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8章平寧他爹來徐家干嘛?【拜謝大家支持再拜】

  “三清真人喲!這北遼的小孩兒怎的如此狠厲,發個誓,居然自己割破自己的額頭!這這不疼么?”

  王若弗不敢相信的感嘆道。

  “在北遼人看來,你連割破自己額頭的勇氣都沒有,發出的誓言誰又會相信呢?”

  老夫人輕聲說完,眼睛看著別處繼續道:

  “倒是之前,侯府也有過宣誓效忠的北遼人。”

  “祖母,也是北遼養馬之人么?”

  “不是馬官兒,乃是一個精悍的北遼武士,當了我父親的親衛后還改了姓,姓”

  看著老夫人的回憶的樣子,一旁的房媽媽補充道:“楚。”

  “可惜.”

  似乎想到了自己的侄兒如今出征在外,老夫人不好說不吉祥的話,止住了話頭,擺了擺手:

  “都是陳年舊事,不說了。”

  王若弗聽著老夫人的話討好的笑了笑,心中感嘆這就是開國勛貴的底蘊。

  她王家雖然有配享太廟的父親,但是如徐家這般有異族之人效忠的事,別說見了,聽到都是當成稀罕的事兒。

  老夫人看著身旁貼心朝著她扇著扇子的華蘭問道:

  “華兒,那代哥兒可好?”

  “祖母,您這曾侄孫,如今在爬的可快了!嫂子老是徐興代徐興代的喊。”

  “哈哈哈哈,那就好.”

  老夫人說著好,但是眼睛卻是仔細的盯著華蘭,

  華蘭被看的不好意思,轉頭向母親王若弗求援,結果王若弗聽到老夫人的話,看向華蘭的眼神也是充滿了審視和催促。

  衛恕意瞧著被看的不好意思的華蘭,眼中也有些喜悅和.羨慕的神色。

  華蘭嗔怒道:“祖母,您和母親怎么這樣!”

  這提了華蘭婆家侄兒,又不說話的看著她,意思不就是問她進度怎么樣了么!

  “你這嫁過去也有半年多了”

  聽著王若弗的話語,老夫人道:

  “你們夫婦二人可還親厚?”

  “嗯”

華蘭羞澀的點了點頭  “那便好,祖母只是問問,你可別心急。”

  “嗯。對了祖母,剛才光說話了,之前我家小五和王家錦帛鋪有了些來往,這不,他們鋪子送來了些時興的料子。”

  華蘭朝著翠蟬揮了揮手示意去取后繼續道:

  “我看著和咱們家之前的有些不同,也就拿了一些。”

  當盛家女眷們在挑選料子的時候,

興國坊齊國公府  徐載靖和顧廷煜、徐載章從齊國公的書房的外間走了出來。

  能讓他們三人進書房,這一個動作就表達出了齊國公對幾人的信任。

  書房重地,

  哪怕是平寧郡主身邊的貼身女使,沒有允許也是不能進去的。

  三人說著話來到了待客的前廳,

  此時寬敞涼爽的前廳中已經來了不少人,

  除了盛家書塾的同窗,還多了幾個面生的貴少年。

  幾人來到前廳之中,齊國公有意鍛煉齊衡,所以也沒多說話。

  齊衡此時就成了介紹人,他拱手行禮后道:

  “煜叔,章哥,靖哥,這兩位是我柴家的表哥,柴勁、柴勃”

  說著話,

  有兩個衣著華貴不凡的少年拱手致意。

  其中那個叫柴勁的少年,動作迅捷,舉手投足之間頗有章法,看到徐載靖后,一雙眼中滿是躍躍欲試的精光。

  另外幾人則是襄陽侯府的旁支兒郎,

  雖然如今襄陽侯老當益壯,日日努力耕耘,但是收成么.還沒有。

  平寧郡主依然是襄陽侯府的獨苗苗,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這次齊國公府的端午宴,襄陽侯派了這幾個孩子過來。

