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3章 第二艦隊不對

  吞食大環在小行星帶的軌道上已泊定三年,這座龐大的星環結構體已經漸漸歸于穩定。

  但就在剛剛,羅清向吞食文明提出了“旋轉大環”的建議。

  通過旋轉大環,來調整望遠鏡的方向。

  但不知道為什么,這遭到了恐龍們的激烈反對。

  羅清只好作罷。

  那組總長一萬公里的光錐望遠鏡陣列,由一百多萬塊自適應鏡片組成,稍微的角度偏移,都需要協調巨量鏡片進行長時間的協調修正。

  簡單辦法是直接轉動大環,但那會讓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大環軌道再次出現波動,而且轉快了容易把恐龍甩出去。

  羅清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煉化整個光錐觀察系統。

  環心處,那組總長一萬公里的光錐望遠鏡陣列正以恒定的頻率微微震顫,數百萬塊自適應鏡片正在接入羅清的控制。

  修仙術法——御物術!

  羅清此刻正在光錐控制室的穹頂下,一只直徑兩萬公里的手掌虛影出現在環心,該巨掌如同擺弄樂高積木似的,將整個望遠鏡虛握在手中。

  光錐觀察系統正在按照他的意愿進行轉動,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大環輸出任何能量。

  “修仙真是神奇呀。”

  恐龍科學家和人類科學家并肩站在一起,看著望遠鏡的轉動,同時感慨。

  光錐控制室的地板和鏡片同材料的透明甲板,透過百米厚的隔離層,能看到下方如星河倒懸的鏡片陣列。

  主鏡片的直徑是一千公里,這塊鏡片的面積要比法國面積還大一圈,其拋物面弧在觀察者的視野里彎成曲線,上萬塊子鏡片則聚攏在主鏡片附近,而類似的主鏡片,總共一百多塊。

  每塊主鏡片都隔著一百公里,受大環引力鎖定,均安裝了小型推進器。如此,長達一萬公里的超級望遠鏡就建成了。

  人類科學家們在環形控制臺上忙碌,由于控制臺是根據恐龍的體型建造的,因此那一個按鈕的大小和輪胎似的,以至于人類科學家們想要進行操作,非得整個人跳上去才行。

  好在人類科學家有的是力氣。

  顯示屏里,望遠鏡的數據與羅清的神念漸漸交織,隨著最后階段的御物融合,羅清已經將整個光錐系統化作了他的臨時法器。

  “羅先生,按預定參數,光錐望遠鏡的視場角已鎖定在三體星系方向,焦距校準至200光年邊緣,您是要怎么調整從哪個方向開始”

  技術員話音未落,控制室傳來嗡鳴,控制臺上的數據開始快速跳動,星圖邊緣的恒星標記像被無形的手撥動的算盤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一側偏移。

  “望天,這是在轉陀螺呢”技術員驚嘆連連。

  無數關注這一幕的人類或者龍類都發出了驚呼。

  但這場偏移并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停止了。

  甚至連三體星系都沒有脫離顯示星圖的邊緣。

  “誒”

  羅清輕咦一聲,他在距離三體星系不到10000天文單位的距離,發現了400多顆暗淡的星。

  仔細數了一下,是415顆。

  這415顆星藏在一片星際塵埃里的后方,以人類斐茲羅——林格望遠鏡的的觀察能力幾乎不可能發現對方,哪怕是用光錐望遠鏡,能看到的也不過是400多顆比星際塵埃稍微亮一點的灰點。

  對方隱藏的極好,且根本不在三體星系和太陽系的這條直線上。

  “這是……三體第二艦隊”

  通過這415顆暗星嚴整的隊列,以及距離三體星系不足0.2光年的距離,羅清得出了這個答案。

  人類早就知道三體第二艦隊的存在了,早在一百多年前,正在進行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三體世界衍生出了三體地球組織,該組織向大低谷時期的人類文明發送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告誡人類逃亡,不要做無謂的掙扎,去逃亡,去流浪。

  信的內容也提到了三體第二艦隊即將啟航的事情,第二艦隊的情報讓當時的聯合太空軍提高了警惕,加強了對三體星系附近,尤其是雪地附近的偵查,可惜直到吞食戰爭期間,人類也沒有偵查到關于第二艦隊的任何信息。

