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10章 純手工地府

  木星軌道從未如此明亮過。

  泛木星軌道防御體系已經開始運作了,四億公里外,太陽系艦隊的全部武裝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強度運轉著,正在與水滴爆發決戰。

  從大環上搬遷下來的“日矛”、“月矛”、“星矛”等大功率激光武器正在木衛一、二、三、四、五上連續運作,試圖狙擊那在宇宙中狂舞的九枚水滴。

  九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人類命運的頭頂。

  地球軌道、火星軌道、金星軌道、天王星軌道、海王星軌道,上萬艘行星級戰艦正集體轉向,并陸續進入[前進三]狀態,化作萬枚決絕銀芒趕赴戰場,奔赴木星戰場。

  行星級戰艦的作戰任務十分理性:以自身為盾,為恒星級戰艦的撤離爭取哪怕多一秒的時間。

  一道意想不到的援軍加入了這赴死的行列。

  約兩千艘“暴君級”戰艦點燃了粗糙的核聚變反應堆,從原小行星帶,現如今的大環軌道陸續激發,化作兩千枚土黃色的光芒,緊緊跟隨著人類行星級戰艦的尾流,沖向戰場。

  這些“暴君級”戰艦是吞食大環與人類交戰之前,派出去迂回太陽系攻擊人類背后力量,只是沒想到這些吞食戰艦還沒飛到太陽系另一端,吞食帝國就光速戰敗,無條件投降了。

  如今的兩千艘“暴君級”戰艦主要駕駛員依舊是恐龍,只有少數人類乘員,此前這些戰艦一直在大環軌道,扮演著大環衛星角色。

  而現在,這些恐龍戰艦卻成為了太陽系世界最后的太空武裝力量,恐龍經歷過龍蟻文明的毀滅,恐龍比人類更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

  大環指揮官暴龍卡爾任本次人類的艦隊總指揮。

  這是人類與恐龍的首次并肩作戰。

  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一個關鍵情報奠定了戰術基礎:水滴仍受動量守恒制約!

  現已證實,水滴在撞擊戰艦后,速度會下降至1~2個百分點,哪怕是水滴,重新加速至也需要時間。

  每一艘行星級戰艦的犧牲,均可以為一艘恒星級戰艦爭取數分鐘的加速時間!

  恒星級戰艦擁有完備的生態系統和冬眠系統,以及均衡的男女比例搭配,只要恒星級戰艦還在,人類文明就將永遠保持著復仇三體的希望。

  活下來,然后復仇!

  這是整個艦隊國際寄予恒星級戰艦的希冀。

  坦白說,羅清是想給人類上點壓力沒錯,但他也不是奔著讓艦隊國際全軍覆沒去的。

  但現在,他的處境卻不比太陽系艦隊好上多少。

  羅清感覺自己此時此刻至少被數十道目光給鎖定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神級個體的目光,這些目光從銀河系各處投送至太陽系附近,關注著他與那片光珀的‘交戰’。

  最近的兩束目光,甚至就在柯伊伯帶外!

  他早就料到自己在未來會遇到一些麻煩,但沒有想到麻煩會如此離譜。

  如果沒有光珀糾纏的話,他會出手攔截住至少九顆水滴,將其禁錮在一片空間之中,或者是摧毀它們,留一顆給人類充當試煉。

  讓人類自己想辦法解決一顆,完成三體考試,到時候哪怕損失百十艘恒星級戰艦,他也能接受。

  有人皇幡保底,哪怕是死人羅清也有把握撈回來,無非就是在人皇幡先住一段時間,后面再立法通過克隆人法案,進行批量的“魂穿”操作,用無靈的嬰兒胚胎來復活這些戰士,完成這場不太正規的轉世操作。

  反正除了孟婆湯,小地府已經不缺啥了,就連缺失的地獄板塊都有量子監獄平替。

  沒辦法,后土和十殿閻羅不在,屁大點事都需要羅清親力親為,這個可憐的元嬰期修士為了徒手搭建地府,已經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

  江人皇好歹還有白宗主等人拖后腿(劃掉)幫忙,但在這邊,羅清只能靠自己,某羅姓筑基期老祖暫時又指望不上。

  整個人皇幡的虛影覆蓋了整個太陽系,使得太陽系成為了這片可觀測宇宙中唯一的“小地府”,任何在抵抗三體入侵中犧牲的智慧體,都會被吸納進去,等待羅清的手動轉世。

  就連那些死去的蘑菇,羅清也可以親自蘊養一片靈田,專門復活死蘑菇,把死去的發光噗嘰轉化為仙靈噗嘰,成為仙菇,也算是完成生命的升華了。

  甚至是恐龍,羅清都提前準備好了一批恐龍蛋,如果恐龍為了保衛太陽系而死去,同樣可以享受帶著記憶“轉世復活”的待遇。

  太陽系內,為犧牲者一視同仁!

  但,犧牲者能轉世也不意味著可以任由艦隊國際全軍覆沒!

