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稷下學宮之事有了巨大的反響。
糜竺聽聞此事后也趕到平原,問劉備可不可以辦個商學院。
當然可以,劉備什么學院都想辦,只要有人牽頭辦學,劉備給地給人大方得很。
糜竺自己出錢,在臨淄辦起了商學院。
由于糜竺無法長期待在青州,劉備讓管亥也來摻了一腳,與糜竺合作,管亥用族內房產給糜竺辦學,不需要重新建房子,學院幾乎是立刻就能開學。
管亥則以其先祖管仲之名,辦了商學院的啟蒙院‘夷吾書院’。
夷吾書院只收蒙童,從認字算數學起,算是商學院的附屬小學,而且用的房子是管氏原本的族內議事堂。
糜竺那邊則收會識字算數的少年。
而且商學院不收學費,夷吾書院也不收學費,還管飯,只需要參與實踐就可以——這兩家都不差錢,而且這實際上等于讓那些孩子幫幾年工,其實不虧。
孫乾也從魯國回來了,管亥的兒子被他順利領了回來,因為管寧也去了孔家——管寧是去罵人的,罵得很難聽。
孔贊殺秦周之事東萊眾郡吏都看到的,這沒法抵賴,孔贊死了也沒人提及別的事,孔家人看起來像是認了慫,沒再玩什么手段。
管亥重見幼子,又看到了管子學術重新被大眾接受的希望,來到平原,當街恭恭敬敬的向劉備的官署行了三拜大禮。
他依然沒有做官,也沒提什么恩德之類的,只是把族妹管氏嫁給了簡雍。
管亥大概覺得劉備有可能看不上自家妹妹,但簡雍肯定看得上,而且簡雍沒理由拒絕這門親事……
簡雍家里雖然有小師妹,還有另外兩個妾室,但一直沒生孩子,確實沒拒絕。
但管亥可能也沒想到,劉備這種仁厚君子其實也是個俗人,左沅也是……
他要是真把妹妹往左沅那兒送,左沅多半會給劉備納妾的。
左沅已經生了阿貍和阿斗,她現在已經不擔心劉備納妾了,反倒唯恐劉備納得太少。
糜竺就直接得多了,他直接送了劉備兩千仆童。
若不是因為小妹糜貞只有十歲,糜竺還打算把妹妹一起送來的……
但這些人手被劉備拒絕了:“師門有訓,不得以人為貨,子仲助我之意心領之,但這些人卻不能作為禮物……他們若愿來我這里任事,那也得憑其自愿。”
自愿當然是能自愿的,就在當天,糜竺就讓那兩千仆童變成了自由身,并全部‘自愿’當輔兵。
結果糜竺被劉備罵了:“你商學院初建,但從你家出來的人卻皆無貨殖之才,如何服人?把人全都帶回徐州好好教習,我要的是有才之士,不是庸碌仆役!滾蛋!”
糜竺被罵了之后倒是很高興,私下對糜芳說:“使君有遠見雄才,必非一州之主,你隨使君身側,當用心任事,切莫為小利而失大義。”
五月底。
各個學院都開始招募教授和學生了。
由于兩個多月前就已經向各地發了通告,稷下學宮的名頭本身又有巨大號召力,眼下從幽州到揚州,各地都有士子遠道而來,遼東也有人跨海過來。
說這些人是士子可能有些不恰當,因為其中也包含了商人、海盜、鹽販子、江湖騙子等等……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有錢人。
而且這年頭可沒有飛機高鐵,來一趟不容易,就算不入學院,怎么也得逗留很長時間的。
畢竟來都來了,哪怕是去看看熱鬧呢?
