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5章 送上門的肉,沒道理不吃

  !)(第1/2頁)

  在制定ET5宣傳計劃之前,檀錦程迎來了一個意外又不算意外的來客。

  “兵哥,你們今年可算是夠衰的啊。”

  滬市分部,李兵等了足足一整天,才見到檀錦程,雖然檀錦程的態度一如既往,以往二人之間像今天這種開場式的調侃不少,但此時此刻他總覺得有些刺耳。

  曾幾何時,他想要見這位“小老弟”,何時需要像現在這樣等上一整天。

  “確實算得上是流年不利啊,要說36,早就已經過去了啊。”

  從三月份開始,聞界M9就連續發生自燃事件,近兩個月之內又是連續發生了三起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負面影響依舊是把李兵給搞得焦頭爛額。

  目前聞界的公關部門已經正式啟動召回程序了,4803輛聞界M9,截止到八月底之前全部召回,重新免費更換電池組以及升級安全方案。

  按照預估,這一次召回行動會給聞界帶來超過4.8億元的損失,最重要的是品牌的信任危機,恐怕短時間之內要經受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驗。

  “沒出什么大的事故就好,召回也是體現企業態度的一種形式,我們之前不也有召回的嘛。”

  汽車召回事件,一直是貫穿著大大小小主機廠商的,大面積召回事件對于企業的影響肯定是不小的,但只要后續產品力以及服務都跟上,影響是可以慢慢消化掉的。

  看看日系的品牌,前些年的召回事件可是覆蓋全球范圍內的,這幾年還不是緩過來了。

  說起來特斯拉毛豆3國產化,最大的沖擊還不是尉來,BYD這樣的傳統新能源車企,而是新勢力品牌,原本在跟傳統車企競爭當中就不占優勢的他們,又要面對著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這其中最先感受到壓力的,絕對就是今年最倒霉的李兵了。

  特斯拉建廠,第一個連鎖反應就是滬市方面直接取消了聞界的建廠計劃,把全部資源都投入到特斯拉身上,這直接引發了聞界大量投資者的質疑以及集體訴訟。

  三月份至五月份,三個月的交易時間,聞界股價暴跌70,目前的股價已經不足兩美刀了,相較于上市之后的最高點13.8美刀,跌幅幾近90。

  市值也只是堪堪過20億美刀,還沒有閃馳科技的市值高。

  “聞界現在需要一個白衣騎士,不知道檀總有沒有什么建議,或者能不能幫助幫助我們。”

  李兵是上門救援的,他也大概了解檀錦程的性格,沒有必要拐彎抹角的了。

  交付量下滑,財務危險,產品安全,競爭壓力,一系列的問題,讓聞界成了新勢力頭部三巨頭當中,第一家掉隊的企業,也是三巨頭當中最先被質疑倒閉的車企。

  前期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狼狽,用頭皮發麻來形容此時的李兵,一點都不為過。

  實際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聞界的問題比想象當中要嚴重得多,再不解決包括資金在內的一系列問題,聞界是真的撐不過今年。

  生死攸關的當下,聞界的內部已經在開始改變了,最先就是從成本控制角度來入手,大幅削減運營開支,包括將一線城市員工出差酒店標準從900元降至400元,推行扁平化管理等等。

  另外管理層也開始著手變動了,鄭顯聰將會在今年年底離職,在尋求新的投資過程當中,聞界首先要做出改變的姿態。

  “想要我們怎么幫你?”

  聞界的整體經營思路來說,除了成本大之外沒什么其他的問題,走定制化服務差異路線,換電模式本質上跟快充實質上也不沖突。

  哪怕快充再是進步,也不代表著換電沒用了,用一個簡單的形容來說,換電跟快充技術就像是充電寶跟插頭數據線類似,兩者都是可以并存的。

  經營思路沒問題,剩下的問題雖然很多,但都是可以解決的,而當下短期之內最大的問題就是召回事件,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消除車主的顧慮,這些李兵也都在做了。

  好在車輛也不算多,損失雖然不小,但對于今年預虧超百億的聞界來說,不到五億的虧損真不算多。

  其實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重拾投資者的信心,財報會議當日突然臨時取消的電話會議,讓聞界當日股價暴跌28,給了投資者沉重的一擊。

  全年預計超百億的虧損,跟李兵以后的日子比起來還真算不得什么,不過這是2019年,在投資逐漸收縮的年份里,一家新勢力企業年超百億的虧損額度,還是相當嚇人的。

  尤其是聞界已經上市了,想藏都藏不住,不像威馬跟小朋,這兩家虧得也挺慘的,但不需要像聞界這樣公布詳細的財報。

  “首先肯定是電池方面了,這個我希望檀總能幫我們解決一下,我們打算把這一批召回的車輛電池全部更換為跟尉來ES8的同等級別電池組。”