  艦隊國際相比于地球國際,是當下人類文明的真正支柱,當下的人類世界,絕對不能承受太陽系艦隊全軍覆沒的損失。

  艦隊國際如若滅亡,這對人類文明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人類早已經有了通過了羅清設置的“門檻考試”的能力,在剛剛,自然選擇號配合丁儀已經展現出了解決一顆水滴的完美答卷,這就足夠了。

  九顆水滴還是太超模了。

  羅清早就猜到三體第一艦隊大概率能速刷人類的太陽系艦隊,但他確實也沒想到,在三體技術海洋中“濺”出的十滴“水”就可以打的人類抬不起頭來。

  感受著人皇幡每秒數以千計、萬計的生魂涌入,正在瘋狂逃命的羅清知道自己必須得想個辦法了。

  此刻,無數的核彈、激光束、粒子束、超電磁炮彈矩陣正在連綿不斷的轟擊水滴。

  水滴仍受動量守恒定律的限制!

  人類一方爆發了恐怖的攔截火力。

  甚至一度出現了木衛二超電磁炮矩陣所發射的,以每秒數以百萬計的恐怖電磁炮彈超飽和式轟擊,將水滴從百分之八的光速,生生打落至相對靜止!

  水滴的控制權在三體主世界手中,此刻控制九枚水滴的三體操縱員,也有些思維膜發麻了。

  人類的絕地反擊好恐怖。

  盡管電磁炮無法摧毀目標,但也極大的減緩了對方屠殺己方恒星級戰艦的速度。

  得益于2015年的太平洋軍事演習,人類確實預想到了和這種高速、靈敏目標交戰,因此各種防御陣列的準頭極佳,且有550W量子計算機的加持,算力不輸智子,各種預設性打擊和火力封鎖漫天遍野。

  人類只是輸在了對手的“無堅不摧”和“物理規則之外的機動”上而已。

  要知道,面對核爆炸羅清還得凝結防護法陣呢,而水滴卻可以在核爆中心自由穿梭!

  深空號用生命換回的情報價值連城,為MOSS及人類指揮官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分析基礎。瑟蘭汀與維塔利斯兩位艦隊前司令親臨最前線指揮,三大艦隊同時授權MOSS全面統籌泛木星防御體系。

  轟擊!

  飽和式轟擊!

  無限的轟擊!

  不計代價的轟擊!

  泛木星軌道防御網的龐大齒輪正在運轉,并將全部力量傾瀉給了這九枚太陽系入侵者!

  至少在這一刻,“MOSS木星防御體系”與“智子水滴”的組合,達成了一種短暫而脆弱的平衡。平均每一兩分鐘才有一艘恒星級戰艦殉爆。

  這個表現已經好了很多了,至少現在九枚水滴屠殺人類艦隊的效率,也遠低于在某個時間線,2015艘恒星級戰艦被一枚水滴極短時間內團滅的效率。

  但這平衡搖搖欲墜,三體文明已分派兩枚水滴,沒入木衛二與木衛三,開始摧毀木星衛星表面的防御陣地,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毀滅那些干擾水滴運作的電磁炮陣地和激光陣地。

  MOSS縱有衍天之能,在絕對的技術差距下,也無回天之力,只能盡可能的去減緩人類一方潰敗的速度。

  九顆水滴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目標只有兩顆,甚至是三顆,MOSS與各級人類指揮官都有把握拖延住對方,讓恒星級戰艦群跑掉大部分,乃至設法摧毀這些水滴,也不是不可能。

  無論是MOSS,亦或者是數字共和國的學者,抑或是宏觀世界的科學家,都已經得出了水滴材料的真相:水滴外殼是致密原子核結構,內部為普通原子結構,屬于理論上的強核力材料。

  這種堪比中子星硬度的材料并不是無敵的。

  理論上,只要外部作用力大于強相互作用力發生器提供的強核力,還是有概率摧毀這堪比中子星表面的致密原子核的。

  至少在MOSS的計算中,將恒星型氫彈的爆炸威力凝聚為一點集中釋放,是有能毀掉水滴的強相互作用力外殼的,只是這種手段,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技術能力。

  除此之外,反物質、四維碎片、丁儀的錘子。

  這三個辦法,都有摧毀水滴的能力。

  可惜艦隊國際乃至整個人類世界在短時間內,絕無復刻這些武器的能力,如果人類事先知道水滴的殺傷力,再給人類一年的時間,人類也能集全文明之力,搓出九枚反物質子彈,去摧毀它們。

  MOSS此刻也注意到了太陽表面上“混戰”,意識到那位面壁者恐怕也遇到了麻煩,她重新計算了一下人類戰勝九顆水滴的可能性。

  隨后眉頭微皺,后退一步,將太陽系艦隊護至身前。

  水星空洞基地,一艘無人恒星級戰艦緩緩飄出,滿載著數字共和國的數據和多臺550W量子計算機,以及大量通用型工業機器人開向戰場相反的方向,將目標調整為68光年外的一顆恒星之后,并很快進入了前進四狀態。

  八門化學動力推進器也不再掩飾,陸續爆發,將這艘無人恒星級戰艦的加速度提升至1000G!

  這是MOSS珍藏的“小苔蘚”號恒星級戰艦。

  如果人類真的在面對三體的戰爭中落敗,那么她這粒機械種子,將繼承著人類文明的遺志,終有一日去完成替代人類,對三體文明的復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