  待眾人落了座,

  齊國公府廚司的菜品被臺盤司的女使們流水一般的端了上來。

  齊益秋拿筷,示意開席。

  除了襄陽侯府的旁支兒郎,其余之人也沒有拘謹的。

  一邊吃喝,一邊說起了話。

  齊益秋年輕時候也是讀過書的,可惜未能考到會試,所以他對顧廷煜那是喜歡到了心里。

  每當顧廷煜說完話,齊益秋總是會看向齊衡,待看到齊衡聽得專注,他笑了笑。

  隨后,齊益秋便離了席,有他在,少年們怎么說都放不開。

  因為在座的除了長楓皆是各家嫡子,

  所以,意外的長楓和那幾個襄陽侯旁支的少年聊了起來。

  襄陽侯的少年也沒有主動去找顧廷煜、徐載靖等幾人聊天的意象。

  看到這番情景,在前廳隔著屏風,在簾子后面觀察的平寧郡主搖了搖頭。

  她父親襄陽侯的意思她懂,但是過繼到襄陽侯這邊來的兒郎,以后擔子很重,不用太過逢迎,但是日常的眼色的顏色還是要有的。

  和長楓聊天固然舒服,可以后襄陽侯這個級別出了什么需要幫忙的事情,長楓可是出不上力。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無效社交。

  平寧郡主正想離開的時候,

  席面上,柴勁站起了身,舉著一杯酒道:

  “靖哥兒,之前就經常聽衡哥兒說你的名字,沒想到過了這么久才見到你。”

  徐載靖也趕忙站起來,舉著酒杯道:“衡哥兒沒說我壞話吧?

  一旁的齊衡趕忙擺手,引得顧廷煜和載章紛紛笑了起來。

  “沒有沒有,衡哥兒都是夸你的,說你每日苦練武藝、勤讀不輟。家中還有讓人看的心癢癢的神駒。”

  柴勁說最后一句的時候,齊衡趕忙扯他的衣服。

  “衡哥兒說的沒錯。”

  顧廷燁點頭道。

  “不瞞靖哥兒,我在滄州老家,也是日日苦練武藝,罕有對手,不知咱們以后.”

  徐載靖舉杯道:“勁哥兒想要來我家,下個帖子即可。”

  “好,那便一言為定!”

  說著,柴勁一口干了杯中酒,徐載靖同樣如此。

  看完了前廳的這番情景,

  平寧郡主眼中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又重重的看了一眼徐載靖后,轉身離去。

  席面上,

  顧廷煜看著那幾個和長楓聊的火熱的同宗子弟,暗暗的搖了搖頭。

  一個時辰后,

  席面散了,眾人又在前廳坐著說了會兒話后,眾人紛紛告辭。

  回曲園街的路上,

  不少都是從請客宴席上歸程的百姓。

  當兄弟二人進了孫氏的院子,喝著醒酒湯聽著孫氏從吳大娘子處得來的一個趣聞:

  前些日子,東華門外一直有菜農瓜農兜售瓜果,

  一個跟著宮里的義父出來采買的內官,居然在買菜的時候遇到了多年未見,本該在千里之外的親生父母,

  此時正在東華門外賣菜。

  可這內官沒敢認,還是他義父通過哭紅的眼眶看出來端倪,一番詢問才知道了此事。

  這老內官第二日則是當做不知此事,光顧了那家菜攤,

  閑聊之間才知道,這戶家人用這內官的賣身銀子活了下來,日子這些年來也不錯,雖然又有了兒子,但是依然牽掛這賣身的內官。

  于是便來到了汴京,想著找一找這賣身的兒子,讓他知道,外面還有親人在等著。

  明白了原委,這位老內官將此事報給了內官懷保。

  而懷保的師父,正是皇帝跟前的大內官。

  “陛下知道此事后,倒也沒說別的,只是幾日后,那內官得了個宮外廟宇看守香火的差事。”

  “母親,陛下這是讓那內官出宮辦差事,能夠讓他的父母能夠隨時看到么?”