有了人員流動,原本沉寂的商業也就有了些活力。
最重要的是,只要商業流通,錢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大。
若要問劉備最怕什么——他現在最怕的就是錢這種一般等價物失去價值。
因為劉備手里有大量從盧龍塞帶回來的錢,除此之外別的都不多。
這些年青州太亂,錢的作用很小,糧食和布匹才是青州的硬通貨。
但眼下卻又非常缺少糧食和布匹,也就是說青州實際上非常窮,家家都窮,劉備也非常窮——即便劉備手里有大量銅錢,但本質上依然是個窮光蛋。
畢竟錢沒能流通起來就不是錢,只是一堆銅而已。
向本地人發錢刺激消費是沒用的,因為市場需求沒有激發出來,錢根本沒法運轉。
激發市場是要激發出人的需求,比如安家置業等生活需要,或是提高生活品質、追求階級躍遷等更遠大的目標,人們有了需求才會產生商業行為。
否則就只需要在地里刨食,在家里紡麻織布——基本溫飽是可以從地里解決的,男耕女織是傳統。
如果市場結構和人員構成不變,發再多錢也激發不出內需,只會讓人們在墳墓里增加些陪葬品。
這些外來人口數量不算多,他們在平原、臨淄等地的各種生活消費也不高,但他們能使銅錢再度成為青州市場流轉的主要交易物,也能讓一小部分人開始專門從事商業活動。
外來人口的消費都是吃住行等剛性消費,雖然目前交易額不大,但只要貨幣開始流通,就會進入正向循環。
豪族會重新經營起他們的店鋪,這些店鋪有了客戶,就會增加工作崗位。
新增的工商業工作崗位會使得一小部分佃戶在農閑時來當打工人。
打工掙了錢就會添置家用,至少占用了織布的時間得購置衣物吧……要方便工作,也會購置其它的工具。
為了持續掙錢,打工人們會產生新的消費需求——比如在城內租房或買房生活,或是買匹驢子代步,再或是自己設法也開個小店。
這些需求,其實來自于‘新的生活方式’。
同時,各個學院開始招生。
無論什么人,為了階級躍遷,大多會盡可能的讓孩子求學。
士族家里的孩子可能看不上其它學院,多半會拜入名士大儒們的學府。
但佃戶、商人、海賊……這些群體的孩子,大儒們不收,那就多半會拜進其它學院。
這都不用特意宣傳,因為孩子上學可以領補貼退租子……而且正常人都知道,讓孩子學門手藝,總比啥都不會要好得多。
孩子要進學,那需求可就更多了。
打工人們有了生活需求,也掙了點錢,成了新的消費群體,自然也會引來新的工商從業者。
消費需求就會這樣持續增加,各行各業都會因此得以運轉。
原本可能只有幾千外來流動人口,但卻能撬動出數萬人從事商業活動,并促使數十萬人產生消費需求,沉寂如死水的商業也就有了活力。
內需就是這么激發出來的。
尤其是臨淄,因為去那的士子比較多,娛樂服務需求也比較多,經濟得以快速激活,還拉動了平原、濟南、北海等途經地的商業和服務業。
再加上東萊的海貿,假以時日,青州必能成為繁華之地。
不過,隨著夏汛到來,一系列的問題也來了。
先是黃河沿岸的災情,確實如諸葛玄所說的一樣,自弘農、河東,一直到兗州濟北,黃河幾乎全線泛濫。
青州境內的河道,幾乎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從上游漂下來的浮尸。
但奇怪的是,兗州那邊居然沒有大量災民涌入青州。
這可不是好事,大災之下必然會有災民逃難,沒多少人來青州,這其實意味著道路被封鎖了。
劉備立刻廣發了禁用生水的告示,并派出人手到黃河、濟水沿線預防疫病,讓張飛住兗州方向派兵查探。
同時,這半年來朝堂一直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太史慈毀了奏表后,劉備又上了一份奏報,但除了公車署的已收回執之外,任何回復都沒有。
樂隱和牽招都在雒陽,劉備卻什么消息都收不到,這明顯是有人在刻意攔截。
而且,朝廷至今沒往青州各郡派遣新的太守國相。
劉備感覺朝中有人要搞自己。
原因也很簡單,青州平定了,但此時又剛好是一窮二白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是摘桃子的最佳時機。
之前孔融就有這打算,現在有這想法的人肯定更多。
可眼下消息被封鎖,完全不知道敵人有什么手段,甚至不知道敵人是誰。
“主君,不如先封鎖所有關隘要道,截住一切往來文書……”
諸葛玄提議道。
他也看得出來青州被故意斷了消息,這明顯是要出事的節奏。
但這提議多少有點割據一方的意思。
“不可,怎能如此悖逆……還是遣使入朝吧,主君不妨舉薦鄭先生以及管幼安、華子魚等大儒為青州各郡主官。無論朝廷諸公要如何,都得掂量一下派遣的人是否比得過這幾位的名望……無論是誰阻路,都不可能阻擋鄭先生。”
賈詡搖頭,提了個更靠譜的建議。
這確實是好辦法,不管誰想摘桃子,起碼得先過了青州名士這一關。
“此事恐需文和先生親自去雒陽一趟……”
要舉薦各郡主官,當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行的。
劉備是出外使臣,無詔不可入雒陽,能干這事的就只有簡雍和賈詡兩個佐官,其它人沒資格入朝堂議事。
尤其是現在劉虞不在雒陽了,必須得有個腦子好使的人的去雒陽。
賈詡也發覺自己好像給自己找了個苦差事,搖頭苦笑:“詡這便動身,使君可有書信帶給樂先生?”
“有……若天子抱恙,則讓牽招護送恩師速回青州……”
劉備皺著眉說道。
“天子……”
賈詡也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