  聞界用的電池不都是由尉來提供的,而且他們跟特斯拉一樣,只采購電芯,然后自己包裝,這路子沒什么毛病,但是目前來說聞界的技術還不達標,加上又沒有完整的工廠以及產業鏈,在產業鏈整合方面的能力也不夠強。

  這也是導致他們電池頻頻出現問題的原因所在。

  更換成與尉來高端車型上同級別的電池組,且全部由尉來負責,憑借著尉來在電池方面的領先技術,相信問題要少很多,另外今后在維修方面也可以跟尉來的渠道建立起一定的聯系。

  雖然會增加不少的成本,但這是短期之內最好的辦法。

  尉來在5月18日第一次直播電池測試之后,又搞了兩場分別針對磷酸鐵鋰以及三元鋰電池的測試,一次依舊是放在甬城總部,另外一次則安排在廬州電池工廠。

  兩次直播造成的社會效應沒有第一次大,但是效果也不低,尤其是關于三元鋰電池的碰撞實驗,還是跟寧得時代聯合的,噱頭拉滿。

  “通過尉來電池組的使用,應該會最大限度的挽回這批車主的信心,希望檀總能夠給我們提供足夠的電池。”

  說到底還是技術問題,沒有那個金剛鉆就不要攬這個瓷器活兒,李兵在其他方面各種花錢,一場發布會就能夠花個好幾千萬,排場十足,但是在最重要的技術方面卻不舍得這么大方。

  “除了這批召回的車輛之外,我們還需要尉來提供一些電池的租賃服務,另外還想跟尉來合作建立起換電聯盟,擴大換電網絡的覆蓋范圍。”

  想了想道:“沒問題,我跟錦新那邊說說,電池更換與租電的事兒可以確定下來,至于說建立換電聯盟,這個我還要跟董事們討論一下。”

  這兩年鋰電池的原材料漲得比較厲害,尉來有成本優勢,但也不能胡亂上產能,在歐洲工廠沒有完全投入運營的情況下,錦新時代的電池生產都是有序的。

  突然擠進來的訂單,還是需要協調產能的,不過量不大的情況下,檀錦程還是可以直接就定下來的,至于說建立換電聯盟,這個模式不錯,對尉來的車主也是有好處的。

  李兵是拿出誠意來了的。

  “這是當然,謝謝檀總了,另外就是還想讓檀總幫我跟廬州ZF方面牽一牽線,幫我們做個中間人,我想跟他們好好的談一談。”

  李兵松了口氣,在拿到生產資質之后,他們太過于急于求成,加上金主們也想擺脫檀錦程對聞界的影響,還有就是經營思路上的一些出入,導致雙方的關系越來越淡。

  去年九月份聞界上市之后,巨量引擎就開始逐步減持聞界的股份,至如今手里剩下的股份已經所剩無幾,徹底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可以說目前雙方剩下的,也就是他跟檀錦程的一些私交了,檀錦程能夠爽快的答應下來給他們“擦屁股”,更多的應該還是看在私交的份上。

  錦新時代的電池從來都不缺賣,臨時增加聞界這點產能,倒不如優先滿足即將國產化的毛豆3,更何況他也知道尉來從今年開始執行的供應鏈雙軌制,本身電池的需求就不小。

  “你想在廬州建廠?引薦倒是沒什么問題,但能不能說動廬州ZF還是要看你們自己啊,這個我無法做出什么承諾。”

  當前聞界最缺的是什么?資金與技術肯定是第一位,但最重要的絕對不是這兩點,而是政策。

  為什么聞界的股價跌得這么慘,說到底還是因為滬市ZF否決了他們的建廠方案,一家新興車企最缺的就是地方ZF的支持,沒有了地方ZF的支持,是很難成功的。

  當年李兵把聞界的總部放在滬市,就是因為看中了滬市沒有一家像樣的民營車企,而當時雙方也確實渡過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蜜月期。

  直到特斯拉的出現。

  而偏偏特斯拉的建廠,雖然說逃不脫上面的意志,但檀錦程從中牽線也確實是大大加快了特斯拉落戶的進步,無論是滬市還是廬州,檀錦程都有這方面的能力。

  現在李兵著急是有些后悔太急于把檀錦程之于聞界的影響力給去除了,如果對方還是聞界的大股東,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李兵相信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輿論方面會好很多。

