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68.烏姓商人

第169章  與此同時,東郡。

  從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貶斥為秩別為秩千石的監御史,若用九品論,則是從一品貶為六品。

  而王雪元有此成就,不過用了一朝一夕。

  更何況,大王只令他來東郡督辦墜星之事,卻并未賜予相應的監軍之權,連監御史都像是空有虛名……

  他想到此處,正中午烈日燦燦的時候,在官署硬是坐立不安,最后頂著滿身熱汗,又干脆出門去了。

  離開咸陽,以他的等級,連冰都用不得了。

  夫人啊夫人,你可害得為夫好苦!

  但話雖如此說,以大王的性子,他若辦事有功,未嘗不能起復。

  因而抱怨歸抱怨,該做的事仍在踏踏實實推行。此刻見仆從匆忙趕來,便趕忙問道。

  “此處各地驛亭亭長可都還配合?”

  仆從同樣滿頭大汗,“主君,我已奔波數日,仍有三位亭長未曾得見。”

  王雪元眉頭一凝:“這是為何?”

  他冷笑出聲:雖他長了一副溫和皮相,但他們那位大王可向來從不溫和。

  如今東郡墜星之事已然讓其震怒,各地亭長和東郡郡守卻又交不出那偷偷刻字的人來,必然是有人包庇其中。

  若非那位未來的王后機敏仁善,又能勸得動大王。

  此處方圓五里,恐都要盡數殺絕。

  這些人渾不知自己在鬼門關闖過一遭,如今只是向外多宣傳些罷了,竟還如此推諉……

  實在不識抬舉!

  侍從也滿身熱汗。

  他們大人一遭貶斥,如今的官身能指揮的胥吏著實少的可憐。

  況所要督辦之事,又力求傳播廣遠。

  因而便連家仆也都全安排上了重重任務。

  偏此處烈日炎炎,卻無山脈。策馬騎行,一片平川,連個遮陰處都沒有。

  如此來回奔波,其中狼狽可想而知。

  “竟也不肯下場雨!”侍從抱怨一聲。

  王雪元瞬間呵斥道:“這話萬萬不可對此處亭長去說!”

  東郡與咸陽不同。

  此處千里沃野,乃兵家必爭中原之地。

  因而也是如今秦國鼎鼎重要的糧食產區。

  如今正值八月,農夫們一來要忙著收割大豆,二來還要緊趕慢趕收拾田地,預備下旬開始播種冬小麥。

  如此忙碌,根本分不出人手來。

  他之所以工作進展緩慢,也有這一方面的緣故。

  但也正因為正值收割季,因而之前那秦王死而地分的隕星刻字傳言,竟沒有流傳太遠。

  如此,倒也讓他心頭松了口氣。

  此時大豆收割期,倘若下雨,豆子一泡便要發脹發芽,到時百姓連賦稅都交不起。

  萬一有六國移民煽動,說秦王死而地分,地分了,說不定他們就能耕種更大的面積,收獲更多的糧食……

  到時惹出亂子來,他王雪元難辭其咎。

  侍從喏喏應下,他也是實在又熱又累,這才出口抱怨,因而此刻鄭重道:

  “大人放心,此話我萬萬不敢對外人講。”

  王雪元這才緩了臉色,而后說道:“你之前說有三位亭長至今未曾得見,是哪三位?”

  侍從立刻回稟:“清豐、帝丘、南樂三處。小人已去過兩次,均未見到。”

  王雪元理了理袖袍,又擦了擦頭上汗水:“駕車,我親自去。”

  清豐、帝丘、南樂三處相隔并不太遠,侍從坐上車駕御馬前行,王雪元在車廂里已忍不住將窗戶和門都打開。

  雖黃土撲面有些狼狽,但如今這天氣,可著實太熱了些。

  午間出發,馬車行走三個時辰,這才來到了距離最近的南樂亭。

  此時驛亭內有小吏仍在處理公事,兩名刀筆吏則在另一側匆忙書寫,已顧不上抬頭。

  只唯獨在額間汗水狼狽滴下時,趕緊擦一擦。

  而王雪元七葷八素的從馬車上下來,此刻踏入驛亭,便直接取出符傳來。

  “南樂亭長在何處?”

  他這監御史在咸陽城實在不值一提,可在此處鄉縣,卻已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小吏們立刻起身行禮,再不像之前對侍從那樣不敢直言,反而向前方一指:

  “回大人,有一位姓烏的商人在前方酒舍宴請亭長,說是有事相商……”

  他小聲道:“那看起來并非普通商販,來時曾在本地販牛羊馬千余頭……”

  這在如今是了不起的大商人了。

  天氣炎熱,牛馬疫情難測,且路途遙遠交通不便。

  能有健壯牲畜特意送來此地販賣,定然是有所圖。

  而這樣的大商人,哪怕并不看重商人事的秦王衡,面對此等有才能的人,也會以禮相待。

  因而王雪元又細細打聽幾句:“這位烏姓商人可知姓名來處?”

  小吏搖了搖頭。

  又說道:“他似乎還帶了一位貌美婦人。”

  貌美婦人?

  王雪元心頭疑惑。

  亭長并不在三公九卿之列,所處權力也只在鄉縣之地。

  而倘若真是能隨意販售牲畜千頭的大商人,又有何事需要鄭重宴請對方呢?

  他心中不解,但問明白了酒舍方向,而后二話不說就帶著侍從前去。

  ——不管他們有什么要事相商,當下,只有大王的任務才是最要緊的事!

  而此時,酒舍中。

  烏姓商人和貌美婦人打聽的,卻也剛好是他這位監御史。

  烏姓商人烏由此刻倒出一杯酒水來,客氣說道:“聽聞此地新來監御史,此前乃是御史大夫。”

  “我等別無所求,只愿亭長在面見那位大人時,能稍作引薦。”

  “若有所成,定有厚禮相謝。”

  從咸陽城到東郡需要三個日夜,而王雪元來此地不過兩三日,對方的消息卻已經得的這么靈通……

  就連亭長都未曾聽說此事。

  不過,此事并不難。

  如今人們習慣向不同的對象介紹不同的人才,商人如今地位低下,縱有萬貫家財,想要見一見大官也是可以理解。

  亭長便擺擺手:“正值耕種季。您二位千里迢迢特意販來牛馬,又不居高價,令本地百姓可合買或租用,已然于我等有天大恩德了!”

  “只向監御史提及此事,何必言謝。”

  只是喝了這水酒,他也還得趕緊回驛亭去。

  只稍微處理幾件事,仍也要忙著自家田畝。

  這勞碌八月,如今實在騰不出什么功夫來呀!

  正說著,卻見一旁的仆從匆忙來報:

  “亭長,監御史大人來了。”

  歷史上真有一位烏姓商人。

  《史記·貨殖列傳》:烏氏倮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

  (本章完)

  請:m.xblqugex.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