  而現在,第二艦隊卻突兀的出現在了羅清的視野之中。

  “原來在這。”羅清看著那四百多個灰點若有所思。

  他早在一年前就將自己的四維神念,搓成一根線,以10倍光速朝著三體星系甩了過去。

  5個月后,四維神念將整個三體星系完全籠罩。

  至此,整個三體世界正式對羅清單方面透明。

  通過四維神念傳遞的電磁波,羅清也成功與三體星的[三體地球組織]建立了聯系,有趣的是,三體地球組織的領導人。正是那個向葉文潔發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的三體人監聽員1379號。

  這個組織在危機紀元早期就已經出現雛形,彼時主要成員是負責分析質子情報的智子分析會成員,后來隨著地球影像的擴散,有相當數量的三體星人都被這顆美麗的星球所震撼了。

  自然而然的,受地球文化影響,三體地球組織開始形成。在人類大低谷時期,三體世界也正式進入文藝復興時期,該組織在文藝復興時期正式成立。

  該組織成立之后,三體政府曾對該‘三體奸’組織進行過數次武裝打擊,但以監聽員1379號為主的TEO都活了下來。并且三體地球組織成功奪取了一艘太空船,逃出了三體世界,成為了漂泊在三體星系的太空船。

  這艘一直在躲避三體防衛艦隊追捕的太空船,就是三體世界唯一的親人類的力量了。

  羅清自從與監聽員1379號搭上線之后,這個三體地球組織也終于迎來了他們心心念念的“主”。

  據1379號所述,三體星上還有一些三體地球組織的‘同志’,但是因為智子的監視,不敢貿然聯系它們這個逃到太空中的組織總部。

  羅清在閉關時,常常與監聽員1379號聊天,通過1379的聊天內容,羅清對于三體世界的風土民情的了解,要比任何專門研究三體世界的人類專家還要清楚。

  因此,羅清也是早就通過監聽員1379號核實了第二艦隊存在的,只是因為四維神念只有一根線,探測范圍體積有限,這才遲遲沒有找到第二艦隊。

  “居然沒往地球方向飛,算他危機100年啟航,這也一百多年了,才飛了0.2光年左右”

  羅清自然是不相信技術水平更高的第二艦隊飛行速度是那么慢的,美蘇冷戰時期三體第一艦隊啟航,第二艦隊和第一艦隊有100年的代差,航速只會更快。

  哪怕是航速超過了人類的恒星級戰艦0.2c的最大值,羅清也毫不意外。

  隨著光錐鏡片的層層拉近,那415個暗淡的灰點變得更明顯了,幾乎有了模糊的形狀,其戰艦大小,遠小于第一艦隊。

  三體第一艦隊有1000艘戰艦,根據雪地痕跡推測,是典型的巨型戰艦,戰艦體積很可能大于人類方體積最大的恒星級戰艦悖論引擎號(2.4km),和恐龍的腕龍級母艦(10km)差不多。

  而第二艦隊的體積,居然縮水的很嚴重,和人類的中型恒星級戰艦無限邊疆號(1.2km)差不多,縮水了接近十倍。

  這不是什么好事,飛船不是越大越強,人類和恐龍的戰爭已經表明,速度才是太空戰爭的決勝武器。

  星際戰爭是攻大于防的戰爭,哪怕是吞食大環硬抗恒星型氫彈也會受傷。

  羅清不由得開始仔細觀察三體第二艦隊。

  他知道,自己看到的景象實際上是四年前的景象,第二艦隊說不定早已離開,但至少此時此刻,第二艦隊的415艘戰艦仍然躲在密集的星際塵埃云后方,而且并沒有發光,這意味著對方很可能沒有啟動發動機。