  再看看小朋,幾次融資不僅僅沒有稀釋巨量引擎的股份,反而讓對方的持股從最初的10上升至目前的12,還有零跑汽車也是因為引入了巨量引擎,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這兩家走的路子正好跟聞界相反,如今都發展得紅紅火火。

  威小聞,三大新勢力的龍頭企業,小朋原本是排最后的,但是現在再看看呢?小朋汽車已經宣布,他們的第一萬輛純電汽車將于6月18日在鄭市工廠正式下線。

  !)(第2/2頁)

  第一萬輛量產車,威馬用了321天,聞界用了345天,而小朋只用了188天。

  銷量方面,四月份小朋汽車交付2200輛,五月份這一數字來到了2704輛,連續兩個月成為新勢力交付冠軍,截止到今年五月份,小朋汽車的交付量已經超過7500輛。

  按照這個趨勢,小朋汽車今年的交付量會在1.5萬輛至2萬輛之間,極有可能超過威馬,成為新勢力交付冠軍。

  在自建工廠方面,除了威馬一開始就走的自建工廠的路子,同樣是以代工方式來生產的小朋汽車,在C輪融資之后,也加快了建廠的速度。

  肇慶工廠的建設速度明顯增加,在超充站方面的建設,小朋也已經有了30座的規模,這些都是要遠遠快于聞界的。

  不知不覺當中,風光無限的聞界已經遠遠落后于這兩家了。

  李兵嘆了口氣道:“試一試吧,不試一下怎么知道呢,就目前而言我還是最傾向于把工廠放在廬州的。”

  被滬市直接否認工廠計劃,對于聞界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包括騰迅等很多投資人實際也是看在聞界有滬市ZF政策的支持,但現在聞界就像是一個無根的浮萍。

  多數新勢力走的都是代工這條路,但是代工只是過渡,汽車跟手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想要把車子造好,最終還是必須要走自建工廠之路。

  目前頭部還有中部甚至于一些新勢力的小品牌,都有自建工廠的計劃,有了自建工廠之后的小朋,已經在開發第二款車型了,他們的第二款車型就是打算放在自家工廠里生產。

  聞界要好好發展下去,自建工廠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廬州ZF被定義為投資能力最強的地方ZF之一,以投帶引的模式,讓廬州ZF成功打造了多個產業集群,初期的家電產業集群以及對于本土人工智企業科大訊飛的支持。

  2007年用近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梭哈式的支持京東方更為經典,不僅僅成功的救活了京東方,也讓廬州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屏基地之一。

  京東方的成功也為廬州在2011年跟兆易創新合作成立長鑫存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后在2016年在尉來以及江淮的基礎上,正式打造的新能源產業鏈,形成千億級汽車產業鏈更是讓各地ZF羨慕不已。

  李兵就是看中了廬州方面的新能源產業鏈,聞界在廬州肯定是小弟級的,但是俗話說要想出人頭地,跟對大哥最重要。

  相信在廬州ZF的支持,尉來這位新能源龍頭的帶領之下,聞界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機遇。

  但問題是,廬州會不會看得上聞界?

  有能夠跟特斯拉正面較量的尉來,有跟大眾眉來眼去的江淮,被滬市方面拋棄的聞界會不會得到廬州ZF在政策上,甚至于資金上的支持,是李兵不敢確定的。

  最為關鍵的,要想得到廬州ZF的支持,李兵知道,檀錦程的意見極為關鍵。

  尉來的總部確確實實是在甬城,發展也以甬城為主,但要知道,當初尉來能夠穩住陣腳,除了北倉區以及甬城市的全力支持之外,廬州方面的支持也極為關鍵。

  錦新時代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營收一度接近于無,卻拿著廬州市ZF批的大段地塊以及資金上的支持,被質疑成老鄉騙老鄉的項目,如果沒有地方ZF的全力支持,是很難支撐到最終見到成效的。

  如今的錦新時代,已經成了廬州標志性的企業之一,雖然是尉來的子公司,但錦新時代之于廬州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本土企業,更何況尉來在動力電池方面的投入,也是圍繞著廬州方面來布局,而不是以甬城為主。

  跟京東方一樣,錦新時代也被看成是廬州ZF投資案例的典范之一。

  某種意義上來說,錦新時代之于廬州,其地位已經不亞于連年表現不佳的親爹江淮了,京東方的電視面板還有些被人詬病,但錦新時代可是切切實實的全球動力電池龍頭,產品遠銷多個國家。

  “檀總有想過再投資聞界嗎?”

  多年創業,經受過多重磨難的李兵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屈能伸,在意識到了騰迅,京冬等互聯網投資機構除了給他帶來錢,不能在汽車產業提供更多支持之外,他及時的醒悟過來。

  在總結了小朋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及自身帶來的教訓之后,李兵這一次帶來的誠意,比檀錦程想象的還要大。

  “怎么個投資法兒?”

