救隊來找。

  一群人往林子里走了一截,附近常見蘑菇基本認了個遍,眾人立刻散開,開始采。

  劇組一起出來,就是圖個樂,采多采少,都不是自家的,大伙兒看到哪里多,也不怕其他人發現,立刻就叫同伴來幫忙。

  化妝師是個妥妥的e人,平日里給人化妝都要戴口罩,防止距離太近,說話濺口水,是真的特別外向特別健談,沒多會兒,就和村長聊了起來。

  “我們這里啊,以前也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靠山吃山嘛,每年專心搞山貨都要賣不少錢,但年輕人哪里耐得住山村生活的寂寞喲!寧愿出去打螺絲,也不想留在家里。看嘛,這么好的見手青,就爛在這山上。”

  “他們怎么不趁著出菌子的季節,回來撿菌子賣呢?”

  “現在人工培育的菌子越來越多,野生的撿了也不一定能賣到好價錢,孩子們好不容易找到穩定的工作,在城里扎下根來,工作可耽誤不得。”

  村長嘆了口氣:“不瞞你說,村子里最健壯的,就要數我們這群老頭子了,就算我們幾個,一天也爬不了幾座山了。滿地都是菌子,最多撿點回去吃吃,再曬干一些,送給親戚朋友,等孩子們過年回來,再讓他們帶點走。”

  “就沒有食品廠來山上收嗎?”

  “有也沒人上山采啊!”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可以在網上宣傳,請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過來采蘑菇,食品廠來收購,村里有償提供食宿,大家一起掙錢!”

  村長呵呵一笑:“那可不行啊!菌子這種東西,吃錯了是會死人的。人來的太多,缺少管理出了事要負責的。以前我們村子也有年輕人試過網上賣菌子,寄到地方容易壞不說,還老有人買了嘗鮮,又不會做,吃壞了跑來找我們賠錢。”

  “那你們可以在出菌子的季節開民宿,讓外地游客過來吃到美味的菌子!”

  “這種事早有那些網紅地區在做了,我們這里太偏僻,沒有游客來的。”

  顧蘭溪運氣好,找到一個菌子窩,沒多會兒就把自己的布袋裝滿了,兩人一邊聊,一邊找蘑菇,沒多會兒就離她遠了,之后的話就再也聽不清了。

  這片林子到處都是菌子,過了剛開始的興奮之后,只剩下機械的勞動。

  這片山直接下去就是一條進村的土路,站在坡上,就能看到村子。

  顧蘭溪沒了繼續干的欲望,收拾好東西,跟王姨等人打了聲招呼,又在菌子群里打了個卡,說自己回村了,就提著布袋、拎著小鏟子往山下走。

  一邊走,一邊順著兩人話頭往深了想。

  野生菌一向價格不低,她的mcn公司想要開起來,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打通一條產業鏈,配送鮮貨,或者加工成品,盡量讓外地人安全的享用這季節性的美味……

  搞投資搞得多了,她頗有點心得。

  一般來講,能解決某種社會痛點的東西,才會長長久久的存在。

  被需要,才會有發展,有發展,才能有未來,有未來,才能發財……

  正滿腦子發財計,顧蘭溪不知不覺走到了三岔口。

  另一條通往縣城的碎石路上,緩緩出現了一行人。

  打頭那個,蔫蔫兒的坐在驢子身上,一包著綠色頭巾的大嬸替他牽著驢。

  顧蘭溪定睛一看——嘿!不是她家那位,又是哪個?

  想起他跟自己說過的“騎驢來看你”,顧蘭溪臉上忍不住露出了大大的笑,隔著老遠,就開始沖著那邊揮手!

  重新在八點見到更新,是不是很開心?嘿嘿元旦節在家宅著碼了一整天。

  周四愉快。

  堅持下,馬上周末了。

月初17號有雙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