  對于宇宙戰艦來講,發動機的光芒是很難掩蓋的,畢竟太空沒有空氣,發動機的熱量只能通過熱輻射,發出紅外線或者可光來進行散熱。

  光錐望遠鏡看第一艦隊時,是能清晰的看見第一艦隊1000艘戰艦發動機運作時發出的光的。

  也正因如此,第二艦隊幾乎和黑暗融為一體,更難發現了。

  不是他不想通過四維神念觀察,而是四維神念現在是一根從地球延伸到三體星上的直線,而控制四維神念朝著第二艦隊的方向甩,則意味著在太空之中四維神念會被甩出一個弧形。

  至少又需要5個月,才能讓四維神念的彼端才能甩到第二艦隊。

  很麻煩。

  這個道理,和人拿激光筆照射太空,隨后揮舞激光筆,而激光筆的激光在太空中將會以弧線出現是一個道理。

  光速仍然是不可超越的,四維神念雖然是10倍光速,但也只是卡在了四維空間的10倍三維空間光速上限,實際上并沒有超出所在四維空間的光速。

  羅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點。

  他的指尖在空中虛點,靈力將整個光錐望遠鏡陣列團團包裹,上百萬塊巨型拼接鏡片的轉向軸里,原本需要液壓裝置驅動的超導軸承正泛起淡淡的靈光,每一塊子鏡片的角度都在以納米級精度微調。

  這種調整若是交由吞食帝國完成,需要協調上百萬臺推進器,光是引力透鏡測試就得耗費大環計算機三天的算力。

  很快,但在他的神念牽引下,第二艦隊的影像徹底清晰了起來。

  “嗯……全反射艦體,零推進狀態……體積只有第一艦隊的1/10,有奇怪的環狀裝置套在戰艦的腦袋上……這是什么新型發動機嗎?”

  羅清來了興趣,他很希望自己能看見第二艦隊啟動這個未知環狀結構的景象,但他知道這畢竟是四年前的畫面,不可苛求。

  真的好想現在就看見第二艦隊啟動時的狀態呀……

  真的好想。

  很快,隨著羅清視線的延伸,光錐望遠鏡里顯示的畫面也出現了變化,這415艘戰艦忽然在尾部爆發了較為明顯的光芒,隨后,這415艘戰艦開始朝著某個方向加速。

  “四年前的啟動,被我趕上了這么巧”

  羅清震驚,他立刻又一次開始調試光錐望遠鏡,上百面主鏡的拋物面開始輕輕側轉,確保將觀測視場始終鎖定在第二艦隊上。

  第二艦隊開始持續加速,而這一次的加速確實是朝著地球而來了,只是短短十分鐘不到,該戰艦的加速度就從0加速到了1的光速,而在這個加速過程中,三體第二艦隊甚至拐了一個大弧形,從原先的方向調整至地球的方向。

  這個加速功率,已經遠超人類的恒星級戰艦,人類的恒星級戰艦從0速進入1光速至少需要經歷半小時的全功率加速,而且對方還在轉彎加速。

  相比之下,人類的恒星級戰艦在加速過程中幾乎無法轉彎。

  而且第二艦隊的加速并沒有停止的跡象。

  羅清直接掏出手機,對準顯示屏,把這個畫面拍了下來,準備一會給三大艦隊司令發過去。

  但拍著拍著,羅清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這好像,不是四年前的影像啊……

  在手機的拍攝鏡頭里,那415艘戰艦仍然靜靜的臥在觀測畫面的暗角中,和羅清用眼睛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畫面。

  羅清眨了眨眼,光錐望遠鏡的顯示霎時間恢復了‘正常’。

  那415艘戰艦確實沒有任何變化,仍然靜靜的停泊在距離三體星0.2光年的位置,也沒有發光,更沒有啟動。

  羅清不信邪,又開始死死盯著望遠鏡的顯示屏幕,很快,原本停泊在宇宙一角的415艘戰艦,突然在原先的位置中消失了。

  下一刻,這415艘戰艦出現在了另一個位置,正是剛剛大弧形加速轉彎階段結束之后的位置,此時此刻,第二艦隊正在以0.01c加速至0.02c的連續加速狀態朝著地球飛來。

  羅清沉默了一會,隨后重新把手機放回了兜里。

  他找來兩個觀察員,一只恐龍一名人類,讓他們兩個分別觀察望遠鏡中的場景,這一人一龍的反饋均是:這415個觀察目標,均在顯示屏中沒有任何位置變化,處于停泊狀態。

  羅清遣散了這兩位觀察員,找了個沙發緩緩坐下,用手指輕輕按壓著兩邊的太陽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