  對于李兵發出的投資邀請,檀錦程不置可否,這家伙自從造車之后,或許是見識到了資金的真正魅力,也或許是真正的野心暴露出來了,整個人跟在易車時的狀態可以說是判若兩人。

  聞界搞的那些小花頭,怎么可能逃得過他的眼睛,別看聞界虧得一批吊造,但李兵本人可是越來越有錢的,私下里以妻子名義成立的那些公司都是干什么的呢。

  之前他懶得管,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新勢力都有這個毛病,反正坑資本家的錢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話語權有限,說多了惹人煩,所以他選擇了抽身而出。

  反正聞界上市,解禁期結束之后,他的那些股份基本都拋售一空了,巨量引擎也沒有虧錢。

  換電模式實際沒什么毛病,特斯拉當年也想走這個路線,消費者對于電車有著天然的續航焦慮,哪怕是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他們依然會有這種焦慮。

  換電是解決里程焦慮過程當中一個很好的補充,這是一個不錯的模式,但是由一家新勢力車企來主導,那困難就太大了。

  首先是資金的問題,想要建更多的換電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自身沒有造血能力的新勢力,只能通過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這就導致李兵的股份必定會被稀釋得越來越少,漸漸的話語權也就越來越低。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兵后期的一些騷操作,實際也還是在話語權漸漸被稀釋之后的必然結果。

  其次,換電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車型必須要多,都賣不出去幾輛車還怎么換電,其次就是電池規格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而這些都是新勢力都不具備的。

  沒錢,車型不夠多,沒有自己的電池產業鏈,這些都是新勢力搞換電的弱勢。

  但是這些,對于錦新時代都不是問題。

  跟多家車企,多款車型合作,不缺資金,這些都是動力電池公司構建換電站的天然優勢,一定意義上來說,哪怕是由尉來汽車來主導換電業務,都不如錦新時代。

  快充換電?

  這個想法是真的不錯,至少會在市值上給尉來帶來無盡的想象空間,在快充技術沒有完全突破還有電池形態沒有改變的當下,聞界的換電市場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想說的是,肯定要有廬州ZF的介入,至少要讓他們在政策上支持我們,或者說其他的地方ZF也行,這樣聞界拿地拿貸款會方便很多。”

  “當然,甬城市這邊如果有意向也是可以的。”

  從目前來看,要抱上尉來的大腿,把汽車工廠放在這兩座城市是最好的,這兩座城市是尉來布局最深的。

  檀錦程點了點頭,示意李兵繼續說下去。

  李兵的想法沒錯,聞界現在很缺錢,但更缺政策,有了政策不愁沒有資金,如果他有能力自己說服廬州ZF對聞界給予支持,甚至可以不用來找他。

  因為到時候自有其他的投機者會投錢,聞界現在堪堪過20億美刀的市值,還是很受資本眼饞的,拿下大部分股份帶來的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雖然風險也無限大,畢竟李兵都已經公開透露目前聞界的資金只夠支撐半年了。

  “假設由廬州ZF來牽頭,巨量還有其他的投資機構來解決聞界所需的建廠資金以及后續發展的資金,我們重新起步,聞界是有一個美好未來的。”

  新勢力企業當中,聞界獨特的模式以及一直以來營造的高端形象,實際保證了它的生存基因,只要不自己作死,有足夠的資金以及時間支持,聞界想要倒閉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而時間,就是錦新時代介入換電的最大利器,由聞界去探路,做得好了自然是沒什么問題,跟著一起掙錢,還能夠加大對新勢力的影響范圍。

  若是某一天聞界做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由錦新時代來接手其換電業務?

  哪怕是有一天,快充技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或者是電池的形態改變了,那檀錦程也能夠保證在這之前抽身而出,整體來說對于他還有巨量引擎亦或是錦新時代來說,都是一筆風險不算很大的投資。

  這筆投資,值得搞,但前提是李兵要改變,之前那些套路,他不可能再無視了。

  “可以考慮,但如果投資的話,我需要更多的話語權;聞界在改變,但還是不夠。”

  這是送上門的肉,沒道理不吃。

  “需要哪一些改變?還請檀總給出一些建議。”

  既然是送上門了,李兵自然是做好了被宰一刀的打算,但是眼下他確實也沒有太多其他的辦法了,沒有誰比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的檀錦程更適合于現今的聞界了。

  他不至于天真的以為僅憑二人的私交就能夠讓檀錦程無條件的支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