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4章 光錐之外

  負責協助羅清進行數據記錄的技術員們忽然發現,那位強大的修仙者忽然變得沉默了很多,他從沙發上坐了好一會,起身后就一言不發,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

  隨后,羅清完全投入到了觀察工作中。

  他沒有急于尋找“第一地球”的位置,而是對第二艦隊進行了長達2個小時的持續觀察。

  在觀察的第100分鐘,三體第二艦隊結束了加速,終止在了10%光速,也就是說,三體第二艦隊正在以10%光速奔向地球!

  22年后,他們會超越三體第一艦隊。

  40年后,第二艦隊會抵達太陽系。

  羅清稍微計算了一下這個加速功率,得出了一連串令他眉頭緊皺的數據。

  三體第二艦隊是勻速加速,且大弧度拐彎狀態不影響勻加速狀態,第二艦隊加速到10光速用了100分鐘,平均加速度是5000米/秒,而這100分鐘內,其G值為……

  人類恒星級戰艦前進四的最大功率推進速度的G值是120G。

  而且還不能長時間處于120G的高加速度階段,只能在這個高加速階段持續幾分鐘左右,隨后就會進入勻加速階段。

  真正進入10%光速,恒星級戰艦至少要加速一整天才行。

  也就是說,單從加速度上來看,第二艦隊的加速度至少是人類的五倍,而且還能持續100分鐘,直接從零速度加速到10光速。

  這看起來仍低于人類恒星級戰艦20光速的最高航速值,但實際上,第二艦隊此刻所表現出來的加速運動能力,已經把人類不知道甩出幾條街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第二艦隊在加速到10的速度后,就似乎已經到達了速度極限,并不再繼續加速。

  羅清根據第二艦隊發動機的光芒,大膽的推測了一下對方的發動機技術原理,這應該是基于正反物質湮滅原理的發動機,而不是人類和恐龍的可控核聚變發動機。

  而根據剛剛第二艦隊這種“奢侈”的加速行為來看,三體艦隊很可能掌握了反物質批量制造,或者高效率捕捉反物質粒子的能力。

  不管怎么說,第二艦隊就要來了。

  而人類至少要在4年之后才能通過光錐望遠鏡看到這一幕。這種四年后人類自己就能發現的事情,羅清不打算事無巨細的告訴人類。

  于他來講,人類已經在與吞食帝國的戰斗中交出了一份及格的答卷,在他的認知里,護送人類到這一步就已經足夠了。

  從羅輯領悟宇宙黑森光海復合文明結構,希恩斯布局逃亡主義這一刻開始,人類就已經成熟了。

  畢竟在黑森前提下,逃亡主義確實是文明生存的最佳路徑,羅清也早已不對逃亡主義抱有任何偏見。

  逃亡主義,確實是在他不存在的情況下的文明最佳選擇。

  總之,人類一定能憑借自己的力量來處理好三體危機的.jpg

  自己只需要負責抵擋住那吞食帝國呼喚的“神”就可以了。

  順便再把第一地球的盒給開了,看看這個上不尊重老登、下不善待難民的終產者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你這個終產者最好是能打得過人類的太陽系艦隊,處理完三體之后,羅清不介意讓人類學著如何發動第一次標準意義上的“黑森”打擊,把這個第一地球的隱患給解決了。

  至于自己的視線是如何突破真正的“光錐”限制的,羅清剛剛坐在沙發上,已經把腦子里所有的物理學理論全部預設了一遍。

  可惜物理學并不是萬能的,哪怕是宇宙大一統模型也解釋不了。

  他現在抬頭望星,已經分辨不出那顆呈現在自己眼中的星,到底是幾百年前的星,還是瞬時抵達視線中的星了。

  一念之間,光錐之外。

  但這也不意味著他能瞬間看清三體星的表面,他的視力仍然是正常的修仙者視力,想要真正看清遙遠距離外的東西,還是要靠光錐望遠鏡系統。

  恐龍技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羅清還了解到,艦隊國際方向,人類與三體人的談判也陷入了僵局,那顆嘴里一句實話都沒有的六維智子直接被人類用磁瓶捆了起來。

  隨后,太陽系聯席會議主席走到這顆六維智子面前,單方面宣布人類和三體文明的談判已經終止。

  原本定下的智慧生命會議也在連續推遲,蘑菇們等的菌帽都焉了也沒等到大會開始,就連姍姍來遲的暴龍卡爾都有點心急了。

人類這是在干什么呢  比恐龍們還能墨跡。

  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人類仍然沒能尋找到那剩余9顆探測器的位置,羅清也感覺到太陽系外的那十多顆智子又重新進入了太陽系,但他沒有干擾。