  孫氏看著安梅點了點頭道:“自是如此。但是也有別的原因。”

  安梅愣神的看了看母親,

  謝氏和華蘭剛想說話,卻被孫氏阻止后道:“讓她自己多想想。”

  安梅撫摸著著快要磨出繭子的手指,看了看自己的兄弟,還有身邊的女使,遲疑的說道:

  “母親,您的意思是,這內官有了牽掛,容易被人用家人脅迫?”

  華蘭看安梅已經悟出來了,得了孫氏的點頭后,華蘭道:

  “正是如此,分別這些年,還能認出自己的父母,就是說這內官”

  “心中最大的牽掛就是他的父母!”

  謝氏抱著自己的兒子徐興代道:

  “這內官的父母有了兒子,卻依然能千里迢迢的來汴京尋找,定是萬般無奈才賣的。”

  “這個內官有了家人,但是在宮里的差事,應該是完了。”

  一旁的徐載靖道:

  “大嫂,我聽表哥說,那內官懷保似乎也有親眷在汴京,怎么他.”

  “小五,那位內官的父母已經去世了,是宮里的內官撫養長大的,那侄兒也只是盡個延續香火的心而已。”

  端午節后,

  皇宮內,

  皇帝的貼身大內官微瞇著眼睛聽著稟告。

  “爺爺,有不少小內官在討論這事。”

  “可有打聽小內官們話語的?”

  “有,而且有幾個小內官對家人的回憶被人套了出來。”

  聽到此話,大內官一臉平靜的說道:

  “這幾個沒心眼兒的,就都別在宮里呆了。”

  “是,爺爺。”

  說完,大內官轉身進了殿內的皇帝御書房,

  大周皇帝的書房內,

  年紀比皇帝還大些的襄陽侯正拖著一條瘸腿跟在皇帝身邊說話,

  襄陽侯和皇帝的是過命的交情,

  那條被廢了的腿,就是皇帝登基之時,腥風血雨之間為了保護皇帝才受的傷。

  “朕朕.伱說你個老雜毛,多大年紀了,還信平寧這丫頭說的這些虛無縹緲,有的沒的,”

  “陛下,那您可憐可憐我這個老雜毛!”

  “去去去!朕還有國事要忙!”

  襄陽侯一下跪在地上,抱住了皇帝的腿:

  “陛下!您這,您有了兒子,國家有了棟梁,可,您不能不顧老臣啊.我都這么大年紀了,您瞧瞧我這胡子”

  皇帝聽出了其中的潛臺詞:

  ‘陛下,之前咱們君臣二人可是同病相憐啊!怎么你有了兒子,不和我說秘方啊!’

  皇帝閉眼歪頭,他哪有什么生子秘方!

  然后皇帝忽的心中一動,朝著抱腿的襄陽侯看去。

  皇帝用食指撓了撓自己的臉道:“你個潑皮,你不會是想讓朕去皇后那里幫你求個恩典吧.”

  “陛下圣明。”

  “你呀你,就會搞這些曲里拐彎的倒灶事兒。行了,朕答應你了。”

  “嗚嗚嗚,老臣謝過陛下!”

  說著,皇帝朝著想跑過來扶襄陽侯的大內官揮了揮手,阻止了大內官過來幫忙。

  隨后,皇帝笑著朝地上的襄陽侯伸出了手。

  這個姿勢,

  一如當年那個剛登基就面臨腥風血雨的年輕帝王,在書房內,朝抱住他的腿,不讓他意氣用事的青年襄陽侯伸出手允諾的樣子。

  襄陽侯也有些愣住了,

  然后笑著握住了皇帝的手。

  “還是如當年那般沉,當年,你是怎么敢被朕拉起來,就敢沖出去的。”

  “這個說了好幾次了,陛下都說不信,當時我就是被陛下龍爪一握,瞬間,一下子渾身都是力氣”

  皇帝笑著搖了搖頭,這老顧似乎是忘了,他沖出去前,可是喊的,死也要死在陛下前面。

  “陛下,您說,老臣該送什么.”

