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章 戲里戲外

  黃舉天闊步踏入客棧,瞧見大堂之中熙熙攘攘。

  眾人雖圍成一團,卻在臨街靠窗處,特意騰出片頗為敞亮的空地。

  他目光掃過,短短片刻,嘴角便泛起一絲冷笑:

  “真是一出好戲啊。”

  成亮聽得滿心疑惑,踮起腳努力朝里張望。

  只見窗前地上,平躺著一個約莫五歲的男童。

  男童雙眼緊閉,胸膛急促鼓動,看似正在遭受極為嚴重的哮喘折磨。1

  一位衣著華貴的婦人半蹲半跪在地,死死挽著小兒的胳膊,臉上滿是焦急與驚恐。

  匆匆趕來的老醫師神色凝重,俯身將耳朵貼近小兒嘴邊,細聽呼吸。

  隨后又翻開小兒眼皮查看,接著熟練地搭上脈搏,眉頭越皺越緊;

  趕忙吩咐學徒將不知何時煎好的藥汁,小心喂入患者口中。2

  結果,大半藥汁順著嘴邊流出,患兒依舊喘息不止。

  老醫師緩緩起身,無奈地搖了搖頭,對家屬抱拳道:

  “喘疾深重,氣逆難平。吾已竭盡所能……”

  路人聽聞,頓時嘆息一片,搖頭不止。

  書童成亮心急如焚,踮起腳尖,湊到主人耳畔道:

  “阿郎,您不是跟西域來的胡人,研習過西醫之法嗎?眼下人命關天,您快出手救人啊!”58

  此時的大唐醫學世界領先,所謂“向西域胡人學習西醫”的說法,是黃舉天為解釋其醫學知識來源,而編造的托詞。

  “為何要我救?”1

  “您瞧那孩子娘親與下人身上的穿著,保不齊是長安城里的官宦世家。您若施展妙手,不就等于結下一份大大的人情嗎!”

  黃舉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弧度,戲謔道:

  “照你這般說,指不定那小兒之父,恰好就是本屆科舉的考官……

  “為報答救命之恩,大開方便之門,直接助我一步登天,金榜題名?”2

  成亮先是一愣,又覺得阿郎所言并非全無可能,不禁面露期待。

  黃巢卻輕輕搖了搖頭,負手而立,笑意未達眼底:

  “且看著吧。”

  這場人前顯圣的戲,可不是為他安排的。

  “救救我的兒啊!”

  “他還不到五歲,平日里是多么伶俐可愛,怎就遭了這般罪。”

  “家中上上下下都疼他、寵他,要是沒了他,可叫我怎么活啊……”

  黃巢見臨街處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心里默默念起了倒計時。

  果然,很快便有一書生打扮的俊朗青年,背著書笈走進客棧。

  圍在患兒近旁的人群,一面扼腕嘆息,一面悄悄給書生讓道。

  “在下乃本屆山南道鄉貢邱慕陽,平日里除了研習經典之外,對岐黃之術亦有所涉獵,尤其擅長治療哮病。可否容在下為這孩子診斷一二?”2

  哭了大半個時辰,妝都沒哭花的貴婦忙不迭應道:4

  “那就勞煩郎君了。”

  邱慕陽輕步上前,先是小心翼翼地觸摸患兒的脈象,眉頭微蹙。

  隨后,他從書笈中取出一套精致的銀針,嫻熟地在患兒足底扎下。

  片刻之后,患兒急促的喘聲漸漸平息,睜開雙眼,懵懂地望向四周。2

  貴婦抱住患兒,喜極而泣。

  她身旁的下人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邱慕陽連連叩首:3

  “多謝郎君救命之恩!我家小郎能活,全賴郎君妙手回春。”

  早前對患兒下達“病危通知”的老醫師也未離開,而是雙手抱拳,向邱慕陽深施一禮:1

  “老夫行醫半生,今日得見郎君這般高超醫術,佩服至極,真乃杏林奇才啊!”

  圍觀群眾也如炸開了鍋一般,對邱慕陽贊譽之聲不絕于耳。

  “仁義鄉貢邱慕陽”之稱,仿佛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從客棧這一方狹小天地,飄到了外面的大街小巷。6

現在的流量密碼不也一樣的嗎  引得更多路人駐足打聽,想要知曉這位奇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貴婦見孩子轉危為安,詢問邱慕陽住址,以備登門拜謝。

  邱慕陽卻以“舉手之勞,安敢受君之饋”推拒,匆匆告辭。

  眾人敬佩邱慕陽不求名利,貴婦遺憾不能致謝時,有好事者大聲嚷道:

  “哎呀!方才我見邱郎君的解牒,從他那書笈里不小心滑落出來了!就掉在這窗下……嗯?”2

  他滿臉疑惑地往窗角處擠去,蹲下身子,雙手在地上摸索。

  “奇怪,明明說好掉在這兒的,怎么就不見了呢?”1

  解牒由州府頒發,作為貢生參加尚書省考試的資格憑證,一般會注明考生的姓名、籍貫、考試成績等基本信息。

  此時,這張科舉“準考證”正被黃巢拿在手里。

  他愜意地躺在客棧二樓的上房床上,將那木牌一次次地拋向空中,又穩穩地接住,如此反復。

  書童成亮則乖巧地趴在門框處,側耳聽著樓下傳來的嘈雜動靜,小聲說道:

  “阿郎……咱們這樣做,怕是不太好吧?”

  在成亮眼中,解牒是極為貴重的東西。

  若是拿了不還,耽誤人家考試,罪過可就大了。

  “你這呆瓜,還沒想透?”

  黃舉天聽到書童的話,坐起身來,眼神中透出一絲洞察:

  “邱慕陽與那貴婦、老醫師、患兒,還有旁邊那些圍觀百姓,統統都是一伙的。

  “不過是在假借杏林之事,為出仕積攢聲望。”

  黃舉天前世作為醫學碩士,具備五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重度哮喘患者的種種癥狀熟稔于心。18

  只瞧那患兒發病時的下肢動作,便看穿了這場戲碼。10

  “不能吧,邱郎君尚未應試,他如何肯定日后必能步入仕途……”

  書童的聲音不由自主地小了。

  他自幼便在阿郎身邊長大,對于科場背后的種種亂象知之甚多。1

  一點就通的他,順著黃舉天的話道:

  “也對,出了坊門轉個彎便是家頗具聲名的醫館。若真有急病,怎會耽擱時間,一去一來地把醫師請到客棧,還大張旗鼓地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診治……”

  連科舉考試都能暗箱操作。

  丟失一張解牒,對于邱慕陽這種人而言,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此處,年輕氣盛的成亮不禁怒從中來,憤憤道:

  “阿郎,不如將這木牌給我,讓我劈了當柴燒!”14

  聽了書童的發作,黃巢表面上神色淡然,未露憤慨。

  唯膝上緊握之拳,時而松弛,時而緊握。1

  晚唐的腐朽與衰敗,身為穿越者的他,早已洞悉無遺。

  宦官專權,操縱朝綱,官員賣官鬻爵,結黨營私;2

  土地兼并猖獗,農民流離失所,經濟萎靡,商業飽受重壓;

  藩鎮割據,戰亂不止,軍隊渙散,國防衰微,邊疆告急。

  大唐帝國早已病入膏肓,搖搖欲墜。

  只待一場變革的風暴席卷而來。

  而他黃舉天,誓將成為這場風暴的核心。25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