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卉是想著王川有電臺,所以這次送的是電臺配件,除此之外還在里面放了一封信。
王川看到信以后,立即喬裝打扮去找齊翰。
齊翰見到他也很高興,上次兩個人分開時約定了,守龍者有回信再過來。
王川將信拿出來,小聲說:“守龍者在信里說,她搞到了醫療跟棉花布匹等物資。讓我們找個隱秘的地方,她將東西給我們。”
齊翰趕緊打開信,看完以后也是激動不已。不管是藥品還是晶管,都是他們急缺的東西。只是最后一句話,卻讓他疑惑了。
韓卉在信的最后說,這個隱秘的地方不要在SH市內。這也是為紅黨的同志考慮,藥品、電子配件以及棉花等都是被鬼子嚴格管控的物資。在市區給他們,那他們還得想辦法運出城外,這中間有許多的變數。她有空間,送出去安全多了。
齊翰斗爭經驗豐富,自然明白后面這句話的含金量。正因為明白,所以他猶豫起來:“王川,你說咱到底安排在市區,還是聽守龍者的去郊外找?”
王川想也不想就說道:“肯定是去郊外找。守龍者行事謹慎,他既在信里寫了,那肯定是有把握了。”
齊翰想得更多:“守龍者之前送我們的金條,換了一批武器跟不少物資;這次又給我們弄到藥品跟棉花等緊缺的物資。我們一定要保護好他,不能讓他有任何的閃失。”
王川明白他的苦心:“這次咱們就按照守龍者的要求,去郊外找好房子。等到下次,我們肯定跟守龍者聯絡上了,到時候再跟他商量這件事。”
“好。”
韓卉在布袋子里看到一封信,上面寫著一個信箱地址,以后若韓卉有什么事就將消息放進信箱內,然后在上面做上記號。不過若是韓卉覺得不方便,也可以選定一個地方。
將信箱地址記住以后,韓卉就出了空間睡下了。
第二天上午,韓卉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在路上習慣性地買了兩份報紙。
到了辦公室韓卉打掃衛生,然后去水房打了熱水,最后是看報紙。
韓卉看到大公報刊登了一個消息,那就是三天后是新任的商會會長就職,到時候sz周海、76號工會主席、特高課科長山本以都會參加。通篇文章下來就一個意思,這么多高官參加,新任商會會長很有牌面。
新任商會會長莫一山,韓卉將他列入自己的必殺名單內。至于這個就職典禮,別說只是漢奸跟鬼子特務機關的人,就是海軍陸戰隊司令要參加,她都不會去。不過就一個商會會長就職典禮,哪請得了那么多大官,這分明是在放魚餌。
張自強連喊了兩句:“在看什么,看得這么投入?”
韓卉將報紙遞給他,不過很快反應過來他不識字:“這上面寫的紡織大王莫一山任商會會長,許多大官都去參加。唉,你說人家怎么就那么有錢,我們卻這么窮呢?”
張自強笑罵道:“你都住在靜安別墅那么大房子,還好意思跟我說窮。”
他小時候住在棚戶區,直到他長大加入青幫家里條件才有所改善,在碼頭干了三年才買了一間房。
韓卉雙手一攤,說道:“買房子的錢是我爺爺留給我哥的。房子再大也沒我的份,所以我得自己攢錢買個房子,不要多大,兩間屋就夠了。”
張自強覺得她完全是在找苦吃:“你一個姑娘家的買什么房子,以后嫁給有房子的男人就行了。”
韓卉笑了下:“靠山山會倒,靠娘娘會老,靠男人死得早,只有靠自己才最穩當。”
張自強無力反駁。
嘮了幾句王海進來了,兩個人就去巡邏了。在巡邏的時候是不能聊天的,要被領導看見挨罵事小,扣錢是大。
因為華通碼頭的事,上面要求安全科全都留在碼頭。這樣也是防備萬一有事,人多可以幫上忙。
韓卉撇撇嘴,本來還準備下班去黑市找人,現在只能先放著了。
持續了一個星期,碼頭這邊風平浪靜,華通碼頭那邊的事也都處理好了,就又恢復到以前正常上班了。
因為韓卉讓人送了口信回家,黃淑芬雖然擔心但還穩得住。不過見到人還是很高興:“都瘦了,那邊伙食是不是不好?以后還是帶飯過去吃吧!”
碼頭有食堂,但價格有些小貴,家境不大好的人都是自己帶飯吃。韓卉是沒這個想法,飯菜還是新鮮的好吃。
黃淑芬也不強求,她滿臉笑意地說道:“你大哥現在能拄著拐杖自己走了,第二天就去幫我守攤子了,說不能留在家里吃閑飯。”
韓卉糾正她這話:“娘,大哥不是幫你守攤子。這個鹵菜攤是我們家的生意,他干活是天經地義的。”
黃淑芬還是搖頭道:“你大哥是拿筆桿子的,哪能做這種粗活呢!”
韓卉覺得她被封建思想荼毒得太厲害了:“拿筆桿子怎么了?拿筆桿子就不用吃喝拉撒了。娘,咱家的錢大頭都用在他頭上,他得多干活才行。”
現在的大學生那是妥妥的知識分子,許多人非常清高。好在韓孟陽沒這些毛病,相反,非常平易近人。只是因為也之前做的事,韓卉對他有意見,相處得并不融洽。
黃淑芬知道她是心疼自己:“我本來是準備請個人,但你哥說他現在可以幫忙,等他身體好了去上班再請。”
韓卉擺擺手:“娘,生意上的事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不用跟我說。”
吃過晚飯,韓卉就去黑市找眼鏡仔詢問玉石的事情了。
眼鏡仔看到她暗松了一口氣,將她帶到一間屋里,指著地上的箱子跟麻袋:“這些是我這半個月收的,一共是一萬二千法幣。你之前給了我五千法幣定金,再給我七千法幣就行。”
韓卉很爽快地給了錢。
眼鏡仔說道:“有個姓尤的手里據說有兩樣寶貝,只是他不喜歡法幣,要用銀元或者大黃魚交易。”
韓卉問道:“開價多少?”
眼鏡仔見狀就知道有戲了:“一套古玉擺件,對方要價兩根大黃魚;還有一串前朝王爺用過的佛珠,要價一根大黃魚。要是給銀元,按照市價兌。”
韓卉想先看了貨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