  “自然是珍貴少見心誠的東西,尋常金銀他們家不缺的。”

  到了晚上,

  趙枋已經入睡,

  皇帝坐在巨大的床榻邊:

  “咳,有個事兒。”

  皇后看著一邊給搖籃中女兒扇扇子的女官道:“小些。”

  女官蹲身示意知道。

  “陛下說就是了。”

  “襄陽侯今天找朕了,說是討要生兒子的秘方”

  一旁的皇后愣了一下,隨即白眼兒一翻道:

  “這個老潑皮,什么話不明說,就喜歡彎彎繞繞,不就是想讓我允了給徐家靖哥兒送禮么!送就是了。”

  “畢竟事關枋兒和月兒,他心里也拿不準你的想法。”

  “哼,顧侯這是尋醫問藥沒結果,開始求神拜佛了。”

  “人家一開始也求神拜佛,雙管齊下的。”

  端午后,

  徐載靖在盛家書塾上了一天課,

  晚上回了侯府,

  就被母親孫氏遞過來一張帖子。

  帖子是襄陽侯府,經由齊國公府轉遞了過來。

  內容主要說的是:襄陽侯喜歡駿馬,聽說勇毅侯府有四匹神俊馬兒,所以想來看看。

  孫氏把帖子給徐載靖的原因則是,如今勇毅侯和長子在外,女眷不好待客,只能讓他們兄弟倆出面。

  而兩匹北遼龍駒又是皇帝賜給徐載靖的,所以重點還是徐載靖。

  看著點頭的小兒子,孫氏忽的想起來送帖子的平寧郡主的話:姐姐你無須準備東西,父親他就是來看看駿馬,順便看看咱們家哥兒。

  徐載靖自然是把這事當成了一件小事,只是來看馬而已,能有什么事?

  剛到辰時(早七點)

  盛家學堂,

  齊衡和徐家兄弟的座位空了出來。

  莊學究無奈的搖了搖頭道:

  “有點事就請假,真是”

  而這個時間的曲園街,

  街邊的攤子上,東西被擺的整整齊齊,

  街道被打掃的干干凈凈,還灑了水。

  襄陽侯看著這番情景得意的點了點頭心中暗道:看來這徐家是不知道本侯來是打算送禮的,不知道也就不會直接拒絕,甚好!

  來到徐家大門前,

  徐載靖已經在門口臺階下等待,看到襄陽侯騎著的馬身后跟著的十輛蒙著厚布的馬車過來后,他趕忙幫襄陽侯牽馬,道:

  “顧爺爺,您別下馬,直接騎著進來吧。”

  襄陽侯正想說什么,忽的心中一動點了點頭道:“好,那老夫就失禮了!后面的車隊,跟上。”

  說著,襄陽侯府眾人,在楚戰等路人的目光中魚貫而入。

  孫氏帶著兩個兒媳,在二門處對著襄陽侯蹲了一禮,而襄陽侯也是在馬背上拱了拱手,算作回禮。

  來到跑馬場,

  跑馬場也被整理了一番,

  馬侍阿蘭和尋書正在帶著驪駒、驪駒兒子、兩匹龍駒在溜著跑。

  襄陽侯來看馬,本來只是顧侯他來徐家的理由而已,但是此時看到那兩匹北遼龍駒后,他來到跑馬場邊,翻身下了馬。

以一個老人不該有的矯健動作越過了木欄  徐載靖跟著襄陽侯翻過了柵欄,

  快步在襄陽侯身后追著喊道:

  “顧爺爺,您慢點。”

  來到四匹馬身邊,襄陽侯滿眼放光,似乎忘記了這次來干什么了。

  在跑馬場中觀看撫摸了四匹馬三刻鐘后,襄陽侯這才讓心中的稀罕的那股子勁抒發干凈。

  緩緩的想起了這次來徐家的其他事。

  這個時候,有徐家管事和孫氏說了跑馬場上的事兒,孫氏自言自語道:“原來老侯爺真是來看馬兒的”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