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過爽了,尤其是婁曉娥懷上孩子的前提下,不過年過完了,工作還是要做的。
開年就是一個好消息,他接到了蘇衛華的機要加密郵件。
“……經過對高度計的數據刷新率改進,固體反艦導彈的掠海掉彈問題已經解決,彈載雷達經過脈沖壓縮和偏置拋物面天線改進,旁瓣性能和目標定位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經過三發全程遙測彈的試射,證明這些改進成本雖然低廉,但是行之有效的,三發全程短均順利飛完全程,并在末段全程成功鎖定靶船……”
“我們李總向你表示萬分的感謝,我們現在正在對導彈進行戰斗部、火控、制導系統的最后聯調,爭取盡快能夠進行陸/海發射的實彈試驗,同時正在研究將C6108的性能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提高導彈的自主性、可維護性和抗干擾性能……”
蘇衛華他們的固體反艦彈改進很快,原因也很顯而易見,高振東當時提供的建議和技術,都是指著最便宜、最方便、盡量保持原有硬件結構不動去的,就連改個天線,都是非常小心的從正置拋物面改為偏置拋物面,四舍五入等于沒改。
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貼心,對于蘇衛華他們來說,花不了太大的力氣,尤其是脈沖壓縮已經有人走在前面的前提下,更是簡單快捷就把事情給做完了。
事實證明,效果非常的顯著,他們已經成功完成三次全程遙測彈的試驗。
看著這封信,高振東心情愉快。
可以說,有了這東西,加上正在研制的相關平臺,周邊海上除了花旗佬之外,誰都不怵,就算是花旗佬,體系得當的情況下也夠喝一壺的。
不過,迫在眉睫的事情,還并不是這個,好在那個事情,高振東已經做了很多很多的準備,而且效果都在逐步顯現。
此時的大漠,也有人在忙碌著,兩彈分別成功之后,第一件要解決的事情,就是兩彈結合。
“我們經過初步計算,就算是采用國內高溫性能最好的591型高溫合金,彈頭再入時的氣動加熱,也會對彈頭造成嚴重的影響。”
一位同志向另一位匯報道。
“增加厚度怎么樣?”
“意義不大,一是會大大增加彈頭重量,得不償失,二來,高溫合金本來就是熱的良導體,再厚也能傳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