  持續5年的技術爆發以及那磁瓶技術的發展,讓人類擁有了建造超規模強磁隔離室來屏蔽智子的能力。

  哪怕自己不對這些智子進行威懾,讓智子重新回到地球,等人類發現粒子加速器又一次被智子干擾之后,自然也會主動建造超大規模的強制隔離室來保護探測器不受干擾。

  在人類在沒有解決智子的辦法之前羅清不介意威懾智子,有了解決辦法之后,那就用不著他再親力親為了。

  畢竟打智子也很麻煩,需要他眼睛用力一瞪。

  關于艦隊國際。

  由于擔心那剩下9枚探測器是類似反物質炸彈的東西,艦隊國際已經叫停了閱兵式,4900艘恒星級戰艦此刻正在疏散,但是根據原先艦隊的密集程度,以及疏散時的可控核聚變引擎會影響到附近的戰艦等負面原因,疏散過程要比想象中的還要漫長。

  但至少,包括悖論引擎號在內的最外層戰艦,已經成功進入[前進一]狀態,脫離閱兵式了。

  但又因為希恩斯搞出的思想鋼印和逃亡主義問題,艦隊國際并沒有允許恒星級戰艦脫離木星軌道,以免有潛在的“鋼印族漏網之魚”發生逃亡主義行為。

  這些脫離了閱兵式的恒星級戰艦們無處可去,只好在木星軌道附近低速巡航。

  在此基礎上,人類又引爆了約80顆油膜核彈,將木星軌道城半徑的2000萬公里的區域完全封鎖了起來,確保那9顆探測器一旦出現在木星軌道中就會立刻被發現。

  人類畢竟見識過反物質炸彈恐怖,恒星型氫彈相比于反物質炸彈就是溫順的貓咪,預想中的最惡劣情況就是三體探測器載著反物質炸彈沖向人類艦隊或者是沖向地球。

  算上那些進入備戰狀態的木星軌道防御系統。

  總之,人類已經將謹慎程度已經拉滿了。

  除此之外,艦隊國際還做了一些其他準備工作。

  比如對那顆已經捕獲的三體探測器,艦隊國際正式授權對該探測器進行技術逆向工作。

  最好是把這顆探測器給撬開,讓科學家們看看里面的內部構造,分析一下三體世界的技術水平。

  雖然根據已有的外部質量檢測,里面裝載了反物質的可能性極低。

但萬一呢萬一這顆捕獲的探測器沒有,其他探測器有呢  那顆被五艘恒星級戰艦以各種方式封鎖、包夾、瞄準、束縛的三體探測器目前就在木星軌道不遠處。

  丁儀此刻就在其中一艘押送戰艦里,他強烈要求自己成為第一個接觸三體探測器的人類。

  艦隊國際本來是不允許這么做的,能夠讓這個備受關注的老物理學家乘坐押送戰艦,遠觀三體探測器就已經是艦隊做出的最大讓步了,而現在讓他去近距離接觸探測器。

  這是十分危險的。

  但丁儀的態度極其堅定,他甚至以死相逼,放話如果不讓他第一個接觸三體世界的探測器,那他就吊死在三大艦隊司令面前。

  三大艦隊司令何許人也,怎么會懼怕一名物理學家的死亡威脅哪怕他是丁儀也不例外。

  然后丁儀就搬出了羅清,重新放話:如果不讓他接第一個接觸三體世界的探測器,那他就去找羅清告狀。

  告狀確實比自殺更有威懾力,更別說世人都知道這哥倆的關系一頂一的好。

  如此,三大艦隊無奈同意了丁儀的主張,但也各派了一名觀察員,陪同丁儀前去。

  丁儀早就準備好了,他不動聲色的將一個小錘子別了腰間,避開了出發前的審查,隨后乘坐著‘螳螂’號工作艇,和另外三名觀察員,一同慢慢飛向了那被‘磁瓶’包裹,動彈不得的三體探測器。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這句話在羅清的身上已經不再適用。

  羅清甚至懷疑,此刻的自己甚至可以看見宇宙邊緣的膨脹,但可惜的是因為視力的原因,他無法對那個黑漆漆的宇宙背景看出任何名堂來。

  50光年也好,500光年也罷,哪怕是5000光年,5萬光年,乃至銀河系的直徑10萬光年,只要羅清可以看得見,那么他都可以看見這些恒星的瞬時狀態。

  前提是看得見。

  目前,人類站在北半球,在晴朗天空下能通過肉眼可以觀察到的星系總共有三個,分別是距離銀河系16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系,距離22萬光年小麥哲倫星系,和距離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

  但人類的“看見”,看見的是16萬年前,22萬年前以及250萬年前的星系。

  而羅清看見的是現在的星系,不存在任何時間延遲,目光所至,一切內容都會即時具象在羅清的視網膜中。

  這也意味著……

  羅清的開盒效率更高了。

  一束蘊含大恐怖,大因果的目光,從光錐望遠鏡中不斷飛出,以極高的效率開始覆蓋式探查太陽系200光年內的所有恒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